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一

 

  卷131_1 【古意二首】祖咏

  夫差日淫放,举国求妃嫔。自谓得王宠,代间无美人。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宫女数千骑,常游江水滨。

  年深玉颜老,时薄花妆新。拭泪下金殿,娇多不顾身。

  生前妒歌舞,死后同灰尘。冢墓令人哀,哀于铜雀台。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谿里,誓愿拜灵颜。梦寐睹神女,金沙鸣珮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卷131_2 【渡淮河寄平一】祖咏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卷131_3 【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祖咏

  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

  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

  卷131_4 【夕次圃田店】祖咏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卷131_5 【田家即事】祖咏

  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卷131_6 【扈从御宿池】祖咏

  君王既巡狩,辇道入秦京。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

  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

  卷131_7 【赠苗发员外(一作李端诗)】祖咏

  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卷131_8 【答王维留宿】祖咏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卷131_9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祖咏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

  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卷131_10 【送刘高邮棁使入都】祖咏

  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

  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渐觉潮初上,凄然多暮愁。

  卷131_11 【宴吴王宅】祖咏

  吴王承国宠,列第禁城东。连夜征词客,当春试舞童。

  砌分池水岸,窗度竹林风。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卷131_12 【观华岳】祖咏

  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

  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

  卷131_13 【泗上冯使君南楼作】祖咏

  井邑连淮泗,南楼向晚过。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

  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明晨拟回棹,乡思恨风波。

  卷131_14 【苏氏别业】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卷131_15 【汝坟别业】祖咏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卷131_16 【陆浑水亭】祖咏

  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

  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

  卷131_17 【过郑曲】祖咏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

  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卷131_18 【宿陈留李少府揆厅】祖咏

  相知有叔卿,讼简夜弥清。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

  风帘摇烛影,秋雨带虫声。归思那堪说,悠悠限洛城。

  卷131_19 【题韩少府水亭】祖咏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吟当户竹,花绕傍池山。

  水气侵阶冷,松阴覆座闲。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卷131_20 【题远公经台】祖咏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卷131_21 【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李端诗)】祖咏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卷131_22 【江南旅情】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卷131_23 【泊扬子津】祖咏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卷131_24 【晚泊金陵水亭】祖咏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

  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卷131_25 【七夕】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卷131_26 【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卷131_27 【家园夜坐寄郭微】祖咏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

  卷131_28 【酬汴州李别驾赠】祖咏

  秋风多客思,行旅厌艰辛。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文章参末议,荣贱岂同伦。叹逝逢三演,怀贤忆四真。

  情因恩旧好,契托死生亲。所愧能投赠,清言益润身。

  卷131_29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卷131_30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祖咏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卷131_31 【送丘为下第】祖咏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卷131_32 【赠苗发员外】祖咏

  朱户敞高扉,青槐碍落晖。八龙乘庆重,三虎递朝归。

  坐竹人声绝,横琴鸟语稀。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叶暗朱樱熟,丝长粉蝶飞。应怜鲁儒贱,空与故山违。

  卷131_33 【寄王长史】祖咏

  汝颍俱宿好,往来托层峦。终日何寂寞,绕篱生蕙兰。

  卷131_34 【别怨】祖咏

  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

  卷131_35 【终南望馀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卷131_36 【句】祖咏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十六·阮阅
  初集卷三十九·乾隆
  卷226 ·佚名
  中州集巻四·元好问
  卷七十五·朱彝尊
  卷十六·沈德潜
  卷十二 十国二·佚名
  南阳集钞·吴之振
  卷六十五·陈元龙
  卷一百一·陈邦彦
  卷六十八·陈邦彦
  卷五百三十七·佚名
  ●卷上·王昌龄
  第三幕·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回 悍妇回头·蒲松龄

    这个恶人好不谬,惹着尽自勾人受:汉子惹着他也掘,婆婆惹着他也咒。我劝歪人不要歪,阎王不怕你性子份。眼前虽着人难受,只怕折了你的儿孙,促了你的寿! 且说珊瑚到家,合庄里都喜,无论同姓异姓,都拿着礼物来看珊瑚,就是娶个新媳妇来

