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零七

 

  卷707_1 【八月十五夜】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

  遍地水光凝欲流。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卷707_2 【省试夜投献座主】殷文圭

  辟开公道选时英,神镜高悬鉴百灵。混沌分来融间气,

  欃枪灭处炫文星。烛然兰省三条白,山束龙门万仞青。

  圣教中兴周礼在,不劳干羽舞明庭。

  卷707_3 【观贺皇太子册命】殷文圭

  嗣册储皇帝命行,万方臣妾跃欢声。鸾旃再立星辰正,

  雉扇双开日月明。自有汉元争翊戴,不劳商皓定欹倾。

  春宫保傅皆周召,致主何忧不太平。

  卷707_4 【行朝早春侍师门宴西溪席上作】殷文圭

  西溪水色净于苔,画鹢横风绛帐开。弦管旋飘蓬岛去,

  公卿皆是蕊宫来。金鳞掷浪钱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

  三榜生徒逾七十,岂期龙坂纳非才。

  卷707_5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殷文圭

  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脱俗文章笑鹦鹉,

  凌云头角压麒麟。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卷707_6 【寄广南刘仆射】殷文圭

  战国从今却尚文,品流才子作将军。画船清宴蛮溪雨,

  粉阁闲吟瘴峤云。暴客卸戈归惠政,史官调笔待儒勋。

  汉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

  卷707_7 【题吴中陆龟蒙山斋】殷文圭

  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

  水面风披瑟瑟罗。庄叟静眠清梦永,客儿芳意小诗多。

  天麟不触人间网,拟把公卿换得么。

  卷707_8 【经李翰林墓】殷文圭

  诗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飞上九天。身谪蓬莱金籍外,

  宝装方丈玉堂前。虎靴醉索将军脱,鸿笔悲无令子传。

  十字遗碑三尺墓,只应吟客吊秋烟。

  卷707_9 【鹦鹉】殷文圭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

  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

  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卷707_10 【边将别】殷文圭

  地角天涯倍苦辛,十年铅椠未酬身。朱门泣别同鲛客,

  紫塞旅游随雁臣。汉将出师冲晓雪,胡儿奔马扑征尘。

  行行独止干戈域,毳帐望谁为主人。

  卷707_11 【江南秋日】殷文圭

  水国由来称道情,野人经此顿神清。一篷秋雨睡初起,

  半砚冷云吟未成。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桡轻。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卷707_12 【题友人庭竹】殷文圭

  丛篁萧瑟拂清阴,贵地栽成碧玉林。尽待花开添凤食,

  可怜风击状龙吟。钿竿离立霜文静,锦箨飘零粉节深。

  何事子猷偏寄赏,此君心似古人心。

  卷707_13 【览陆龟蒙旧集】殷文圭

  先生文价沸三吴,白雪千编酒一壶。吟去星辰笔下动,

  醉来嵩华眼中无。峭如谢桧虬蟠活,清似缑山凤路孤。

  身后独遗封禅草,何人寻得佐鸿图。

  卷707_14 【玉仙道中】殷文圭

  莼鲈方美别吴江,笔阵诗魔两未降。山势北蟠龙偃蹇,

  泉声东漱玉琤瑽。古陂狐兔穿蛮冢,破寺荆榛拥佛幢。

  信马冷吟迷路处,隔溪烟雨吠村厖。

  卷707_15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

  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卷707_16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殷文圭

