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猗欤盛哉,天下之治也久矣。礼乐之盛,声教之美,薄海内外,莫不咸被仁风于帝泽也;于今三十有余载矣。近而侯甸郡邑,远而山林荒服,老幼瞶盲,讴歌鼓舞,皆乐我皇明之治。夫礼乐虽出于人心,非人心之和,无以显礼乐之和;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盛,无以致人心之和也。故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是以诸贤形诸乐府,流行于世,鲙炙人口,铿金戛玉,锵然播乎四裔,使鴂舌雕题之氓,垂发左衽之俗,闻者靡不忻悦。虽言有所异,其心则同,声音之感于人心大矣。余因清燕之余,采摭当代群英词章,及元之老儒所作,依声定调,按名分谱,集为二卷,目之曰《太和正音谱》;审音定律,辑为一卷,目之曰《琼林雅韵》;搜猎群语,辑为四卷,目之曰《务头集韵》;以寿诸梓,为乐府楷式,庶几便于好事,以助学者万一耳。吁!譬之良匠,虽能运于斤斧,而未尝不由于绳墨也欤。时岁龙集戊寅序。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八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五百九十一·彭定求
  应次蘧·唐圭璋
  第一折·郑光祖
  卷一百十二·徐世昌
  四集卷九十八·乾隆
  卷三十九·陈起
  提要·袁表
  卷六十·朱彝尊
  卷四·朱彝尊
  卷七十三·陈廷敬
  卷六十一·徐倬
  御选明诗卷一百五·康熙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五·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馀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 第十七出 拒媒·孔尚任

    ◎甲申五月〖燕归梁〗(末扮杨文骢冠带上)南朝领略风流尽,新立个妙龄君;清江隔断浊烟尘,兰署里买香薰。下官杨文骢,因叙迎驾之功,补了礼部主事。盟兄阮大铖,仍以光禄起用。又有同乡越其杰、田仰等,亦皆补官,同日命下,可称一时之盛

  • 第三折·王仲文

    (孤同令史、李万上)(孤诗云)我做官人只爱钞,再不问他原被告。上司若还刷卷来,庭上打的狗也叫。小官夜来劝农回家,那一起人告状的,都与我拿将过来。外郎都凭你,我则不言语。(令史云)相公,那个婆子再三不肯认这尸首,我务要问成

  • 卷一百八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六 张 栻 熙熙阳春诗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淅淅甘雨膏我下土习习

  • 卷三十·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嘉善曹庭栋编雪林删余张至能字季灵建安人博经史工文章一时江湖诗人多与倡和与静佳朱继芳居同建安生亦同嵗投契尤笃至龙懐寄诗有借箸数同庚是也其诗用意逺而语亦清峭雪林删余一卷寳祐三年

  • 卷二百九十一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八月壬寅朔,權荊湖北路轉運判官馬瑊言:「諸州【一】已裁定年額公使錢數,欲乞造酒所用米麴,許前一年申本司借錢造麴糴米,復於次年合破錢數內分四季尅除。」先是,知荊南吳中復言:「臣嘗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弘治十八年十二月辛亥朔 上亲视郊牲○壬子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敷华为南京刑部尚书○升狭西布政司左参政李赞河南左参政王琼湖广按察使胡寅俱为右布政使赞浙江琼本司富狭西○延绥右参将都指挥佥事王戟乞致仕许之戟

  •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瀋館錄卷六·佚名

    癸未正月初一日午後大衙門盛設宴禮大張雜戲世子及大君亦為依例進參正朝使臣一行呈納方物後並為參禮有西域南華僧稱名來修歲禮此僧極其尊敬與皇帝抗禮別設坐板坐于諸王之上為此設戲有倍于前日而帝自獵還時有疾云云夕時

  • 三四、计然乃范蠡著书篇名非人名辨·钱穆

    《史记 货殖列传》:“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蔡谟曰:“《计然》者,范蠡所

  • 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黎靖德

      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闳祖〕(以下历代史。)   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振〕   司马子长动以孔子为证,不知是见得,亦且是如此说。所以伯恭每发明得非细,只恐子长不敢承领耳。   史记亦疑当时不曾得删改

  • 卷四·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四宋 钱时 撰甘誓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史记曰有扈氏禹之后啓立有扈氏不服故伐之观大战之情状必有素谋必有凭恃必有党与必非仓卒茍为抗逆之计孔子序书书战而不书大所以微寓意于君臣之大分

  • 卷二十一·佚名

    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是五合为八背舍。背是净洁五欲,离是著心,故名背舍。不坏内、外色,不内、外灭

  • 卷第十八·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八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大历五年。大广智三藏不空示疾。诫门人曰。普贤行愿出无边法门。汝等勤而行之。宜观菩提心本尊大印直诠阿字。了法无生证大觉身。又命弟子赵迁执笔授所撰涅盘

  • 济南集·李廌

    诗文别集。一作《济南月岩集》、《李方叔文集》、《李廌集》。宋李廌撰。廌卒后,其子集其文名曰《月岩集》,宋徽宗政和六年(1166),李之仪为序。序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本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为二十

  • 耳书·佟世思

    笔记小说集。清佟世思(1651—1692)撰,参见附录小传。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年 (1681) 前后。一卷,内分人、物、神、异四类。有康熙间《与梅堂遗集》本、民国间《辽海丛书》本等。据自序可知,作者青年时代曾随其父佟国正 (

  • 国语注·韦昭

    训诂书,三国吴韦昭著。又名《国语解》、《春秋外传国语注》。《国语注》是通过注解的形式疏通《国语》语言的书。韦氏注《国语》的目的,是因前代诸家注文字艰涩,是非相杂,他的注解要为“浅闻初学”服务。《国语注》文字非

  •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佚名

    一卷,失译。说宝藏天女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