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八十四

 

  卷884_1 【渡吴江】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

  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卷884_2 【元日观朝】厉玄

  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

  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卷884_3 【六月】赵璜

  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秋风岂便借,客思已萧条。

  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行人断消息,更上灞陵桥。

  卷884_4 【樊川寒食】喻凫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珮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

  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卷884_5 【芍药】潘咸

  闲来竹亭赏,赏极蕊珠宫。叶已尽馀翠,花才半展红。

  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每到春残日,芳华处处同。

  卷884_6 【晚步】刘得仁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卷884_7 【村晚闲步】刘得仁

  缓步出居处,过原边雁行。夕阳投草木,远水映苍茫。

  野寺同蟾宿,云溪劚药尝。萧条霜景暮,极目尽堪伤。

  卷884_8 【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刘得仁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公。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

  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何年植兹地,晓夕动清风。

  卷884_9 【题新栽小松】刘得仁

  满庭萧飒皆凡木,岂得飕飗似石溪。雪夜枝柯疑画出,

  月中长短共人齐。未知何日干天及,恐到秋来被鹤栖。

  却向旧山寻得处,白云根蕟觅应迷。

  卷884_10 【栽松】刘得仁

  翠色凛空庭,披衣独绕行。取从山顶嶮,栽得道心生。

  未弱幽泉韵,焉论别木声。霜天残月在,转影入池清。

  卷884_11 【十日菊】薛莹

  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

  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卷884_12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贾岛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卷884_13 【红蔷薇】庄南杰

  九天碎霞明泽国,造化工夫潜剪刻。翠叶长眉约细枝,

  殷红短刺钩春色。明日当楼晚香歇,金带盘空已成结。

  谢豹声催麦陇秋,熏风吹落猩猩血。

  卷884_14 【晓歌】庄南杰

  鹍鸡哭树星河转,海上金乌翅如电。嫦娥敛发绾云头,

  玉女舒霞织天面。九土厨烟满城邑,商洛陇头车马急。

  魏宫钟动绣窗明,梦娥惊对残灯立。

  卷884_15 【春草歌】庄南杰

  漠漠绵绵几多思,无言领得春风意。花裁小锦绣晴空,

  叶抽碧簟铺平地。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

  离人不忍到此处,泪娥滴尽双真珠。

  卷884_16 【古松歌】庄南杰

  山上山下松,森沈翠盖烟。龟鳞犀甲锁支体,

  泉声雨脚洗春风。深碧麈尾扫冥濛,浅黄龙腹盘穹崇。

  拏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维嵩成大厦,

  莫遣邂逅逢樵者。

  卷884_17 【蒲中霁后晚望】薛能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

  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卷884_18 【龙门八韵】薛能

  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人看翻进退,鸟性断西东。

  气逐云归海,声驱石落空。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

  沸沫归何处,盘涡傍此中。从来化鬐者,攀去路应同。

  卷884_19 【新雪】薛能

  细落粗和忽复繁,顿清朝市不闻喧。天迷皓色风何乱,

  地湿春泥土半翻。香暖会中怀岳寺,樵鸣村外想家园。

  闲吟只爱煎茶澹,斡破平光向近轩。

  卷884_20 【送判官赴京】薛能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庭花每对从容落,

  夜烛多同笑语归。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卷884_21 【溪东岑望天都山】朱景玄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

  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沉。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

  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卷884_22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卷884_23 【南游湘汉寄友人】李频

  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巴江雪水下,楚泽火云生。

  向野聊中饮,乘凉探暮程。离怀不可说,已近峡猿声。

  卷884_24 【送刘山人归洞庭】李频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卷884_25 【早发】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卷884_26 【题惠山】李郢

  乳洞阴阴碧涧连,杉松六月冷无蝉。

  黄昏飞尽白蝙蝠,茶火数星山寂然。

  卷884_27 【雨中看山榴落花】李郢

  山榴逼砌栽,山火一团开。尽日风兼雨,春渠拥作堆。

  卷884_28 【寄友人乞菊栽】李郢

  药阑经雨正堪锄,白菊烦君乞数株。潘岳赋中芳思在,

  陶潜篱下绿英无。移来稍及蝉鸣树,种罢长教酒满壶。

  □子成仙纵难学,九秋思看集鸠雏。

  卷884_29 【江边柳】李郢

  东风晴色挂阑干,眉叶初晴畏晓寒。

  江上别筵终日有,绿条春在长应难。

  卷884_30 【鹅儿】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卷884_31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

