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六出 贻册

  〖青玉案〗(生、旦冠服,净扮院子,副净扮丫鬟随上)(生)仙舟喜到回生处,罾共网,皆恩具。(旦)不但渔翁称旧主,山曾相共,水曾相与。(合)喜得重遭遇。

  (生)一路行来,已到严陵地界。前面山坡之上,有两个人影,只怕就是莫公夫妇,也未可知。

  (旦)一定是他无疑了。

  〖前腔换头〗(小生、老旦同上)(小生)几番错唤他人渡,偏怪征帆留不住。(老旦)此际呼来知不误,碧纱窗内,有人相顾。(合)遥指溪边路。

  (高叫介)来船可是谭老爷么?

  (净)正是。

  (众上泊船,净、副净持礼物,随生、旦上岸介)

  (小生)溪边路湿,不好行礼,请到荒居相见。

  (同行介)

  〖一江风〗(小生)过荒居,草径回仙驭,鹿豕惊相觑。(老旦)驻高车,窄小柴门,湫溢茅堂,只怕你马首无旋处。(生、旦)依然此贱躯,依然此贵庐,怎见得宽窄改难容贮?

  (到介)

  (生、旦)两位大恩人请端坐了,待愚夫妇拜谢。

  (小生、老旦)高中巍科,荣铨名郡,两番大喜,都一齐拜贺了罢。

  (同拜介)

  〖前腔〗(生)赖相扶,既把残生护,又指青云路。(旦)转荣枯,朽木生花,白骨生肌,都亏你再把鸿钧铸!(小生、老旦)这都是天机转辘轳,神灵演咒符,休得要错记了功名簿!

  (生)念小生初登仕籍,未有余钱,輶仪先致鄙私,图报尚容他日。取土仪过来。

  (众取礼物,生送小生,旦送老旦介)

  (小生)山居寒俭,不曾备得贺仪,怎么倒承厚贶。多谢了!梅香,看酒来。

  (丑取酒上)

  (小生送生,老旦送旦,各席饮介)

  〖梁州新郎〗

  〖梁州序〗松阴低下,豆棚深处,又喜同人欢聚。冠裳蓑笠,何妨偶尔相俱。缟衣多韵,艳服生姿,浓淡都成趣。巢由席上添伊吕,更觉林泉致有余。

  〖贺新郎〗(合)愁别后,难重遇,把肝肠剖尽无留绪,重叠唱、阳关句。

  (旦对老旦介)愚夫妇有言在先,说此去倘有寸进,与二位同享荣华。如今我们上任,要接你们同去了,千万不要推辞。

  (老旦)多谢盛情!念我夫妻二口,是闲散惯了的人,受不得衙门的拘束。这一片盛意,只好心领了!

  〖前腔〗山间遗老,村中愚妇,仅可栖迟蓬户;朱门深入,几同野鹤归笯。(生对小生介)照尊夫人讲来,是不肯同去的了。也罢,待下官到任之后,就遣小役相迎。求你在地方多住几月,设处些买山之资回来养老,难道也不肯来赐顾不成?(小生)老夫靠着这根渔竿也尽可度日,不劳知己费心。况且打抽丰的事体,不是我世外之人做的,这也不敢领教。烟蓑褴褛,雨笠摧残,不是抽丰具。野人供膳合羹鱼,纵有猪肝也不疗癯。(合前)

  (生)酒多了,就此告别。

  (小生)待愚夫妇远送一程,坐着大船而去,驾着小艇而归便了。

  (生)没有远劳之理!

  (旦)既有小船回来,就借重同行,说说话儿也好。

  (小生对老旦私语介)

  (老旦点头会意,取前册暗藏袖内,同行介)

  〖节节高〗(老旦、旦)行行且暂俱,肆欢娱,出门又当重相遇。时光遽,道路迂,难常聚。多情猿鹤留人住,无情杜宇催人去。(合)几回要借石尤风,愆期又代行人虑。

  (作到,上舩介)

  (老旦对旦介)他们在前舱,我同你到后舱去坐。(携旦手下)

  (小生)谭官人,我想世间神道虽有,再不像晏公的威灵那般显应。你是经历过的,此番前去,索性求他一求,要这位不说话的恩人扶持到底,把到任做官、求他覆庇的话,着实祈祷一番。或者为人为彻,又有些显应出来也未见得。

  (生)我也正要如此。

  〖前腔〗(合)当年得再苏,仗伊扶。吉凶何必皆天数,只要神呵护,信感孚,回天步。雪中炭有神明助,添花岂惜重来辅!(合前)

  (旦、老旦复上)坐了这半日,不知行到那里了?

