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离国。行在猕猴水边拘罗曷讲堂上。大爱道比丘尼者即从佛母也。时在维耶离国。与女除馑五百人俱。皆是应真。获六通四达神足变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危其精舍在王园所度无量深入普智定。睹世尊逮阿难鹙鹭子大目乾连。所度已毕将欲灭度日。吾不忍见世尊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及诸应真泥曰:吾当先息灵还乎本无矣。佛一切智具照其然。即告阿难。大爱道念曰:吾不忍见世尊并诸应真泥曰:欲先灭度阿难闻教即稽首言:今闻尊命。四体萎堕心塞智索。不识四方之名。佛告阿难。汝谓大爱道灭度将戒种慧种定种解脱种度知见种。若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品道行去耶。对曰:不也。但惟佛生七日大后薨。母慈至有大弘恩。在佛所耳。世尊叹曰:真如汝言:母於吾诚有哺乳重恩之惠。吾亦有难算之恩在母所也。由吾明获归命佛归命法归命圣众。自归习尽道冥灭明盛。无疑於三尊苦习尽道道眼明尽解结解获无所著。若人能悟愚者之惑。令入正真归佛归法归乎圣众。自归习尽道者,受道弟子。尽天下名珍。讫其年寿供养经师。万未塞一。归命三尊恩过须弥。弟子由芥子也。是故阿难。吾有重恩於大爱道所。其为无量也於时大爱道与除馑女五百人俱到佛所。皆头面著佛足退叉手立。大爱道白佛言:吾不忍睹佛及诸应真灭度。欲先泥曰:佛默可之。大爱道以手摩佛足曰:吾免睹如来应仪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三界明。自今不复睹之矣。五百除馑女陈辞如上。佛亦可之也。为说身患生死忧悲苦不如意[W181]之难。无欲清净空不愿无相灭度之安若干净品。诸女除馑莫不欢喜。绕佛三匝稽首而去。还乎精舍布五百座皆各就坐。大爱道现神足德。自坐没地从东方来。在虚空中化。去地一树转昇七树。经行虚空中。乍坐乍卧。上身出水。下身出火。下身出水。上身出火。又没地中飞东方来。没法如前。八方上下来。放大光明以照诸冥中。人上曜诸天。五百除馑变化俱然同时泥曰:

佛告贤者阿难。汝明旦入城到耶游理家所告之曰:佛母及五百耆年除馑皆已灭度。佛劝理家作五百舆床。麻油香花樟柟梓事各五百。贡妓正音当以供养所以然者,斯诸除馑皆六通四达。获空不愿无相净定。今得泥曰为诸佛所叹。一时之供养其福无数。阿难稽首于地恻然敬诺。平旦入城至理家门。告守门者曰:入云吾来。门人入如事云:理家时在高观与乐人相娱。闻阿难来心怖毛竖即下观疾出五体投地。以手著足长跪而曰:贤者,

阿难今来甚早。斯事非恒将以何故。阿难如佛教具为理家说之。理家闻之即擗身于地。抗哀而云:吾等岂有非佛弟子。不肖之行而为除馑所弃矣。长逝无为而无遗教乎。嘘唏重曰:贤者阿难自维耶梨精舍都为空寂。王道四街不复睹神通女除馑。如彼盛德行于国道。国道为空其痛何甚乎。阿难答曰:佛说乾坤虽为长久始必有终。盛者有衰恩爱当离。睹异欲永者寻行受报。三界无常其如幻梦。古来非常苦身之患其祸无量。而愚者不见可谓瞽矣。生求不死。会毕不离者终不可得也。上贤睹佛经奥解四非常如盲得视。精进勤行可免重苦矣。阿难引若干要说。以释理家结。理家心解即喜。阿难复至诸梵志理家所。时其众在讲堂有异议。即告之曰:佛劝诸贤者作五百人葬具。所以然者,佛母并五百女除馑皆已灭度。梵志理家闻阿难言靡不擗地椎心搣发宛转哀号云:当奈何。吾等孤露将腹谁恃乎。阿难又说。三界是幻都为非常身为苦器[W181]痛所聚唯泥曰安故三尊归之也。理家心解稽首足下。阿难还至佛所。如事以闻。梵志理家即具葬具。驰诣精舍时园门闭。理家使人缘入开门欲入讲堂。有女沙弥三人。一人得不还道。次者频来。小者沟港。告理家曰:吾师坐禅今得寂定。慎无扰也。答曰:师已灭度不为定也。沙弥闻之。擗身绝息有顷乃稣。哀号而曰:谁当复诲吾等圣训绝吾者废也。理家睹之莫不举哀。哀毕告沙弥曰:佛本说经。恩爱虽会终必有离。世荣难保唯道可久。但当建志进取应真。灭三界苦捐俗哀心也。理家阇维毕。奉舍利诣佛所。佛告鹙鹭子。汝东向叉手下右膝曰:有直信直业三神六智道神已足者,皆来赴斯。所以然者,佛母逮诸除馑女五百人今皆善逝。宜当会四方俱然。於是四方各二百五十应真。神足飞来稽首佛足。佛起至大爱道舍利所。千比丘从皆就告阿难。取舍利盛之以钵著吾手中。阿难如命。以钵盛舍利长跪授佛。佛以两手受之。告诸比丘,斯聚舍利。本是秽身凶愚急暴。轻心疾转嫉后阴谋。败道坏德为乱作先之类。今母拔女人凶愚之秽。为丈夫行获应真道。还灵本无净过虚空。行高无盖何其健哉。佛告诸比丘及理家众。共为母及诸应真女兴庙。佥曰唯然。於是天人鬼龙兴庙立刹。华香作乐绕庙三匝。哀者震国诣佛敬信。辄说生死为苦三界无安以释来者,莫不欢喜。稽首而去。

