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杂编六

  《黄鲁直传赞》云:“自李、杜没而诗律衰,唐末以及五季,虽有比兴自名者,然格下气弱,无以议为也。宋兴,杨文公始以文章莅盟,然至为诗,专以李义山为宗,以渔猎掇拾为博,以俪花斗叶为工,号称‘西昆体’。嫣然华靡,而气骨安存?嘉祐以来,欧阳公称太白为绝唱,王文公推少陵为高作,而诗格大变。高风之所扇,作者间出,班班可述矣。”《蔡宽夫诗话》云:“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乃杂见于世。杜子美最为晚出,三十年来,学诗者非子美不道,虽武夫、女子皆知尊异之。”

  庐山高赠同年刘凝之归南康  欧阳修

  《王直方诗话》云:“郭功甫少时,喜诵文忠公诗。一日,过梅圣俞,曰:‘近得永叔书,方作《庐山高》诗赠刘同年,自以为得意,恨未见此诗。’功甫为诵之,圣俞击节叹赏曰:‘使吾更作诗三十年,亦不能道其中一句。’功甫再诵,不觉心醉,遂置酒,又再诵,酒数行,凡诵十数遍,不交一谈而罢。明日,圣俞赠功甫诗,其略曰:‘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石林诗话》云:“毗陵正素处士张子厚善书,余尝于其家见欧公子棐以乌丝栏绢一轴,求子厚书文忠公《明妃曲》两篇,《庐山高》一篇。略云:‘先公平生,未尝矜大所为文,一日被酒,语棐:“《庐山高》,今人不能为,惟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至于前章,则子美亦不能为,惟吾能之也。”因欲别录此三篇,藏之以志公意。’”

  庐山高哉几千仞兮,盘根几百里,巀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销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苍穹之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硿。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语,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霞翠碧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痝。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盈畴兮酿酒盈缸。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面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相思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红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寒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明妃曲  王安石

  渔隐丛话云:“介甫《明妃曲》二首,辞格超逸,诚不下永叔。”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安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同前

  明妃出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题丛台  杜俨

  吕忠穆公《燕魏录》云:“磁州邯郸县二里许,有丛台,赵国游览之地,气象雄古。本朝过客题诗亦多,惟杜俨一诗尤佳。”

  嫦娥拂明月,照我登丛台。丛台几回经月照,粉黛绮罗安在哉。此月常皎洁,此台永崔嵬。台前杨花春思静,台上雁影秋风回。春来秋往如过隙,寂寞前朝不堪忆。如今明月射莓苔,在昔层云照金碧。可怜金碧已成尘,鸾驭翩翩归未得。荒榛败棘连郊野,耕夫时得鸳鸯瓦。千古兴亡一梦中,台下漳波遗恨写。君不见长安年少挂轻裘,夕饮朝歌不识愁,月明试向丛台游。

  垓下  陈彦升

  《燕魏录》云:“陈彦升资政篇什尤高,尝为《彭门八咏》,士大夫传诵。彭门,今徐州也。南通垓下,北连丰沛,有范增墓。又唐张封建尝为徐泗节度使,有燕子楼,白乐天《长庆集》载之甚详,此不具述。《八咏》兵火以来失之,惟记三篇。”

  九里山南楚汉争,风波翻覆走长鲸。霸图欲断中宵失,帝业时来一战成。懒渡沧江惭父老,更无勍敌压韩彭。农人不识当时意,只得春霖事耦耕。

  范增墓

  藏名羞立虎狼朝,乘鹤东依项藉豪。愤失壮图撞玉斗,不知天命与金刀。还家落日埋英气,回首浮云委旧劳。百步西连陵母冢,峨峨先识泰山高。

  燕子楼

  《西清诗话》云:“彦升《燕子楼》诗,辞致清绝。东坡守徐,移书彦升曰:‘《彭城八咏》,如《燕子楼》篇,直使鲍、谢敛手,温、李变色也。’”

  仆射松楸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边楼。风清玉簟愁欹枕,月满珠帘懒上钩。旧事欲论乡梦断,新诗吟就海潭秋。乐天才似春深雨,断送残花一夕休。

  子房庙

  《洞江诗话》云:“彦升《彭门八咏》为人所称,多以《燕子楼》为绝唱,殊不知《子房庙》诗最为警绝。”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雍容进退全天道,凛烈高风万古无。

  绝句  郑文宝

  《蔡宽夫诗话》云:“郑文宝情致深婉,比当时流辈,能不专使事,而犹长于绝句,如云云等类,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

  一夜西风旅雁秋,背身调镞索征裘。关山落尽黄榆叶,驻马谁家唱石州。

  同前  前人

  江云薄薄日斜晖,江馆萧条独掩扉。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犹作一双飞。

  题王子晋祠  前人

  《西清诗话》云:“缑氏王子晋升仙之地,有祠在焉。郑文宝尝题一绝,后晏元献见之,取白乐天语书其后,云:‘此诗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

