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乐府古辞】

【杂曲歌辞】

【蜨蝶行】

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

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传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乐府诗集》六十一。《诗纪》七。又《初学记》三十、万花谷后四十俱引园、燕、间三韵。○逯案。持之我入紫深宫中句有倒误。当作持之我入此深宫中。或作持之我深入紫宫中。)

【梁甫吟】

〖古文苑作古梁父吟。不题诸葛亮名字。《类聚》、《乐府诗集》等均题蜀诸葛亮作。按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太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据此。梁甫吟不始於孔明。而此辞亦与孔明无关。今附入汉杂曲歌辞中。〗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类聚》十九引《蜀志》作梁父吟。古文苑四作梁父吟。《乐府诗集》四十一。草堂诗笺一同李诗注引三齐记略。《文选》补遗三十四。西溪丛话上。广《文选》十三。《诗纪》四作诸葛亮梁甫吟。又《御览》百五十七、环宇记十八并引《郡国志》。录里、似、子三韵。沧浪诗话作梁父吟。引追望阴阳里、田强固野子二句。)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乐府诗集》六十二。《文选》补遗三十六。广《文选》十二。《诗纪》七。)

【前缓声歌】

水中之马。必有陆地之船。但有意气不能自前。心非木石。荆根株数得覆盖天。当复思东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鱼。不在大小。但有朝於复来。长笛续短笛。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乐府诗集》六十五。广《文选》十二。《诗纪》七。)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玉台诗下有无名人三字。〗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共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於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於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发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住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交用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想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顾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页页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七十三、古乐府十并作焦仲卿妻。《诗纪》七。又《类聚》三十二引徊、衣、诗、移、息、迟、为、光、囊、绳十韵。吴棫韵补九引区、由二韵。韵补一引专、辛二韵及鞍、穿二韵。○逯案。新妇初来时下。《诗纪》有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此后人所妄增。草堂诗笺三十五引此诗尚直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且始扶床之小姑。三二年后亦不能与兰芝等长。又杂彩三百疋。交用市鲑珍。按作用者是。钱与杂彩皆是货币。故下言交用也。作广者。后人不谙币制故妄改。)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乐府诗集》七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七。)

【乐府】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毛荅》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类聚》作良。○《乐府诗集》七十七。《御览》九百八十二。)

《诗纪》七。文《类聚》八十一引香、良二韵。万花各三十二引香、良二韵。

【离歌】〖《诗纪》作杂歌。注云。一作离歌。〗

晨行梓道中。梓叶相切磨。与君别交中。繣如新缣罗。裂之有馀丝。吐之无还期。(○《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七。)

【箜篌谣】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从风暂靡草。宝贵上升天。不见山巅树。摧扤下为薪。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文苑作时至出作尘。《诗纪》云。一云时至出作尘。○文苑英华二百十失名。次梁刘孝威后。《乐府诗集》八十七作无名氏。又《御览》四百六作古歌辞。引亲、秦二韵。)

【猛虎行】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乐府诗集》三十一。《文选》二十八猛虎行注。《文选》三十杂诗注。《诗纪》七。)

【同上】

少年惶且怖。伶亻甹到他乡。(○《文选》十六寡妇赋注。)

禀气有丰约。受形有短长。(○《文选》五十谢灵运传论注。)

【上留田行】

出是上独西门。三荆同一根生。一荆断绝不长。兄弟有两三人。块摧独贫。(○《文选》二十八豫章行注。)

【同上】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乐府诗集》三十八上留田行注。《诗纪》七。)

【古八变歌】

〖选诗拾遗曰:古歌有八变、九曲之名。未详其义。李尤九曲歌曰: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挽日车。傅玄九曲歌曰: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全篇无传。独八变仅存。乐府诸书亦不收也。○逯案。此诗可疑。〗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枯桑鸣中林。纬络响空阶。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选诗拾遗。古诗类苑四十五。《诗纪》七。又《御览》二十五引台、来二韵。)

【古歌】

上金殿。著玉樽。延贵客。入金门。入金门。上金堂。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奕并复行。朱火飏烟雾。博山吐微香。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今日乐相乐。延年寿千霜。(○选诗拾遗。古诗类苑四十五。《诗纪》七。又《类聚》七十四引樽、门、堂、羊、商、行六韵。)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选诗拾遗。古诗类苑四十五。《诗纪》七。又《御览》二十五作古乐府歌。所引缺忧、头二韵。《文选》二十三七哀诗注作古诗。引忧、头、二韵。○逯案。此歌与前悲歌当为同篇残文。)

【艳歌】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轮舆。(○选诗拾遗。古诗类苑三十三。《诗纪》七。又《御览》五百三十九作古艳诗。引从、鱼、壶、竿四韵。)

【古咄唶歌】

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文选》十八笙赋注。《诗纪》七。)

【古胡无人行】

望胡地。何崄《山则》。断胡头。脯胡臆。(○《御览》八百。)

【古步出夏门行】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文选》二十关中诗注。)

市朝易人。千载墓平。(○《文选》二十八门有车马客诗注、三十和伏武昌诗注。)

