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四十

 

  卷740_1 【蟠溪怀古】孟宾于

  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

  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

  卷740_2 【怀连上旧居】孟宾于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

  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

  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卷740_3 【公子行】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

  卷740_4 【湘江亭】孟宾于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

  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卷740_5 【题梅仙馆】孟宾于

  仙界路遥云缥缈,古坛风冷叶萧骚。

  后来岂合言淹滞,一尉升腾道最高。

  卷740_6 【题颜氏亭宇】孟宾于

  园林萧洒闻来久,欲访因循二十秋。

  今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

  卷740_7 【晚眺】孟宾于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

  草色衰平野,山阴敛暮尘。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卷740_8 【献主司】孟宾于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

  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卷740_9 【句】孟宾于

  远树连沙静,闲舟入浦迟。(《夏日曲江》)

  帘垂群吏散,苔长讼庭闲。(赠徐明府,并《诗中旨格》)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柳》以下《吟窗杂录》)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落花》)

  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落花》)

  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雪霁》)

  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寄李昉》)

  匝地人家凭槛见,远山秋色卷帘看。(《永州法华寺高轩》,

  《诗话总龟》)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

  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宾于应举,

  卜于华山神。一年乞一珓,凡六掷而得吉兆。后果验,

  每年下第有诗。《郡阁雅谈》)

  卷740_10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廖匡图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

  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卷740_11 【赠泉陵上人】廖匡图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直疑松小难留鹤,

  未信山低住得云。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卷740_12 【和人赠沈彬】廖匡图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名利最为浮世重,

  古今能有几人抛。逼真但使心无著,混俗何妨手强抄。

  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卷740_13 【松】廖匡图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

  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

  卷740_14 【句】廖匡图

  正悲世上事无限,细看水中尘更多。(《永州江干感兴》)

  卷740_15 【中秋月】廖凝

  九十日秋色,今宵已半分。孤光含列宿,四面绝纤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正纷纷。

  卷740_16 【闻蝉】廖凝

  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卷740_17 【彭泽解印】廖凝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卷740_18 【句】廖凝

  满汀沤不散,一局黑全输。(《十岁咏棋》,

  《郡阁雅谈》云:作者见之曰:“必垂名于后。”)

  猎回千帐雪,探密大河冰。(以下并《吟窗杂录》)

  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落叶》)

  饭僧春岭蕨,醒酒雪潭鱼。(《赠史虚白》)

  风清竹阁留僧宿,雨湿莎庭放吏衙。(《宰彭泽作》)

  红踯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宫秋。(《锦绣万花谷》)

  卷740_19 【赠廖凝(时凝居南岳)】韦鼎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卷740_20 【寄庐山白上人】左偃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

  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卷740_21 【寄韩侍郎】左偃

  谋身谋隐两无成,拙计深惭负耦耕。渐老可堪怀故国,

  多愁翻觉厌浮生。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今日况闻搜草泽,独悲憔悴卧升平。

  卷740_22 【汉宫词】左偃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卷740_23 【送君去】左偃

  关河月未晓,行子心已急。佳人无一言,独背残灯泣。

  卷740_24 【秋晚野望】左偃

  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

  卷740_25 【郊原晚望怀李秘书】左偃

  归鸟入平野,寒云在远村。徒令睇望久,不复见王孙。

  卷740_26 【言怀别同志】左偃

  渐老将谁托,劳生每自惭。何当重携手,风雨满江南。

  卷740_27 【江上晚泊】左偃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卷740_28 【寄鉴上人】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卷740_29 【送人】左偃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

  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卷740_30 【句】左偃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早日》)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彭定求
  第二十二出 寄恨·李渔
  ●第三出 会娇·孟称舜
  第一出 标目·汤显祖
  第二折·佚名
  丁卯诗集卷下·许浑
  卷三百十五·曹学佺
  卷二百二十八·曹学佺
  白石樵唱钞·吴之振
  卷七十一·陈元龙
  卷四百三十二·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三十八·康熙
  卷二·蔡正孙
  文天祥词作鉴赏·佚名
  月洞吟·王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一    明 汪广洋 撰五言古体大祀维皇建有极庚戌値时康二气迭敷宣允若协雨阳季秋成物际报祀礼有常扫地事明荐穹庐列两行鼓钟宿在悬玉帛灿成筐陶匏湛醴齐大登具牛羊匪侈礼物丰贵在诚意将今

