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诗谶门下

  孟津诗人李读字长源。一日自孟津访魏仲先曰:“数宿前有人在床下诵曰:“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予斥其误曰,岂非“坐看云起时”耶?答曰:“此云安能起也?”兹必死期,故来相别。”痛饮数日而卒。〔《古今许话》〕

  丁晋公总章圣陵事,翰林学士李维援其亲识为挽郎,恳请于晋公曰:“更在陶铸。”

  丁应声曰:“隔铸复陶铸,斋郎又挽郎。自然堪下泪,何必到斜阳!”未几丁败。

  张唐卿进士第一人登科,期集于兴国寺,题诗句于壁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有人续云:“君看姚晔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于京官。

  赵嘏尝有诗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止于渭南尉,以其精于诗,时谓之赵渭南,如韦苏州云。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不以礼。复遭遇晋惠帝,遂同日收石崇欧阳建潘岳送市。石谓潘曰:“安仁复尔耶?”潘曰,“可谓‘白首同归’也。”

  潘金谷集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亦其谶也。

  庾亮出石头城,百姓歌于岸上曰:“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庾公还扬州,白马牵旒。”果寻卒。

  来鹏诗思清丽,韦岫尚书常爱其才。游蜀,夏课卷中有云:“一夜绿荷风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识者以为不祥,是年果失志。

  丁晋公自崖召还,有《寄友人》诗曰:“九万里鹏重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

  句健意清。然议者曰:谓鹏处于海为得地,出海则失水;鹤返其巢,则不能翱翔矣。卒如其说。又扈从东封,尝闻奈何黑水,人间阴狱也,感其事而为诗曰:“黑水溪旁聊驻马,奈何岸上试回头。高崖昏处是阴狱,须信人生到此休。、非佳兆也。

  丁晋公为侍中时,尝作诗曰:“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官高是强名。”未几夺爵籍没。初释褐为饶悴,同年白稹为判官。稹一日以片纸假缗伍于公,公笑日:“榜下新婚京国富室,岂无半千质物耶?惧我挠之故矫耳。”于简尾书一绝戏之曰:“欺天行止吾何有,立地机关子太乖。五百青蚨两家阙,赤洪崖打白洪崖。”朱崖之行兆于此。

  苏子美失意,秋日登苏之阎门云:“年光冉冉催人老,云物涓涓又变秋。家在凤凰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又书其旁云:“江山留人也,人留江山也?”

  卒不用,亦涛之谶。

  郑毅夫罢禁林,行次南都遇雨,为二篇曰:“雨声飘断忽南去,云势旋生从北流。应料凉风消息近,萧萧已在树梢头。”又曰:“榴火烧空未拟休,忽惊快雨破清秋。晚云淡淡趁落日,只到楚江南岸头。“僧文莹见之,讶其气不振,解钱塘,赴青社,卒楚州。

  崔玄谏议有子名勉,与赵叔平同年登第,转大理评事。过天津桥坠马。时集贤韩公与赵同为开封府推官。韩,崔婿也。闻其坠马,遽往视之,但呕血不止。

  数日馆于韩舍,因作诗曰,“身随花露重,命逐藕丝轻。明朝风雨霁,归路在三清。”明日果卒,时有微风细雨。

  卢多逊方角,其父携就云阳观小学,与群儿见废坛上有古签一筒,竞往抽之为戏。多逊尚未识字,抽一签归示其父,词曰:“身出中书堂,须因天水白。

  登仙五十二,终为蓬岛客。”父见之,颇意以为吉兆。迨作相,与秦王事故败,始因遣堂吏赵白,遂窜南荒,卒于朱崖,年五十二。无一字之差。并〔同前〕

  严恽字子重,善为诗,尝有诗云:“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酒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累举不第,卒于吴中。〔《南部新书》〕

