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要义卷七

宋 魏了翁 撰

士相见礼

经亦有见君见大夫独以士相见名

士相见礼第三 郑目録云于五礼属賔礼大小戴及别録皆第三 释曰郑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释经亦有大夫及庻人见君之礼亦士见大夫之法独以士相见为名者以其两士职位不殊同类昵近

雉不可生服故死贽左头従阳

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云左头头阳也者曲礼云执禽者左首雉与羔鴈同是合生执之物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云今文头为脰者郑不従今文者以其脰项也项不得为头故不従也

士必由绍介孺悲不由故辞

此云某子以命命某见谓旧未相见今始来见主人故须某子传通孺悲欲见孔子不由绍介故孔子辞以疾

士虽平敌相尊敬故必以贽见

主人曰云云敢辞贽宾对曰某不以贽不敢见 释曰此士相见唯是平敌相抗案曲礼云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并不问爵之大小唯以相尊敬为先后故虽两士亦得云相尊敬不敢空手须以贽相见

鲁哀公执贽见周丰是下贤

主人曰云云敢固辞宾曰某也不依于贽不敢见云云释曰凡相见之礼以卑见尊必依挚礼记檀弓云鲁

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者是下贤非正法今士相见云不依于挚不敢见谦自卑也

请见者欢心未交反见则燕矣

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释曰注云宾反见则燕矣者上士冠礼宾士昬纳采之等礼记皆有礼宾飨宾之事明此行礼主人留必不虚宜有欢燕故云则燕矣以挚相见非聘问之礼燕既在寝明前相见亦在寝之庭矣若诸文有留宾者多是礼宾之事知此不行礼宾而云燕者彼诸文皆是为余事相见以其事重故为礼宾此直当身相见其事轻故直有燕矣

宾反见则燕臣见于君亦当然

注下云凡燕见于君至凡侍坐于君子记反见之燕义 释曰云臣初见于君再拜奠挚而出者郑欲见自燕见于君下至凡侍坐于君子皆反见燕法其中仍有臣见于君法臣始见于君法礼卑奠挚而出君亦当遣人留之燕也

凡贽有还有不还

主人复见之以其贽曰云云请还贽于将命者 释曰云复见之者礼尚徃来也者郑解主人还挚之意云礼尚往来曲礼文五等诸侯身自出朝及遣臣出聘以其圭璋重不可遥复朝聘讫即还之璧琮财轻故不还彼朝聘用玉自为一礼有不还之义其在国之臣自执挚相见虽禽贽皆还之臣见于君则不还义与朝聘异不可相决也

下大夫执雁上大夫麛或云麛孤挚

下大夫相见以雁餙之以布维之以索如执雉上大夫云云 释曰云雁取知时者以其木落南翔冰泮北徂随阳南北义取大夫能従君政教而施之云飞翔有行列也者义取大夫能依其位次尊卑有序也上士执雉左头奉之此云如执雉明执雁者亦左头奉之云上大夫卿也者即三卿也云羔取其従帅者凡羔羊羣皆有引帅若卿之从君之命者也云羣而不党也者羔羊羣而不党义取三卿亦皆正直虽羣居不阿党也云如麛执之者秋献麛有成礼如之者案礼器曲礼三千郑云曲犹事礼谓今礼也其中事仪三千则礼未亡之时三千条内有此献麛之法是有成礼可依故此经得如之也云或曰麛孤之挚也者案大宗伯及大行人与聘礼皆云孤执皮帛谓天子之孤与诸侯之孤执皮帛今此执麛者谓新升为孤见已君法至余事则皆皮帛也

以贽相见者有数常朝余防皆执笏

释曰凡以挚相见之法唯有新升为臣及聘朝及他国君来主国之臣见皆执挚相见常朝及余防聚皆执笏无执挚见卑之法檀弓云哀公执挚见已臣周丰者彼谓下贤非正法也

君于士不答拜此答一拜以新升为士

士大夫则奠贽再拜稽首君答一拜 释曰臣拜君云再拜稽首则君答一拜者当作首则九拜中奇拜是也云言君答士大夫一拜则于庻人不答之者案曲礼君子士不答拜谓已士此得与大夫同答一拜者士贱君不答拜此以新升为士故答拜聘礼问劳云答士拜者亦以新使反故拜之也

