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鹤年诗集传

丁孝子名鹤年字鹤年西域人性狷介穷经博史尤工于诗自其祖阿老丹公入中夏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丹官武昌县最长有善政殁而就葬武昌后兵乱鹤年仓卒奉母夫人走南徐世父家生母冯先避匿邑之东村东村首难竟阻絶莫知之也余十载母夫人殁鹤年又避地明之定海闻父墓尝为盗发掘生母亦病死葬洪道乡俱不得往省视日夕忧悸且却絶酒肉盐酪示自贬又二十载道既通即告牒还武昌至则别竁地樊山窆父棺卜日襄事日已迫而淋雨十日不止鹤年先一夕仰天悲泣拜雨中愿翌日雨止半日许终事竢至质明密云虽四塞雨则强不澍也及发引视窆而返雨倾泻如故已而访生母葬地村聚间村聚自兵不省何所自秋徂冬徧讯之终莫有知者鹤年无以措意惟作母主蚤莫拜前祈五旬浃有报拜至七日夜梦母氏出髙堂中鹤年遽牵衣恸哭以恸而即寤晨起邻老有杨重者至云吾昨梦子之母氏堂宇间自内出以酒肉见赐三人内一人勿御也鹤年以梦母氏与邻老同梦之夕又同所■〈窹,梦代吾〉母氏堂宇在旧所居废宅之西又同斯见母氏葬地朕兆也试即其地与莱荒土物色之因具畚插偕往徘徊顾视见平陆土有陷下者鹤年意谓吾闻母葬时无棺椁下辏土砖上覆舟板人与板朽腐尽乃尔兹殆可启而观欤遂陈酒肉以祭祭毕斸其土骨果见板尚有松节土砖亦具在良是矣然恐他墓偶有同者复啮血骨上以试良久■〈扌攵〉去血骨通变茜色可验母一齿当正中如漆视之益验时四人享祭余鹤年不入口又与邻老无少爽乃收骨棺敛葬是乡慈母王墓在寒溪塘并加封树鹤年就庐于父墓将终其身

论曰子尽礼于父母固人所当尔至感夫髙逺幽冥而验焉者非精诚之心涉至难而罔渝者弗能也予考史册方多古少今孰意鹤年杰然处顽薄之中为人之所独也彼髙逺幽冥且足以感之又岂不能感诸人乎呜呼何其伟哉

诗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逹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逹九泉先翁曽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山中父老懐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鹤年避乱东海头年深道阻生烦忧乱靖还寻武昌路泪痕滴满先翁丘彷徨改葬樊山侧不惜黄金换沙石此身尚在天地间何事能令慰朝夕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难下棺仰首呼天雨中拜雨为阁住阴云端葬后仓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是时送葬纷如云祭奠争趋墓边路母困干戈生别离儿大母死才得归但闻母死葬村落问人葬地俱不知村落蓬蒿暗荒土数月走寻心独苦焚香祝母如有灵为报沉沦在何许梦中忽见别时容步上髙堂言未终牵衣恸哭自惊觉清晨起接邻家翁翁言昨夜梦而母亲出房栊赠尊酒梦间此夕精灵通蚤晚应当见枯朽共披荆棘凌风霜平地有坎疑有藏洒饭陈辞属深土遗骸果见生辉光恐认他人心臲■〈臬兀〉啮血淋漓试枯骨枯骨通红知可征一齿当门正如漆重制衣冠新作坟迁葬母骨安母魂积恨谁知满胸臆烈风顿扫空中云丁鹤年病且癯何异常人七尺躯丁鹤年能读书何人不解探玄珠一片精诚独如此回首世人空有子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四·谢章铤
  第十七出 毒诓·李渔
  卷之十·高启
  第三十一出 选宫·周履靖
  卷507 ·佚名
  李羣玉诗后集巻一·李群玉
  道乡诗钞·吴之振
  平园续集补钞·吴之振
  卷十九·王安石
  卷七十六·佚名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张说
  卷四十五·查慎行
  刘仙伦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阮阅

      ●卷三·志气门  丞相李文正公,少年时尝以诗呈叔侍中,览而喜,赠之诗曰:“反观西里盛,世世秉钧衡。”后文正果大用,诏赐所居为谢元卿秉钧里;是知李氏自五代至本朝世居将相,非一日也。〔《翰府名谈》〕

  • 秋星阁诗话 全文·李沂

    〈小引〉   李唐之世,无所谓诗话也,而言诗者,必推李唐。诗话之兴,大约在宋、元之世,而宋、元之诗,不及唐人远甚。然则诗话诚不足以尽诗乎?夫唐人无诗话,所谓『善《易》者不言《易》』也。然余则谓唯善《易》者始可言《易》,

