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

宋词

宋子京

名祁,张子野所称“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者也。

玉楼春

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蝶恋花

情景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鹧鸪天

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中有褰帘者曰小宋也,子京归遂作此词,都下传唱,达于禁中。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中偶见之,呼一声尔,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皇惧无地。上笑曰:“蓬山不远。”因以年人赐之。

画毅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好事近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颜持约

名博文。

西江月

词简意高,佳作也。

草草书传锦字,厌厌梦绕梅花。海山无计驻仙搓。肠断芭蕉影下。缺月旧时庭院,飞云到处人家。而今憔悴鬓先华。说着多情已怕。

陈希元

名尧佐,仁宗朝宰相,号知馀子,谥文惠公。

踏莎行

皇枯中,吕申公夷简乞致仕①,仁宗因问卿去谁可代者,夷筒乃荐尧佐,上遂召还大拜。申公生日,公作此词携酒过之,申公使之歌。申公笑曰:“只恐卷帘人已老。”公曰:“莫愁调鼎事无功。”老于廊庙。

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睹双飞燕。凤皇巢稳许为邻,潇湘烟瞑来何晚②。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轻拂歌尘转。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范希文

名仲淹,谥文正公。

苏幕遮

别恨

碧云天,红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芳魂,追旅意。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子美

名舜钦,娶杜祁公女,坐监进奏院市故纸会客,削籍为民,自号沧浪翁,善书,草圣尤妙。

水调歌头

沦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仁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猕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浆③,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获,无语看波澜。

王元之

名禹偁,翰林学士,太宗尝称其文章独步当世。

点绛唇

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睬。谁会凭栏意。

苏叔党

名过,坡仙季子。

点绛唇

此词作时,方禁坡文,故隐其名以传于世。今或以为汪彦章所作,非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王君玉

名琪,仁宗朝翰林学士。

望江南

柳④

江南柳,烟穗拂人轻。愁黛空长描不似,舞腰虽瘦学难成。天意与风情。

攀折处,离恨几时平。已纵柔条萦客棹,更飞狂絮扑旗亭。三月乱莺声。

望江南

江景⑤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沉柳岸,红绢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欹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望江南

江乡⑥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张文潜

名来,元枯中为馆职,与鲁直、少游、无咎号四学士,并从东坡游。

风流子

秋思

亭皋木叶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入倚西楼。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解方叔

名昉。

永遇乐

春情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院落烟收,垂杨舞因,无奈堆金缕。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青山绿水,古今长在,惟有旧欢何处。空赢得、斜阳暮草,淡烟细雨。

程观过

名过。

满江红

春欲来时,长是与、江梅有约。还又向、竹林疏处,一枝开却。对酒渐惊身老大,看花应念人离索。但十分、沉醉祝东君,长如昨。芳草渡,孤舟泊。山敛黛,天垂幕。黯销魂无奈,暮云残角。便好折来和雪戴,莫教酒醒随风落。待殷勤、留此寄相思,谁堪托。

昭君怨

试问愁来何处。门外山无重数。芳草不知人。翠连云。欲看不忍看。心事只堪肠断。肠断宿孤村。雨昏昏。

孙济师

名舣。

菩萨蛮

落梅

一声羌管吹呜咽。玉溪夜半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着枝酸。吴姬先齿寒。

王晋卿

名诜,与东坡最善。

烛影摇红

春恨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转。早是萦心可惯。更那堪、频频顾盼。几回得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解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蝶恋花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玉楼春

海棠

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

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海棠开后月明前,纵有千金无买处。

花发沁园春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驾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于,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沉。

踏青游

春游

金勒狱鞍,西城嫩寒春晓。路渐入、垂杨芳草。过平堤,穿绿径,几声啼鸟。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斜照。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望十里、红围绿绕。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人月圆

