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出 仙游祈梦

〔副末上〕琴剑相逢浙水东。孤帆江上挂秋风。经纶功业匡时志。尽在仙游一梦中。自家是邹秀才家裏一个小童。我官人自从与莆田林官人结义。兄弟相从郭相公讲书会文。今郭相公已上京会试。林官人要辞别归家。闻得福建有个仙游地方。其神灵应。凡富贵功名未来之事。俱在梦中预报先机。朝内公卿。江湖商贾。到彼祈梦。无有不验。两位官人亦欲往祈一梦。以卜终身。且是林官人回家便道。我官人幷要送他。一举两得。行李已备。着我雇个船儿。远远听见歌声。想是有船来了。〔丑唱山歌摇船上〕山外靑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只是我个船家犯子个徒夫命。一世麻绳拽到头。〔副末〕摇过来。我教你福建地方去。〔丑〕弗见了地方。教我怎么去。〔副末〕福建仙游县去。〔丑〕载甚么宝货。〔副末〕止有两个秀才。〔丑〕去卖醋了。〔副末〕是秀才官人要去祈梦。〔丑摇头〕阿咦。不去不去。〔副末〕怎么说了秀才就不去。〔丑〕他要赖我的船钱。〔副末〕那见得。〔丑〕秀才是个儒者。书上说道。先儒以为赖也。〔副末〕撑船的也要通书。〔丑〕我浙江文献之地。虾蟆也是会读子曰的。不要说我是诗礼船家。〔副末〕一去一回。你要许多船钱。〔丑〕仙游去路远哩。也得三年回家来。〔副末〕那裏消许多时。〔丑〕你不晓得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副末〕不要通书了。我与你直讲。〔丑〕直讲也卖三分一部。〔副末〕就是二两银子。我就搬行李来了。〔下〕

【鹊桥仙】〔生上〕闽山越水画图间。人聚散愁眉难展。潮平增阔旧江边。顷刻见帆花飞电。〔小生〕乡心萦缱。朋情留恋。从此云山隔远。〔合〕明朝同问九姑仙。试说向何年高荐。

〔小生〕长兄。经年厚扰。兼领教益。雅爱高情。何时补报。〔生〕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小生〕但愿同登金榜。共序鸳班。那时相亲有日。〔生〕荣枯有命。富贵在天。全凭此去一梦。〔丑〕相公。船家拜见。〔生〕你的船宽大么。〔丑〕好致广大而尽精微。只是船底略有些漏。如今相公下去。也没事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生〕且少待。

【霜天晓角】〔末上〕文场鏖战。未遂登庸愿。争似白鸥江上。忘机正好闲眠。

〔相见介二生〕先生拜揖。〔末〕二位兄长拜揖。〔生〕请问先生高姓。仙乡何处。〔末〕学生姓孙名丕扬。陕西富平人氏。客岁忝领乡荐。今春败北礼闱。因家叔在贵处为商。随来游翫湖山胜景。以遣闷怀。偶步江边。得接二兄但不知贵姓。幷欲何往。〔生〕学生临安邹应龙。此友莆田林润。千里从师一心相契。兹因功名未遂。特往仙游祈梦。〔末〕如此大志。必然高捷。但学生有一句不识进退的说话。不知二兄容否。〔生〕愿闻。〔末〕当今小人得志。季女斯饥。学生虽得侥幸。未知究竟如何。亦欲附舟去祈一梦。望二兄见带何如。〔生〕四海之内皆兄弟。就请同去。〔小生〕先生请下船。〔末〕烦二兄少待。学生到寓所说一声就来。〔下丑〕这个相公。我的船你做人情。我不去载他。〔生〕这是一个举人相公。怎么不载他。〔丑〕呀呀。敬鬼神而远之。便好歹招引他在船裏。是靑白日裏撞鬼了。〔小生〕你不要说。我加你一两银子罢。〔丑〕若如此。再搭得二三十人还好哩〔末上〕二兄劳待了。〔丑〕三位相公坐定。待我开船。你看我的船。也不要摇橹。也不要扯撁。又不要使风。千里之程。顷刻就飞了去。〔众〕那有此事。〔丑〕相公到不晓得书中云。然非欤。曰非也。〔生〕不要胡说。快行路。

【朝元歌】〔末〕苍茫远天。霞映湖山掩。潺湲浅川。风急江潮溅。盼望家乡。云低陇甸。身似天涯飞雁。暮北朝南。功名岂随蝴蝶翩。愁蹙两眉间。魂劳一梦牵。〔合〕仙游非远。咫尺遇鬼神先见。鬼神先见。

〔丑笑介〕这相公唱得好。我也唱一个山歌何如。〔众〕也使得。〔丑〕相公今日上仙游要做官时再去梦裏求。只是我个船家命裏当悔气。教我湾塘拽撁几时休。休回首。欲断魂。数声啼鸟不堪闻。〔众〕好。到是歌头曲尾儿。