  (小生暗问老旦,老旦点头介)

  (小生)天色已晚,我们转去罢。(别介)

  (小生)谭官人,你听我道:

  〖尾声〗前程悉听神分付,好将心事告灵巫,莫道幽冥半有无。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彭定求
  赵汝恂·唐圭璋
  卷一·王世贞
  ●卷二○·陈衍
  ●全史宫词卷五 秦·史梦兰
  第五十四回 真女儿时时装假·陈端生
  第四出 遣訉·许自昌
  班惟志·隋树森
  稚松·闻一多
  卷二 五十首·赵崇祚
  卷五十九·陈廷敬
  樵云独唱目録·叶颙
  卷三十八·施元之
  提要·施元之
  卷九·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郑光祖

    (正末引祗从上,云)小官王文举,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赐小官状元及第。夫人敢随小官至此,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左右的,将笔砚来。(做写书科,云)写就了也。我表白一遍咱:寓都下小婿王文举

  • 卷104 ·佚名

    顾逢 登姑苏怀古 高台登眺处,凉思爽衰颜。 只此阑干外,不知多少山。 龙收残雨去,鹤带断云还。 一片兴亡恨,越来溪上閒。 顾逢 邓觉非寓舍即事 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 庭前黄叶无

  • 卷三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五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晓发公安数月憩自此县【赵云此篇盖吴体矣】北城撃柝复欲罢【易重门撃柝子子抱闗击柝哀七年传鲁击柝闻于邾】东方明星亦不迟【晋传云时东方大明星光影射千里诗

  • 梅尧臣·朱自清

    梅尧臣,字圣俞,人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人。以从父荫,名询,父名让。补太庙斋郎。历主簿、桐城河南。后以谢绛为河南府通判,移佐河阳。《宋史》失载。县令,监税湖州,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初,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

  • 卷二·庞元英

    文昌杂録卷二宋 龎元英 撰十月以天章合待制王克臣为工部侍郎熊本知桂州故也以水部郎中李文卿为司门郎中以司门员外郎王谔为水部员外郎以曾伉为吏部员外郎以太仆少卿吴安持为驾部郎中仍专緫牧租劵马事尚书省凡六曹

  • 卷二十五·商辂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五 【起壬子元仁宗皇庆元年尽己巳元文宗天历二年】凡十八年 【壬子】仁宗皇帝皇庆元年春正月制进翰林国史院秩【帝谕省臣曰翰林集贤儒臣须朕自选用毋辄拟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六宋 岳珂 撰天定録序皇上再见圜丘之嗣岁珂吁天之书始成浮九江自春徂夏以四月哉生明抵行在所乃斋袚治晋牍越四日庚子再拜北阙下奉书付登闻匦吏以入又八日戊申诏出下两省俾给事黄门紫微郎

  •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宣王二。○(辛亥)三年春正月癸酉朔王在元。丁丑王命月饭僧三千于旻天寺卒岁为期。庚辰元武宗崩。庚子以王命遣刷卷别监于诸道。元遣使

  • 何泽传·欧阳修

    何泽,广州人。父鼎,唐末为容管经略使。泽少好学,善长诗歌。考中进士,当洛阳县令。唐庄宗喜欢打猎,多次踏坏农民庄稼,泽就躲在田间等待庄宗,挡住马劝告说“:陛下还没能够统一中国以停止战争,却暴敛疲惫民众以供军粮。现在庄稼快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三灾祥略【二】地类顺治二年河决考城之刘通口时河流北徙自午沟至徐州河身渐涸至四年决口始塞河流疏通三年直隶成安等县水按分数免赋六年直隶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属山西太原平阳汾辽泽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五选举考【九】举官【臣】等谨按马端临举官考有云三代两汉举士与举官合而为一士之获举未有不入官者也至唐以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於是科目举士铨选举官区为两事至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

  •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徐广曰:“卷县在荥阳。”【索隐】:韦昭云属河南,地理志亦然。然则後置荥阳郡,而卷隶焉。音丘玄反,字林音丘权反。【正义】: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

  • 卷上·王诩

      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

  • 原版自序·胡兰成

    此书我去年在日本曾以日文起草,原名《革命要诗与学问》,今重新写过,改名《华学、科学与哲学》。我行文向来云汉文明,或中国文明,及见张晓峰先生提出“华学”二字,很佩服。文明果是应当学文化的。我觉得“华

  • 卷六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抚州疎山匡仁禅师(洞山价嗣) 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 养子方知在上慈。亲言无味外人疑。欲穷沧海深深处。听取渔家傲莫迷。(投子青) 石龙生翅忽

  • 化书·谭峭

    五代谭峭著。道教哲学著作。六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凡一百一十篇。《嘉兴府志》及宋道士陈景元(碧虚子)《化书后序》载:峭著《化书》成后,求南唐大臣宋齐丘为序问世,齐丘遂

  • 大驾北还录·陆深

    《大驾北还录》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本书记载明世宗南巡北还事,对了解嘉靖初年政治有所裨益。本书有明刻本等,今据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