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官兵大捷

【凤皇阁】〔小外扮郭子仪末李光弼将士随上小外〕宫墙禾黍。龙辇间关西蜀路。孤臣飮泣戒师徒。誓扫胡尘淸禁籞。〔末〕威名远着寒贼胆。先声庙谟。

〔小外〕天子西征蜀道难。胡尘一望满长安〔末〕王师大举淸河洛。定见都人泣汉官。〔小外〕下官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是也。〔末〕下官兵马副元帅李光弼是也。〔小外〕副元帅。禄山僭号。天子播迁。故国黍离。满目京尘胡马。秋槐叶落。伤心凝碧管弦。惊魂九庙。废伏腊之藻苹。掩面六宫。为胡奴而膏沐。君父卧薪尝胆之日。臣子枕戈泣血之秋。下官与副元帅同受国恩。义均讨贼。合当身先士卒。共建忠谋。誓灭匈奴。志不返顾。请计将安章。〔末〕大元帅。贼众虽强。然惟苟图目前。都无深谋远虑。奸邪淫秽。四方之蓄忿已深。暴虐贪残。人心之思唐益切。今观士马之精锐。加以元帅之雄威。贼不足平也。〔小外〕副元帅所见极是。全仗足下智勇。下官何能之有。愚意禄山方恣荒淫。将士亦习奢侈。贼气旣盈。其强易弱。须多用间谍。益张疑兵。佯北以骄其志。设伏以捣其虚。破贼必矣。〔末〕大元帅妙算。深合机宜。可贺可贺。〔贴扮探子上〕军声动京洛。杀气满河湟。报报报。安禄山差大将史思明。领贼兵十万。长驱渡河。前来迎敌。望爷速起大兵征进。〔外〕知道了。探子可再去打探回报。〔贴应小外〕分付大小三军。分兵伏前面山下丛簿之处。吾与副元帅亲统大兵去战。佯败奔走。贼必乘势追逐。度至设伏之所。待贼兵得半。从胸背突章截杀。吾勒转兵马倂力。可一举尽歼。俱要奋勇当先。退缩不进。及专擅不用命者斩。〔众应外〕就此起兵。

【四边静】〔外末〕王师锐气吞强敌。神机鬼难测。一战落旄头。黄河血流赤。〔合〕扫淸宫掖。敉宁社稷。太上奉回銮。中兴纪勋绩。

〔下净扮史思明领众上〕吾乃大燕元帅史思明是也。奉皇帝命。统兵来杀唐兵。大小三军奋力向前。论功行赏。〔众诺〕

【前腔】〔净〕大燕国运方隆赫。神州入图籍。灰烬岂重燃。尸居但余息。〔合〕兵如虎翼。形分卵石。斩将复搴旗。边烽霎时熄。

〔小外末领众打话介小外末兵佯败走下净大呼〕唐兵大败走了。分付众军。一齐努力追杀。须教他片甲不存。全军尽没。〔众应追介小外末领众走立定介小外〕分付众军。贼兵已入吾计中。可速放炮扬旗。伏兵齐起。〔众应伏兵起两军夹攻净兵大败净被斩杀小外〕贼将已斩。余众或斩或降。分付大小三军乘胜长驱。攻破长安。生擒安禄山。恢复大唐者。〔众应报子上〕报报报。安禄山被贼子安庆緖弑死了。〔小外〕禄山旣死。都城人心摇动。乘势入城。不许迟缓。〔众应介〕

【红绣鞋】〔小外末〕大刀壮士横行。横行。高蹄战马长鸣。长鸣。歼贼将。殪胡兵。淸海甸。复神京。〔合〕赐驩酺。勒勋铭。赐驩酺。勒勋铭。

〔报子上〕报报报。永王璘广陵兵败。逃入鄱阳。追至庾岭。被守将皇甫侁斩首。东南平定了。〔小外末〕可喜可喜。朝廷有福。事势至此。破竹何疑。军士们。努力向前。共建大功。〔众应〕

