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八

金山类【附焦山】

五言律

金山寺         【唐】张 祐

一宿金山寺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城市终日醉醺醺

题金山         【唐】孙 鲂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日新天多賸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题金山         【唐】韩 垂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根盘大江底影挿浮云间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常跻攀

金山寺         【宋】梅尧臣

呉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羣老僧忘嵗月石上看江云

登金山         【明】周 诗

絶岛中流出莲宫匝杳茫谷云通北固津树隔维扬海色朝看近江声夜听长独怜临眺者千古逝汤汤

七言律

宿题金山寺       【唐】刘 沧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萧疎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游金山         【元】萨都拉

约客同游买渡船闲观古刹礼金仙山中好景无多地天下知名第一泉佛阁齐云浮海屿客帆过寺带风烟当年郭璞因何事留与江心作浪传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元】张 翥

危亭突兀戴鳌头俯视沧溟一勺浮龙伯衣冠藏下府梵王台殿起中流扶桑夜色三山日灔滪江声万里秋老我惜无吞海句但磨崖石记曽游

金焦两山        【元】周 权

海暾红处谒仙山不管刚风客櫂寒一鉴寒光开玉匣两螺青黛落银盘天低塔影搀云耸地窄钟声度水寛却羡禅心如止水任敎四面自波澜

金山寺         【元】陈 孚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侵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僧榻夜随鲛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浑

游金山寺        【元】周伯琦

江心一簇翠芙蓉金碧晶荧殿阁重隠士有缘来化鹤梵王无语坐降龙钟声两岸占昏晓海眼中泠湛夏冬八十高僧供茗罢细谈苏米旧时踪

题金山寺        【元】僧明本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两岸船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金山          【明】王叔承

鼋宅龙宫紫气骄壮游南北倚青霄蜀江万里来春水呉屿千寻带暮潮夹岸帆樯扬子渡隔天云树广陵桥临流无限风尘思浊酒淋漓劒影揺

七言絶句

金山寺         【唐】窦 庠

一点青螺碧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晴江万里云飞尽鳌背参差日气红

过金山        【元】耶律楚材

金山前畔水西流一片晴山万里秋萝月团团上东嶂翠屏高挂水晶毬

金山          【明】董应举

南条一线自峨岷拆楚分呉划到天独有妙高台上月不为南北隔风烟

附焦山

五言古

题焦山方丈       【元】萨都拉

江风入霜林寒叶下疎雨萧萧复萧萧可听不可数山僧亦好奇呼童扫行路何处觅秋声肩舆入山去

七言古

自金山放舩至焦山    【宋】苏 轼

金山楼观何躭躭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絶时有沙戸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懐慙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自言乆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焦山寺         【元】周 权

赤霞夜出扶桑东海云卷浪凌虚空刚风浩浩吹不去崔嵬化作青莲宫万衲月寒清梵寂四面沈沈皆海色钟声不许到人间自送潮音落寒碧

七言律

游焦山         【元】郭天锡

砥柱中流障北溟海门对势两峰青鹤归幽窦云烟冷龙卷空江树石腥为尔欲招莲社侣嗟余乆负艸堂灵坡翁纶老知何处西日荒寒照野亭

游焦山寺        【元】周伯琦

渉江巳阅裴公洞复访焦先到此山险絶逺同巴蜀峡岿然对峙海门关神蛟戏浪时潜跃野鸟巢林自往还建业青山广陵树开轩尽在酒壶间

六言絶句

焦山题塔        【元】陈 柏

树老云闲鸟宿洞深月落潮廻此时此兴不浅何日何年再来

七言絶句

焦山吸江亭       【宋】孙 觌

昔年携客寄僧龛败屋疎篱一草庵白首重来看修竹连山楼观亦躭躭

其二

万顷苍茫一岛孤潭潭云海现毗卢问君吸尽西江水中有曹谿一滴无

宿焦山上方       【元】郭天锡

扬子江头风浪平焦山寺里晚钟鸣炉烟巳断灯花落唤起山僧看月明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二·彭定求
  黄革·唐圭璋
  吴氏·唐圭璋
  第三折·罗贯中
  第二折·乔吉
  阔的海·徐志摩
  五集卷八十七·乾隆
  七言巻六十一·洪迈
  卷三十·查慎行
  卷二百六十四·陈思
  卷五十五·曹学佺
  卷八十九·吴之振
  卷七百三十六·佚名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岳州守岁·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五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辛巳七】季夏太和殿视朝一夜隂晴云未消朝氛敛尽旭光昭或缘敬事蒙天佑虽喜宜农戒意骄恭已奉三钦扆御宅中图治慎衣宵林锺东序声韶乐应月详

