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易学启蒙【朱子作】

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後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於吉凶悔吝之涂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自干而枝其势若有所迫而自不能已其为蓍也分合进退纵横逆顺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哉特气数之自然形於法象见於图书者有以啓於其心而假手焉耳近世学者类喜谭易而不察乎此其专於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着其涉於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於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不初学使毋疑於其说云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易大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於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刘歆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关子明云河图之文七前六後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後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後左六後右邵子曰圆者星也?纪之数其肇於此乎方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於此乎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蔡元定曰古今传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为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盖大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洪范又明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惟刘牧臆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出於希夷既与诸儒旧说不合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於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竝无明验但谓伏羲兼取图书则易范之数诚相表里为可疑耳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後之不同而其理则不容於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图以作易则不必豫见洛书而已逆与之合矣大禹但据洛书以作范则亦不必追考河图而已暗与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诚以此理之外无复他理故也大传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亦泛言圣人作易作范其原皆出於天之意如言以卜筮者尚其占与莫大乎蓍龟之类易之书岂有龟与卜之法乎亦言其理无二而已尔

或曰河图洛书之位与数其所以不同何也曰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耦数而各居其所盖主於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其皆以五居中何也曰凡数之始一隂一阳而已矣阳之象圆圆者径一而围三隂之象方方者径一而围四围三者以一为一故参其一阳而为三围四者以二为一故两其一隂而为二是所谓参天两地者也三二之合则为五矣此河图洛书之数所以皆以五为中也

其数与位皆三同而二异盖阳不可易而隂可易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隂也

以数言之通乎一图由内及外固各有积实可纪之数矣然河图之一二三四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六七八九十者又各因五而得数以附於其生数之外洛书之一三七九亦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二四六八者又各因其类以附於奇数之侧盖中者为主而外者为客正者为君而侧者为臣各有条而不紊也

其多寡之不同何也曰河图主全故极於十而奇耦之位均论其积实然後见其耦赢而奇乏也洛书主变故极於九而其位与实皆奇赢而耦乏也必皆虚其中也然後隂阳之数均於二十而无偏耳

其七八九六之数不同何也曰河图六七八九附於生数之外此隂阳老少进退饶之之正也其九者生数一三五之积也故自北而东自东而西以成於四之外其六者生数二四之积也故自南而西自西而北以成於一之外七则九之自西而南者也八则六之自北而东者也此又隂阳老少互藏其宅之变也洛书之纵横十五而七八九六迭为消长虚五分十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则参伍错综无适而不遇其合焉此变化无穷之所以为妙也

【案篇中谓掲其全以示人者盖言隂阳竝行其数适均也故後云内者为主而外者为客则见隂阳竝行之中又以消长而分宾主谓主於阳以统隂者盖言天地竝立而天包乎地也故後云正者为君而侧者为臣则见天地竝立之内又以尊卑而判君臣也明此两义则图所以写二气之流行而为易之宗书所以着三才之定位而为范之本者可以默识於象数之表矣图书之中宫盖即易范之太极皇极也】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大传又言包羲画卦所取如此则易非独以河图而作也盖盈天地之间莫非太极隂阳之妙圣人於此仰观俯察远求近取固有以超然而默契於其心矣故自两仪之未分也浑然太极而两仪四象六十四卦之理已粲然於其中自太极而分两仪则太极固太极也两仪固两仪也自两仪而分四象则两仪又为太极而四象又为两仪矣自是而推之由四而八由八而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於百千万亿之无穷虽其见於摹画者若有先後而出於人为然其已定之形已成之势则固已具於浑然之中而不容毫髪思虑作为於其间也程子所谓加一倍法者可谓一言以蔽之而邵子所谓画前有易者又可见其真不妄矣世儒於此或不之察往往以为圣人作易盖极其心思探索之巧而得之甚者至谓凡卦之画必由蓍而後得其误益以甚矣

集说【朱子荅林栗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生出次第位置行列不待安排而粲然有序以至於第四分而为十六第五分而为三十二第六分而为六十四则其因而重之亦不待用意推排而与前之三分焉者未尝不脗合也比之并累三阳以为乾连叠三隂以为坤然後以意交错而成六子又先画八卦於内复画八卦於外以旋相加而为六十四卦者其出於天理之自然与人为之造作盖不同矣案启蒙自两仪以上逐一画图今只依本义以从简便】

 

 

 

<子部,儒家类,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邵子曰此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错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以横图观之有乾一而後有兑二有兑二而後有离三有离三而後有震四有震四而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亦以次而生焉此易之所以成也而圆图之左方自震之初为冬至离兑之中为春分以至於乾之末而交夏至焉皆进而得其已生之卦犹自今日而追数昨日也故曰数往者顺其右方自巽之初为夏至坎艮之中为秋分以至於坤之末而交冬至焉皆进而得其未生之卦犹自今日而逆计来日也故曰知来者逆然本易之所以成则其先後始终如横图及圆图右方之序而已故曰易逆数也

