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诗    传中多轶诗皆左氏拾而出之者也虽然风雅之坠地久矣左氏体圣人之志传春秋以继诗之亡则三百十一篇皆拾也夫岂惟轶诗余故因左氏之所拾而零拾传中所有之韵语以畅诗之流以补诗之阙而极诗之变焉盖天籁之发触 
-   陈某 秋兴
    禾黍离离雨满村,望中兵火几家存,
    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惊旅客魂。
    岂意战尘临老见,不知心事向谁论。
    抱茅盖得青山屋,多种桃花映酒樽。
陈某 秋夜风雨次韵
    独卧苦不寐,灯残知夜深。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九李翺李翺字习之中贞元进士第调校书郎元和初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迁考功员外郎除朗庐二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知制诰改中书舍人会昌中终山南东道节度使诗七首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时刺朗 
- 话说大姐合王龙定计要赢万岁,遂丢了个眼色,那丫头将气球拿过来。万岁说:"我装憨给他瞧瞧。"说;"乜个东西,丫头你拿了去罢,我才吃了饭。"丫头抿着嘴笑,放在桌上。万岁说:"二姐,他既有诚敬之心,咱就饶他,拿刀来切开我尝尝。" 万岁 
- 生平简介 王礀(?-1203)字逸宾,一作逸滨,先世临洺(今河北永年)人,徙家汴梁(今河南开封),遂以为籍。博学能文,不就科举。家无担石之储,宴如也。明昌中,故相马惠迪判开封,以德行才能荐礀,为鹿邑主簿。乞致仕。泰和三年卒。《金史》无传,事 
- 梁后妃传略太祖献皇后张氏讳尚柔范阳方城人祖惠宋濮阳太守母萧氏即文帝从姑宋元嘉中嫔于太祖生长沙宣武王懿永阳昭王敷次生高祖初后尝于室中忽见庭前菖蒲花开光采照灼非世所有后惊问左右左右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富贵因取 
-                     ●水东日记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铜鼓编类诗集误收打呵欠真清二韵不通用进士题名录武安阳武两侯遗事毛牛饕羊荣辱进退等事有命文字等语谶宜避庐山野灯东里还家诗议论诗中用事刘宗器送行诗江氏谱记赖 
-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奉旨:巴勒布、廓尔喀、安南《纪略》,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且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所有现在补缮排架各事 
- 贺胜字贞卿,另字举安,小名伯颜。曾随许衡学习,十六岁入宿卫,庄重寡言,世祖很器重他,大臣有密奏时,屏除左右,只留他一人听;出则陪乘于车中,入则侍奉于帷幄,非假期不回家。至元二十四年(1287),乃颜叛变,帝亲征,胜在军帐中,即使亲王也不 
-   ◎上系上   系辞,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   上、下系辞说那许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说得分明,便浅近。圣人说来却不浅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无甚意义。圣人偶然去这处说,又去那处说。尝说 
-                     ▲简侍从之臣 《书冏命》:王(穆王)若曰:“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给侍左右者)御(车御之官)仆从(太仆、群仆凡从王者)罔匪正人,以旦夕承(承,顺)弼(正救)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此一章书见论人者当观其大节也子张曰士之为士贵在立身果於死生利害之关幽 
-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 音义自生民至卷阿八篇成王周公之正大雅【一十六字脱】序疏礼记称万物本于天人本于祖【于记作乎】后稷勤周十五世而兴【案周语云自后稷之 
-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七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以一切法自相空故。所以者何。世尊,色色相空。乃至识识相空。眼处眼处相空。乃至意处意处相空。色处色处相 
- 诗文集 东晋孙绰(314—371)撰。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文学家。居家会稽,初历著作佐郎,迁征西参军,太学博士,永嘉太守,累廷尉卿。少爱隐居,放游山水,博学善属文,名冠当时,为玄言诗代表作家。《诗品 
- 志书。光绪末年造送本,不著修纂时间、姓氏。记述简单,别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 
- 诗话著作。宋吕本中撰。该书原系吕本中所撰家塾课本《童蒙训》中论诗文之语,由于多取法苏轼、黄庭坚,于朱学盛行之后,苏学受到诋毁,乃被删削,遂致散佚。后人复辑为《童蒙诗训》,《菉竹堂书目》卷四、《文渊阁书目》卷一○著 
- 三卷。清任启运撰。作者详见“宫室考”条。是编以《仪礼》中特性、少牢、馈食皆七礼为据,又采其他传记中王礼之说加以推演。不得于经,则求诸注疏以补之,共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去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其名取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