佛母般泥洹经。佛般泥洹後变记。

我般泥洹後百岁我诸弟子沙门。聪明智慧如我无异。我般泥洹後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三百岁时。若有出家作沙门。一日中便得道。四百岁时。数念佛及法以比丘僧。供养和上阿阇梨。五百岁时。沙门婆罗门及人民。无不啼泣念佛者,六百岁时。诸沙门便行入山中树下冢间求道。七百岁时。便行内外学经。若有沙门婆罗门问事无不解了。悉坏九十六种外道。八百岁时。便复念行作佛图{艹隋}疾次作佛图。九百岁时。便念行治生求利害处所。千岁时。便行与国王相随教习兵法战阵。自行屠杀妻娶妇女佛般泥洹後变记。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鸠摩罗什译)·佚名
  卷二十六·彭绍升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二·志磐
  卷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门释道龚译)·佚名
  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宝唱
  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众经总录卷第七·法经
  论世界史纲·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佚名
  玉耶经·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界论·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三 (元)周权 撰 ○七言古诗 呈伯长袁学士 玉堂中有真仙人锦衣剪制五彩云瀛州高处睨八极奎躔光气胸中文挥毫对客惊风雨词翰风流迈前古榻前草制囘天顔夜归长照金莲炬龙门宾客何缤纷一经品藻生

  • 卷三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橘类【附金橘】五言古古诗          【汉】阙 名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歴年兾见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橘  

  •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遂为世知。曾着《释典论》,虽

  • 卷一百八十五 表二十五·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表略

  • 卷八十八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壬寅朔,曹瑋言緣邊熟戶,近為唃廝囉所誘,又立遵輩許以名職,若無羈縻,或慮脅去,望給以告身,從之。   癸卯,雄、霸州言界河汎溢,詔本州發卒護之。   甲辰,兵部尚書、參知政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四·阿桂

    三月丁未豊升额舒常奏言【臣】豊升额筹攻达尔图大碉轮派官兵密往前攻察看贼畨动静迩日以来出入往来较前稀少又接准舒常扎知定于次日进攻【臣】即与领队大臣等密议乗其猝不及防令两路埋伏之兵以渐而登将近碉寨突然齐上

  • 卷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三代世表第一【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 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者明也明言事仪】     史记十三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

  • 二十六、县府考·包天笑

      县、府考都要隔夜就派人去占坐的,因此夜间贡院前就很是热闲,而摊贩也极多,他们都是来赶考市的。在平时,那些读书人家的子弟,不肯在街头沿路吃东西,以为失去了斯文的体统。到了考场前,就无所谓了。馄饨担上吃馄饨,线粉摊上

  • 呼延赞传·脱脱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

  • 卷七·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七宋 林虙 编西汉七昭帝【十五】勿收赈贷诏【始元二年八月】往年灾害多今年麦伤所赈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今年田租诏民勿出马【四年七月】比嵗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

  • 皇言定声录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二律第四【十二律者合毎调九声与七调之二变一变清为十二声而联络布置以共为调法者也诸凡生钟较管旋宫制器无不于律乎取之故十二律第四而调已尽于此】夫九声为声七调为调以调定声亦既大备而于此更

  • 卷八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七卿大夫之孝德行春秋祭叔来聘【庄公二十有三年】胡安国传曰谷梁子曰其不言使天子之内臣也不正其私交故不与使也祭伯来朝而不言朝祭叔来聘而不言使尹氏王子

  • 卷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学三省察 知行 致知存得此心便是要在这里常常照管若不照管存养要作甚麽用【以下论省察】问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歩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前日侍坐深

  • 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太虚

    ──二十八年一月在贵州欢迎会讲──今天承贵州省佛教会及贵阳市各界人士开此盛会,欢迎本人,实在不敢当。但今天却另有一种可欢迎的意义,就是欢迎佛陀出世!今天正是废历的腊月初八,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成佛的日期,也正是佛出

  • 复仇女神·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的最后一部科幻长篇作品。书名的「复仇女神」,为取自丹麦天文学家 Hut 对於地球彗星雨周期所作的一个大胆假设,即太阳有著一颗名为复仇女神的伴星。作者从这里开始,发展出一段新的未来科幻未来史。这不是一本基

  • 空山灵雨·许地山

    许地山著。192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集作者1922年间的作品四十余篇,均曾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是作者早年对社会、人生、爱情问题思索的结晶。《万物之母》写一个儿子被乱兵杀死的老妇人发疯的故事,谴责军阀混战

  • 列子集释·杨伯峻

    《列子》集释本。八卷。今人杨伯峻撰。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初版于一九五八年。《列子集释》先录《列子》正文,正文下夹句进行注释考证。考释分四类,先录晋人张湛《列子注》文,次录唐人卢重玄《列子解》文,再作

  • 四童子三昧经·佚名

    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双树间将涅槃之际,阿难、阿尼娄陀与四童子等四方一切有情皆齐集佛所,佛即为诸有情说涅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