老者谓致仕大人郑诸解各异

云与老者言言使弟子者谓七十致仕之人依书大夫致仕为父师士致仕为少师教郷闾子弟雷次宗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云大人卿大夫也者此云言事君明非天子诸侯又非士是卿大夫可知又案下文云凡与大人言始视靣中视抱卒视靣并是臣视君之法则大人据君也又礼运云大人世及以为礼郑解为诸侯者以彼上文云天下为家以据天子明下云大人是诸侯可知易革卦云君子豹变据诸侯则大人虎变是天子可知又案论语云狎大人注为天子诸侯为政教者彼据小人不在朝廷故以大人为天子诸侯政教解之郑皆望文为义故解大人不同

正礼食则君前无食此君臣俱有食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徧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后食释曰此经及下经论臣侍君坐得赐食之法郑云先饭示为君尝食也者凡君将食必有膳宰进食则膳宰尝君前之食备火齐不得下文是也今此文谓膳宰不在则侍食者自尝自已前食旣不尝君前食则不正尝食故云示为君尝食也云此谓君与之礼食者谓君与臣小小礼食法仍非正礼食正礼食则公食大夫是也彼君前无食此君臣俱有食故知小小礼食此即玉藻云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彼云客之则此注礼食亦不得祭故一也但此文不云客之命之祭然后祭文不具也若寻常食不得云礼食亦不得祭故郑注玉藻云侍食则正不祭是也

膳宰进食则臣不尝太子不侍食

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注将食犹进 释曰云膳宰进食则臣不尝食者臣为君尝食本为膳宰不在今膳宰既在明臣不尝食也是以玉藻云若有尝羞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饭饮而俟凡君食臣有侍食之时唯子不侍食是以文王世子云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是太子不侍食若卿大夫已下则有侍食法故内则云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羣子妇佐馂是也

大燕饮君先釂此赐爵臣先饮

若君赐之爵则下席拜稽首受爵升席祭卒爵云云释曰云受爵者于尊所者曲礼亦是赐爵法而云酒

进则起拜受于尊所是也云至于授爵坐授人耳见曲礼与玉藻并此文并无立授之文故知坐授也云必俟君卒爵者若欲其釂然也者此经文与玉藻文同皆燕而君客之赐爵法故臣先饮以酒是甘味欲美君之味故先饮必待君卒爵而后授虚爵者臣意若欲君尽爵然也案曲礼云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彼是大燕饮礼故郑注引燕礼曰公卒爵而后饮

宅者谓致仕刺草诗所谓赵

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云云他国之人则曰外臣 释曰此亦自称于君以其致仕不在故指宅而言故云宅者谓致仕者也云或在国中或在野者案尔雅郊外曰野则自郊至畿五百里内皆名野又案乡大夫职国中七尺野自六尺此亦云在国在野相对其言国外则云野国内则云宅在野者城外畿内皆是也云载师之职者彼郑注云宅田致仕者之家所受田也引之证彼言宅田据地此言宅据所居一也云刺犹刬除也者案诗有其鏄斯赵注云赵刺也故以刺为刬除草木者也

古文伸作信早作蚤

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郑云古文伸作信早作蚤此二字古通用故大宗伯云侯执身圭为信字诗云一之日其蚤为蚤字既通用叠古文者据字体非直从今为正

君降送士卑不敢辞大夫得辞

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辞遂出注不敢辞其降于已太崇不敢当也大夫则辞退下比及门三辞注下亦降也释曰云大夫则辞退下者对上不敢辞是士士卑不敢辞降大夫之内兼五卿三大夫臣中尊者故得辞降也

仪礼要义卷七

猜你喜欢
  ●竹窗随笔·袾宏
  提要·毛奇龄
  卷一·胡彦升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一·佚名
  提要·佚名
  卷九十三·卫湜
  卷二十七·山井鼎
  卷三十一·湛若水
  谋失第二十五·管仲
  实质与影像·钱穆
  缘 成 史 观·太虚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佚名
  顺权方便经卷下·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439_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 ●卷九·徐陵

    ○歌辞二首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华发色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

