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二

 

  卷242_1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张继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珠帘直下一百丈,

  日暖游鳞自相向。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卷242_2 【登丹阳楼(一作郎士元诗)】张继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浮客时相见,霜凋朱翠颜。

  卷242_3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一作对酒)】张继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卷242_4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张继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卷242_5 【题严陵钓台】张继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卷242_6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卷242_7 【洛阳作(一作初出徽安门)】张继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卷242_8 【晚次淮阳】张继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卷242_9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张继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思归一惆怅,於越古亭中。

  卷242_10 【江上送客游庐山】张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卷242_11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张继

  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

  卷242_12 【会稽郡楼雪霁(一作望雪)】张继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夏禹坛前仍聚玉,

  西施浦上更飞沙。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卷242_13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张继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近郭乱山横古渡,

  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卷242_14 【送邹判官往陈留(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卷242_15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张继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

  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卷242_16 【感怀(一作陆沈诗,题作上礼部杨侍郎)】张继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卷242_17 【长相思】张继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卷242_18 【奉寄皇甫补阙】张继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卷242_19 【枫桥夜泊(一作夜泊枫江)】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卷242_20 【阊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卷242_21 【安公房问法】张继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卷242_22 【上清词】张继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卷242_23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张继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卷242_24 【留别(一作皇甫冉诗,题作又得云字)】张继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卷242_25 【送张中丞归使幕(一作韩翃诗)】张继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辉。

  卷242_26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韩翃诗)】张继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卷242_27 【赠章八元】张继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风声吹户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卷242_28 【城西虎跑寺】张继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寺开梁殿阁,坟掩晋衣冠。

  出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近城多□□,栖息此中安。

  卷242_29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韩翃诗)】张继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卷242_30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韩翃诗,题下有巡边二字)】张继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卷242_31 【重经巴丘】张继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卷242_32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卷242_33 【游灵岩】张继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风满回廊飘坠叶,

  水流绝涧泛秋花。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卷242_34 【河间献王墓】张继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

  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卷242_35 【秋日道中】张继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道边白鹤来华表,

  陌上苍麟卧古丘。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

  卷242_36 【华清宫】张继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朝元阁峻临秦岭,

  羯鼓楼高俯渭河。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卷242_37 【春申君祠】张继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日暮江南无主人,

  弥令过客思公子。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卷242_38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张继

  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

  卷242_39 【寄郑员外】张继

  经月愁闻雨,新年苦忆君。何时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卷242_40 【饮李十二宅】张继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卷242_41 【山家】张继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卷242_42 【归山】张继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卷242_43 【金谷园】张继

  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卷242_44 【邮亭】张继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

  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卷242_45 【宿白马寺】张继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卷242_46 【明德宫】张继

  碧瓦朱楹白昼闲,金衣宝扇晓风寒。

  摩云观阁高如许,长对河流出断山。

  卷242_47 【读峄山碑】张继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卷242_48 【句】张继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咏镜》,见《诗式》)。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六·彭定求
  黄大临·唐圭璋
  第三折·李好古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臧懋循
  樗庵类藁卷一·郑潜
  卷九·韩淲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徐志摩
  附録外集·汪晫
  飞毛腿·闻一多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樵云独唱原序·叶颙
  ●袁氏义犬·沈泰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卷十二·喻良能
  附录·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李开先

    【酹江月】(生上唱引)晓风吹雨战新荷,可惜明珠迸碎。闲启宝匣着古剑,紫电照人睛碧。僭榻妖狸,渡河胡马,眼见的太平非昔。空怀忠义气,为君等闲流涕。〔武陵春〕弓褂扶桑无用处,英雄人已白头。虎斗熊争个个休,不如一笑得封侯!堪恨

  • 卷487 ·佚名

    张金 龙隐岩 何年此地蛰飞龙,石壁蜿蜒尚有踪。 为报龙公莫贪睡,郡人于尔卜凶丰。 欲访真仙小有天,路穷崖绝俯灵泉。 相君聊试济川手,翳凤骖鸾尽有缘。 张进彦 句 缚虎敢辞山路险,斩鲸终见海波澄

  • 提要·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元诗体要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元诗体要十四卷明宋绪编绪字公传以字行余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时同邑被徴者五人及书成宋孟岳赵肤迪朱德茂张廷皆授官绪独辞不受是集録

  •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张廷玉

        姚广孝 张玉 朱能 邱福谭渊 王真 陈亨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 卷三十二 志七·赵尔巽

      表略

  •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蔡东藩

      却说杨玉夫手持昱首,驰出殿门,适与一人相遇,不觉惊惶。及仔细审视,乃是同党陈奉伯,方才放心,即将昱首交与奉伯。奉伯诈传敕旨,开承明门,门外由王敬则待着,复把昱首转交。敬则驰诣领军府,叩门大呼,道成不知何事,未敢开门。敬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九·徐乾学

    宋纪七十九【起上辛掩茂十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三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冬十月辛酉诏延州毋纳夏使 通判寜州邓绾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又上书

  • 第八回 御衣库·德龄

    在这一列御用火车之中,还有一辆车是专载太后所用的衣服的。它的伟大和富丽,几使人目为之眩。神为之夺;除却你能看见的一片彩云似的锦绣之外,你就不用想细细鉴别它们。因为它们委实是太多了,太美丽了,它们的数量简直是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泰昌元年十二月甲辰朔添设凤阳府通判命铸关防曰凤阳府捕盗收钞兼寿州卫屯粮通判○升蓟镇黑峪关守备袁勋为大水峪游击○署都指挥佥事贺虎臣以都司佥书职御为统领天津海防游击○丙午以恩例予宣府大同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江

  • ●书目提要·佚名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天命朝)(清朝勒德洪等)清太祖高皇帝实录(10卷)(康熙重修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共四卷,修於天聪年间,成于崇德元年。该书比较完整、详尽、准确的记载了太祖努尔哈赤一生的活动,保存着清朝兴起的重要

  • 通志卷一百三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九宋沈庆之【庆之弟子文秀】沈攸之【臧寅 边荣 程邕之 宗俨之】宗慤栁元景 殷孝祖【族子琰】刘勔 鲁爽【弟秀】薛安都邓琬【刘胡】宗越【谭金 童太一】吴喜 

  • 卷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 【起庚戌隋文帝开皇十年○止戊寅隋恭帝侑义宁二年四月】凡十八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二十一及二十二二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

  • 道德与政治·孔子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读解】 用道德

  • 卷四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八学六知行【言行附】程子曰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 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

  • 六度集经卷第三·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经(此有十一章)  (一五)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昔者有国王号和默。王行仁平。爱民若子。正法治国。民无怨心。其国广大郡县甚多。境界炽盛。五谷丰

  • 第八十六則 雲門廚庫三門·胡兰成

    第八十六則雲門廚庫三門舉:雲門禪師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什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碧巖錄中選入此則,是碰著了禪宗的盡頭問題了。數學碰到了無理數的問題,物理學碰到了核子背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允祕

    乾隆二十九年(1764)允秘等奉敕撰。6卷。表1卷,详列封爵世系。传5卷,第1、2卷为亲王,第3卷为郡王,第4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5卷为获罪诸王及贝勒。记载有勋劳者31人,又附传21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完竣。四十六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佚名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