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辉主人沈右(清辉楼稿)

右字仲说,号御斋,吴中世家。能略去豪习,刻志诗书,与缙绅先生游,恂恂若诸生。年四十无子,买一妾颇艾,因问知为故人范复初女,即召其母择壻厚嫁之。晚岁仍举一子。所居东林有楼曰「清辉」,王子充、陈敬初为记。文学行谊,一时重之。 

春晖楼者吴下顾君仲瑛就养读书之所也仲瑛日与昆弟子侄奉卮酒为亲寿临海陈敬初氏实记之余不自揆辄赋古诗二首或者歌以介寿仲瑛之志也其词曰 

次韵叔方先生兼简伯行敬初二首 

次留笠泽别业诗 

顾仲贽移居诗次叔方先生韵 

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 

来鹤诗赠周玄初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 

和西湖竹枝词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与慎独先生 

○春晖楼者吴下 【一作郡。】 顾君仲瑛就养读书之所也仲瑛日与昆弟子侄奉卮酒为亲寿临海陈敬初氏实记之余不自揆辄赋古诗二首或者歌以介寿仲瑛之志也其词曰 

玉山之阳,延咢萦纡。有屋层出,君子之居。入奉父母,出与弟俱。有琴有书,以钓以渔。■〈氵虢〉■〈氵虢〉流水,深不 【一作则。】 可■〈奭斗〉。英英白云,迩而 【一作则。】 不迂。维春有晖,维德不孤。及尔孙子,永言乐胥。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淑尔君子,仰止景行。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亦既觏止,我心则平。仰尔父母,及尔弟兄。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叶其生。有猗者兰,有烨者荆。有懿者德,有休者征。乐只君子,百福来并。 

○次韵叔方先生兼简伯行敬初二首 

忆昔陪二子,吟啸野亭中。风急江花白,霜晴木叶红。去留身若寄,陶写兴无穷。更喜陈夫子,幽寻讶许同。 

掩卷坐忘寐,书灯耿独明。年华劳发改,夜气与神清。感梦疑蕉鹿,挑愁赖曲生。何时重相觅?握手话真情。 

○次留笠泽别业诗 

步屧春风里,翛然忘世情。闲门无客到,载酒泛江行。雨过山如染,潮回水自生。鸥沙割千顷,梦不到承明。 

○顾仲贽移居诗次叔方先生韵 

城南陋巷居新僦,绿竹移来几个斜。丛桂山中招旧隐,读书堆里认君家。蜀人谩诧文园赋,吴市争看卫玠车。断简味腴如啖蔗,虎头痴绝至今夸。 

○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 

短棹相过莫便回,咏归亭上且低徊。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 

积雨空林喜报晴,杖藜随意傍江行。天寒木落青山出,日转沙虚白鸟鸣。漫拟东林时酿黍,自怜南亩晚归耕。颍川高士能相过,闲把瑶琴膝上横。 

○来鹤诗赠周玄初 

缄诚上达魏元君,俄顷神霄下鹤群。顶炼大还丹鼎火,翅沾南岳岭头云。仙人骐骥秋风远,王子笙箫午夜闻。惆怅世间留不住,却骖鸾鹤出霞雰。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 

中酒如卧病,天寒露为霜。东轩候朝旭,暴背屡移床。 

江头风浪急,舟小力难胜。一桨归来晚,长林月已恒。 

太丘海岱士,肆情丘壑间。《考盘》诗赋罢,采菊对南山。 

岁闰寒酒薄,风回水自生。杖藜随小步,极目大江横。 

朋酒享公堂,农家尽涤场。县官薄税敛,田野足耕桑。 

○和西湖竹枝词 

劝郎莫向花下迷,劝郎莫待醉如泥。临行更有分明语,枝上流莺休乱啼。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高侯笔法妙天下,貌得江南雨后山。都是乾坤清淑气,兴来移入画图间。 

