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九十五

 

  卷595_1 【早春山行】于武陵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卷595_2 【宿友生林居因怀贾区】于武陵

  绕屋树森森,多栖紫阁禽。暂过当永夜,微得话前心。

  入楚行应远,经湘恨必深。那堪对寒烛,更赋别离吟。

  卷595_3 【赠卖松人】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劚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卷595_4 【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于武陵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鄠杜月频满,潇湘人未归。

  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卷595_5 【送酂县董明府之任】于武陵

  南北行已久,怜君知苦辛。万家同草木,三载得阳春。

  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空持语相送,应怪不沾巾。

  卷595_6 【山上树】于武陵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卷595_7 【长信宫二首】于武陵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

  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卷595_8 【洛阳道】于武陵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卷595_9 【东门路】于武陵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卷595_10 【江楼春望】于武陵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卷595_11 【洛中晴望】于武陵

  九陌尽风尘,嚣嚣昼复昏。古今人不断,南北路长存。

  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乱鸦归未已,残日半前轩。

  卷595_12 【西归】于武陵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卷595_13 【南游】于武陵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旧国寄书后,凉天方雁来。

  露繁山草湿,洲暖水花开。去尽同行客,一帆犹未回。

  卷595_14 【南游有感】于武陵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蘋。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卷595_15 【夜泊湘江】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卷595_16 【客中】于武陵

  楚人歌竹枝,游子泪沾衣。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南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卷595_17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于武陵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卷595_18 【访道者不遇(一作访僧不遇)】于武陵

  人间惟此路,长得绿苔衣。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

  平生无限事,到此尽知非。独倚松门久,阴云昏翠微。

  卷595_19 【赠王隐者山居(一作赠隐者)】于武陵

  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卷595_20 【寄北客】于武陵

  穷边足风惨,何处醉楼台。家去几千里,月圆十二回。

  寒阡随日远,雪路向城开。游子久无信,年年空雁来。

  卷595_21 【寄友人】于武陵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

  昔时轻一别,渐老贵相逢。应恋嵩阳住,嵩阳饶古松。

  卷595_22 【夜与故人别】于武陵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

  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卷595_23 【别故人】于武陵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卷595_24 【送客东归】于武陵

  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

  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

  卷595_25 【过侯王故第】于武陵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

  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卷595_26 【孤云】于武陵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卷595_27 【远水】于武陵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

  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卷595_28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于武陵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卷595_29 【感情】于武陵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四海故人尽,九原新垄多。

  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不使年华驻,此生能几何。

  卷595_30 【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于武陵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新。入户风泉声沥沥,

  当轩云岫色沈沈。残云带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

  虽有眼前诗酒兴,遨游争得称闲心。

  卷595_31 【劝酒】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卷595_32 【感怀(一作感情,以下一本俱作于邺诗)】于武陵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

  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卷595_33 【友人亭松】于武陵

  俯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卷595_34 【游中梁山】于武陵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

  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

  卷595_35 【寻山】于武陵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卷595_36 【宿江口】于武陵

  南渡人来绝,喧喧雁满沙。自生江上月,长有客思家。

  半夜下霜岸,北风吹荻花。自惊归梦断,不得到天涯。

  卷595_37 【秋夜达萧关】于武陵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

  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卷595_38 【斜谷道】于武陵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卷595_39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于武陵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卷595_40 【客中览镜】于武陵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白日急于水,一年能几时。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卷595_41 【长安逢隐者】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卷595_42 【与僧话旧】于武陵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

  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所以闲行迹,千回绕药栏。

  卷595_43 【赠王道士】于武陵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卷595_44 【匣中琴】于武陵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卷595_45 【过洛阳城】于武陵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卷595_46 【望月(一作客中月)】于武陵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凄然亦驻桡。