元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李景元

过秦楼

春晚

卖酒垆边,寻芳原上,乱花飞絮悠悠。已蝶稀莺散,便拟把长绳,系日无由。谩道草忘忧。也徒将、酒解闲愁。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苹满汀洲。有翠红径里盈盈侣,簇芳茵禊饮,时笑时讴。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熳狂游。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向樽前拟问,双燕来时,曾过秦楼。

帝台春

春感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龟逢春,天涯倦客。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倚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孙巨源

名洙。

河满子

秋怨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菩萨蛮

公于元丰间为翰苑,与李端愿太尉往来龙数,会一日锁院,宣召者至其家,则出数十辈踪迹得之于李氏,时李新纳妾,能琵琶,公饮不肯去,而迫于宣命,入院几二鼓矣,草三制罢,作此词记恨,迟明遣示李。

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谩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

石曼卿

名延年,真宗朝为学士,死后人有见之者,云我令为仙,主芙蓉城。

燕归梁

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晏同叔

名殊,以神童出身,仁宗朝宰相,谥元献公。有词名《珠玉集》,张子野为序。

玉楼春

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破阵子

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鹏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踏莎行

春景

细草愁烟,幽花泣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穿帘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

春思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更漏子

佳人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迦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更漏子

早春

雪藏梅,烟着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晏叔原

元献公之暮子,自号小山,有乐府行于世,山谷为之序,称其词为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不减“桃叶圃扇”云。

鹧鸪天

庆历中,开封府与棘寺,同日奏狱空,

仁宗于宫中宴集,宣晏叔原作此,大称上意。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上转红阳。异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义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鹧鸪天

佳会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筵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蝶恋花

别恨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阑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

别恨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佳期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

深秋

庭院碧苔红叶遍。黄菊开时,已近登高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明如练。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吟秋怨。

生查子

闺思

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黎花谢⑦。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生查子

别思

一分残酒霞,两点愁蛾晕。罗幕夜犹寒,玉枕春先困。心情剪彩慵,时节烧灯近。见少别离多,还有人堪恨。

生查子

闺思

红尘陌上游,碧柳堤边住。才趁彩云来,又逐飞花去。深深美酒家,曲曲幽香路。风月有情时,总是相逢处。

清平乐

春情

波纹碧皱。曲水晴明后。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满庭芳

秋思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栏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谩留得樽前,淡月凄风。此恨谁堪说与,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南乡子

绿水带春潮。水上朱栏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夭饶。倚着阑干弄柳条。月夜与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阮郎归

粉痕闭邸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厌厌。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三·彭定求
  解昉·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十四·曾国藩
  ◆卫□□仁近(敬聚斋稿)·顾嗣立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第二十一出至第三十出·徐霖
  呻吟语·徐志摩
  爱与憎·周作人
  我们的雄鸡·林徽因
  周之琦·龙榆生
  卷201 ·佚名
  原序·邵浩
  卷二百四十九·曹学佺
  卷二十六·吴之振
  卷五·纪容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孔夷·唐圭璋

      夷字方平,汝州龙兴(今河南宝丰)人,孔旼之子,元祐隐士,与李廌为诗酒侣。自号滍皋渔父,又隐名为鲁逸仲。   水龙吟   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红绡碎翦,凝酥繁缀,烟深霜重。疏影沉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怅别来,欲把芳

  • ◆剧话序·李调元

    剧者何?戏也。古今一戏场也;开辟以来,其为戏也,多矣。巢、由以天下戏,逢、比以躯命戏,苏、张以口舌戏,孙、吴以战阵戏,萧、曹以功名戏,班、马以笔墨戏,至若偃师之戏也以鱼龙,陈平之戏也以傀儡,优孟之戏也以衣冠,戏之为用大矣哉。孔

  • 卷十五·岳珂

      淳熙内禅颂   中兴三朝,授受之懿,追媲尧禹。一时荐绅名士,亲逢盛际,浓墨大字,以侈千一之遇者间有之,而史不多见。三松王才臣(子俊)者,家庐陵,以文鸣江西,尝作《淳熙内禅颂》一篇,其文赡蔚典丽。余甲戌岁在九江,才臣自蜀东归,