  • 第十七出 效颦·梁辰鱼

    【普贤歌】〔丑扮东施做大肚上〕奴家还是个女裙钗。长被奸情弄出来。淸明受得胎。端阳便养孩。未到中秋身子又大。奴家姓施。住在苎萝东村。因此唤作东施。我家祖居在此。只因人丁众多。分下一支往西村去。西村叔叔

  • ●丙寅(同治五年)·林占梅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大廷)观察二首凤池奏罢出朝端,昼日心诚一点丹;已见扬鞭游绝塞,曾经决策息狂澜。衡才惟务华而实,持律能兼猛与宽。絃诵堂幽萧牍简,皋比豸服共瞻观。胸怀叔度叹汪洋,揽辔澄清志四方;善政几多传泐颂,仁风到处羡

  • 卷四十七·徐世昌

    赵执信赵执信,字仲符,号秋谷,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右赞善。有《饴山堂集》。除草久旱惜庭草,秋来随意繁。宁知藉残雨,亦复碍闲门。芳芷元殊臭,寒霜岂有恩。殷勤向原野,何处不春温。出宫词

  • 山谷集补钞·吴之振

    黄庭坚记梦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宗室公寿挽词昔在熙宁日,葭莩接贵游。题诗奉

  • 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二五 周瘦鹃·周作人

    关于鲁迅与周瘦鹃的事情,以前曾经有人在报上说及,因为周君所译的《欧美小说译丛》三册,由出版书店送往教育部审定登记,批复甚为赞许,其时鲁迅在社会教育司任科长,这事就是他所办的。批语当初见过,已记不清了,大意对于周君采译

  • 庾准传·刘昫

    庾准,常州人。父亲光先,天宝年中(742)任过文部侍郎。准凭借门荫入仕,与宰相王缙亲近,缙马上引见他任郎中、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准文学知识很少,而凭借长相柔媚进朝,也不是属于儒人之流,被当时人们非常看不起。不久又调为御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中·佚名

    敬陈时务疏(光绪七年)宜及时自强疏(光绪七年)购器开矿疏通运道疏(光绪七年)请特简人才疏(光绪七年)熟审边情疏(光绪七年)保小捍边当谋自强疏(光绪八年)通筹边备疏(附法人窥取越南北边片)(光绪八年)遵旨会议疏(光绪八年)筹拟海防六条疏(光

  • 卷三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六丧服小记丧服小记盖对丧大记而言乃仪礼第十二篇疏义朱子谓是丧服传也丧服为正经篇名正经之後有记既以补经文所未备此篇详於丧服又补正经後记之所未备以所记之事较小故名小记斩衰括髪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无常品第三。)第十八意生身门二。初许宣。二正说。今初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别

  • 复李荫亭居士书·太虚

    荫亭居士鉴:得书悉,隐修五台,为欣为慰!所譬三期颇佳;但吾意确立僧寺整理法,乃是军政;使僧出家受戒修学办事皆如法整理,而在家佛徒亦皆助成,乃为训政;整理完成,僧能真住持佛法,在家能正信护佛法,乃入宪政。今去初期尚远,遑云三期?幸再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二侍者海澄记录住明州慈溪县五磊山灵峰禅寺语录佛诞请上堂僧问本来不生因甚降生于皇宫师云病眼见空华进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何是独尊之旨师云倚天长剑逼人寒进云今日

  • 中星谱·胡亶

    一卷。清胡亶(生卒年不详)撰。胡亶号励斋,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书,精研天文。是书所订经星四十五,二十八宿之外增以大角、贯索、天市、帝座、织女、河鼓、天津、北落师门、土司空、天囷、五车、参左肩、参右足、天狼

  • 文房四谱·苏易简

    我国古代系统介绍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第一部专著。又名《文房四宝谱》。北宋苏易简撰于雍熙三年(986年)。凡笔谱二卷、砚谱各一卷,附笔格、水滴器。各述本末、制作及故实并有关诗词文赋,援引类书及唐五代以

  • 道教史·许地山

    许地山编。1934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新版,收入“终极关怀系列”第十一。作者是台湾台南人,1934年于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完成此书。书的副标题为“道的源起与发展”,分为七部分。一《道的意

  • 幻中真·刘璋

    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目录书影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二回。题“烟霞散人编次,泉石主人评定”。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书叙苏州府吴县吉扶云和易素娥夫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