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

随机推荐

  • 王亿之·唐圭璋

      亿之字景阳,号松间。与柴望同时。   高阳台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   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旅

  • 娱书堂诗话 全文·赵与虤

      唐许浑题孙处士居云:“髙歌懐地肺,逺赋忆天台。”极为的对。《真诰》云:“金陵者,洞虚之膏腴,句曲之地肺。”注云:其地肥,故曰膏腴,水至则浮,故曰地肺也。  古乐府云:“爱惜加穷袴,防闲托守宫。&

  • 第十五出 厌贫·李渔

    〖浪淘沙〗(净上)终日怪寒酸,窃笑偷欢。倒赔情果掷潘安。不见些儿穷报答,空使眉攒。我是邓家鸨母。自从把女儿送到华家,已经半月不曾过去看他。只怕姓侯的那个酸丁,倒底放这丫头不下,倚着华老爷是他好友,要时常过去走动,引偏了

  • 第四折·武汉臣

    (正末同卜儿引孙上,云)老夫刘从善。今日是老夫贱降的日子,就顺带着庆贺小员外当家。引孙孩儿,谁想你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一杯寿酒庆生辰,则我这满怀愁片言难尽。只因那几贯财,险缠杀我百年人。我受了万苦

  • 卷二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     宋 陈起 编李龏梅花衲 菏泽李君寄示梅花衲余读之若武陵渔人误入桃源但见深红浅红後先相映虽有奇花异卉间厠其间莫能辨其孰彼孰此也绍熙间余尉江宁有李鲂伯鲤者实余乡人年七

  • 卷七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四 温庭筠【字飞卿并州人】 嘲春风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嫋传鸾旗萎蕤吹雉葆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圑扇时时偷主恩 湘宫人歌 池塘芳意湿夜半东风起生

  • 卷四十八·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八    元 方回 编僊逸类 神仙之说始於燕齐怪诞而极於秦皇汉武方士不经甚矣其徒又自附於老子之书上推至於黄帝而曰黄老清净是以无为而治後世益加附会自成一

  • 七言古诗·刘因

    桃源行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画图曾识武陵溪

  • 卷七 章帝·王夫之

      〖一〗   陈汤幸郅支之捷,傅介子徼楼兰之功,汉廷议者欲绌而勿录,可矣;介子、汤无所受命,私行以徼幸,既已遂其所图,而又奖之,则妄徼生事之风长,而边衅日开。若第五伦之欲弃耿恭也,则无谓矣。   恭之屯车师也,窦宪奏遣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六·佚名

    嘉靖二年闰四月辛丑朔△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周伦以母病乞归侍餋 上命给驿暂归未行而母故伦辞免驰驿令遵前旨行△以用药有效命给太医院院使杨立陈宠金带院判郑琇徐镇钑花银带吏目曹鼎并冠带医士许绅等俱升御医礼部执奏不

  • 艾南英传·张廷玉

    艾南英,字千子,东乡人。七岁做《竹林七贤论》,长大为生员,好学,无书不读。万历末年,科场文章陈词滥调,空洞无物,南英深恶痛疾,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以改变这种文风为己任,将他们四人的文章刊行于世。世人一致拥护,称之

  • 二·钱穆

    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本文只从秦汉大一统政府成立后说起。更前的则暂略而不论。这几十年的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一人不说秦以后的政治是君主专制,但作者仍将不惮反覆对此问题作辩护。本文所论中国传统政治,亦仅在这一点上作发挥

  •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吕思勉

    民国初年,原是一个外交更新的好机会,然而其劈头记录在外交史上的,却是大借款和边疆交涉问题。要讲民国初年的借款问题,必须回溯到清末。原来当清末,日、俄两国,在东三省的势力,太膨胀了。政府乃想引进各国的资本,以为抵制之计

  • 提要·胡瑷

    【臣】等谨案洪范口义二卷宋胡瑗撰瑗有周易口义已着録是书文献通考作洪范解朱彞尊经义考注云未见今其文散见永乐大典中尚可排纂成书周易口义出倪天隠之手旧有明文晁公武读书志谓此书亦瑗门人编録故无铨次首尾盖二书同

  • 墨子卷一·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一亲士第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曽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逊吴王之仇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下·李通玄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第三修行住。忍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云。从此南行六十由旬者。以明从十二缘观竟。重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上现行分别。一一根中所有现行分别。皆悉解脱。以前十二缘生观。观六根名色识三种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圆晖

      从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且初明别相者。论云。如是已说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有所修。颂曰。  依已修成止  为观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观身受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佚名

    巴看落目瓦传,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