  • ●卷十二·陈康祺

    ◎遣官祭告岳渎康熙丙子正月,天子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二十七日,上御保和殿,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盖乔岳翕河之茂典,本朝第一次举行也。凡四海、五镇、五岳、四渎、阙里、长白山、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 卷十八·杨士奇

    永乐元年三月戊寅朔 文武百官复上表请立 皇太子赐 敕答曰览表具悉朕嗣承大宝思惟永图负荷之艰夙夜祗栗矧在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储贰之任岂当遽承必欲以正元良宜预成其学问尔等为国远虑凡再有言足亮乃忠未允所请○

  • 王恽传·宋濂

    王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曾祖父名王经。祖父名王宇,在金朝做过敦武校尉。父名王天铎,金正大初年,以其精于律学而首选入仕,官至户部主事。王恽有才干,品行端正,好学且善于文辞,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等齐名。史天泽领兵攻宋,路

  • 卷三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盛事【六 千叟宴一】【臣】等谨案礼王制云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又云三皇养老皆引年盖惟崇嘉事而慎令仪上以尊让洁敬之道行斯下有耆艾昌炽之福应然

  • 卷一百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风俗齐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而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曰寡人使

  • 六四、田和始立为侯考·钱穆

    《史记 田齐世家》:&ldquo;康公贷立十四年,太公迁康公于海上。明年,鲁败齐平陆。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rdquo;《集解》徐广曰:&ldquo;康公之十六年。&rdquo;《索隐》云:&ldquo;徐广盖依《年表》为说,而不省此上

  •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佚名

    【提要】 张仪有时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他时常喜欢玩弄些阴谋诡计。聪明过分,就显得奸诈,如何对付这些智商很高、富有心计的人物,确有一番学问。看看陈轸(著名辩士,初在秦国作官,后离秦去了楚国)是如何对付张仪对他在背后的诽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经籍考经【礼】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一卷庭椿字寿翁临川人乾道进士官古田令朱彛尊曰俞氏复古编以天官之属兽人献人鼈人兽医司裘染人追师屦人掌皮典丝典枲改入冬官以地官之属鼓人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乡党第十杨氏曰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去声】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尹氏曰甚矣孔门诸子之嗜学也于圣人之容色言动无不

  • 卷七·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七     元 黄镇成 撰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高山大川朱子曰禹贡所记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晓窃意当时治水毕总作此一书故自冀州王都始禹自言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此数语极好细看今人説禹

  •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二十一年十月在闽南佛学院训词──我年来关于佛教的教育,感觉到只有灭亡的气象,没落的气象,这使我多么底忧惧和失望哟!我个人到没有什么,但我对于你们的将来,又使我不能不为佛教前途寄予期望,来为你们寻找出路。但是、在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行犍度害众生跋渠第三颇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尽耶。颇害众生众生害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彼行受报必生地

  • 卷之八·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无还居士 蓝重起 较订唐高宗庚戌(永徽元)二月释明濬暴死。苏云。见二青衣童子。引至冥王。问一生何业。濬答。但诵金刚经。王曰。善哉。若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乃放

  • 人天宝鉴·佚名

    唐德宗问昙光法师曰:&ldquo;僧,何名为宝?&rdquo;对曰:&ldquo;僧者,具有六种以宝称之:一顿悟自心超凡入圣,得名禅僧;二解行双运不入世流,得名高僧;三具戒定慧有大辩才,得名讲僧;四见闻深实举古验今,得名文章僧;五知因识果慈威并行,得

  • 岕茶笺·冯可宾

    古茶书。明·冯可宾(山东益都人)1655年前后撰。刊本有《广百川学海》本,《昭代(本朝)丛书》本。全篇约一千字。分序岕名、论采茶、论蒸茶、论焙茶、论藏茶、辨真赝、论烹茶、品泉水、论茶具、茶壶大小、茶宜、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