  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卷884_32 【郢自街西醉归马鞭坠失崔员外、起秘书…抒短章仰酬珍锡】李郢

  蜀岩阴面冷冥冥,偃雪欺霜半露青。铦刃剪裁多鹊媚,

  细鞘挥拂带龙腥。崖垂万仞知无影,藓渍千年合有灵。

  兰省贵寮蓬阁吏,一时缄赠到云亭。

  卷884_33 【即目】李郢

  自笑腾腾者,非憨又不狂。何为跧似鼠,而复怯于獐。

  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冥搜得诗窟,偶战出文场。

  爱雪愁冬尽,怀人觉夜长。石楼多爽气,柽案有馀香。

  运去非关拙,时来不在忙。平生两闲暇,孤趣满沧浪。

  卷884_34 【罗敷东馆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拥咽经岁移时掬弄惆怅成章】李郢

  看山亭下小鸣泉,呜咽难通亦可怜。

  惆怅无人为疏凿,拥愁含恨过年年。

  卷884_35 【白樱树】于武陵

  记得花开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如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

  卷884_36 【过南城县麻姑山】崔橹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斜倚兔钩孤影伴,

  校低仙掌一头来。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回。

  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

  诗手难题画手惭,浅青浓碧叠东南。尘愁世界忙心在,

  霞伴神仙稳梦酣。雨涕自悲看雪鬓,星冠无计整云篸。

  家风负荷须名宦,可惜千峰绿似蓝。

  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高袖镇长寒柏暗,

  古祠时复彩云归。红尘鞭马颜将换,碧落骖鸾意有违。

  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卷884_37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崔橹

  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争那寂寥埋草暗,

  不胜惆怅舞风斜。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齐物意,一般抛掷等凡花。

  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风惊少女偷香去,

  雨认巫娥觅伴来。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

  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

  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试问更谁过野寺,

  无憀徒自舞春风。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

  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

  卷884_38 【春晚泊船江村】崔橹

  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残花半树悄无语,

  细雨满天风似愁。家信不来春又晚,客程难尽水空流。

  自怜爱失心期约,看取花时更远游。

  卷884_39 【柳】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卷884_40 【莲花】崔橹

  影欹晴浪势欹烟,恨态缄言日抵年。轻雾晓和香积饭,

  片红时堕化人船。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

  何限断肠名不得,倚风娇怯醉腰偏。

  卷884_41 【残莲花(后首一作张林诗)】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卷884_42 【惜莲花】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留样最嗟无巧笔,

  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卷884_43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崔橹

  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清明月照羞无语,

  凉冷风吹势不禁。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

  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

  卷884_44 【村路菊花】崔橹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卷884_45 【题山驿新桐花】崔橹

  雨馀烟腻暖香浮,影暗斜阳古驿楼。丹凤总巢阿阁去,

  紫花空映楚云愁。堪怜翠盖奇于画,更惜芳庭冷似秋。

  长日老春看落尽,野禽闲哢碧悠悠。

  卷884_46 【山路木芙蓉】崔橹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枉教绝世深红色,

  只向深山僻处开。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卷884_47 【新柳】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卷884_48 【临川见新柳】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

  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卷884_49 【南阳见柳】崔橹

  夜来风入最高枝,罥断愁肠几尺丝。楚塞曾吟烟午处,

  曲江长忆雪晴时。金衔细毂萦回岸,戍笛牛歌远近陂。

  还把旧年惆怅意,武安城下一吟诗。

  卷884_50 【别君山】崔橹

  点空夸黛妒愁眉,何必浮来结梦思。

  惭愧二年青翠色,惹窗粘枕伴吟诗。

  卷884_51 【宿寿安山阴馆闻泉】崔橹

  一支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梦在故乡临欲到,

  声闻孤枕却惊回。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

  缘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卷884_52 【共佳人守岁】刘绮庄

  桂华穷北陆,荆艳作东邻。残妆欲送晓,薄衣已迎春。

  举袖争流雪,分歌竞绕尘。不应将共醉,年去远催人。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彭定求
  卷七百二十七·彭定求
  戴山隐·唐圭璋
  孔文升·隋树森
  卷十·王十朋
  王夫之·龙榆生
  三集跋 刘统勳等·乾隆
  三集卷三十二·乾隆
  卷236 ·佚名
  古赋辨体巻六·祝尧
  卷九十七·冯惟讷
  卷七十七·陈起
  卷二百八十四·陈思
  御选明诗卷五十六·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船山诗草二·张问陶

