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則 雲門廚庫三門
第八十六則雲門廚庫三門
舉:雲門禪師垂語云: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什麼生是諸人光明?自代云:廚庫三門。又云:好事不如無。
碧巖錄中選入此則,是碰著了禪宗的盡頭問題了。數學碰到了無理數的問題,物理學碰到了核子背後的問題,禪宗碰到了文明的造形的問題,都是力所不逮了。
小時我隨諸兄夜漁,星月下的溪山別有一種森嚴,人擎火把在水石中行,腳下火把照著處的流水只覺其活潑親近,都是有情的。佛寺裏的廚庫與三門,在暗夜星辰下也是森嚴的存在。不是知,也不是見,你只森然的感到它的存在。這是你的人有光明,像火把照著處的一片存在特別有情嗎?然而自己又看不見這火把。好事不如無事,看不見自己腳下的光明也罷。因為這裏的都不是知見的問題。
可是雪竇禪師於此心有未甘,頌曰:
自照列孤明,為君道一線。
花謝樹無影,看時誰不見?
見不見,倒騎牛兮入佛殿。
只要如花謝樹無影,應當是清楚可見。你說不見,那是可比倒騎牛入佛殿,故意找暗處。但雖暗處也物我皆在。
這物我皆在,正是中國禪宗異於印度佛教的地方。印度佛教是以物為幻,以我為妄。佛放光明,可以照見自己並照見他物,但是沒有想到人能不能看見自己的光明的問題。中國禪宗纔是提出了人能不能看見自己的光明的問題。
自然界之物皆是明德的,如水石之有生與息,無有不是美的。而無明是有生有命的東西纔有,如動物與人,在命的遂行中,迷失了原先的生之性了。而文明的民族是開了悟識,纔又可以物我各正性命,皆是明德的。而且比自然界之物多了一個覺,多了一個能創造。禪宗所提人能不能看見自己的光明的問題,則在大學「明明德」的一句裏已是得了解答的了。明明德是人可以看見自己的光明。
而人是只有在創造的作品中纔可以看見自己的光明,譬如中國的書法,不會的人,墨只是一個黑色,會的人則可以墨有五色。色因於光,光有它背後的東西──息。善書者是以吾心之光,照墨色為五色。書的光不是光線,而是把握了大自然的光之所以為光的東西。墨色亦不是有五色,而是有五色之意;即是把握了色之所以為色的東西。凡是文明的造形,如書如畫,如音樂與文章,如建築物、器皿、與衣棠之制,皆使人感覺有一種光,照著不是顏色的也成顏色。
人自己的光明惟有在文明的造形上纔可看見,而禪宗因沒有完全脫出印度佛教,疏於造形,所以雖提出了人能不能看見自己的光明的問題,卻不能徹底解答。但單是他能提出這問題,已見中國禪宗的不安份於印度的佛教了。
猜你喜欢 重订西方公据卷下·彭绍升 维摩经义疏卷第二·吉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代智旭 法华玄论卷第三·吉藏 卷上·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第二十三章 陈那阿阇梨等时代·多罗那他 卷五十三·佚名 卷第二十三·雷庵正受 第三 瞋怒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论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窥基 第二十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佚名 四分僧戒本(昙无德出)·佚名 佛说盂兰盆经疏下·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