  • 御选金诗卷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三七言律诗二刘汲题西岩卜筑西岩最可人青山为屋水为邻身将隐矣文何用人不知之味更真自古交游少同志到头声利不闗身清泉便当如渑酒浇尽胸中累劫尘王寂易足斋吾爱吾庐事事幽此生随分得优游穷冬

  • 御选宋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八七言古诗四苏轼春菜蔓菁宿根巳生叶韭牙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防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

  • 本纪第十九 懿宗 僖宗·刘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 ,本名温。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子监国,改今名。十三日,柩前即帝位,年二十七。帝姿貌雄杰,有异稠人。籓

  • 卷八十五 晉紀七·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盡閼逢困敦(甲子),凡二年。   孝惠皇帝大安二年(癸亥、三O三年)   春,正月,李特潛渡江擊羅尚,水上軍皆散走。蜀郡太守徐儉以少城降,特入據之,惟取馬以供軍,餘無侵掠;赦其境內,改元建初。羅尚保太城,遣使求和

  • 卷三百四十四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子朔,以董氈為進奉使,廓州刺史李叱納欽為勝州團練使。   辛丑,賜文彥博燕於瓊林苑,上製詩以賜之。   劉昌祚乞於米脂寨中路置堡。樞密院言:「米脂寨去綏德差遠,然自收復以來,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一年冬十月丙寅朔上谓大臣曰人主之权在乎独断金国之主幼而无断权归臣下往年之和出于乌珠今年之战出于达赉或和或战国之大事而皆不出于人主无断如此何以立国知不足畏矣丁卯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 卷之一千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庚申年正月初三,前去与五部喀尔喀诸贝勒盟誓之使者归。次日晨,有蒙古布塔齐贝勒属下一人逃来,截拿后交付恩格德尔台吉、魏斋桑、巴杨阿众使者。是月,扎鲁特地方卓齐特扣肯之使者来曰云:&ldquo

  •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曾祖父姚郢,曾任宋国员外散骑常侍,封五城侯。父亲姚菩提,任梁国高平令。曾患病多年,于是留心医药。梁武帝又喜欢医药,常常召见姚菩提讨论医卜之术,在言谈中能悟解对方意思,因

  • 客见赵王·佚名

    【提要】 向君王提批评意见,当然不能直接了当。战国时代君臣之间虽远远不及后世的森严和等级分明,但指出君王的缺陷一定要迂回曲折、考虑君王的接受度。如果使用类比说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倒是能收到奇效。 【原文】 客

  • 隋纪三 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庚申、600)·司马光

    隋纪三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帅步骑五万讨平之。 [1]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率众造反。三月,辛卯(初二),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内人张衡为

  • 在中央公园谈话·太虚

    十九日,中央公园开讲四十二章经。九时半讲毕,余与王骧陆居士随法师步出公园。途次绿阴满地,凉风沁人,法师欣然,瀹茗对坐。适有章炯居士来求开示,问曰:‘人言宗教之兴,多在乱世,然否’?法师曰:‘普通宗教,多出乱世,唯佛教则不问世之

  • 卷第八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八意根缘识缘缘识有为缘者。意根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无漏法类智品故。十六识所缘。一欲界见苦所断一切随眠相应识。此

  • 人间失格·太宰治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

  • 张氏拙轩集·张侃

    宋代诗文别集。6卷。张侃著。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以诗歌创作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志趣萧散,浮沉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吟诗自适、恬静不争之士。所作格律,亦多清隽园转,时有闲淡

  •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顾应祥

    十卷。明顾应祥撰。顾应祥字箬溪,吴兴人。明嘉靖间巡抚云南,迁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有自序并题:“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兴顾应祥释术。”另著有《弧矢算术》一卷(1552),《测圆算术》四

  • 上清天关三图经·佚名

    《上清天关三图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容大部分与《洞真上清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相同,但删去该经上卷第一至八页文字,补入部分神图。盖为同一经典之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