  • 古诗镜卷三·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 明 陆时雍 编 汉第三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安帝时徵拜为郎中再迁太史令顺帝阳嘉中迁侍中宦官惧其毁已共谗之出为河间王相三年上书乞骸骨徵拜尚书卒】 诗 四愁诗【

  • 卷六十一·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范成大石湖诗钞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也绍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迁正字累迁着作佐郎除吏部郎官奉祠起知处州入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大学士使金国

  •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蔡东藩

      却说拓跋珪素来好色,称帝时曾纳刘库仁从女,宠冠后宫,生子名嗣,后因慕容氏貌更鲜妍,特立为后,已见前文。见九十二回。珪母贺氏,已早殁世,追谥为献明太后。太后有一幼妹,入宫奔丧,生得一貌如花,纤浓合度,珪瞧入眼中,暗暗垂涎,便

  • 卷三·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 【起丁卯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尽戊寅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凡十二年 【丁卯】二十年春正月以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征纳克楚 【元太尉纳克楚拥衆数十万屯金山

  • 一四二五 礼部右侍郎刘权之奏请自备资斧前赴文溯阁查检书籍折·佚名

    一四二五 礼部右侍郎刘权之奏请自备资斧前赴文溯阁查检书籍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校勘.刘权之与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礼部右侍郎臣刘权之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于乾隆五十五年蒙派往盛京,详校四库

  • 绎史卷一百二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分东西【两周之争附】史记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帝王世纪考哲王封弟揭于河南续周公之官是为西周桓公 世本西

  • 皇家饭店·陆小曼

    婉贞坐在床边上眼看床上睡着发烧的二宝发愣,小脸烧得像红苹果似的,闭着眼喘气,痰的声音直在喉管里转,好像要吐又吐不出的样子。这情形分明是睡梦中还在痛苦,婉贞急得手足无措,心里不知道想些甚么好,因为要想的实在太多了。婉

  • 虞愿传·萧子显

    虞愿字士恭,是会稽余姚人。祖父虞赉,曾任给事中,封监利侯。父亲虞望之,很早就死了。虞赉院中橘树冬天结实,子孙争相取食,虞愿当时只有几岁,只他不抢,虞赉和家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学学生,又调任湘东王国常侍

  • 三十七年·佚名

    (甲辰)三十七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憲府啓曰:「故相柳㙉卽勳舊大臣,而其妻金氏亦命婦之尊貴者也。今者,臨海君奴輩曳賊人金德允之屍,投擲於其室中,仍捽金氏之髮,而歐辱之,請按覈定罪。」遂鞫問朴三石等,三石供

  • 卷六·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正防至当篇第九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

  • 前言·李叔同

    看净水托起一株莲花,心瞬间也如莲花般旺盛而洁净,在圣洁的莲花池畔,你我沐浴清凉,享受安康。放下所有纷争,用一颗豁达虔诚之心,修得此生幸福、吉祥、安乐百岁。莲花宝座后的光环、祥云与远山,一切都那么祥和宁静,请不必执著于

  • 雪窦石奇禅师全录序·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全录序遄崇祯丁丑岁冬。予友黎太冲结庵城南烟水关。延请石奇禅师。师至则掩关焉。予与同邑魏司马宾吾闻风。特往谒师。韵格静远。相对穆然。久之而退。虽未领玄机。然已仰门

  • 九转灵砂大丹·佚名

    九转灵砂大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灵砂大丹之法。先作准备:将水银、硫黄炒研成青金头末,造炉铸鼎,升砂煮砂,用花银作银珠子。准备完毕开始炼九转丹。第一转先以银珠与

  • 都公谭纂·都穆

    元太祖尊礼邱长春,屡试其术。一日,长春入朝,语弟子可掘坎以俟。及入,太祖赐鸩酒一杯,长春饮之,无难色。亟归寝坎中,得生,顶发尽秃。明日,又谓弟子索丝绳以入,太祖赐玉冠,长春出丝绳系之而谢。太祖神其术,礼之愈隆。后欲妻以公主,坚

  • 犹及篇·佚名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

  • 华严经文义纲目·法藏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

  • 省庵法师语录·省庵

    二卷。清释宝贤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四十八愿。弱冠之年,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