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人颐 遣兴集

刘延之白头翁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惜。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知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日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惜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愁。 

高适醉赠张旭诗 

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皆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崔颢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静夜思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竹里馆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浩然春晓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贾至春思诗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张谓题长安旅壁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崔孜晏城东庄诗 

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前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频。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直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白居易叹燕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冀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戴石屏诘燕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泥污高一尺。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悯岑寂。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但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废物。 

咏 燕 

燕子哥,燕子哥,汝本微禽灵性多。汝又不要登高第,汝又不想占巍科。汝又不诵学庸论孟,汝又不读韩柳欧苏。汝就自去自来不妨事,却缘何终朝戢羽在檐阿?汝想是戒躁动,厌奔波。躁动恐妨业,奔波怕着魔。见汝安栖巢内似静养,呢喃梁上象吟哦。我爱汝,明媚春光不忽过。我羡汝,喧长夏日不蹉跎。燕子哥,汝做微禽尚如此,可以人不如鸟乎?可以人不如鸟乎?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子西古砚铭 

砚与笔墨,盖器类也。出处相近,任用宠遇相近也,独寿夭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计;砚之寿,以世计。其故何也?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则夭乎?其为用也,笔为动,墨次之,砚近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则夭乎?吾于是而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或曰:“寿夭数也,非钝锐动静所致。即令笔不锐不动,吾知其不能与砚久远也。”虽然,宁为此勿为彼也。铭曰:“不能锐,因以钝为体;不能动,因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 

白乐天对酒诗 

蜗牛角上争名利,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昨日低眉问疾来,今朝收泪吊人回。眼前境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猜你喜欢
  熊德修·唐圭璋
  周弼·唐圭璋
  补遗 卷八·袁枚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第一折·罗贯中
  第一齣~第八齣·王錂
  一星弱火·徐志摩
  昼 梦·林徽因
  卷533 ·佚名
  静思集巻六·郭钰
  一个观念·闻一多
  卷二十六·陈邦彦
  卷五十八·陈廷敬
  卷七百六·佚名
  提要·王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海渔歌卷一·顾太清

    醉蓬莱 和黄山谷看秋山万叠,晓日曈昽,参萤相倚。画栋珠帘,卷高空清丽。老桂香浓,洞箫声远,作瑶池佳会。露缀花梢,风摇鬓影,夜来凉意。此景人间,几曾得见,月拥寒潮,无边云水。满酌天浆,宴鸿都道士。秘诀长生,沧桑变化,对绮筵罗袂。

  •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赵尔巽

      ◎艺术四   王来咸 褚士宝 冯行贞 甘凤池 曹竹斋潘佩言 江之桐 梁九 张涟叶陶 刘源 唐英 戴梓 丁守存 徐寿子建寅 华封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七·汪楫

      崇禎四年六月   ○崇禎四年六月   四年辛未六月癸卯朔免朝   調山東參政劉錫玄為陝西參政陞禮部郎中翁鴻業為廣東副使   左府左都督朱元臣條陳禦敵卹民之策謂東兵雖強計其數不過中國一大縣然當其構難

  • 卷八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八下 【癸汉帝玄更未始元年】考异【按凡例正统已絶簒贼朱注国名不成君亦依正统已絶之例注云如汉帝玄则此汉帝玄三字亦当用白字】春正月攻阜赐诛之又破严尤陈茂

  •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一 汉世系表畧 刘姓出自唐帝尧後有刘累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於蓟为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至孙成伯缺生士会奔秦归晋有子留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士

  • 卷十一·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一 【起癸卯周顷王元年○止庚午周定王十有六年】凡二十八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一>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八·周祖谟

    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虎食物值耳即止,以触其讳故。)或谓之于□。(于音乌,今江南山夷呼虎为□,音狗窦。)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俗曰伯都事抑虎说。)貔,(狸别名也。音毗。)陈楚江淮之间谓之□,(音来。)北燕朝

  • 卷八·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八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中【丙莊王申二年】 九年【齊桓公小白元年晉緡二十衛惠十五蔡哀十鄭厲十六子儀九曹莊十七陳宣八杞靖十九宋閔七秦武十三楚文五】

  • 卷三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四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一王制之庚【名器上】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朝直遥反皆摈者辞也天下谓外及四海也今汉于蛮夷称天子于王矦称皇帝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

  • 卷第二十四·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法华部第四 述曰:&ldquo;凡是开权显实,授声闻成佛记,发迹显本,明成佛甚久远,及但明一乘修证之法,无二无三者,皆此部收。&rdquo; 无量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宝光明胜王佛 南无过一切须弥山王佛 南无宝弥留佛 南无不动法佛 南无坚固盖王佛 南无普功德佛 南无法莎罗弥留佛 南无聚集智声佛 南无智炎华月王佛 南无龙王自在王佛 南无优

  • 八识规矩补注序·佚名

    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体制兼以韵。故知义彼而文从此。扩充之则唯识理事无遗矣。昔天亲虑末学心力减而不永。遂撮瑜伽之文。述三十颂。精择而从略。欲人之易入。目曰唯识三十论。后护法诸师。各出所见以

  • 弥勒经游意·吉藏

    有十重。 第一序王 第二释名 第三辨经宗体 第四论因果 第五出世久远 第六论成道真应 第七辨三会人多少 第八论与释迦同时涅槃 第九明教大小 第十杂料简第一序王诸佛出世大事因缘故。居初发心不足之地。专觉

  • 赏延素心录·周二学

    工艺学论著。清周二学撰。一卷。分别论装潢书画、补缀破画等技术。强调装潢对于书画审美鉴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好,更剥蚀古香。况复侈陈藏弃,仵乖位置,俗惋心神,妙迹蒙尘,庸愈

  •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佚名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康熙六年(1667)正式设立实录馆,命大学士巴泰、图海等人纂

  • 守溪笔记·王鏊

    明王鏊撰。一卷。杂录明代人物逸事,并及当时天下财赋、财用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