  舜轨尧文混九垓,明堂宏构集良材。江边云卧如龙稳,

  天外泥书遣鹤来。五夜药苗滋沆瀣,四时花影荫莓苔。

  草玄门似山中静,不是公卿到不开。

  卷707_17 【初秋留别越中幕客】殷文圭

  魂梦飘零落叶洲,北辕南柁几时休。月中青桂渐看老,

  星畔白榆还报秋。鹤禁有知须强进,稽峰无事莫相留。

  吴花越柳饶君醉,直待功成始举头。

  卷707_18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殷文圭

  暂随蒲帛谒金銮,萧洒风仪傲汉官。天马难将朱索绊,

  海鳌宁觉碧涛宽。松坛月作尊前伴,竹箧书为教外欢。

  神鼎已乾龙虎伏,一条真气出云端。

  卷707_19 【赠战将】殷文圭

  绿沈枪利雪峰尖,犀甲军装称紫髯。威慑万人长凛凛,

  礼延群客每谦谦。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签。

  不为已为儒弟子,好依门下学韬钤。

  卷707_20 【九华贺雨吟】殷文圭

  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雷劈老松疑虎怒,

  雨冲阴洞觉龙腥。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

  吟贺西成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

  卷707_21 【赠池州张太守】殷文圭

  神珠无颣玉无瑕,七叶簪貂汉相家。阵面奔星破犀象,

  笔头飞电跃龙蛇。绛帏夜坐穷三史,红旆春行到九华。

  只怕池人留不住,别迁征镇拥高牙。

  卷707_22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殷文圭

  出山三见月如眉,蝶梦终宵绕戟枝。旅客思归鸿去日,

  贤侯行化子来时。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阁方窥谢傅棋。

  按部况闻秋稼熟,马前迎拜羡并儿。

  卷707_23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殷文圭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先生鬓为吟诗白,

  上相心因治国劳。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卷707_24 【寄贺杜荀鹤及第】殷文圭

  一战平畴五字劳,昼归乡去锦为袍。大鹏出海翎犹湿,

  骏马辞天气正豪。九子旧山增秀绝,二南新格变风骚。

  由来稽古符公道,平地丹梯甲乙高。

  卷707_25 【春草碧色】殷文圭

  细草含愁碧,芊绵南浦滨。萋萋如恨别,苒苒共伤春。

  疏雨烟华润,斜阳细彩匀。花粘繁斗锦,人藉软胜茵。

  浅映宫池水,轻遮辇路尘。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

  卷707_26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殷文圭

  淮王上将例分忧,玉帐参承半列侯。次第选材如创厦,

  别离排宴向藏舟。鲲鹏变化知难测,龙蠖升沈各有由。

  躞蹀行牵金鋄重,婵娟立唱翠娥愁。筑头勋业谐三阵,

  满腹诗书究九流。金海珠韬乘月读,肉芝牙茗拨云收。

  赤鳞旆卷鸥汀晚,青雀船横雁阵秋。十字细波澄镜面,

  九华残雪露峰头。醉沈北海千尊酒,吟上南荆百尺楼。

  况是昭明食鱼郡,不妨闲掷钓璜钩。

  卷707_27 【贻李南平】殷文圭

  紫殿西头月欲斜,曾草临淮上相麻。

  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

  卷707_28 【句】殷文圭

  龙舒太守人中杰,风韵堂中心似月。(《方舆胜览》)

  众口声光夸汉将,筑头勋业佐淮王。(《贺池阳太守正命》,

  《唐诗纪事》)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四·彭定求
  周端臣·唐圭璋
  第十一出 蜡书·姚茂良
  第十一折 闹诏·李玉
  伯颜·隋树森
  元好问·隋树森
  《词综》(卷十八)·朱彝尊
  清隽集钞·吴之振
  卷四十一·陈廷敬
  卷七十·徐倬
  卷二十一·徐倬
  巻二·佚名
  10、退婚·蒲松龄
  石田诗选巻四·沈周
  原序·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佚名

    第二十一齣 主僕相逢【金蕉叶】〔生上〕奈何奈何。我娇妻在宫中怎么。想前生寃家债多。致今生无福消他。无双何意入唐朝。仙客难寻续命胶。安得押衙重在世。皇宣套写赚多娇。小生自那日赶上京来。指望与丽容近船一见

  • 第十九出 放归·梁辰鱼

    〔末扮文种上〕龙门十丈水。势并关河壮。一日春风吹。终作万重浪。〔悲介〕堪怜主公离越。不觉三年。意谓今生再无归理。谁料积霾见日。枯木逢春。仗范大夫之奇谋。赖我国家之洪福。吴王放赦。得还故乡。实为天幸。

  • 卷一百十四 志八十九·赵尔巽

      ◎职官一   太祖肇基东土,国俗淳壹,事简职专,置八旗总管大臣、佐管大臣董统军旅,置议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釐治政刑,任用者止亲贵数臣,官称职立,人称官置,兴也勃焉。太宗厉精为治,设三馆,置八承政,论功料勤,翕斯郅治。世祖

  • 原序·浦起龙

    长安二年,余以着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着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

