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四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乃敕翰林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亡忌疾,衰世之陋俗。三代丧礼,节文尤详,而散失于衰周,厄于暴秦,汉、唐以降,莫能议此。夫人情有无穷之变,而礼为适变之宜,得人心之所安,即天理之所在。尔等其考定丧礼。”于是濂等考得古人论服母丧者凡四十二人,愿服三年者二十八人,服期年者十四人,奏之。上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今观愿服三年丧比服期年者加倍,则三年之丧岂非天理人情之所安乎?”乃立为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庶母,皆齐衰杖期,仍命以五服丧制,并著为书,使内外有所遵守。其冠服、经杖制度详见本书。其叙服有八:子为父母,庶子为所生母,子为继母,子为慈母,子为养母,女在室为父母,女嫁反在室为父母,嫡孙为祖父母承重及曾高祖父母承重者同,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祖父母,承重夫为人后则妻从服,妇为舅姑,庶子之妻为夫之所生母,妻妾为夫,皆服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庶母,嫡子、众子之妻为夫之庶母,为嫁母、出母、父卒继母改嫁而已从之者,夫为妻,皆齐衰杖期;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女在室者,继母为长子及众子,慈母为长子及众子孙为祖父母、为伯叔父母,妾为夫之长子及众子、为所生子、为兄弟、为兄弟之子及兄弟之女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在室者,妾为嫡妻,嫁母、出母为其子女在室及虽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及兄弟之子,继母改嫁为前夫之子从己者、为继父同居两无大功之亲者,妇人为夫亲兄弟之子,妇人为夫亲兄弟之女在室者,女出嫁为父母,妾为其父母,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女适人、为兄弟之为父后者,祖为嫡孙,父母为长子妇,皆齐衰不杖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五月;为高祖父母,为继父先曾同居今不同居者,为继父虽同居而两有大功以上亲者,皆服齐衰三月;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及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之妇,妇人为夫之祖父母,为夫之伯叔父母,为夫兄弟子之妇,为夫兄弟之女嫁人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父母,女出嫁为本宗兄弟及兄弟之子,女出嫁为本宗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为人后者为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夫为人后者,其妻为夫本生父母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皆服大功九月;为伯叔祖父母,为同堂伯叔父母,为再从兄弟及再从姊妹在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子,为从祖祖姑在室者,为从祖姑在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为兄弟之妻,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适人者,为嫡孙妇,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为孙女适人者,为兄弟之孙及兄弟之女孙在室者,为外祖父母,为母之兄弟姊妹,为同母异父之兄弟姊妹,为姊妹之子,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为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为夫兄弟之孙及夫兄弟之孙女在室者,为夫同堂兄弟之子及夫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母出,为继母之父母兄弟姊妹,庶子为嫡母之父母兄弟姊妹,皆服小功五月;为族曾祖父母,为族伯叔祖父母,为族父母,为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为族曾祖姑在室者,为族祖姑在室者,为族姑在室者,为兄弟之曾孙,为曾孙、玄孙,为同堂兄弟之孙,为再从兄弟之子,为从祖祖姑及从祖姑及从祖姊妹之出嫁者,为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为乳母,为舅之子,为姑之子,为两姨兄弟,为外孙,为壻,为妻之父母,为兄弟孙之妇,为同堂兄弟子之妇,为同堂兄弟之妻,为外孙妇,为甥妇,妇人为夫之曾祖、高祖父母,为夫之从祖、祖父母,为夫之从祖父母,为夫兄弟之曾孙,为夫之同堂兄弟,为夫同堂兄弟之孙,为夫再从兄弟之子,为夫兄弟孙之妇,为夫同堂兄弟子之妇,为夫同堂兄弟之妻,为夫之同堂姊妹,为夫之外祖父母,为夫之舅及夫之姨,为夫从祖祖姑及从祖姑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从祖祖父母,女出嫁为本宗从祖父母,女出嫁为本宗同堂兄弟之子女,女出嫁为本宗从祖祖姑及从祖姑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同堂姊妹之出嫁者,为人后者为本生外祖父母,皆服缌麻三月。至是,书成,名曰孝慈录。上亲为之序,命锓诸梓而颁行之。

纳哈出复引兵寇辽阳,千户吴寿等击走之。

改广东钦、廉、高、化四府为州,革安远、合浦、茂明、石龙四县。

置庆远裕民司于广西庆远府之思恩县,设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正九品。凡八番溪洞有卖马者,则官为买之。

