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五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寒夜有怀同志

永夜殊不寐怀君正寂寥疎钟寒遍郭微雪静鸣条南省鴈孤下西林鹤屡招终当谢时去与子住山椒

寄新定桂雍

独自住乌龙应怜是衲僧句须人未道君此事偏能坞湿云埋观溪寒月照【一作在】罾相思不可见江上立腾腾

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

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干霄亭晚望怀王棨侍郎

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璫

海边见罗邺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送僧之东都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送于兢补阙赴京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送郑凖赴举

两河兵火後西笑见吾曹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寄柱杖上王使君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着将寄谢宣城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迳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秖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送禄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崖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已

才大终难任东浮景渐暄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宿雾开花坞春潮入苎村预思秋荐後一鹗出乾坤

寄乌龙山贾泰处士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窻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题大安寺通禅师院

应行诸岳遍象屣半无纲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窻闲藤影老衲厚瀑痕荒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春晩寄卢使君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小邑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铁鉢年多赤麻衣带毳斑秖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别东林僧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芙蓉道人坐处】自怜无定在子莫苦相留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徘徊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避地寄高蟾

荒寺雨微微空堂独掩扉高吟多忤客此貌若为饥旅梦遭鸿唤家山被贼围空余老莱子相见独依依

怀武夷山禅师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红心蕉遶屋白额虎同禅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终期还此去世事秖如然

秋末闲居作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赠许徵君

昼公友秦奚来往踏溪云如今又到我还爱许徵君落花鸟衔来永日香氤氲终期将尔曹归去麋鹿羣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秖有道人知

偶作因怀大同道友

蛮木叶不落微吟漳水滨二毛空有雪万事不如人壍水平芳草山花落净巾天童好真伴何日更相亲

边上行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城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江西再逢周琏

六七年不见相逢髩已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光但令吾道在晚逹亦何妨

登鄱阳寺阁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终斆於陵子吴山有緑薇

秋晚野居

僻居人不到吾道本来孤山色园中有诗魔象外无霜禾连岛赤烟草倚桥枯何必求深隐门前似画图

酬杜使君见寄

轧轧复轧轧更深门未关心疼无所得诗债若为还露洒一鹤睡钟余万象闲惭将此时意明日寄东山

湖上作

我竟胡为者唠唠但爱吟身中多病在湖上住年深山溜穿苔壁风钟度雪林近来心更苦谁复是知音

送僧归天台寺

天台四絶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一作德】有邻【天台国清寺有拾得花巾即波罗巾也】

禅月集卷十五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一·纳兰性德
  赵闻礼·唐圭璋
  第四章 僊伯降凡·屠隆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杨珽
  ●紫箫记目录·汤显祖
  第二出 游杭·周履靖
  红荷之魂·闻一多
  卷516 ·佚名
  卷499 ·佚名
  卷144 ·佚名
  卷八·佚名
  卷七十一·吴之振
  卷六十二·徐倬
  御选元诗卷十五·康熙
  43.张志和:渔歌五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五五言古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天寳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防军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防军严武镇成都奏为防谋检校工部

  • 四库未收书提要·杨仲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提要   宋杨仲良撰。案:李焘取北宋九朝事实,仿司马光长编之体编年述事,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书一百五十卷,卷帙最为繁重。仲良乃别为分门编类,以成此书,每类之中,仍以编年纪事:太

  • 宋史全文卷十三下·佚名

    宋哲宗三庚午元祐五年春正月乙酉,范祖禹言:『臣闻报国之忠莫如荐贤。今有札子四道,其一曰经筵阙官,宜得老成之人。韩维风节素高,奸邪畏之。若召维以经筵之职,物论必大以为惬。其二曰苏颂近乞致仕。颂博文强识,详练国朝典故。

  • 三国志平话卷下·佚名

    鲁肃回程后过江,头尾无两个月,周瑜引军五万,荆州南约百里,西行收川。周瑜军行,见一万军拦住,有皇叔,诸葛言:“你知得荆州一并三年不收,今年田种,八月半头,看看收刈,十万军东西下有三十里长,南北下八十里来阔,军人耗荡,百姓远赴荆州诉

  • 两朝纲目备要卷五·佚名

    寜宗庆元三年【丁巳】春正月壬寅郑侨罢癸卯谢深甫兼知枢宻院事二月己酉神宗玉牒髙宗实録成京镗等上之丁巳邵褎然请不除伪党在内差遣【案庆元党禁作邵褎】褎然为大理司直请诏大臣自今权臣之党伪学

  • 第二五○移光绪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一一六○六--一·佚名

    淡水知县朱,奉台北知府陈札委监盘,移知新竹县:将新旧任移交钱粮等款造册结报移文 印 淡水县印 私记九年九月初三日到私记即用县、代理台北府淡水县正堂朱为移知事。本年八月十七日,奉本府宪陈札开:「

  • 卷三·邹漪

    南都(下)十月朔,命铸弘光钱。时庙门灾,户科吴适疏陈昭事之实:『一曰日讲宜行。请敕定期,俾传闻有道之臣,朝夕左右,稽询经史,虚衷延纳。更取祖训、大诰诸书,时时省览,以为蓍鉴。一曰午朝宜举。阁部大臣以及台垣散秩,咸得躬膺清问。

  • 卷五十六·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六艺文应制一圣驾诣学盛典庆成颂【谨序】     王顼龄稽古庠序学校之设皆所以教人伦育人才而学尤重盖京师首善之地太学贤士之关四方观瞻攸系是

  • 卷七·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七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郑序缁衣羙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羙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笺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

  • 自纪篇第八五·王充

    【题解】本篇是王充晚年写成的自传,记述了他的家世、生平、思想和著述,同时阐明了写作《论衡》等书的目的,着重反驳了当时某些人对他的攻击和诬蔑。它是王充一生思想言行的真实写照。【原文】85·1王充

  • 卷三十三·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三宋 魏了翁 撰防服经传六小功三月而变麻就葛凡五月小功成人章小功布衰裳牡麻绖即葛五月注即就也小功轻三月变麻因故衰以就葛绖带而五月也间传曰小功之葛与

  • 阿閦佛刹善快品第二·佚名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天中天。是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昔行德号时。以成号阿閦如来。甚善天中天。愿佛当复广说其佛刹之善快。所以者何。若有求菩萨道者,闻知彼佛刹之善快。及阿閦如来所现行教授。若复有求弟子道未得度者

  • 卷三·佚名

    △初诵第三(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阿修罗。集诸四兵象马车步。悉皆严备斗战之具。欲诣忉利天宫。与诸天共斗。尔时帝释。闻阿修罗庄严四兵。即告须毗罗天子。我闻阿脩罗庄严四兵

  •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著衣持钵。独将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财主捕得。便将诣王。平事案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旃陀

  • 十二门论疏 第五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五卷观有相无相门第五问上门明有为无为二法俱无有相。此即破一切法体相皆尽。又上破有为相中有四门。破展转义前后一时。破不展转义到不到及已未门。此四能破门破有为相尽。破无为相亦有四门。一

  • 太清道德显化仪·佚名

    太清道德显化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称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本仪当出自宋后。述庆贺老君圣诞之科仪。

  • 详刑公案·佚名

    全称《鼎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简称《详刑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题“京南归正宁静子辑,吴中匡直淡薄子订”。八卷四十则。分类编辑的公案故事,计分人命、奸情、婚姻、奸拐、威逼、除精、除害、窃盗、抢劫、强盗、

  • 观音慈林集·弘赞

    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感应等而成。卷上为诸经篇,包括悲华经、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