  • 卷第二百四十八·胡三省

    唐纪六十四〔起阏逢困敦(甲子)闰月,尽屠维大荒落(己巳),凡五年有奇。〕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八四四)〕1闰月,壬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2李德裕奏:「镇州奏事官高迪〔方镇遣牙职入奏

  • 卷六·王明清

    ●卷六○韩持国入仕首末韩持国既以忠宪任为将作监主簿,少年清修,不复以轩冕为意。将四十矣,犹未出仕。宋元宪欲荐孔宁极文,偶观其诗卷,乃得持国所和篇,诵之大喜,遂舍宁极而荐持国,繇是赐第入馆。嘉中

  • 三、我办《论语》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方巾气之研究》。在我创办《论语》之时,我就认定方巾气道学气是幽默之魔敌。倒不是因为道学文章能抵制幽默文学,乃因道学环境及对幽默之不了解,必影响于幽默家之写作,使执笔时,似有人在背后怒目偷觑,这样是不宜于

  • 二〇 矮脚书几·周作人

    留学生多不惯席地而坐,必须于小房间内摆上桌椅,高坐而看法政讲义,最为鲁迅所讥笑,虽然在伍舍时许朱钱诸公也都是如此的。他自己只席地用矮脚书几,别人的大抵普通是三尺长,二尺宽吧,他所用的却特别小,长只二尺,宽不到一尺半,有两

  • ·会奏台属早稻收成摺·丁曰健

    奏为恭报台属早稻收成分数,仰祈圣监事。窃台地本年入春以来,雨泽稀少;迨交夏令,叠沛滂沱,又觉雨水过多。各属早稻成熟,尚不失为中稔。除澎湖厅向不产榖、台湾县土性松浮不种早稻外,其余厅县各将收成分数,陆续开

  • 有凤来仪:婚礼·胡兰成

    有凤来仪:婚礼我喜爱旧式婚姻。小时见叔伯家堂哥哥喜事,前二三日已把亲戚接来,房族里都来帮忙,抬轿赶市,司账司厨,女人则帮烧饭送茶,照应人客,长辈们都和悦,子弟们都齐心齐意,姊妹嫂嫂们都随叫随应,虽然尚未发花轿,亦已经闹热堂堂

  • 庾准传·刘昫

    庾准,常州人。父亲光先,天宝年中(742)任过文部侍郎。准凭借门荫入仕,与宰相王缙亲近,缙马上引见他任郎中、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准文学知识很少,而凭借长相柔媚进朝,也不是属于儒人之流,被当时人们非常看不起。不久又调为御

  • 理学类编卷八·张九韶

    明 张九韶 撰异端韩子曰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宋齐梁魏隋之间其言道徳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

  • 第七章 2·辜鸿铭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在沉默中冥想,耐心地去获得知识,在将知识传教给别人的时候不厌其烦。对于这些事情,我能说自己做到了哪一件呢?”

  • 月令明义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孟冬章第十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旧厯不用改从今左】孟冬之月日在房昏危中旦张中【立冬之日日在氐二度昏虚初度中旦栁九度中氐之北车骑梗河在焉天子所守其闗梁也房为天驷日月五星所从出入也其

  • 卷十四·佚名

    △常饰纳妃品下尔时世尊於後最初得成道已,时优陀夷即白佛言:未审世尊,往昔之时与瞿多弥释种之女。有何因缘。乃能令彼舍馀童子,直取如来。用以为夫。而心娱乐。云何得尔。时佛告彼优陀夷言:汝优陀夷。至心谛听。其瞿多弥释

  • 卷第十·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十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二十三断佛果非关福相疑。●疏二初随章

  • 白喉条辨·陈葆善

    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喉科著作。清陈葆善撰。一卷。葆善字瑞安,浙江温州人。精于本草、喉科,著有《本草时义》。本书为陈氏博采众说,择其精华,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而成。陈氏先撰有 《白喉订正论》一卷,未刊。后删其

  • 焚书·李贽

    一称《李氏焚书》。中国明代哲学著作。明李卓吾作。六卷。书约成于明万历四年至三十年(1576—1602)间。由门人汪本钶编印。分书答、杂述、读史及诗四个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儒家的经典及道学的假面目进行批判。提出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