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文选》二十七从军诗注。)

【古新成安乐宫】

般鼓钟声。尽为铿锵。(○《文选》十七舞赋注。)

【视刀钅睘歌】〖《文选》补遗云。亦入乐府。〗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动人心。(○《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逯案。《文选》补遗此篇置汉悲歌后。而赵整酒德歌前。殆以为汉歌乎。)

【古乐府罩辞】

罩初何得。端来得鲋。小者如手。大者如履。孝子持归遗我公姬。(诗乘作姥。)安得此鱼。适与罩迕。从今以后。但当求鲋。(○《御览》九百三十七。)

【鸡鸣歌】

〖乐府云。乐府广题曰:汉有鸡鸣卫士。主鸡唱宫外。旧仪。宫中与台并不得畜鸡。昼漏尽。夜漏起。中黄门持五夜。甲夜毕传乙。乙夜毕传丙。丙夜毕传丁。丁夜毕传戊。戊夜是为五更。未明三刻。鸡鸣卫士起唱。晋太康地记曰:后汉固始、鮦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於关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

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乐府诗集》八十三。○逯案。汉七言诗率句句用韵。今此第三句不韵。似经后人窜改。)

【古艳歌】

孔雀东飞。苦寒无衣。为君作妻。中心恻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批。尚言吾迟。(○《御览》八百二十六。

逯案。古诗为焦仲卿作即继承此歌。)

【同上】〖《诗纪》作古诗。〗

行行随道。经历山陂。马啖柏页。人啖柏脂。不可常饱。聊可遏饥。(○艺文《类聚》八十八。《御览》四百八十六。草堂诗笺十六空囊诗注。《诗纪》十。又《御览》九百五十三木部松引脂、饥二韵。)

【同上】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御览》六百八十九、九百七。)

【同上】

兰草自生香。生于大道傍。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匡谬正俗七。升庵诗话兰草条。《诗纪》十作古乐府。)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御览》十四。)

【同上】

白盐海东来。美豉出鲁门。(○《书钞》百四十六。《御览》八百五十五。)

【同上】

居穷衣单薄。肠中常苦饥。(○《文选》二十七善哉行注。)

【古乐府诗】

请说剑。骏犀标首。玉琢中央。六一所善。王者所杖。带以上车。如燕飞扬。(○《书钞》百二十二。)

【同上】

凿石见火能几时。(○《文选》二十六河阳诗注。)

【古乐府】

东家公。字仲春。柱一鸠。杖{倵足}唇。(○玉烛宝典正月孟春第一。)

【同上】

布谷鸣。农人惊。(○玉烛宝典二月仲春第二。)

【同上】

啄木高飞乍低仰。抟树林薮著榆桑。低足头啄劚如劚。飞鸣相骤声如篁。(○玉烛宝典五月仲夏第五。)

【同上】

豹则虎之弟。鹰则鹞之兄。(○《御览》九百二十六。)

【同上】

天寒知被薄。忧思知夜长。(○《御览》七百七。)

【同上】

琉璃琥珀象牙槃。(○《御览》七百五十八。)

【古妍歌】

妍歌展妙声。发曲吐令辞。(○《文选》四十六曲水诗序注。)

【乐府歌】

集会高堂上。长弹箜篌。(○《书钞》一百十。)

【乐府歌】

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华。(○《书钞》百四十八。)

【《汉书》歌】

上蓬莱。咀琼英。(○《文选》五吴都赋刘渊林注。)

【古歌】

田中菟丝。何尝可络。道边燕麦。何尝可获。(○《御览》九百九十四。)

【同上】

长笛续短笛。愿陛下保寿无极。(事类赋只作长笛短笛。保寿无极。○《书钞》百十一。《御览》五百八十。事类赋笛赋注。)

【同上】

大忧摧人肺肝心。(○《文选》二十一三良诗注。)

【同上】

流尘生玉匣。(○《御览》七百十三。)

【歌】

濯龙望如海。河桥渡似雷。(○《文选》三东京赋薜综注引洛阳图经。)

【茂陵中书歌】

都孋桂英。美芳鼓行。(○《汉书》礼乐志臣瓒注引。)

【有所思】

有所思。思昔人。曾闵二子善养亲。和颜色。奉晨昏。至诚烝烝通神明。(○宋范晞文对床夜语三。○逯案。此歌似非汉作。姑录存之。)

【古博异辩游】

众星累累如连贝。江河四海如衣带。(○《文选》二十四赠顾交阯公真诗注。)

【古董逃行】

年命冉冉我遒。零落下归山丘。(○汉魏诗乘补遗。)

【古乐府】

青天含翠彩。素日扬清晖。(○汉魏诗乘补遗。)

【古歌】

金荆持作枕。紫荆持作床。(○汉魏诗乘补遗。)

【古歌】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齐民要术二注引泛胜之书。《诗纪》十。又《尔雅》翼一引泛胜之书引穗一韵。)