  汝州刘廷芝,字希夷,苦篇咏,善为闺帷之作。诃哀多似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人所重。希夷美姿貌,善弹琵琶,好酒色,落魄不拘常俗。为白头吟,忽作一联语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既而复叹曰:“我此语似谶。石崇曰“白首同所归”,复何所异?”乃除之,复作二句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复叹曰:“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并留前句作诗,后岁余为奸人所害。〔《大唐新语》卷八〕

  隋长寿年中,有郑州郑蜀宾,风流名士,颇善五言,蹉跎乡闾,不求闻达。

  垂挂冠,选授江左一尉。临去,宾友祖饯,至上东门,留别曰:“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酒酣自咏,声调哀蹙,合坐呜咽,卒于官。时人比之刘廷芝。〔同前〕

  寇莱公初为密学,方年少得意,偶撰《江南曲》,其句有,“江南春尽离肠断,满汀洲人未归”,“日暮江头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之类,音皆凄怆。

  末年果南迁。〔《拾遗》〕

  孙咸,不知何许人,而长于预知灾异,又善为诗。开宝初,客于九江,因游庐山,有诗留题九天使者庙云:“独入玄宫礼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九江太守勤王事,好放天兵渡要津。”不逾数年,金陵板荡,九江重围,人受涂炭,并应此诗。咸后卒于南昌,众人弃尸于江中,溯流而上,咸异之。

  苏易简罢翰林学士以礼部侍郎知南阳日,年未四十,屡有闲冷之叹。有老僧独处外城古寺,通儒术,能诗,故公与诗曰:“憔悴今年三十六,与师气味不争多。”未几而卒。

  二宋以文章齐名天下。子京守蜀日作诗三百,名曰猥稿,有“碧云谩有三年信,明月空为两地愁,”后卒不入两地,人以为诗谶。

  王元泽少时作白苎行,有云:“君心莫厌频欢乐,请看云间日西入。”议者谓美则美矣,然日西光景无多,近乎谶。果不永寿。

  王鼎,湖湘人,字则之,多游江左,有洪州西山诗云:“林泉空有东西路,风月难寻十二家。”议者谓必无名第,后果然。尝作诗云:“栖息应难近小池,性灵闲雅众禽希。蒲洲日暖依花立,渔浦烟深贴浪飞。遗羽参差沾水沫,余踪稠叠印苔衣。晚来林径微风起,何处相呼着对归。”

  狄涣孤雁云:“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闻此句者皆云必无后,果如其言。并〔同前〕

  陈无己赋高轩过诗云:“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怪岁月来无多。”不数月遂卒。

  王直方诗话

  秦少游绍圣初请外,以校勘为杭ヘ,方至楚泗间,有诗云:“平生逋欠僧房睡,准拟如今处处还。“诗成之明日,以言者落职监处州酒,人以为诗谶。

  东坡有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诗云:“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又有过岭一篇云:“剑南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后卒于是观。

  方元修字时敏,一日与杨信祖饶次守过余,坐中分题,人以姓为韵,而杨有“共约城南方”之句。后数日,录此唱和于前,忽有一同人读云“共钓城南方”,盖钓字以约字草不相辨面读者误之。时敏大以为恶。不三日,其父省中归,暴卒。

  后数月,其母亦亡。〔并同前〕

  范摅处士有子七岁,作隐者诗云:“扫叶随风便,浇花趁日阴。”方干闻之曰:“此可入室。”又作夏景诗云:“闲云生不雨,病叶落非秋。”干曰:“必不寿。”隔岁而卒。后有欧阳彬之子稚齿作田父诗云:“桑柘残阳里,儿孙落叶中。”廖凝见之曰:“可惜天才,同范氏之子,”寻亦卒。〔《郡阁雅淡》〕