【案朱子是解邵子之意然似竟成两说玩邵子之意盖指自乾至震自坤至巽者为数往盖自阴阳之已成而推之至於始生如今日之追遡昨日也自震至乾自巽至坤者为知来盖自阴阳之始生而推之至於既成如今日之逆计来日也其谓直解图意者主於结语易逆数也一句盖言易图本意是写阴阳自生而成之序如四时之自始而终也朱子就横图位次上指点其说可以竝存】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邵子曰此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又曰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乾生於子坤生於午坎终於寅离终於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於西北退坤於西南长子用事长女代母坎离得位兑艮为耦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於是矣

此言文王改易伏羲卦图之意也盖自乾南坤北而交则乾北坤南而为泰矣自离东坎西而交则离西坎东而为既济矣乾坤之交者自其所已成而反其所由生也坎离之变者东自上而西西自下而东也震用事者发生於东方巽代母者长养於东南也【案先天变为後天者盖天之用在火地之用在水故乾坤以中画交而变为坎离火之用在雷水之用在泽故离以上画交坎坎以下画交离而变为震兑雷动泽应而山出云泽感雷应而水生风故震兑以上下画互交而变为艮巽风本天气也而下行於地山本地质也而上通於天故艮巽又各以上两画下两画相交而变为乾坤也所以然者造化之本天地水火四者而已雷风山泽莫非天地水火交合变化之所为也观先後天之象而造物者之精理备矣】

 

 

明蓍策第三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大衍之数五十而蓍一根百茎可当大衍之数者二故揲蓍之法取五十茎为一握置其一不用以象太极而其当用之策凡四十有九盖两仪体具而未分之象也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後挂

挂者悬於小指之闲揲者以大指食指闲而别之奇谓余数仂者仂於中三指之两闲也蓍凡四十有九信手中分各置一手以象两仪而挂右手一策於左手小指之闲以象三才遂以四揲左手之策以象四时而归其余数於左手第四指闲以象闰又以四揲右手之策而再归其余数於左手第三指闲以象再闰是谓一变其挂仂之数不五即九

一变之後除前余数复合其见存之策或四十或四十四分挂揲归如前法是谓再变其挂仂者不四则八

再变之後除前两次余数复合其见存之策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分挂揲归如前法是谓三变其挂仂者如再变例

三变既毕乃合三变视其挂仂之奇耦以分所遇隂阳之老少是谓一爻

集说【胡氏方平曰挂仂四五为奇九八为耦三奇为老阳遇老阳者其爻为□所谓重也二奇一耦为少阴遇少阴者其爻为一所谓拆也二耦一奇为少阳遇少阳者其爻为一所谓单也三耦为老阴遇老阴者其爻为□所谓交也】

一爻已成再合四十九策复分挂揲归以成一变每三变而成一爻竝如前法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四营者四次经营也分二者第一营也挂一者第二营也揲四者第三营也归奇者第四营也易变易也谓揲之一变也四营成变三变成爻一变而得两仪之象再变而得四象之象三变而得八卦之象一爻而得两仪之画二爻而得四象之画三爻而得八卦之画四爻成而得其十六者之一五爻成而得其三十二者之一至於积七十二营而成十有八变则六爻见而得乎六十四卦之一矣然方其三十六营而九变也已得三画而八卦之名可见则内卦之为贞者立矣此所谓八卦而小成者也自是而往引而伸之又三十六营九变以成三画而再得小成之卦者一则外卦之为悔者亦备矣六爻成内外卦备六十四卦之别可见然後视其爻之变与不变而触类以长焉则天下之事其吉凶悔吝皆不越乎此矣

考变占第四

乾卦用九见羣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坤卦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九用六者变卦之凡例也言凡阳爻皆用九而不用七阴爻皆用六而不用八用九故老阳变为少阴用六故老阴变为少阳不用七八故少阳少阴不变独於乾坤二卦言之者以其在诸卦之首又为纯阳纯阴之卦也圣人因系以辞使遇乾而六爻皆九遇坤而六爻皆六者即此而占之盖羣龙无首则阳皆变阴之象利永贞则阴皆变阳之义也余见六爻变例

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

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後十卦主悔

集说【胡氏方平曰前十卦主贞後十卦主悔者且如乾三爻变自否至恒为前十卦自益至泰为後十卦如坤三爻变自泰至益为前十卦自恒至否为後十卦若所得变卦在前十卦内虽占两卦彖辞却以本卦贞为主是重在本卦彖辞占也若所得变卦在後十卦内虽亦占两卦彖辞却以变卦悔为主是重在变卦彖辞占也】

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

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於是一卦可变六十四卦而四千九十六卦在其中矣所谓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岂不信哉今以六十四卦之变列为三十二图得初卦者自初而终自上而下得末卦者自终而初自下而上变在第三十二卦以前者占本卦爻之辞变在第三十二卦以後者占变卦爻之辞