猜你喜欢
  卷八百零五·彭定求
  卷十一·何汶
  漫叟诗话 全文·佚名
  第一折·佚名
  第三折·关汉卿
  四集卷七十八·乾隆
  卷399 ·佚名
  卷118 ·佚名
  提要·朱彝尊
  唐诗拾遗卷八·高棅
  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御选宋诗卷十七·康熙
  卷二十七·康熙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第二十四出 园内花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都事略卷四十四·王称

    列传二十七  陈尧叟字唐夫阆州阆中人也父省华终左谏议大夫尧叟举进士第一爲光禄寺丞直史馆迁秘书丞乆之爲工部贠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其俗有疾不服药唯祷神尧叟以集验方刻石桂州驿舍自后始有服药者岭外少林木井泉尧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四月癸未朔 享太庙遣侯徐应坤恭代○甲申旌表节妇南直隶溧水县民王崇妻刘氏江浦县民陈甲妻黄氏○准德府清平昭裕王常□氵木岁□庶二子由喿承袭父爵○升四川成都府知府张之厚为本省提学副使○是日 上谕宫

  • ◎奉军侵略东南之失败·刘以芬

    奉军之乘胜入关也,其气锐甚,大有目空余子之概,不特京津一带绝不容他人染指(故对国民军着着进逼),即东南各省亦皆视为囊中物可以予取予求者。奉系将领本分新旧两派,旧派主巩固原有地盘,不必急图发展,新派主向外扩张势力,不宜困守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纪昀

    汉纪高祖隐帝○高祖高祖皇帝姓刘氏讳暠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其后世居于太原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与晋高祖俱事 唐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之知远以所乘马授高祖复取高

  •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七上晋皇甫谧【子方囘】挚虞 束晢 王接 郤诜 阮种华谭【袁甫】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夏侯湛【弟淳淳子承】潘岳【从子尼】张载【弟协】江统【子

  • 续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叔夜 忠文公 字稽仲耆之曾孙信州永丰人以荫调兰州录知襄城陈留二县颍州倅舒海泰三州守召对除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迁右司员外郎以事忤蔡京贬西安州仓草场久之

  • 附录·佚名

    咏火轮车呈督帅吴中丞大澂赠张明远孝廉入都和张幼亦太守原韵甲午十二月癸亥,卫汝贵伏诛,诗以纪之闻台事有感感事五首闻和议定约,感赋三首沪上感咏十二首闻刘渊亭军门台南内渡癸丑章门病中感怀诸将四首(乙酉法人乞和,同时请

  • 辛术传·李延寿

    辛术,字怀哲,从小聪明敏锐,遇事颇有见解,脱去布衣入仕,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负责建筑邺城的宫殿,他处事明白畅达,工匠们都尽心尽力。再迁任为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为政有能员的名声。朝廷命他为并州长史,因遭父丧

  • 李景传·薛居正

    李景,本名王景,到将向后周称臣时,因触犯庙讳的缘故,所以改了名。李景是李繮的长子,李繮去世后,就继承了伪帝位,改元为保大。以二弟李遂为皇太弟,三弟李达为齐王,又在父亲的灵柩前设盟发誓,兄弟相继帝位。李景僭称帝号之后,正逢中

  • 史天祥传·宋濂

    史天祥,父怀德,为尚书史秉直之弟。太祖八年(1213),太师、国王木华黎随太祖伐金时,史天祥随伯父秉直在涿州投顺太祖,木华黎命史怀德在其帐下统领黑军,任天祥为都镇抚。先选降卒身长武勇者二百人交他统领,后又招收壮丁万余。随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十九天文略【二】恒星角宿角二星增星十五黄赤道俱在辰宫 平道二星黄赤道俱在辰宫 天田二星增星六黄赤道俱在辰宫 周鼎三星黄道在辰巳宫赤道在辰官进贤一星增星九黄赤道俱在辰宫 天门二星增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二市籴考【一】【臣】等谨按马端临市籴考其言市政也曰均输曰市易曰和买皆本於泉府之法所谓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者是也其言籴政也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籴皆本於平籴之法所谓谷

  • 儒效篇第八·荀况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

  • 《坛经》考之一·胡适

    ——跋《曹溪切传》精溪大师别传卜卷,中国已无传本。此本是日本所传,收在《续藏经》二编乙,十九套,第五册,负四八三——四八八。有日本增祖芳的书后云:昔于东武获《曹溪大师

  • 卷二十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国风桧桧朱传云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其君妘姓祝融之后周衰爲郑桓公所灭而迁国焉○郑语云妘姓郐注陆终第四子求言爲妘姓封

  • 定公·定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冬,及郑平。叔还如郑莅盟。【传】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于萧以叛。秋,乐大心从之,大为宋患,宠向魋故

  • 第九十五則 長慶如來無二種語·胡兰成

    第九十五則長慶如來無二種語舉:福州長慶寺慧稜禪師有時云:寧說阿羅漢有三毒,不說如來有二種語。不道如來無語,只是無二種語。保福問:作麼生是如來語?慶云:聾人怎得聞。保福云:情知你向第二頭道。慶問:什麼生是如來語?保福云:喫茶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破庵祖先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