  高若拙善诗,从诲辟于幕下,尝作中秋不见月云:“人间虽不见,天外自分明。”从诲览之,谓宾佐曰:“此诗虽好,不利于己,将来但恐丧明。”后果如其言。〔《大定录》〕

  王元之尝作病鹤云:“埋瘗肯同鹦鹉冢,飞鸣不到凤凰池。”其文学才藻登金门玉堂不为难也。竟不至其地,见于是矣。〔《青琐集》〕

  张□字退翁,都下人,有《言怀》诗云:“命交随分乐,天赐一生闲。”场屋有声而不第,亦诗之谶。

  王寂,都下人,重信义,少然诺。尝抚剑铗为之歌曰:“人间冉冉混尘埃,身后身前事莫猜。早悟浮生都是梦,当时悔向梦中来。”又曰:“当年吁气谩如虹,回首都归冷笑中。翠玉峰前好归去,可怜三十二秋风。”时寂年三十二。明年,寂知事莫非前定,笑出都门而去,至太行驿舍暴卒。在仕者遂葬于西崦下。

  并〔同前〕

  徐振甫,兴化军人,居朝京门外。未第时谶曰:“折着屋,烂着椽,朝京门外出状元。”振甫将第而门果坏。黄裳道夫,南剑州人,家居龙沟,未第间有谶曰:“掘龙沟,出龙头。”道夫将第而沟果修浚。兴化军有壶公山,谶云:“壶公山若断,莆田朱紫半。水绕壶公山,此时方好看。”蔡君谟兴水利灌民田,引水绕壶公山,登第者比,前在朝廷者半朱紫矣。〔《搜神秘览》〕

  韩魏公起堂于北池上,效乐天,因名曰醉白堂。五月堂成,公赋诗二篇,其一卒章云:“霓裳时事非吾事,且学熏酣石上眠。”自尔寝疾,以六月二十五日薨,此诗遂为绝笔。既而神庙遣使特为石藏以葬,始悟“石上眠”之句若谶云。

  公薨,士大夫恨勋德之难名,知与不知,皆为泫然而叹曰:“天何不为我留欧阳公为魏公作志文而后死也!”〔《韩魏公别录》〕

  郑毅夫守杭,题僧文莹所居壁云:“西湖频送客,绿波舟楫轻。春入萝径静,浪花翻远晴。”又云:“东风江云北飞燕,同寄青春不相见。”又《题杭郡阁》云:“雨影横残红,秋容阴映日。寒江带暮流,晓角穿云出。峰藏翠如织,宿鸟去无迹。封书寄所怀,聊托金门翼。”时颇讶其气象不远。后解杭麾,将赴青社,以病泊舟楚州而卒。其语已兆于先矣。〔《玉壶清话》〕

  郑毅夫登科,尝作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或人云:“一日长安花看尽,意已足矣。”毅夫终于内相,亦其谶也。〔《云斋广录》〕、〔《青箱杂记》〕为孟东野作。

猜你喜欢
  黄静淑·唐圭璋
  叶適·唐圭璋
  卷八·董康
  ●卷三·尤袤
  第二折·佚名
  楔子·关汉卿
  宋徵兴·龙榆生
  卷二十六·冯惟讷
  卷四百五十七·曹学佺
  断肠集·管庭芬
  卷二十九·陈元龙
  卷五百八十九·佚名
  第一场·田汉
  薛涛诗鉴赏·佚名
  苏颋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泉诗集周文璞字晋僊一字野斋糓阳人其母祷于狼山而生少聪慧以能诗称寜宗时仕为内府守藏史旋以事去官卜居于吴之凤山山有方泉遂以自号有方泉集三卷

  • 参寥诗钞·吴之振

    僧道潜庐山杂兴古帝论匡山,南国之德镇。迩来得跻攀,此语始吾信。雄雄压九江,矗矗排万刃。青天落飞瀑,白日雷霆震。石镜俄忽开,孤光舞而运。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远公初渡江,道誉蔼东晋。刘雷赞高风,遁世各无闷。陈迹虎溪头

  • 卷四·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四 唐 王建 撰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 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嫩緑卷新叶残黄收故枝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贫家缘未有客散独行迟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晓