命河州卫指挥佥事马梅署河阳卫事,赐绮、衾、绵、帛。

甲子,给赐北平山后七驿驿官并刀虎儿答剌温人等百三十二人文绮细帛七百九十八匹。

阅试长沙等卫官军。

诏以西竺僧班的达撒哈咱失里为善世禅师,朵儿只怯列失思巴藏卜为都纲副禅师,御制诰赐之。

乙丑,改建奉先殿。

乌思藏土酋思纳儿党瓦勘卜遣僧搠南巴尔加瓦等七人来朝,贡方物,诏赐钞及文绮禅衣。

丙寅,诏曰:“释罪宥愆,昔君未尝轻发,发则精详,岂有获罪而苟免,致冤而无诉者?故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具载于书,至今明焉。汉、唐至元,其间懦君承业,权由奸佞,因有大赦,虽间释君子之过愆,而奸顽之徒得为漏网之鱼,使善良者含郁而不伸。古人谓:‘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岂不信然?朕为天下生民主,恒恐悖理乖仁,脱凶顽于侥幸,长奸侫于姑息,有乖圣人明刑慎罚之意。中书其条陈狱囚,若果真犯,但笞罪以上,俱各不原,其余诖误过失,因人致罪者,悉皆宥之。”

辛未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壬申夜,有流星青赤色,有尾,起自紫微东蕃,东行至天市东垣没。

癸酉,以延安卫指挥使许良为大同卫都指挥使,杭州护卫指挥使赵圭为福州卫都指挥使,福州卫都指挥使曹兴为燕山卫都指挥使。

升宝钞提举司为正四品。

甲戌,田州府知府岑伯颜遣使贡马谢恩,以赐赉文绮故也。诏复赐伯颜绮帛、各二匹,使者衣一袭。

丁丑,暹罗斛国王世子苏门邦王昭禄群膺遣其臣昭悉里直上笺于皇太子,献方物。礼部以闻, 上命引其使朝东宫献之,赐昭禄群膺织金文绮、纱罗、杂彩各四匹,招悉里直绮、罗各二匹及袭衣、靴袜,从者七人各赐帛一。

戊寅,改延安府葭州为葭县,并吴堡县,俱隶绥德州,二县各减丞一员。

改山东东平府为州。

移置山西太阳津批验茶课所于豆津。

己卯,定群牧监官:令,正五品;丞,正六品;镇抚,从六品;群头十员,吏目一员,省注。

命礼部颁祭岳镇、海渎仪于所在有司,其祭各用羊、豕一,帛一、随其方色,笾、豆、簠、簋皆四,铏一,爵三,尊三。祭期:春二月、秋八月上旬择日。

以故宣宁矦曹泰弟三人俱为镇抚,聪为羽林左卫千户所镇抚,温为杭州护卫千户所镇抚,恭为雄武卫千户所镇抚,又以其外兄姚斌为天策卫千户所试镇抚,给半俸。

辛巳,杭州卫军士章宪诣阙建言盐法,诏以为本卫所镇抚就令理盐场、火丁、卤丁之事。

壬午,复用凤阳屯田官吏。先是,官吏有罪者发凤阳屯田。至是,上念其已历艰苦,必能改过,诏中书省、御史台选其年及四十之上材堪任用者复用之,年未及者仍留屯田,若年四十以下原犯公罪及已经宥免者,亦复录用。于是取至京师者凡一百四十九人,各授职有差。

改典礼纪察司为纪察司,官仍旧制。

罢四川茶盐运司。

改升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为宣抚使司,秩正三品。

太阴犯轩辕左角。上谕中书省臣曰:“太阴犯轩辕。占云:‘大臣黜免。’尔中书宜告各省、卫官知之,凡公务有乖政体者,宜速改之,以求自安。”

乙酉,赐诸司历事监生文绮衣。先是,上以儒生专习书史,未谙吏事,一旦任之以官,多为滑吏所侮,乃命于诸司习吏事。至是,命冬、夏给衣赡之。

丁亥,置播州黄平宣抚司。

诏置容美洞宣抚司及家乡寨、五里自崖、椒山玛瑙等处、水尽原通塔坪、石梁下洞、五峰宝寨六长官司。

辛卯,泗城州知州岑善忠、利州知州岑志良、奉议州知州黄志威各奉表贡马,命赐文绮袭衣。

是月,置镇西卫于岢岚州。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传第五十五·班固
  魏本纪第五·李延寿
  卷一百 志七十五·赵尔巽
  越绝卷第九·袁康
  卷七 前赵录七·崔鸿
  附录·徐学聚
  第二○二札光绪十四年二月三日一一四○八—一·佚名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绎史卷十六·马骕
  五宗世家二十九·司马迁
  吴玠传·脱脱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吕坤
  卷二十七·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二       宋 邵雍 撰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 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古木参天罗劔戟长藤垂地走龙蛇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晩花饮散竹轩微雨後凌晨归路起栖鸦 重阳日再