  • 卷426 ·佚名

    项安世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午梦睡新足,西溪微暑侵。 高堂通爽气,绿树爱繁阴。 甽润冷侵舄,帘虚风入襟。 独携梅老集,终日伴沉吟。 项安世 省中晚步读宛陵诗 同僚归去后,挟册此婆娑。 树密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二月乙亥朔秘书少监魏矼直龙图阁知泉州以矼引亲年有请也 殿中侍御史张绚言臣仰观陛下自临戎以来累降诏旨约束州县常恐一毫扰民今又申诏监司觉察州县至诚恻怛视民如伤虽三代明王之用心不过是矣然

  • 第三十七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黄士衡

    诗曰:慷慨樽前发浩歌,休教帝世苦相磨。东风耍与花为主,无奈青春老去何。却说明太宗文皇帝,号永乐,既篡位,诏以北平为北京。复代王桂、岷王梗封爵。上议立嗣,武臣咸请立高煦,谓其有扈从功也。惟文臣金忠、解缙、黄淮曰:“嫡长承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正统五年五月壬寅朔给西河王校尉月粮冬衣布花○甘肃总兵官定西伯蒋贵奏纪录幼军零丁失所乞循例优给从之○顺天广平顺德河间四府蝗 上命行在户部速令府州县官设法捕之○裁省辽东都司安乐自在二州同知判官各一员○谪刑

  • 伊洛渊源录卷七·朱熹

    宋 朱子 撰吕侍讲家传略公讳希哲字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也以恩补官元祐中为讲官迁谏官不拜绍圣初出知太平州坐党谪居和州徽宗召为光禄少卿出守秦祠而卒正献公居家简重寡黙不以事物经心而申国夫人性严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

  • 卷十四·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四元 胡一桂 撰隋隋文帝【庙号高祖】姓杨氏名坚弘农华阴人【其初西北普茹六氏种族後改姓杨史饰之以为汉太尉震八代孙】父忠事周文帝为太傅封隋国公帝袭封事周武帝周聘帝女为太子妃太子立是

  • 卷十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七 唐 司马贞 撰 伯夷列传第一【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 诗书虽缺【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

  • 卷三十九 职官十一·龙文彬

    ◎鸿胪寺(元侍仪司,隶礼部 )吴元年,置侍仪司。洪武四年,定侍仪使、引进使。九年,改为殿廷仪礼司,役使、副、承奉、鸣赞、序班。十三年,改使为司正,分左右司副各一人,革承奉,增设司仪四人。二十二年,增设左右司丞四人。三十年正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四·钱若水

    起端拱元年三月,尽六月三月戊午朔以左监门卫将军侍其稹为本卫大将 军庚申以户部郎中乔维岳为两浙转运使马歩军 都军头田斌为冀州防御使壬戍左神武军大将军 顺州团练使王继升卒继升冀州阜城人与子昭逺 同事上于藩邸性质

  • 第一节 饮食·吕思勉

    南人多食稻米,北人多食菽麦,而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北人之食麦者,多以之作饼。皆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一章第一节。隋、唐、五代时,此风似仍未变。隋蔡王智积延文学之士,所设惟饼果,酒才三酌。库狄士文为贝州刺史

  • 卷十二 乡射礼第五·郑玄

    司射犹挟乘矢,以命三耦:“各与其耦让取弓矢,拾。”(犹,有故之辞。拾,更也。)[疏]“司射”至“拾矢”。○注“犹有”至“更也”。○释曰:自此尽“取扑?之以反位”,论司射诱射,教三耦射法之事。《大射》有次,“三耦取弓矢于次”,注

  • 卷五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七桓公七年释文筑音竹【一叶】元文竹作逐疏不复讥其失地也【一叶右八行】宋板也作地属下补遗宋板疏既有背之【二叶左六行】有作而桓公八年考异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总论卷二    明 季本 撰删次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本三千余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皆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頴逹曰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

  • 净土论卷中·迦才

        帝京弘法寺释迦才撰  第四出道理(依何道理得生净土二问答分别释妨难)  问曰。夫业行纷纶。凡夫莫识其绪。苦乐差别。二乘未达其源。在世则业分六趣。出世则道别三乘。据理则万法同规。就教则有了不了说。

  • 粗解刑统赋·傅霖

    北宋末年律学士傅霖《刑统赋》所作的注释书,孟奎解。

  • 庚申北略·佚名

    《庚申北略》是一篇记述咸丰十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史事的著作,自英法侵略军攻陷大沽、占据天津起,至侵入北京逼签丧权辱国条约一一“北京条约”止,按日记事。从文章语气知作者当时身在北京,皆据作者耳闻目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