  • 列传第一百八 毕崔刘陆郑硃韩·欧阳修

    毕諴,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諴,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从辟淮

  • 卷三十八·志第十九·礼十一·脱脱

        ◎礼十一   ○外国使入见仪   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毕,宰执上殿,其余臣僚分班出。阁门使奏使者入见榜子。先引宋使、副,出笏,捧书左入,至丹墀北向

  • 第六十一回 定秘谋元舅除凶 窃主柄强藩抗命·蔡东藩

      却说宦官鱼朝恩,专掌禁兵,势倾朝野,每有章奏,期在必允,朝廷政事,无不预议,偶有一事,不得与闻,即悻悻道:“天下事可不由我主张么?”自大如此,都是代宗一人酿成。养子令徽,为内给使,官小年轻,止得衣绿,尝与同列忿争,归告朝恩。朝恩

  • 七八○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八○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五日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恭奉谕旨事。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八日臣于途次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

  • 卷之八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 传第六十四 扎萨克多罗贝勒和罗理列传【今袭和硕亲王】 和罗理厄鲁特人和硕特族姓博尔济吉特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初驻牧西套隶鄂齐尔图汗嗣鄂齐尔图汗被难和罗理徙牧

  • 卷十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七 唐 司马贞 撰 伯夷列传第一【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 诗书虽缺【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

  • 卷五·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五宋 杨侃 辑请间【文帝纪 爰盎十九】代王至渭桥羣臣拜谒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师古曰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

  • 鹿善继传·张廷玉

    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他的爷爷久征是万历年间进士,担任息县知县。当时朝廷传令丈量田地,各地都要把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予以登记、汇报,息县却把田地都当作下等汇报,久征说:“丈量田地应该是为了解除百姓的贫困,怎么能反倒用

  • 赵用贤传·张廷玉

    赵用贤,字汝师,江苏常熟人。父亲承谦,广东参议。赵用贤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万历初年,授职检讨。张居正父亲死后不服丧,赵用贤上疏说:“我暗暗感到奇怪,张居正能以君臣大义效忠数年,却不能以父子之情稍尽心一日。

  • ●雪冤鉴第十二(三十一案)·徐谦

      干卿什事,恨深骨髓。旁观快心,当局切齿。恩怨分明,夐哉侠士。辑雪冤   毗陵猴(《坚瓠集》)   万历中,毗陵有乞儿,日系一猴,至街坊施技索钱,积数岁,约有五、六金。偶与同伴一丐饮,醉中夸诩。丐忽起恶心,置毒于酒,强灌之而死

  • 卷三十·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    明 湛若水 撰昭公【景王十年】七年【晉平二十三年齊景十三年衛襄九年卒蔡靈八年鄭簡三十一年曹武二十年陳哀三十四年杞平公郁釐元年宋平四十一年秦哀二年楚靈六年吳夷昧九年】春

  • 周礼疑义举要卷二·江永

    婺源江永撰地官【一】乡老是三公之致仕者行乡饮礼当为尊有无不定故附见于乡大夫而无职掌闾师任民通乎乡遂而所掌以乡为主又以闾为比法之小成闾胥主徴令而闾师亦掌徴赋故以闾名官县师虽通掌内外地域而所主实为家稍县都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

  • 乙巳占·李淳风

    《乙巳占》又名《乙巳占瑞录》或作《天文乙巳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综合性星占书之一,唐志称 《天文乙巳占》,《遂初堂书目》作 《乙巳占瑞录》。将甘德、石申夫、巫咸、黄帝等数十部南北朝以前各家星占书的各种条目,分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佚名

    凡三卷。又作方广灭罪成佛经、大通方广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上卷叙述佛向娑罗涅槃之途中,为十方菩萨宣说三乘一乘义,诸鬼神王等立誓护持此经,又为信相菩萨广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及诸大菩萨之名号及其功德;中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