  秋云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

  爽约  前人

  《诗事》载:“欧公云:‘文宝诗如王维、杜甫。’而僧文莹作《湘山野录》,犹恨欧公不多见郑诗。予家有《郑集》二十卷,兵火散亡,每惜之,今记其一二绝句云云。”

  吟绕虚廊更向阑,绣窗灯影背栏干。燕栖莺宿无人语,一夜萧萧细雨寒。

  题松滋东禅院

  百花深处小危楼,千步苍苔到叶舟。一夜楚江寒食雨,离人白尽未归头。

  送唐子方之贬所  李师中

  《燕魏录》云:“李诚之文章外,诗什尤高。嘉祐间,唐介子方以言切直,忤仁庙被责,诚之以诗送行,士大夫莫不传诵。久在岭南,尝为《唐州太守》诗,该名教尤可重。”《湘素杂记》云:“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缪矣。’余按《倦游录》载,唐介为台官,廷疏宰相之失,仁庙怒,谪英州别驾。朝中士大夫以诗送行者颇众,独李师中待制一篇,为人传诵云云。此正所谓进退韵格也。按《韵略》,‘难’字第二十五,‘山’字第二十七,‘寒’字又在二十五,而‘还’字又在二十七,一进一退,试合体格,岂率尔而为之哉?近阅《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语言,乃以此为落韵诗,盖渠但不见郑谷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说,而妄为云云也。”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载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已死奸谀骨尚寒。天为吾皇宗社计,肯教夫子不生还。

  唐州太守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于名教岂无心。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书磨崖碑后  黄庭坚

  苕溪渔隐云:“余顷岁往来湘中,屡游浯溪,徘徊磨崖碑下,读诸贤留题,惟鲁直、文潜二诗,杰句伟论,殆为绝唱,后来难措词矣。”

  春风吹船著音斫。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包柔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趋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跼蹐还京师。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臣结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安知忠臣痛至骨,后世但赏琼琚词。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断崖苍藓对立久,疏雨为洗前朝悲。

  读中兴颂  张耒

  《复斋谩录》云:“张文潜集中载《中兴颂》诗,此诗号杰出。”《竹坡诗话》云:“《中兴碑》诗,可谓妙绝今古。”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史笔下蛟龙字。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手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行色 司马池

  《温公诗话》云:“先公监安丰酒税赴官,有《行色》诗云云,岂非状难写之景也?”梅圣俞云:“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诗有焉。”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久旱微雨

  《复斋谩录》云:“江公著初任洛阳尉,《久旱微雨》诗作云云,温公于士人家见之,借纸笔修刺,谒江,且为称荐,由此知名。”

  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雷车却碾山前过,不洒原头陌上尘。

  题传舍

  《珊瑚钩诗话》云:“卢秉侍郎,尝作江南郡缘,于传舍中题诗云云,王荆公见而称之,立荐于朝,不数年登载贰卿。”《西溪丛语》云:“此诗脍炙人口,乃德清人卢政议诗。更有一绝云云。”

  青衫白发病参军,旋籴黄梁置酒樽。但得有钱留客醉,也胜骑马傍人门。

  绝句

  十日都门风薄衣,捣砧声重雁南飞。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肥。

  题老柏院  张在

  《湘山野录》云:“青州布衣张在,少能文,尤精于诗。《题兴龙寺老柏院》诗云云,为人所传诵。皇祐中,文潞公镇青州,诣老柏院,访在所题处,字已漫灭。公惜其不传,为大字书于西庑之壁。后三十余年,东平毕仲甫见公于洛下,公诵其诗,嘱毕往观。至青,访其故处,壁已圯毁,不可复得,为刻于天宫石柱。”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去又回。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恰似不曾来。

  御沟柳  陈执中

  《两朝宝训》云:“真宗赋《御沟柳》诗,令宰相、两省和。陈执中诗云云,其诗最尤者。”

  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先得照龙津。君王自爱天然态,恨杀昭阳学舞人。

  海棠  陈去非

  《复斋谩录》云:“郑谷《蜀中海棠》诗二首,前一云:‘浓丽最佳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后一云:‘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故钱希白《海棠》诗云:‘子美无情甚,郎官属意频。’然欧公以郑诗为格卑。近世陈去非,尝用郑意赋海棠云云,虽本郑意,便觉才力相去不侔矣。”

  海棠默默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

  田间  郑獬

  《复斋谩录》论二诗云:“第二句相类,然皆清绝可爱。”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淮中晚泊渎头  苏轼

