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忆王孙萋萋芳艹忆王孙一首、为秦观词、顾从敬艹堂诗余误为李重元作、万氏因之、按此词佗刻为李甲作、李甲字景元、则艹堂之作重元、当是景元之讹、应从淮海集更正、调笑令此调见全唐诗、与转 
- (破悭道人编栩庵居士评) 正名两卢至谁真谁假,一瓢酒孰醉孰醒。 乔家私合积合散,证西天是果是因。 △第一出 (〔生敝衣扮卢至上〕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禽鸟尚知寻活计,为人岂可不营生?小生卢至员外,字善长。累世仕宦 
-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 
- ○南豫州  豫州  江州  青州  冀州  司州  南豫州刺史,晋江左胡寇强盛,豫部歼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约始自谯城退还寿春。成帝咸和四年,侨立豫州,庾亮为刺史,治芜湖。咸康四年,毛宝为刺史,治邾城。六年,荆州刺史庾翼镇武昌,领豫 
-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玄黓敦牂(壬午),凡七年。   孝武皇帝太元元年(丙子、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詔歸政,復稱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臨朝。以會稽內史郗愔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浙江東五郡諸 
-   崇禎三年三月    ○崇禎三年三月    三年庚午三月辛巳朔陞玄默為戶科都給事中補朱文煥為戶科給事中    予原任都督任景春祭葬    壬午大學士李標五疏求退優旨准馳驛回籍    癸未吏部尚書王永光疏參署選 
- 五月甲寅朔敕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曰近闻回回多买中国人妻妾子女出境律买卖者皆处死宜严加禁约之世因循也○乙卯升东胜右卫指挥使陈景先为大宁都指挥佥事  丙辰遣使赐谷王橞纱布各八十疋  命户部徒山山西之平阳驲潞山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光绪二十年。甲午二月。戊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辛未。皆如之。外起居注  ○己酉。谕内阁、芬车奏特参直班司钥长等一摺。禁城重地理应严肃乃本月初一日。景运门外。竟有施放 
- 鄞县万斯同撰魏王珔 国渊【以下郑门人】崔琰王基 公孙平王朗【杨赐门人】王肃【朗子】 孙炎 周生烈董遇 贾洪 薛夏隗禧 邯郸淳蘓林乐祥【谢该门人】杜恕杜寛【恕弟】刘劭 王象 严干刘仲始秦静髙堂隆任嘏  
- 王汝训,字古师,山东聊城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职元城知县。万历初年,进入朝廷为刑部主事,后改任兵部,逐渐升到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是大学士王锡爵的门生,又依附申时行,很专横。王汝训上疏列出他的罪行,说:“陈 
-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九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魏	左氏传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则魏者周封同姓之国也至鲁闵公元年晋献公灭之以其地赐毕万録诗者不与晋之灭魏故加魏於唐之上与邶鄘先卫之义同也不然则周 
- 	宗鉴法林卷二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汝州南院慧颙禅师(兴化奖嗣)	上堂。诸方祇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僧便问如何是啐啄同时用。师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时失。曰此犹未是某甲问处。师曰汝问处又作么 
- 近代诗话。6卷。连横著。初版本不详。1960年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卷首有苏镜潭《序》、作者《自序》、陈其采题诗。卷后附刊连横《台湾诗荟杂文钞》。该书著于民国初年。评介范围仅限于明末至民初台湾籍诗 
- 唐林慎思撰,三卷。因其自号“伸蒙子”,故名。慎思以易林自筮,得蒙之观,有伸蒙入观之语,因自号。是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设为问答,说明治世之道。卷目为:卷一,槐里辨三篇,叙天地人之事;卷二,译国纪三篇,述君臣民之事; 
- 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佛在净光天,放大光明。金刚手菩萨请说。 
-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 
- 巴利名Pat!t!ha^na-ppakaran!a 。原称发趣大论(巴Pat!t!ha^na-maha^pakaran!a ),或单作钵叉(巴Pat!t!ha^na )。本论详述‘论本母’一二二门与二十四缘之关系,为锡兰分别上座部七论之一。初分为论母设置分及缘分别分,次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