  卷595_47 【王将军宅夜听歌】于武陵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有凤飞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卷595_48 【长信宫】于武陵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卷595_49 【高楼】于武陵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猜你喜欢
  陈逢辰·唐圭璋
  陆叡·唐圭璋
  曾觌·唐圭璋
  今传是楼诗话 十一·王揖唐
  ◆丁处士复(桧亭集)·顾嗣立
  卷二·张元凯
  卷一 芬陀利室存稿·刘鹗
  第二折·关汉卿
  呻吟语·徐志摩
  黄庭坚诗全集三·黄庭坚
  七言卷四十五·洪迈
  二家宫词巻上·毛晋
  提要·毛晋
  卷三百五·佚名
  第二十三出 求计达情·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外集·李贺

    南园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稍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樽,坐泛楚奏吟《招魂》。假龙吟歌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

  • 卷152 ·佚名

    李道传 谒和靖先生虎丘祠堂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

  • 卷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黄 庶【洪州分宁人庭坚之父仕宦不达上诗文号青社先生着伐檀集数十卷庶起西崑诸子之後其诗弗以绮丽为能疎朴苍坚自成风格故集中有和刘子仪作题同而调

  • 卷八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卢言【一作顔诗一首】上安禄山【禄山入洛阳大雪盈尺言上诗】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经纶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裵諝【字士明闻喜人擢明经累官至兵部侍郎河南尹诗一首】储潭庙【大历三年戊

  • 卷六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九陆龟蒙和袭美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涷醪初漉嫰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得伴方平同一醉明朝应作蔡经身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絶以送之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从此遗编

  •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范晔

    铫期 王霸 祭遵 从弟肜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

  • 卷三百二十九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六月盡其月   八月庚戌朔,詔工部郎中范子奇與都水監同相度滑州天臺埽、衛州齊賈上埽,如浮梁壅遏水勢,權拆去以聞。工部言二埽危急故也。   封御侍武氏為才人。   詔吏部限三日選差團教保甲巡檢

  • 第四五○保结状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三·佚名

    郊户金致和,保结陈清溪充当后垄街庄总理具保结状,郊户金致和,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陈清溪充当后垄街等庄总理,为人诚实,公事谙练,不敢妄为情事、作奸、犯科。如有此情,和愿甘坐罪。合具保结状是实。〔批

  • 七○二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书籍分别办理折·佚名

    七○二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书籍分别办理折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恭缴悖谬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谬各书,钦奉谕旨,展限二年,实力搜查,并令明白晓谕,及早呈缴,如限满后

  •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凡令微官洎布衣求进谒于庙朝者惧其无因至前必托曰有已见以为之先而觊幸一日之呼召庙朝不逆其情呼而前叩其所言自蕲进丐怜外往往讫无他説习常成俗上下恬不以为怪是直相与从事于欺而已而洪固不敢为欺也比以忧居取厯代史

  • 附录一·孙中山

    此之契约,经于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四日即西历一九一三年七月四日成立于上海。关于此契约之双方当事人,一为中国国家铁路公司,一为波令有限公司(Paulingand Company,Limited[2])。中国国家铁路公司经于中华民国元年九月九日即西

  • 卷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九雍正二年閠四月上谕十七道初四日谕直省总督巡抚社仓之设原以备荒歉不时之需用意良厚然往往行之不善致滋烦扰官民俱受其累朕意以为奉行之道宜缓不宜急宜劝谕百姓听其自为之而不当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三人物志一百三十三列女传十三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一镶黄旗满洲三等侍卫德恒之妻石氏镶黄旗满洲马甲达蓝太之妻崔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伊星阿之妻王氐镶黄旗满洲马甲麻塞之妻韩氏镶黄旗满

  • 相鼠·佚名

    ——老鼠也重视礼仪?【原文】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注释】①相:察看。②仪:礼仪。③止:节制。④俟(si):等

  •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

  • 散檀宁缘品第三十四·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国中。有五百乞儿。常依如来。随逐众僧。乞丐自活。经历年稔[稔:rěn,年。]。厌心内发。而作是言。我等诸人。

  • 道院集要·晁迥

    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代晁迥 撰。因此书“ 乃王古选录,迥书,故名集要”。此书主要内容是采拮大家高僧名人之言而录之,大旨主佛教宏论与儒家论点相通相近之言。在体例上为语录之流,并非文集之体。故改隶释家类属,庶

  • 禅里禅外悟人生·李叔同

    《禅里禅外悟人生》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