  《王直方诗话》云:“山谷爱子美绝句云云,累书此诗,或真字与大字。”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题滕王阁  王安国

  《复斋谩录》云:“王平甫年十三,登滕王阁赋诗。郡守张侯见而异之,为启宴张乐于其上。其后建中靖国元年,其女识之于石云。”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猜你喜欢
  ◆张承旨起岩(华峰漫稿)·顾嗣立
  楔子·关汉卿
  第二折·贾仲明
  第二折·王晔
  第二折·高文秀
  卷六·白居易
  高楼·周作人
  初集卷十九·乾隆
  卷二十一·乾隆
  卷一·杨基
  南湖集巻五·张镃
  卷七十三·徐倬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二·康熙
  卷十·许及之
  提要·洪焱祖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二·志第十四·地理五·宋濂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唐初为杭州,后改余杭郡,又仍为杭州。五代钱镠据两浙,号吴越国。宋高宗南渡,都之,为临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保甲   熙宁三年十二月乙丑,中书言:『司农寺定畿县保甲条制,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者及物产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乃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

  • 卷之六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议长原采是阁员长官·刘以芬

    民国肇建,百度更新,人民以习****久,茫然不知共和为何事,内阁、议会为何物。岂独蚩蚩者氓如是,即身居枢要者亦何莫不然。忆民元陆征祥任国务总理,出席参议院报告施政方针,竟大谈请客、做生日、开菜单等等,而无一语涉及政治,致全

  • 康君立传·薛居正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段文楚削减军人粮饷,兵士怨声四起。康君立和

  • 第五篇 殉难六烈士传·梁启超

    康广仁传康君,名有溥,字广仁,以字行,号幼博,又号大广,南海先生同母弟也。精悍厉鸷,明照锐断,见事理若区别黑白,勇于任事,洞于察机,善于观人,达于生死之故,长于治事之条理,严于律己,勇于改过。自少即绝意不事举业,以为本国之弱亡,皆由八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三·吴楚材

    东汉纪孝安皇帝纲 庚申,永宁元年,夏四月,立子保为皇太子。以杨震为司徒。纲 辛酉,建光元年,春三月,皇太后邓氏崩。封邓骘为上蔡侯。目 太后自临朝以来,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民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

  • 卷十五·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五宋 段昌武 撰豳郑诗谱曰豳者后稷之曽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孔曰周本纪云舜封后稷于邰杜预云豳在新平漆县东北邰今始平武功县所治厘城是也邰近而豳逺从内出外

  • 卷六·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六【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齊僖三十年晉緡四年衛宣十八年蔡桓十四年鄭莊四十三年曹莊公射姑元年陳厲六年?靖三年宋莊九年秦出子三年楚武四十年】春正月齊人衛人鄭人盟于惡曹【惡

  • ○优毕叉颂第六·玄觉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九卷·宗赜慈觉

    沙弥受戒文行者初请得度牒。以箱复托呈本师并知事头首。各礼谢三拜。选日剃度。维那司请受戒一人。引请阇梨一人。作梵阇梨一人。隔宿剃头。但顶心留方寸许。至日僧堂或法堂上安排。设戒师高座。前铺毡席。香案上用手

  • 中国鹦鹉·比格斯

    沙漠中的迈登庄园的夜晚宁静而温馨,突然一声恐怖的尖叫划破夜空:“救命!救命!杀人啦!放下枪!救命!”人们匆匆跑出屋子,看到的却只是平静的月色。当叫声再次响起时,人们终于寻到了声源:一只名叫托尼的鹦鹉正在制造着恐怖之夜。只

  • 郴行录·张舜民

    日记体游记。北宋张舜民(邠州人,今长武县人)著。现存66条。记录了作者遭贬赴任途中的见闻日程,其中在黄州与苏轼同游武昌樊山谈鱼论诗的掌故,尤能记录当时文化界的一些逸闻趣事。有《四库全书》本等。

  • 金壁玄文·廖瑀

    宋代廖瑀撰,风水著作。

  • 蕉帕记·单本

    明代传奇剧本。单本撰。增补本《曲品》著录。写南宋书生龙骧,父母双亡,寄寓其父同僚胡章家,钟情章女弱妹,因无人作媒,未遂所愿。西施死后,罚为白牝狐,已修炼3000余年,须借人真阳之气,方成正果。狐精见龙骧有仙骨,便化作胡弱妹,以

  • 鲸背吟集·宋无

    诗别集。元宋无著。一卷。卷首有作者至元二十八年(1291)自序。所收三十三首七言绝句,皆至元二十八年从事征东幕府浮于海上所作,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卷末有自跋云:“子弟录

  • 周官集传·毛应龙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着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天

  • 心经随喜·胡兰成

    《心经随喜》的作者是胡兰成。讲述了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