【前腔】〔生〕万里江拖素练。云飞岭欲顚。山侧月难圆。轻泛孤蓬。纵横水面。心似淸波一线。千顷汪洋。阳台岂思云女仙。养就性中天。凭伊梦裏传。

〔合前丑〕邹相公也唱得好。我也再唱一个歌头曲尾儿。我替相公一样年。我做船家你要去做官。世间多少弗平事。弗会做天没做天天将晚。日已曛。一声残角断谯门。〔众〕也好。

【前腔】〔小生〕滚滚浪花雪卷。歌声起白鹇。樯影乱靑天。野树江云。相随同转。名似浮沤江上。聚散茫然。高宗岂知良弼贤。欲棹济川船。先期梦卜言。

〔合前丑〕林相公又会唱。我也再唱一个。相公祈梦要做官人。行子山程又水程。看看来到仙游县。我只怕欠子船钱无处寻寻宿处行步紧。前村灯火已黄昏。三位相公。此间已是仙游了请上埃去。待我扎住船儿。在此等候。总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下末生小生〕果然好个圣迹。待我先作一揖。然后去寻庙主〔叫介〕庙主有么。〔旦扮道士上〕洗砚鱼呑墨。烹茶鹤避烟。洞门深锁处。别是一壶天。三位公相拜揖。想来祈梦了。〔众〕正是。〔旦〕公相。有其诚则有其神。有是心亦有是梦。先说姓名乡贯。三位拜祷。然后待小道读疏。〔末〕富平孙丕扬。〔生〕临安邹应龙。〔小生〕莆田林润。〔旦〕请三位拈香。〔拜介〕

【皂罗袍】〔合〕幼负观光深愿。敢同心千里。拜谒先贤。〔末〕刘蕡初下对庭笺。〔生小生〕仲舒未吐天人见。〔合〕功名富贵虽云在天。吉凶休咎须知预占。淸宵显应华胥殿。

〔众跪介旦〕伏以宝鼎儿玲珑七犯。靑玉案烛影摇红。行香子拈上绮罗香尉迟杯洒下沽美酒。堂上奏起大圣乐。庭前唱动普贤歌。全凭玉女传言。须用金人捧露。奉请天仙子江城子八六子降临遶佛阁。相迎瑞鹤仙临江仙鹊桥仙同坐庆春宫。老庙主作四朝元。小道士奉五供养。字字双念出歌头调。声声慢听我诉衷情。兹有信士孙丕扬邹应龙林润等。倘秀才初入靑门引。南乡子未得御街行。日日锁南窗。十二时用功不息夜夜剔银灯千秋岁志愿不休。步蟾宫要折桂枝香。谒金门欲去朝天子。争奈事业犹如风中柳。功名好似浪淘沙。虽尝望远行。未能好事近依凭卜算子。来见菩萨蛮。同过小重山。愿入华胥引。乞差二郞神到高阳台显一如梦令。庶使三学士应南柯子皆得锦衣香。锦缠道上归朝欢。昼锦堂内齐天乐。伏愿洞仙歌东风齐着力。三位公相。你金钱花送入我门来。〔众〕师父有劳了。〔旦〕三位就在此小房歇宿。晚间必有报应。〔旦下三人隐儿作寤介净扮金甲神上〕天地大公。鬼神明鉴。报往知来。昭昭如见。看得邹应龙等三人。夙抱经济之才素怀忠义之气。他日诛佞除奸。安邦反正皆赖此三人之力。今来祈梦上界差我预显灵应。不免将他终身事业。口占十二句。教他各人牢记四句。孙丕扬听首四句三人名一在内千一来高山退。邹应龙听中四句。高山退。功为最。八丘同。南北异。林润听末四句。南北异木之川。郡无君。诸不言。你各人牢记着。后必有验正是大抵乾坤都一照。免教人在暗中行。〔下众作醒介〕

【如梦令】半熟黄粱方恋。数点残钟敲断。

奇哉奇哉。果有异梦。〔道士上〕神仙明要诀卿相得先机。三位公相贺喜。请问孙相公有何吉梦。〔末〕学生梦一金甲神。赠十二句口占。教我记首四句。〔旦〕甚么四句。〔末〕三人名云云。〔旦〕好梦好梦。邹相公有何梦。〔生〕亦梦金甲神。教学生记中四句云云。〔旦〕好奇梦。林相公有何梦。〔小生〕就此金甲神教学生记末四句云云。〔旦〕三梦相同。谅必俱是大贵人也。〔众〕请师父解一解何如。〔旦〕这是仙机。直待后日自有应验。凡人断解不出。总是做官的吉兆。〔众〕多谢多谢。〔旦〕还有一句话。若是读书。便能做官。若不用功。只是做梦。三位请到后房素饭。〔众〕不劳罢。就要下船去了。