乾

姤 同人履小畜大有夬

遯讼 巽鼎 大过

无妄家人离 革

中孚睽 兑

大畜需大壮

否 渐旅咸

涣未济困

蛊 井 恒

益 噬嗑随

贲既济丰

损节归妹泰

观 晋萃

艮 蹇小过

蒙坎 解 升

颐 屯 震 明夷临

剥 比 豫 谦 师复

坤

【案朱子原图有三十二今存乾坤一图见例其余则如始复终姤始师终同人之类其自一爻变至六爻变者初终上下之序皆案此图推之可得】

 

御纂性理精义卷四

猜你喜欢
  卷一下 梁惠王章句上·孙奭
  孟子説卷三·张栻
  补飨礼·诸锦
  十 今日中国·林语堂
  卷三·叶酉
  卷七·吕祖谦
  卷二·姚际恒
  卷九·江永
  气寿篇第四·王充
  记魏晋玄学三宗·钱穆
  大方便佛报恩经孝养品第二·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玄奘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五·佚名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东华仙领八仙同仙童上)(东华云)万缕金光灿碧霞,三山海岛映仙家。片片彩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贫道乃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是也。吾传太清之道,隐于昆仑山中,以东华至真之气,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修真养性,累积善功,以成正

  • 唐毅夫·隋树森

    唐毅夫,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双调】殿前欢 大都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

  • 卷二百六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七山药类七言古【附长短句】子平寄惠希夷陈先生服福唐山药方因戏作杂言谢之       【宋】文 同蜀江之东山色尽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烟云光润若洗濯涧谷玲珑如

  • 列传第二十一 张裕·李延寿

    茂度仕爲宋武帝太尉主簿、扬州中从事,累迁别驾。武帝西伐刘毅,北伐关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爲都督、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绥静百越,岭外安之。元嘉元年,爲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平,西

  • 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脱脱

        ◎食货上五   役法 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常数。宋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以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给使令;县曹司至押、录,州曹司至孔目官,下至

  • 注释·韩愈

      [1] 朱熹云:「『仓』或作『苍』。」「闲」,祝(充)、文(谠)、魏(怀忠)本作「间」。下同。  [2] 文本「渠牟」上有一「韦」字。  [3] 「景」,原文当作「丙」,以避世祖讳,改为「景」。下同。  [4] 「寤」,文本作「悟」。  [5]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十一月丙午朔中书门下省言近今江浙常平司预借买扑坊场净利钱一界亦恐奉行违戾乞令钤朿州县不得接便骚扰从之先是户部侍郎刘岑言费用不赀而豪右兼并之家累年坐收厚利止令预借一界亦不伤于人情至是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弘治十五年正月甲戌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游泰崔元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 奉先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

  • 第一七三告示光绪二十年四月九日一一三二六—一·佚名

    新竹知县范,禁止署内役人强买及硬赊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本县署内厨役人等,如在城厢店铺,购买货物,均经谕令,查照市平市价,现钱交易

  • 卷二·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二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二八卜郊不从牛灾犹三望郊不时皆书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

  • 卷九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四宗庙时享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元年冬十一月壬戌即皇帝位癸亥谒太祖庙礼志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至臣僚于门外依位

  • 目录·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集释目録    礼二【仪礼之属】卷一士冠礼第一卷二士昬礼第二卷三士相见礼第三卷四乡饮酒礼第四卷五乡射礼第五之一卷六乡射礼第五之二卷七燕礼第六之一卷八燕礼第六之二卷九大射

  • 《尔 雅》·佚名

    作者:陆宗达 王宁第一节 《尔雅》与&ldquo;经&rdquo;《尔雅》是十三经里的一部比较特殊的典籍。六朝人称之为&ldquo;诗书之襟带&rdquo;(刘勰《文心雕龙》),宋朝人誉之为&ldquo;六籍之户牅,学者之要津&rdquo;(林光甫《艾轩诗

  • 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第三分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尔时善现闻是语已,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具胜觉慧。虽能习行如是深法。而不摄受诸有胜报。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具胜觉慧。虽能习行如是深法而不摄受诸有胜报。所以者何。是

  • ○净修三业第三·玄觉

      贪嗔邪见意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杀盗淫身业。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净修三业。然后于四威仪中。渐次入道。乃至六根所对。随缘了达。境智双寂。冥乎妙旨。云何净修身业。深自思惟。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检摄

  • 卷下·济悟

    嘉兴大藏经 鹤峰禅师语录鹤峰悟禅师语录卷下嗣法门人上震等编佛事为寮元古朴火举火炬云小雪已去。大雪将来。寮元去住不假安排。掷火炬云。咄。腊月莲花火里开。为慧帆上座封龛以如意指灵龛云。松月堂前落翠阴。虬枝

  • 鸡肋·赵崇绚

    余嗜书如简中之蠧鱼,读书如瀛莫之谩画。性根弗灵,无强记能,寘一编于几砚间,随笔録之,久而成卷,以类抄聚,其可去者十一,亦有可观者焉,别为一卷,名曰鸡肋。古汴赵崇绚元素云

  • 道地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修行道地经之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