首页 / 正文

原乡人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卷二)》。小说真实具体地抒写了“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爱国情愫。它着重叙述主人公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幼年时他从奶奶那里得知自己是原乡人,从大海那边的原乡,坐船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发现原乡人都神奇、聪明、坚毅、沉着,令人钦慕不已。年事渐长,他从经常到大陆去经商的父亲那里得知,原乡就是中国,原乡人就是中国人,原乡和台湾一水之隔,他终于寻到了自己的根。他从倾慕祖国的二哥那里受到真正启发;了解到原乡的真实情景。那里有美不胜收的古老文化,有赏心悦目的名山大川,还有决心抗战到底的父老兄弟。二哥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救国斗争。他在二哥的召唤和鼓舞下,也踏上了回归原乡的征途。这篇有长篇小说架构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它细致地描写了台湾人民的觉醒过程,自然亲切,层次清晰,质朴感人。作家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原乡人”的群象。以日本人的凶残剽悍、来反衬“原乡人”的善良淳朴,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1980年台湾文艺界把小说《原乡人》改编成传记影片,以纪念钟理和先生在文学事业中“震烁的,撼人心弦”的卓著贡献。

《原乡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录异记·杜光庭
  龙文鞭影·萧良有
  查潘斗胜全传·佚名
  赵玉玲本纪·张恨水
  风声鹤唳·林语堂
  飞花咏·佚名
  剧谈录·康軿
  十五贯·还珠楼主
  型世言·陆人龙
  东度记·方汝浩
  双殉·程小青
  隋唐仙真·佚名
  百花野史·佚名
  曲洧旧闻·朱弁
  痛史·吴趼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潘德舆

      “诗言志”,“思无邪”,诗之能事毕矣。人人知之而不肯述之者,惧人笑其迂而不便於己之私也。虽然,汉、魏、六朝、唐、宋、元、明之诗,物之不齐也。“言志”、“无邪”之旨,权度

  • 坦庵词 全文·赵师侠

    万年欢电绕神枢,华渚流虹,诞弥良用佳辰。万宇讴歌归舞,宝历增新。四七年间盛事,皇威畅、边鄙无尘。仁恩被,华夏咸安,太平极治欢声。重华道隆德茂,亘古今希有,揖逊重闻。圣子三宫欢聚,两世慈亲。幸际千秋圣旦,_镐宴、普率惟均。封

  • 卷五·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五 (元)周权 撰 ○七言古诗 古琴漆有蛇蚹纹者材之良也道友携一琴甚古谓是零陵湘石枯桐斵成索价三百缗无偿之者戏作湘桐吟 黄锺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泽坚古

  • 卷272 ·佚名

    强至 梨花 旧爱乐天句,今逢带雨春。 花中都让洁,月下倍生神。 耫好张瑶席,攀仍赠玉人。 莫开红紫眼,此外尽非真。 强至 离东坡后寄题义师上方 山水东阳富,僧居更翠微。 晴峰露秋骨,古树减烟

  • 岳州作·张说

    水国生秋草,离居再及瓜。 山川临洞穴,风日望长沙。 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 日昏闻怪鸟,地热见修蛇。 远人梦归路,瘦马嘶去家。 正有江潭月,徘徊恋九华。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三·乾隆

      唐  僖宗皇帝  【己□】干符六年春正月高骈遣将分道击黄巢大破之巢趣广南  高骈遣其将张璘梁缵分道击黄巢屡破之降其将秦彦【徐州人】毕师铎【寃句人】李罕之【项城人】等巢遂趣广南  夏四月庚申朔日食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冬。十月。丙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三十二年时宪历。  ○吏部议差往呼尔

  • ◎东岳大帝之后·李定夷

    武昌有吴戴氏者,半生守节,抚二子。长曰家亮,次曰家万,现均成立。里人皆嘉其操,呈请黎大总统表其门闾,以为矜式。近日氏忽膺疾,医药无效。有河南人刘某,自称为阴无常,能于阴司设法,免其一死。家人为氏延至,刘云:“氏已为东门外东岳

  •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佚名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臣等选派中书十二员,在南书房缮写《开国实录》,因令各员先写样片呈览。至所有人地名,交国史馆查对现在译定字样改正,一

  • 十国春秋卷五十七·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十列传周仲明胡韫 虞洮周仲明未详其世系居成都以术数擅名明徳元年髙祖病且危司空赵季良召仲明问髙祖夀几何仲明曰帝合为真王食蜀中二十年既登九五于夀无益季良曰可为金滕乎曰此天数也非人力可为季良

  • 一一二、鲁平公欲见孟子考·钱穆

    鲁平公欲见孟子,旧说皆与孟子自齐归葬并说。任兆麟《孟子时事略》谓:&ldquo;慎靓王三年,孟子母卒,归葬于鲁。&rdquo;林春溥《战国编年》依之,而谓&ldquo;鲁平公将见孟子,宜在此时。臧仓毁孟子后丧逾前丧,盖亦指近事人人共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

  •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汉纪太祖高皇帝纲 乙未,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奉玺、符、节以降。目 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请诛之。沛公曰:&ldquo;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rdqu

  • 商书·伊训·佚名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

  • 卷一百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一祀孔子春秋哀公十六年左氏传夏四月己丑孔丘卒【注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崇其圣德殊而异之四月十八日乙丑无己

  •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三藏金刚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观察天宫诸大菩萨天龙等八部。而从座起偏袒右肩。白释迦牟尼佛言。乃往古昔无量俱胝大劫。为求法故。流转器世间。多有波旬王等令我多退佛法。唯愿薄伽梵。听示

  • 道听途说·潘纶恩

    笔记小说集。近代潘纶恩著。十二卷,一百零八篇。纶恩,字箨园,著有《箨月山房诗钞》。筠坪老人序谓题材来源于“道听途说”,故名。体例则仿《聊斋志异》,篇末以“箨园氏曰”发议论。内容多为奇闻异事。创作于清代道光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仁王护国般若仪轨、仁王念诵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解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之文句,并说明仁王经法曼荼罗建立之仪则及修法次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