〔末〕孤舟同泛到南瀛。

〔生〕止为周公道未行。

〔小生〕蝴蝶梦中家万里。

〔旦〕杜鹃枝上月三更。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四·彭定求
  沈明叔·唐圭璋
  李素兰风月玉壶春·臧懋循
  拜献·徐志摩
  五言巻二十三·洪迈
  简斋诗钞·吴之振
  卷九十四·陈焯
  巻十三·李蓘
  卷三十六·高棅
  卷六百十·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八·康熙
  第五回 纯阳度脱·蒲松龄
  29.李白:古风三首·施蜇存
  须溪四景诗集巻一·刘辰翁
  卷三·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迈·唐圭璋

      迈字实之,仙游人。生于淳熙十一年(1184)。嘉定十年(1217),以第四人登第,官教授,为郑清之所知。因论事镌秩,历通判外州。清之再相,召入为右司郎官,淳祐八年(1248)卒,年六十四,赠司农少卿。有臞轩集,永乐大典辑出。   水调歌头  

  • 草泽狂歌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七言歌行汲井叹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铜壶堕水风卷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题琴合故衣卷峄阳古桐琼树枝吴丝作弦云锦衣黄家旧物紫阳篆彪炳文章光陆离乱离何事翻

  • 王隱晉書卷五·汤球

      后妃   夏殷以上。內職無聞。姬氏之寵。婦官為盛。前漢列紀十四。世祖受命。又有美人以比職焉。御覽一百四十五。   文明王皇后   文明皇后。王肅女。秉德清貞。體行純和。八歲誦詩論。特精喪服。苟有文義

  • 卷四十八·宋·蒋一葵

    【欧阳修】 〔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母郑氏教之。家贫,以荻画地学书。比举进士,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其父葬吉之泷冈,惟葬母一至其地。中岁居颖,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

  •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佚名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上谕: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之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

  • 王俭传·李延寿

    王俭,字叫仲实,生下来以后他的父亲王僧绰就遇害了,被叔父王僧虔所收养。几年后世袭爵位豫宁县侯。拜祭接受茅土的时候,流下眼泪,哭声呜咽。年幼时努力学习,手不释卷。宾客中有的加以称颂赞美,王僧虔说:“我不担心这孩子将来没

  • 王则传·脱脱

    王则,本是涿州人。因闹饥荒,流落到恩州,自己出卖给别人放羊,后参加宣毅军,做了一名小校。恩州、冀州一带的民俗喜欢妖幻,老百姓互相都学习《五龙》、《滴泪》等经以及河图、谶纬等书籍,说是释迦佛衰谢后,应由弥勒佛主持世界。

  • 曹文诏传·张廷玉

    曹文诏,大同人。他为人勇敢坚强而且有谋略。在辽东从军,先后在熊廷弼、孙承宗手下做事。因多次立功升为游击将领。崇祯二年(1629)冬天,跟随袁崇焕入卫京城。第二年二月,总理马世龙把皇上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交给文诏,命令他率

  • 卷六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二雍正五年十月上谕四十八道初二日川陕总督岳锺琪题报平定建昌冕山贼番奉上谕冕山贼番向来逞恶肆奸敢行不法久为平民之害而地方大吏俱畏难因循不肯办理岳锺琪遵旨剿抚调度有方俾

  • 卷一百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七歌颂五十七【生监诸臣八】仁寿镜赋生          员【臣】宫耀亮猗惟仁寿之宫有此千秋之监虽潜形於幽独如扬光於明旦浩乎秋水之澄

  • 提要·陈士元

    【臣】等谨案论语类考二十卷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别着録是编皆考证论语名物典故分十八门又分子目四百九十有四朱子以后解四书者如真徳秀蔡节诸家主于发明义理而已金履祥始作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后有杜瑛语孟旁通薛引

  •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幻听品第二十八(丹本作幻人听法品)尔时诸天子心念:&ldquo;应用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法?&rdquo;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ldquo;如幻化人听法,我应用如是人。何以故?如是人无闻无听、无知无

  • 寻本溯源·胡适

    禅学古史考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ldquo;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rdquo;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去年(1927年)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

  • 目录·佚名

    撄宁静禅师语录目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十七则)第

  • 庄子注·郭象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

  • 明英宗宝训·李贤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

  • 省心杂言·李邦献

    一卷。宋李邦献(生卒年不详)撰。李邦献,怀州人,太宰邦彦之弟,官至直敷文阁。是书,在宋有临安刊本。题为林逋撰,或为尹焞撰。至宋濂《跋》其书,则谓逋固未尝著,焞亦因和靖号偶同而误,皆非其实。而王泌所编《朱子语录》续类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