  •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兵四   ○陕西保毅 河北忠顺 河北陕西强人砦户 河北河东强壮 河东陕西弓箭手 河北等路弓箭社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自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中兴小纪卷二十六·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九年【嵗在己未】春正月甲申上论宰执曰朕毎有意边事平与民休息如月桩钱之类宜悉蠲之 秘书少监永州居住张浚上言今敌中有故上下分离故天属尽归河南遂复我必徳其厚赐将来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

  •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臣等遵旨将各馆现在纂办未竣各书,于何时可以全竣之处,交查各馆,并着查明未进卷数,酌定各书完竣日期,据实声覆。兹据各该馆纂

  • 平秦王高归彦传·李延寿

    平秦王高归彦,字仁英,神武帝高欢的族弟。父亲高徽,北魏末年犯罪,应当流放到凉州,行至黄河、渭水之间遇上贼寇,由于立功得以免除流放。因为在河州多年,能听懂胡人说话,被朝廷任命为西域大使,得到胡地的一头狮子。建立功勋代行河

  •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河间公拓跋齐,是烈帝的五世孙。年青时就勇猛魁梧。太武帝征讨赫连昌时,马失前蹄,贼人逼近皇帝,齐以身掩护遮挡,和敌人拚死决战,才把敌人打退,太武帝得以上马。当时要是没有齐的话,太武帝就差点没命。太武帝换成常人衣服要进入

  • 恭闵帝本纪·张廷玉

    恭闵惠皇帝叫朱允火文。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其母吕氏。恭闵帝生来颖慧好学,性情特别孝顺。十四岁时懿文太子患病,他昼夜侍奉不离。过了两年,懿文太子死,他悲哀至极,身体因此瘦弱。太祖抚慰他说:“你真是孝顺,都顾不上想我

  • 卷一百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八 朱批孙文成奏摺 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一日杭州织造【臣】孙文成谨 奏为遵 旨覆奏事前奉 圣旨着令【臣】估看磬山情形巳经具摺奏 闻【臣】随唤各匠人等商酌务将百年旧刹重壮观瞻其山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 洪武二十三年冬十月己未朔,享太庙。 擢陕西道监察御史陈宗礼为户部左侍郎。 先是,钞法既行岁久,有昏软者,因置例钞库,听民换易,官收朱墨费三十之一。然细民利新钞,非昏软者亦揉烂以易新者,上闻,

  • 第二篇 改过之法·袁黄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 不自夸,不居功·孔子

    【原文】 子曰:“盂之反①不伐②。奔而殿③,将人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①孟之反:鲁国大夫,又称孟之侧。②伐:自夸。③殿:殿后,走在部队最后面。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兵败逃跑时他殿后,快入城

  • 卷二十一·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一   宋 王与之 撰地官司徒下载师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郑康成曰载之言事也事民而税之载师者闾师县师遗人均人官之长○郑锷曰周制王畿之地不过千里可为井田者则

  • 大哀经智本慧业品第二十五·佚名

    於是智积菩萨。时在彼会。前白佛言:菩萨云何逮宝曜时。已能获致不复忽忘益於众生。以总持力而自立业。佛告智积。族姓子。其有菩萨。住於智本而为智慧业。尔乃逮得宝曜总持。不复忽忘益於众生。智积菩萨复白佛言:善哉世

  • 法上品第八十九·佚名

    於是法上菩萨摩诃萨。报萨陀波伦菩萨言:善男子,诸如来常不动遥亦不去亦不来。如来者如如无所起灭。不起者亦不来亦不去。不生者是如来。善男子真际者,亦不知来时亦不知去时。真际者则如来。虚空者亦无来亦无去。空者则如

  • 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八·湛然

    次释后五重文自为五。初明别入中云因于拙教果复不融者。次第为拙。教门所说果理不融。以果隔越不与因理融通故也。余四如文。次开中四。初略以劣况胜。次故大经下引证。三凡夫下释大经文以合今意。四如此下结归。初二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