  • 卷十七·纪事八·冯金伯

    吴伟业词吴祭酒作秣陵春,一名双影记,尝寒夜命小鬟歌演,自赋金人捧露盘词云:“记当年、曾供奉旧儿裳。叹茂陵遗事凄凉。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

  • 海叟集目录·袁凯

    巻一琴操乐府四言古诗巻二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巻三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巻四五言絶句六言絶句七言絶句

  • 古诗镜卷三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三 魏 行者歌 【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絶世咸煕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

  • 卷六十七·志第三十四·柯劭忞

      ○选举四   △考课   凡随朝职官:   至元六年格,一考升一等,两考通升二等止。六部侍郎系正四品,依旧例通理八十月,与正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系奏事之官,考满升二等。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三十月考满

  • 卷一百七十·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 ∷起上章困敦正月,尽昭阳单阏八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嘉熙四年蒙古太宗十二年   春,正月,辛未,彗星出于营室。   蒙古以温都尔哈玛尔充提领诸路课

  • 金佗稡编卷十一·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一宋 岳珂 撰家集二奏议上乞赴行在奏禀边防奏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後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岳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臣岳飞状奏准枢密院劄子令臣依已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九礼部仪制清吏司婚礼一凡大婚之礼由部行钦天监诹吉翰林院恭拟册文勅所司制册宝备仪物豫期行纳采礼所司具仪物以礼部尚书一人充使内务府总管一人副之是日五鼓鸿胪官设案於太和殿丹陛左

  • 卷03·吴缜

    《太宗纪》云:“武德……九年……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县公。”今案《胶东郡王道彦传略》云:“高祖初,封义兴郡公,例得王”,于是唐始兴,务广支蕃镇天下,故从昆弟子,自胜衣以上,皆爵郡王。太宗即位,举属籍问大臣曰:“

  • ●牧鑑卷之二·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治本一(二)◆治本一(二)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才識一之五(共十九條)言貌一之六(共二十三條)服御一之七(共二十三條)采納一之八(共十九條)○器度一之四(共二十條)坤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泰九二象曰包

  • 卷十二·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二明 黄道周 撰秋仲之二日为榕坛正防吕而德兄弟为政衣冠之集四十八人谒夫子及晦翁毕分札敷坐某举杨贞复云人心本虗才一着物便不得其正不正便不在不在时虽视听饮食亦不复知即云知视听饮食亦

  • 卷五·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      婺源江永撰燕禮    嘉禮八經【鄭目録云諸侯無事若卿大夫有勤勞之功與羣臣燕飲以樂之燕禮于五禮屬嘉禮】燕禮小臣戒與者【小臣相君燕飲之法戒與

  • 法句經卷下·欧阳竟无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述佛品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無不利度明爲世則。   己勝不受惡  一切勝世間 叡智廓無疆  開[目*((业-一)/冡)][二]令入道。   決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末)·窥基

    沙门基撰第六释经本文者。古遵法师云。二十八品分为二文。初之一品明如来起化由序。余二十七品辨其正化。序品陈其始由。正化明其利益。迄至经末皆有益故。吉藏师云。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五品半名正宗。至分别功德品初

  • 卷三十六·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六耶律晋卿国宝传耶律晋卿名楚材。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也。仕金为开州同知。宣宗迁汴。完颜复兴守燕。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既定燕。晋卿闲居久之。已而太祖闻其名。召置左右。日益信任。每从征伐。晋卿

  • 鲒埼亭集选辑·全祖望

    本书(二册三○○面一八○、○○○字)分六卷,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又字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乾隆初,成进士。所著「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及其「外编」五十卷,记南明浙海鲁监国事最详。本书选录与南明有关之文凡一百三十馀篇,题曰

  • 盘山语录·王志谨

    《盘山语录》是根据全真道盘山派创始人王志谨授徒答问的记录编辑而成的作品,它的语句活泼,思想圆通,其中所蕴涵的心性道德修养思想可谓是中国道教修养论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盘山语录》心性道德修养论的提出是出

  • 孔子诗论·孔子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