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九经古义卷十五     长洲惠栋撰

谷梁古义

孝经説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以春秋属商孝经属参故应劭风俗通言谷梁为子夏门人杨士勋谓受经于子夏余案桓谭新论云左氏传世遭战国寝蔵后百余年鲁谷梁赤为春秋残略多所违失然则谷梁子非亲受经于子夏矣古人亲受业者称弟子转相授者称门人则谷梁子于子夏犹孟子之于子思故魏麋信注谷梁以为与秦孝公同时也杨士勋言谷梁为经作传传孙卿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案孙卿齐湣襄时人当秦之惠王则在其后又卿著书言天子庙数【僖十五年传天子七庙云云是以贵始德之本也荀卿礼论同】及赙赗襚含之义【隠元年车马曰赗云云在大略篇】述春秋善胥命而言盟诅不及三王【隠八年传亦在大略篇末】诸侯相见仁者居守【二年传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又以大上为天子【隠二年传大上故不名今在君子篇】皆本谷梁之説其言传孙卿信矣又隠元年传云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僖廿二年传云过而不改是谓之过廿三年传云以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今皆在论语中郑论语序云仲弓子夏等所撰论语谶亦言子夏等七十二人共撰仲尼微言其诸圣人之徒私淑诸人者乎又传中所载与仪礼礼记诸经合者不可悉举故郑康成六艺论云谷梁善于经

经典序录云谷梁有段肃注十二卷不详何人隋经籍志云春秋谷梁传十四卷段肃注疑汉人栋案后汉班固传固奏记东平王云农功曹吏殷肃逹学洽闻才能絶伦诵诗三百奉使専对章懐注云固集殷作段然则殷肃即段肃也刘氏史通言肃与京兆祭酒晋冯【冯亦见奏记】尝撰史记以续史迁之书

隠元年传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注信申字古今所共用韦昭国语注云信古伸字士相见礼注云古文伸作信【康成儒行注云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信或为身】

三年经日有食之传云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注云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于内疏云壤字为谷梁音者皆为伤徐邈亦作伤麋信云齐鲁之间谓凿地出土鼠作宂出土皆曰壤或当字从壤盖如麋信之言【九章箅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五壤为息土尚书正义】

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或与有同义故以内外别之四年卫祝吁释文云左氏公羊及诗作州吁案州有祝音故或作祝声之误也

五年传尸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诸侯皆用八佾初献六羽始厉乐矣释诂云厉作也郭氏引此传以证之方言曰厉卬为也瓯越曰卬吴曰厉郭氏云作亦为也【僖廿年新作南门传云作为也】

八年经郑伯使宛来归邴释文云左氏作祊穆天子传云戊戌天子北入于邴郭璞曰邴郑邑左传作祊古方丙同字

注周有千八百诸侯尽京师之地不足以容不合事理疏云见孝经説栋案范注诸侯有大功盛德于王室已下皆采许叔重五经异义之文疏言见孝经説非也

九年经天王使南季来聘传云南氏姓也【顾炎武云南非姓姓字衍文】季字也白虎通引诗传文王十子末云南季载南采也犹祭伯毛伯之谓左传作聃季史记作冉季冉与南同昔故亦作南【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冦聃季为司空周康聃皆畿内地荀子云周公归周注云畿内之国亦名周周公黒肩其后也康叔后封于卫聃季未改封世为卿士也司马迁云冉季载其后世无所见未之攷耳】

桓二年传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也五经异义云公羊説臣子先死君父犹名之【何休注桓二年传云礼臣死君字之与此异】孔子曰鲤也死是已死称名左氏説既没称字而不名【杜预以为孔父称名与贾逵异】桓二年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先君死故称其字谷梁同左氏説谨案论语称鲤也死实未死假言死从左氏谷梁説之闻也【以下郑驳】论语云鲤也死有棺而无椁是实死未葬前也设言死凡人于恩犹不然况圣贤乎

桓四年传春曰田夏曰苗秋曰搜冬曰狩何休废疾曰运斗枢曰夏不田谷梁有夏田于义为短郑君释之云四时皆田夏殷之礼诗云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夏田明矣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显然改先王之法以教授于世若其有所欲改其隂书于纬蔵之以传后王谷梁四时田者近孔子故也公羊正当六国之亡谶纬见读而传为三时田【公羊桓四年传无夏田之语】作传有先后虽异不足以断谷梁也【王制正义】