【前腔】〔小外末〕胡雏奋臂称兵称兵。凶王犄角扬声。扬声唇齿冷。辅车倾。看指日。入东京。〔合前并下〕

猜你喜欢
  赵希青彡·唐圭璋
  赌棋山庄词话序·谢章铤
  第四幕·老舍
  虞集·隋树森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姜夔
  卷三十七·王奕清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六·佚名
  卷九·李攀龙
  卷一百十七·陈思
  卷四十一·朱彝尊
  卷六 茕斋歌诗三十三首·李白
  月泉吟社诗原序·吴渭
  岳州守岁·张说
  山谷外集诗注卷三·黄庭坚
  程珌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七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七【律诗凡一百一首】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

  •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五张建封张建封字本立南阳人少喜文章尚气节历官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有诗文二百三十篇今存诗二首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凖马

  • 杨巨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755— ?)字景山。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 贞元进士。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第五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杨花落 杨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 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

  •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班固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原也。昔天下之罔尝密矣,然奸轨愈起,其极也

  • 卷一百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十五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帝在平江。   金人去濠州。   初,金右都监宗弼

  •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蔡东藩

      却说汉主承祐,走入赵村,背后忽有刀刺入,立时倒毙。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来就是茶酒使郭允明。他见后面追兵大至,还道是邺都将士,因欲弑主报功,恶狠狠的下此毒手。不料追兵近前,仔细一望,并非邺军,乃仍是汉主承祐的亲兵,前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二月乙酉朔○丙戌 南京户部右侍郎王诰三年秩满荫其子胤淇为国子生○丁亥 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吴山行礼 命浙江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刘显充参将分守苏松○戊子祭 太社稷遣英国公张溶代 掌锦衣卫事都督陆

  •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七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索隐

  • 三皇本纪·司马迁

    小司马氏 撰 并注小司马氏云: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闢,下讫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今阙三皇,而以五帝为首者,正以《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又帝系皆叙自黄帝已下,故因以五帝本纪为首。其实三皇已还,载籍罕备。然君臣之

  • 四、诸夷姓·傅斯年

    诸夏所在既如上章所述,与之对峙之诸夷,乃并不如诸夏之简单,所谓“夷”之一号,实包括若干族类,其中是否为一族之各宗,或是不同之族,今已不可详考,然各夷姓有一相同之处,即皆在东方,淮济下流一带。现将古来为人称为夷者各族,或其子

  • 卷03·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八]〈据《宋史》四八三《高保融传》改。〉月,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卒,弟保勖嗣。初,保融迂缓,国事悉委于母弟保勖,及卒,保勖权知军府,请命于帝,授以节度使。三年冬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卒,子保权嗣,时年十一。十一月,荆南

  • 性恶第二十三·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摩贺曩摩说此偈已。即往北门高声问言。此有何人不睡守护。甘露饭王言。我于此处不睡守护。摩贺曩摩言。若不睡守护无诸过失。而说偈言。  怖睡如山险 

  • 卷第三(地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地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阎浮提一 ·郁单曰二阎浮提一 ·国封所产一 ·精舍二 ·山三·树四  ·河海五 ·宝珠六·人饮乳多少及

  • 继总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季总彻禅师语录继总禅师语录序伏见西来衣钵大事因缘有以多为贵者如黄蘖所称不是无禅祗是无师马大师会下八十四人坐道场得正法眼者无几人庐山归宗是其一此因多而翻见少也有以少为贵者全部传灯如大慧所嘱

  • 抱朴子养生论·葛洪

    东晋葛洪撰。以一国之象比喻一身,劝人保和全真以养生。

  • 金粉世家·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7年2月14日至1932年5月22日北平《世界日报》。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2月出版单行本。书前有《自序》。作品以北伐战争前夜为背景,描写了内阁总理金铨一家悲欢离合的盛衰史。小说女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