○与慎独先生 

东林薄酒试新尝,中有松花腻粉香。遣送颍川陈有道,书斋渴饮胜茶汤。 【廿八字偕一壶薄酒奉寄上,惜不多耳。杨诚斋文稿不曾收得,所谓芍药屋,疑只是用幄帟覆护者。古人称牡丹为木芍药,白居易有诗云:「上张幕屋芘」,岂亦本诸此,未审是否?更乞考正之,右再拜。】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七·彭定求
  陈东甫·唐圭璋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邱瑞吾
  第四折·佚名
  第一折·佚名
  贾固·隋树森
  ●含中集卷二·李锴
  丙集第十五·钱谦益
  ●波外乐章卷三·乔曾劬
  小孩·周作人
  卷六·王奕清
  卷四十七·陆游
  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御选宋诗卷六十七·康熙
  刘方平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祯卿【五十首】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人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监博士有迪功集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慙等集【李献吉云昌谷诸诗温雅以发情微婉以讽事

  •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皇甫嵩 朱儶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自称「大

  • 肃宗本纪·欧阳修

    肃宗名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献皇后杨氏。李亨最初的名字是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四年(716),任安西大都护。性情仁爱重孝,喜爱学习,玄宗特别钟爱他,派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邢王寿等在他身边讲学。开元十

  •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宁宗时卫泾论新除司农少卿张鎡乞赐窜责状曰臣仰惟陛下奋?乾刚诛鉏元恶中外庆快万口一词惟是更化之初一黜一陟天

  • 论语集解义疏卷二·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八佾第三疏【八佾者奏乐人数行列之名也此篇明季氏是诸侯之臣而僭行天子之乐也所以次前者言政之所裁裁于斯滥故八佾次为政也又一通云政既由学学而为政则如北辰若不学而为政则如季氏之

  • 竟山乐録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乐録三卷已无賸义其所以过为简覈者以从来乐书多辞费翻害乐也故阅书千百卷而后成此録【自前汉至宋元诸儒论乐不计外即明代乐书见阅者有七十一种】然尚有先教谕浅説【十四条】取其论五声七始十二律十

  • 卷十九·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十九明 孙防 编礼斗威仪礼本于天殽于太一斗中者孝弟之精也故威仪系以斗神明其说而达之天天运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嵗而反太素冥茎盖乃道之根也按张衡灵宪曰太素之前幽清静寂寞冥黙不可为象厥

  • 书蔡氏传旁通卷五·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召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见左传桓二年又宣三年云王孙满对楚子曰昔夏之方有徳也逺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以承天休桀有昏徳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史

  • 不苟论第四 不苟·吕不韦

    不苟原文: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後动,必当义然後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 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

  • 第二章&nbsp;中国哲学的背景·冯友兰

    在前一章 我说过,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就个

  • 弘明集卷第五·僧祐

      罗君章更生论郑道子神不灭论远法师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远法师沙门袒服论(何镇南难并答)远法师答桓玄明报应论远法师因俗疑善恶无现验三报论更生论(罗君章)  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幻住明禅师语录幻住明禅师语录序吾宗拈花之旨,自苇渡以来,六代相袭如印券之无差焉,其后愈出愈奇,高人间发,蜀中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所以水潦和尚被马师一踏,踏倒起来,呵呵大笑云: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尽向一毫头上,识得

  • 第六品 生盲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重阁讲堂。尔时,世尊晨早着内衣持钵衣入毗舍离城托钵。往毗舍离城托钵,食后由托钵归来,如是告尊者阿难曰:&ldquo;阿难!取坐具,我为日中休息欲赴遮颇罗祠堂。&rdquo;&ldquo;唯然,大德!&rdqu

  • 无名的裘德·哈代

    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裘德·范立是个有才华的农民,凭自修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想进大学深造,将来当教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学府鄙视这个出身卑微的青年,把他排斥在门外。妻子也看不起裘德,离他而去。

  • 雍正陕西通志·刘于义

    陕西地方志。清刘于义修,史贻直、沈青崖纂。一百卷。于义字喻旃,号蔚冈,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贻直官西安总理巡抚。青崖官陕西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佥事。此志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

  •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曾国藩致家人的书信总集。原《曾文正公全集》原以尊卑分家书、家训两部分。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邓云生整理的新本。新本据光绪本家书、家训及湖南省图书馆藏原件、抄件,又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湘乡曾氏文献

  • 漱玉词·李清照

    词别集。南宋李清照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长沙《百家词》本《漱玉集》一卷,并曰“别本分五卷”。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谓李清照《漱玉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易安词》六卷。以上诸本皆佚。

  •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着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虽列五重玄义,但数语浮云而过。所释净土十疑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