庄元年夫人孙于齐传云孙之为言犹孙也注云孙孙遁而去非也公羊传云孙者何孙犹孙也何休曰孙犹遁也栋案遁读为循释文音徒困反非也今文尚书云五品不训【后汉书】训读为驯【周礼注】书亦或作驯【史记】驯与循同音循犹巡也巡犹遁也古逡巡字皆作逡遁【见仪礼注】又作逡循【顾炎武论之详矣】是循与遁同又与孙通古文尚书云五品不逊説文引作愻愻犹孙也古逊字皆作孙与遁巡训驯循皆同音【刘向説苑曰大学之教也时禁于未发之曰预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今学记驯作逊】

七年经辛夘昔传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王逸云昔夜也诗云乐酒今昔今诗作夕崔譔庄子注曰昔夕也天官昔人注云昔之言夕也管子小匡云旦昔从事旦昔犹旦夕也昔亦训夜者列子曰尹氏有老役夫昔昔梦为国君张湛云昔昔夜夜也

十七年郑詹自齐逃来传云逃义曰逃义谓君臣之义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楚箴尹克黄亦言君天也天可逃乎是逃义也

廿有二年肆大传云肆失也失古佚字佚与逸同谓逸囚也

廿有四年传礼天子之桷斲之砻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斲之砻之大夫斲之士斲本晋语张老云天子之室斲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注云密密理也石谓砥也先粗砻之加以密砥诸侯砻之注云无密石也大夫斲之注云不砻也士首注云斲其首也尚书大传曰天子之堂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砻之加密石焉大夫达棱士首本庶人到加郑氏注云砻砺之也密石砥之也棱菱也何休公羊注云礼天子斲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斲而砻之不加密石大夫斲之士首本

卅年传燕周之分子也分子犹别子礼记大传云别子为祖注云别子谓公子然则王所生者为王子谓之别者别于世子也燕世家云召公奭与周同姓谯周曰周之支族孔颖达以为谯周考校古史不能知其所出皇甫谧以为文王庶子白虎通云召公文王子王充曰召公周公之兄谷梁以为分子者盖长庶欤

闵元年经盟于洛姑释文云一本作路姑案路洛同音汉书扬雄校猎赋曰尔乃虎路三嵏以为司马晋灼曰路音洛

僖三年公子季友如齐莅盟传云莅者位也郑氏易需彖云位乎天位上位字读为涖涖与莅同

廿有八年经公朝于王所传云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案攷工记载祭侯之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郑氏注云属犹朝防也故白虎通引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然则王所者犹汉时所谓行在所也天子所在曰王所吉日云天子之所此临天下之言也诸侯所在曰公所【郑诗献于公所齐侯镈钟云有共于公所】此临一国之言也下经云天王守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传云朝于庙礼也于外非礼也栋谓天子巡守有朝诸侯之礼故尚书云五载一巡守羣后四朝马融王肃皆云四面朝于方岳之下王巡守而朝之正也召王非正也故仲尼书云天王守于河阳所以正君臣之礼

宣八年葬我小君顷熊疏云案文十八年注云宣母敬嬴此云顷熊者一人有两号故也栋谓顷声近敬熊声同嬴二传由口授故字异而音同而云一人有两号非也

成元年传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栋案古者四民商农工贾士民始于齐之管子管子制国始有士郷故地理志云齐地临淄其中具五民服防云士农工商贾也礼説论之详矣

襄十年传古者天子六师公羊隠五年传注云礼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昭五年传舎中军者何复古也鲁于春秋不得为方伯以二军为复古则诸侯一军之説非矣三略曰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诸侯二师故舎中军为复古古者一二皆积画传写之误也六师即六军也大雅棫朴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毛传云天子六军郑志赵问此诗引常武诗云整我六师不称六军而称六师不达其意答曰师者众之通名故人多云焉欲着其大数则乃称军耳林孝存引诗六师之文以难周礼郑答之云军者兵之大名军礼重言军为其大悉故春秋之兵虽有累万之众皆称师诗云六师即六军也

昭十九年传许世子不知尝药累及许君也注云许君不授子以师傅使不识尝药之义故累及之公羊传云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杀焉尔讥子道之不尽也栋案墨子非攻篇云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夫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虽有爱父之心而适以贼之墨氏此论可谓知言