    由马道至武关即目栈圮柳斜抱,厓倾木倒垂。雪消春涨急,谷冷冻云迟。仄径穷逾拗,前山複更奇。吟心输禹力,疏凿亦忘疲。青羊桥暮问青羊关,寒烟聚孤堡。四山斤斧声,嘉树贱千草。板桥架危石,洋水一湾小。黑鸟波底行,敺鱼殊了了。杉

  • 第三折·尚仲贤

    (洞庭君领水卒上,云)吾神乃洞庭老龙是也。有兄弟钱塘火龙与泾河小龙斗胜去了,未知胜败如何,这早晚敢待来也。(夜叉上,报云)喏,报的上圣得知,有火龙得胜回来也。(洞庭君云)快摆队伍迎接去。(钱塘君上见科,云)哥哥,您兄弟得胜回

  • 乾坤清气卷五·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五明 偶桓 编七言古诗望峄山        鲜于枢伯机东方巨镇宗岱宗羣山列侍臣妾同西南崛起一万仞却立不屈如争雄何年天皇下星宫堕地化作青芙蓉外如刻削中崆峒阆风圃遥相通我昔东游访青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目録·乾隆

      第一卷  伏羲氏至髙辛氏只载传世年代  起甲辰陶唐氏帝尧元载【始书纪元甲子】讫乙亥有虞氏帝舜五十载 卷凡一百五十二年  第二卷  起丙子夏后禹元嵗讫己卯商王受辛三十三祀【即周武王十三年】 卷凡一千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六·王祎

    唐睿宗皇帝景云元年春正月帝及后为微行【以新纪脩】三月以河源九曲予吐蕃【新纪】解题曰按防要天宝十三载以黄河九曲置洮阳郡及神防军于临洮之西二百里置浇河郡及宛秀军于积石军之西百里以实河曲之地洮阳今洮州浇河城

  • 卷之九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九○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满洲源流考》错误处改正并请议处承办人员片·佚名

    九○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满洲源流考》错误处改正并请议处承办人员片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本日发下《满洲源流考》内错悞之处,蒙皇上指出,惶悚无地,除将原书遵旨改正外,所有承办此书之候补司业曹锡实及未经校正之

  • 刘磡传·房玄龄

    刘萛字子真,平原高唐人,是汉代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父亲刘广,是斥丘县令。刘萛少年贫苦,卖牛衣为生。然而勤奋好学,编牛衣时,手里拿着草绳,边编边诵书,故能博通古今。为人清身洁己,行为无瑕疵可指。郡里举为孝廉,州里举为秀才,都未

  • 王彦章传·欧阳修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少时当军卒,在梁太祖部下,当开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位,升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彦章骁勇有力,能光着脚从荆棘上走百步。握铁枪,骑马奔驰,快速如飞,别人举都举不起来,军中

  • 赵璧传·宋濂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闻其名而召见他,呼他秀才而不叫名字,赐他三个僮仆,给他薪水,命王后亲制衣赐他,若不合身,立即修整,其受恩宠无人可比。命他到各地去访聘名士王鹗等人。又令蒙古学生十人从璧学习儒学。令璧

  • 陈钢传·张廷玉

    陈钢,字坚远,应天人。成化元年(1465),乡试中举,授黔阳知县。楚地民俗,守丧期间好击鼓歌舞,陈钢教他们唱古代哀歌,民俗渐度。县城位于沅、湘两江汇合之处,多次决堤,毁坏房屋。钢募人采石筑堤千余丈,防止了水患。南山崖官道数里窄

  • 第十章 6·辜鸿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络,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亵裘长;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辜讲孔子认

  • 清朝通典·佚名

    《清朝通典》是记清前中期典制沿革的政书,原名《皇朝通典》,简称 《清通典》。清嵇璜、刘墉(均见“清朝文献通考”)等奉敕编纂。书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万有文库》“十通”合刻

  •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

    古代文学史著。鲁迅著。系作者1926年在福建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生前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作者在该校任教一学期即离去,故此稿仅成10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

  • 与妻诀别书·林觉民

    林觉民撰。亦称《寄妻绝笔书》、《与妻书》、《绝笔书》等。载《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了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中委婉曲折地倾诉了自己对妻子的厚

  • 志怪录·祝允明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祝允明撰一卷。今存《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作者是有神(怪)论者,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 作者首先说,平时遇到了鬼怪,如果读了本书,那就可“知所以趋避,所以劝惩”,这是从实际中的所谓

  • 南北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南北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该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