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零八

 

  卷208_1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包何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卷208_2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包何

  古郡邻江岭,公庭半薜萝。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

  睥睨临花柳,栏干枕芰荷。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

  卷208_3 【同李郎中净律院梡子树】包何

  本梡稀难识,沙门种则生。叶殊经写字,子为佛称名。

  滤水浇新长,燃灯暖更荣。亭亭无别意,只是劝修行。

  卷208_4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包何

  南国佳人去不回,洛阳才子更须媒。绮琴白雪无心弄,

  罗幌清风到晓开。冉冉修篁依户牖,迢迢列宿映楼台。

  纵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梦来。

  卷208_5 【送乌程王明府贬巴江】包何

  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

  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

  卷208_6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秋苔对之成咏】包何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

  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卷208_7 【送王汶宰江阴】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卷208_8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包何

  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贞为台里柏,芳作省中兰。

  夜宿分曹阔,晨趋接武欢。每怜双阙下,雁序入鸳鸾。

  卷208_9 【阙下芙蓉】包何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天上河从阙下过,

  江南花向殿前生。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卷208_10 【江上田家】包何

  近海川原薄,人家本自稀。黍苗期腊酒,霜叶是寒衣。

  市井谁相识,渔樵夜始归。不须骑马问,恐畏狎鸥飞。

  卷208_11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包何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卷208_12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包何

  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几处折花惊蝶梦,

  数家留叶待蚕眠。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

  直到闭关朝谒去,莺声不散柳含烟。

  卷208_13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包何

  细雨未成霖,垂帘但觉阴。唯看上砌湿,不遣入檐深。

  度隙沾霜简,因风润绮琴。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卷208_14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一作生日)】包何

  娶妻生子复生男,独有君家众所谈。荀氏八龙唯欠一,

  桓山四凤已过三。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卷208_15 【同诸公寻李方直不遇】包何

  闻说到扬州,吹箫忆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卷208_16 【婺州留别邓使君】包何

  西掖驰名久,东阳出守时。江山婺女分,风月隐侯诗。

  别恨双溪急,留欢五马迟。回舟映沙屿,未远剩相思。

  卷208_17 【寄杨侍御(一作包佶诗)】包何

  一官何幸得同时,十载无媒独见遗。

  今日不论腰下组,请君看取鬓边丝。

  卷208_18 【赋得秤,送孟孺卿】包何

  愿以金秤锤,因君赠别离。钩悬新月吐,衡举众星随。

  掌握须平执,锱铢必尽知。由来投分审,莫放弄权移。

  卷208_19 【长安晓望,寄崔补阙(一作司空曙诗)】包何

  迢递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风吹晓漏经长乐,

  柳带晴烟出禁城。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自怜久滞诸生列,未得金闺籍姓名。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彭定求
  古今诗话 三·李颀
  卷二十五·董康
  提要·范梈
  第五幕·老舍
  第三十四出 冥途·姚茂良
  武林隐·隋树森
  十四、南戏之渊源及时代·王国维
  慈姑的盆·周作人
  三集卷三十六·乾隆
  山中白云词四·张炎
  卷二百五十九·曹学佺
  卷三百九十三·陈廷敬
  卷八百五十六·佚名
  剧目索引·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一·陈思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网山集【一】林亦之字学可福清人自号网山山人月鱼氏从学艾轩林光朝之门初艾轩讲学于蒲之红泉学者常数百人称高弟必曰网山艾轩卒网山继其席从游之众无异艾轩也淳

  • 卷五十 漢紀四十二·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閼逢困敦(甲子),凡九年。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一一六年)   春,正月,蒼梧、鬱林、合浦蠻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討之。   郡國十地震。   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夏,四月,京師旱。  

  • 第一百二十五回 赵炎午起兵援鄂 梁任公驰函劝吴·蔡东藩

      却说王占元威逼政府,得了欠饷三百万元,欣然回鄂,他本是贪鄙之徒,得此巨款,便把十分之七八,存入上海、大连等处外国银行,只拿出少数部分,摊给各军。自取灭亡。俗语说得好:“黑乌珠瞧见白银子”,没有不被吸引的。占元只图自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阿桂

    丙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和珅曰现在逆回占据河州州民畏其杀害势必胁从伊等本系愚民猝遇贼众凌逼其罪可寛至生监等从贼草茅防末尚可稍贷若本身在京及在各省出仕者或其家属从贼情亦稍有可原惟曾经出仕回籍人员如有甘心

  • 七 猫·周作人

    这三间补树书屋的内部情形且来说明一下吧。中间照例是风门,对面靠墙一顶画桌,外边一顶八仙桌,是吃饭的地方,桌子都极破旧,大概是会馆的东西。南偏一室原是鲁迅住的,我到北京的时候他让了出来,自己移到北头那一间里去了。那些

  • 见征第五·桓谭

    东方朔短辞薄语,以谓信验。人皆谓朔大智,后贤莫之及。谭曰:「鄙人有以狐为狸,以琴为箜篌,此非徒不知狐与瑟,又不知狸与箜篌,乃非但言朔,亦不知后贤也。」余前为典乐大夫,有枭鸣于庭树上,而府中门下皆为忧惧。后余与典乐谢俟争斗

  • 八佾篇·王夫之

    一黄勉斋分为二说以言本,极为别白。所以谓奢俭[易]皆不中礼者,以“天下之大本”言也。其以俭戚为本者,“初为本、终为末”之谓也。勉斋之以“初为本、终为末”者,为范、杨言之,而非夫子之本

  • 卷四·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四宋 朱申 撰地官司徒下载师【掌任土官之长其属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掌任土之灋【任土之所宜以制赋】以物地事【物色之而知其种植所宜】授地职【既知地利所宜则授有

  • 提要·王宏撰

    (臣)等谨案正学隅见述一卷国朝王宏撰撰宏撰有周易筮述别着録是编以周子无极之说陆九渊争之于前朱子格物之说王守仁轧之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而未休大抵尊朱者则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无持是非之平者宏撰则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青琉璃最胜最妙。彼香台阁周匝。所有最胜天花彼等不种。以菩萨业报力故。自然出生彼台阁中。复有最胜最上妙鬘。间错围绕周匝四边。彼等一切于彼处所皆现出生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二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二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目干连蕴第一之二第四嗢拖南颂后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九有情居有诸有情。

  • 天玉经外传·吴克诚

    一卷、附《四十八局图》一卷。旧本题吴克诚(生卒年不详)撰,《天玉经外传》,又名《吴公教子书》。书中所含,以《青囊奥语》和《催官篇》词句及《玉尺经》三合为本。如其以庚午为火局,遂谓寅龙左旋属丙,右旋属丁,非但以木为火

  • 唐钟馗平鬼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平鬼传》。八卷十六回。题“东山云中道人编”,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凤城五云楼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8

  • 物理论·杨泉

    魏晋之际杨泉著。自然哲学著作。《隋书·经籍志》:“梁有《杨子物理论》十六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辑有《物理论》一卷,并保留了原书思想梗概,但其所据武英殿本《意林》误把《傅子》杂入《物理论》。严可均《

  • 萨罗国经·佚名

    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佛从祇园,往化王及国人知苦,发菩提心。

  •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雪峰义存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雪峰真觉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