昭廿有五年宋公佐卒于曲棘传云邡公也注云邡当为访访谋也谋纳公

九经古义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昭二年,尽四年)·孔颖达
  序·邢昺
  六经奥论卷四·郑樵
  卷四十四·郑玉
  卷二十一·江永
  卷四十五·胡广
  卷一百八十一·秦蕙田
  編選者序·欧阳竟无
  卷三 决疑论·周梦颜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致李铁民先生书·太虚
  佛说邪见经·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九·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把门关好·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曲藻·王世贞

    三百篇亡而後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後有古乐府,古匀府不入俗而後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後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後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後有南曲。何元朗云:“北人之曲,以九宫统之。九宫之外,别有道宫、高平、般涉

  • 楔子·郑光祖

    (末扮白敏中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试看金榜标名姓,养子如何不读书。小生姓白,双名敏中,乃白乐天之弟。本贯太原人也。五岁读书,七岁能文,九岁贯通六经。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但出诗一章,士庶递相传写,皆以

  • 卷五十五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起真宗咸平六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六月庚申,合內員寮三直為一。   詔所在官吏,有規避事任,交鬥不協,故為曠失,以幸替移,自今察知,並當劾問譴黜,以戒澆浮。(選舉志在十一月,今從實錄,與去年九月壬子詔相類。)   辛酉,詔

  • ◎民政一·徐天麟

    ○户口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地理志,师古曰,汉之户口,当元始二年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 宦游纪(3)·张瀚

    辛酉之秋,闽中乡试,侍御李公廷龙为监临,檄余入院提调。内外扃健,一以委之,及参阅文艺,亦命余品骘高下。余殚精竭力,昼夜不寝者历二旬余。将拆封发榜,李顾余曰:“古人求士兼取身、言,今仅得其言耳,安得其身?”余曰:&ldquo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己卯朔谕元辅昨览卿等所奏悉见雅量朕怒此辈纷纷扰奏不遂辄逞私臆借言排击甚失国体故治其狂妄之罪非卿等累及卿所奏留中以全卿等之美卿可体朕意即出视事并谕两次辅知又览次辅锡爵题帖内说亡女一事卿可

  •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二月。壬辰。恭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徽号册宝。上礼服御太和殿。恭阅册宝毕。诣慈宁门。皇太后御慈宁宫。大学士捧册宝。依次跪进。上受恭献。大学士跪接置于案。宣读官捧册跪宣。册文曰

  • 方国珍传·张廷玉

    方国珍,黄岩人。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元至正八年(1348),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

  •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司马光

    梁纪十九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 [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辛亥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宝。 [2]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

  • 选举一三·徐松

    唱名【宋会要】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 【宋会要】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三 恩科 即特奏名 恩科即特

  • 鲁颂·駉之什·佚名

    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期,思

  • 孟子纂疏卷二·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庄见孟子曰见于王王语以好乐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防乎【见于之见音现下见于同语去声下同好去声

  • 原叙·李邦献

    夫入德之门,莫大乎知,知斯能至,知而不至者,有矣,未有不知,而能至者也。是以教虽多术,一言以蔽之,曰知。故有志于天下国家者,亦以致知为本。寓直敷文阁领天台祠事河内李公,知而至之者。昔获见之于夔峡,今三十年,公日以通显,分符将指

  • 卷二十五·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五宋 吕祖谦 撰正大雅【説已见正小雅】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欧阳氏曰周自上世以来积功累仁至于文王威德竝着周国自此盛大至武王因之遂伐纣灭商

  •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沙门法宝撰分别业品第四之六论。于前所辨已下。第二别明业障。就中有六。一出业体。二别明僧破。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重罪中大过。六明无间类此一行颂第一明业障体论曰至是虚诳语。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冯玉祥

    作者冯玉祥,此书以冯玉祥口述,其夫人李德全笔录,披露众多蒋介石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由初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动摇不定、民心尽失、为政不仁、一意孤行、蝇营狗苟、 倒行逆施、穷途末路九个部分组成,全景再现一代枭雄

  • 乙酉笔记·佚名

    浦东胡云翘氏旧藏《曾羽王日记》一册,记明清易代之际浦南一隅之纷扰变革,详于乙酉年之“奴变”及松江城守与孔师起义等事。羽王青村人,明末诸生。原书颜曰日记,而其叙述並非逐日记录,亦不按年排比,后先颠倒,凌乱无次,不类日记

  • 四书留书·章世纯

    明章世纯撰。六卷。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举人,官至柳州府知府。闻起义军攻陷京师,悲愤而卒。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并称“临川四家”。其中《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