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绛

  绛字厚之,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天圣八年(1030)进士。以直集贤院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徙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拜参知政事。出知颍州。加资政殿学士,留提举中太一宫,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章简。

  减字木兰花

  绿杨阴下。短帽轻衫行信马。过尽春风。踏尽青青打尽红。

  舞鸾歌凤。人面湖光红影动。醉眼归时。人在朱楼曲角西。

  映山红慢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猜你喜欢
  ●卷五·陈衍
  山谷词 三·黄庭坚
  ●卷八·南宋二·王奕清
  第一幕·老舍
  第二十二出 联姻·周履靖
  卷十四·王十朋
  宇宙·闻一多
  七言巻十七·洪迈
  卷十四·钱子正
  卷七百九十六·佚名
  卷七百六十一·佚名
  卷五百八十一·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一·康熙
  御选宋诗卷一·康熙
  59.韩愈:华山女·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第二十一齣 谗快【缕缕金】〔宇文笑上〕口裏蜜。腹中刀。奸雄谁似我逞英豪。来的遵吾道。那般痴老。一万重烟瘴怎生逃。家门尽休了。学生谗臣宇文融便是。一不做。二不休。卢生那厮开河三百里。开边一千里。可谓扶天翊

  • 第四折·贾仲明

    (吕上,云)贫道吕纯阳,自从度脱柳春、陶氏,心回性悟,知其前生。争奈不了尘缘,在山中修行。今日是他升仙之期,再与他个境头,方能成道。下紫府两次三番,成正果似易实难。顿悟了长生大道,参真人引入仙班。(下)(正末、正旦道扮上,云)

  • 卷三 五十首·赵崇祚

    韦相庄 二十六首谒金门二首 江城子二首 河传三首 天仙子五首 喜迁莺二首 思帝乡二首 诉衷情二首 上行杯二首 女冠子二首 更漏子一首 酒泉子一首 木兰花一首 小重山一首薛待郎昭蕴 十九首浣溪沙八首 喜

  • 卷十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二     宋 陈起 撰胡仲弓 仲弓字希圣清源人仲参之兄有苇航漫游藁按江湖集诸人唱和诗苇航诗名颇着於仲参而诸选家无一及者永乐大典载其集甚夥此乃陈起所选者也 杂兴 百年一瞬息万事

  • 卷四十二·吴广成

      嘉定十七年、夏乾定元年春正月,裕陵、泰陵灾。  草木皆流血,德旺遣官禳之二十日止。  二月,结漠北诸部兵以拒蒙古。  德旺闻蒙古王征西域未还,遣使结漠北诸部为外援,阴图拒守计,诸部出兵应。  夏五月,蒙古兵围沙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春正月庚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群臣晏于奉天殿○壬戌以詹事府丞杜泽为吏部尚书左春坊左赞善门克新为礼部尚书泽莒州沂水人繇本县儒学训导授司经局试校书升詹事府丞至是与克新并升尚书○夜有流星青赤色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天启七年二月戊戌朔祭 太社 太稷遣公张惟贤恭代○仓场总督苏茂相疏言津抚黄运泰暂借冻粮以带运抵补已奉旨允借但辽粮抵漕粮情毙有不容不言者盖带运辽粮例无尖耗漕粮每石耗米七升尖米四升二合皆作正支销者也今津门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纪昀

    列传(臣)等谨按司马迁序公侯以下有世家列传之别彪固继作并为一科郑氏通志本取法史记而世家止录周人列传下终隋代葢以 汉晋以后虽有封爵之制究与三代分民胙土传序相授者不同不可更立世家故一以列传概之从班书立也臣等今

  • 史记集解序·裴骃

    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

  • 左懋第传·张廷玉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韩城知县,成绩突出。在为父亲守丧期间,他三年内不曾入过内室,服侍母亲极尽孝心。十二年(1639)懋第升任户科给事中。他上书讲述了国家的四种弊病,分别是百姓贫困、兵力虚弱、

  • 东溪日谈录卷十四·周琦

    史系谈下西晋魏晋王司马炎汉亡废魏元帝为陈留王遂簒其位而为晋武帝者其志起于司马懿之将蜀司马师之废立司马昭之称公取蜀所致也故即位之初追祖懿为宣帝伯父师为景帝父昭为文帝而报本焉或曰禅然乎以愚观之炎世臣魏也非

  •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佚名

    【题解】 《仪礼》中专言祭礼者凡三篇,即《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撤第十七》。《特牲馈食礼》记述诸侯之士岁时祭其祖祢之礼。所谓特牲,就是一豕。凡牲一为特,二为牢。所谓馈食,简言之,就是用

  • 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第二分经文品第三十六之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八·佚名

      南无无障佛月佛 南无不赞叹世间胜佛 南无法王决定佛 南无星宿宝云王佛 南无阿私多宝胜佛 南无法行自在佛 南无地勇名佛 南无无边胜宝名佛 南无名智奋迅王佛 南无名树迦那伽王佛 南无名增长慧佛 南无名

  • 丛林公论叙·佚名

    钟鼓非乐之本而器不可去。论议非道之本而言不可亡。苟存器而忘本。乐之所以遁也。立言而忘本。道之所以丧也。然而去器无以闻九韶之乐。亡言无以显一贯之道。唯调器以中和。乐之成也。话言以大公。道之明矣。南荡者庵

  • 子夜·茅盾

    长篇小说。茅盾著。1933年5月出版。作品以1930年春末夏初蒋冯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转移经济危机、工农革命风起云涌为背景,通过对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有关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命运的真实描写,

  • 襄阳守城录·赵万年

    宋赵万年撰。开禧二年,金军二十万围襄阳,赵淳新知府事,以万馀人御之。自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大战者十二,水陆攻劫者三十有四。措置多方,出奇制胜,金军竟解去。万年时为幕僚,详录其事。后附战具诸法颇详。惟文多残阙,不尽可辨,为足

  •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五十万苾刍众,万二千菩萨,及诸天子俱。佛入普遍光明三摩地,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各有殑伽沙数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在东方宝幢佛剎,劝慈氏菩萨同来听法,慈氏不来,辩积幢亦不来。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