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折 哭追

【水红花】[末扮朱完天,将巾箭衣、腰间挂剑、长三髯上]权飞焰到中吴,遍传呼,天倾何补?千秋意气未全无。敢捐躯,狂挝谏鼓。自家朱祖文,字升经,别号完天。祖贯李人氏。先祖讳先,嘉靖时,杀倭有功,历官天下大都督,世荫麾戎。我幼年失怙,赖母刘氏抚养长成。苦节贞操,无由旌表。吏部周公,素非相识,力致当道,上疏具题,得造节妇牌坊。一向铭心镂骨,感泣搏颡,愿为公死。不想近日吏部忤被逮,变起仓卒。可怜吏部四壁萧然,一贫如洗。众毙缇骑之后,随又六门设柜。那贩夫樵竖,无不捐赀乐助,一为校尉使费,一为上京盘缠。我想吏部疾恶若仇,钢肠似铁,此行必无生理。我悄地相随到京,生是职纳橐,死则视其含敛,以图万一之报。闻得开舡在即,免不得赶上前去。不必私恩小惠,微报易为图,直生死与相俱也。[下]

【前腔】[丑、付扮二校尉,生带刑具,外扮舡家摇舡上][丑、付唱]无天无日是姑苏!胜强徒,一场胡做,钦差打得命儿殂。到京都,从头分诉。[付]我们驾上差人,靠着皇帝老子的势头,谁敢道只字?不想苏州百姓,成群结党,作乱起来,竟将百户方文臣打死。少不得到北京与他们算帐。[末向生介]咄!你如今在舡中,不怕你跳上天去。[生作不理介][付]舡家,快摇![外]我们要上岸买些酒肉哩![付]就要买东西,且到无锡去挽舡。[外应介][作摇介][末、付唱]急驾扁舟摇去,无锡在前途。到时节才把村醪沽也![俱下][小生,旧衣巾,作惊惶失足状,急急奔上]

【山坡里羊】呼天,夜茫茫失曙;呼君,路迢迢难吁;呼亲,形影无寻处!我周茂兰,只为父亲被逮,士民公愤,击杀官旗。官府恐有疏虞。将我父亲一日三处移置,连我也不得见面。早上县公廴报,说今早五鼓,已开舡就道了,因此急急赶来。气喘吁,踉跄泣路隅。[哭介]我那爹爹阿,分离不得斯须语,生死无由抚抱呼。一路赶来,看看已到无锡了。身孤,盼亲闱,泪眼枯。舟通,觅轻帆,望眼。[作远望介]那只舡头上站着的两个人,好似日前校尉的模样。[又望介]是阿!是阿!一些也不差。看他歇舡光景。待他拢来,我就跳上去便了。[末、付内喊介]舡家,这里是无锡码头上了。你要买东西,快些上岸买了。我们就要开舡的。[外内应介]来了。[末、付上]就在这里拢舡罢![小生]好了,好了。待我跳上舡头上去![作跳上舡介][末、付惊介]你是什幺人?为何跳在我舡上来?[小生哭唱介]【皂罗袍】痛我寻亲远赴。[揖介]望尊行方便,宽假须臾。[末、付]咳!你说是那一个?[小生]我是周乡宦的儿子。[末、付怒介]!!还不上去!好打!好打![小生]我孤身到此实无辜,见亲一南非他故。[末、付喝介]快些走![扯介][生在内叫介]可是茂兰孩儿?[小生指内介]这是我爹爹了。忽闻爹语,声声惨呼。嗟儿不孝,行行渐疏。[末、付]这狗头,还不上岸![作打介][小生强住介,喊介]吾那爹爹阿,爹爹阿!几声痛叫亲生父。[生奔上介]

【解酲甘州】我孩儿不谙世务,涉长途,到此探予。[小生见生跪介,抱住哭介]阿呀!爹爹阿!你(疒卷)桎梏身拘锁,撄何罪作囚俘?[生]儿阿!你来做什幺?我完我事生抛汝,伊自全伊莫顾吾。[小生]孩儿只道爹爹还在府署,不想半夜出城,县中报知,惊骇无地,急急赶来同爹爹上京。[生]吾恐白日下舡,士民又来阻挠,故此黑夜而来。你既晓得也就罢了,到此何干?还不回去![小生]若如此说,爹爹果然不要孩儿去了。天乎!好一似刀刀割肚剜肤。[作在地滚哭介]

【玉抱肚】[生]儿阿!不须愁苦。急归家,读书孝母。[小生]母亲有几个兄弟在家奉侍,孩儿一定要同爹爹去的。[生]我此身久许君王,怎违心复恋妻孥。[小生]爹爹此去,路途遥远,况到京大费周折,岂可无人作伴?留儿身畔代家奴,怎做得患难周旋一介无?[生]一发用你不着了。你快回去,对母亲说:速速把妹子送到魏家去,完了我一桩心事。[末、付]你父亲尚不容你去,咱家老子怎肯容你?快走你娘的路![作扛小生丢上岸介][末、付]快些开舡!快些开舡![内应介]来了,来了!拿橹、点篙。[生作看岸上介][末、付]舱里去![拖生同下][小生跌闷在地,渐醒介]爹爹那里去了?那里去了?[满场奔望介][哭介]阿呀,舡儿竟开了去了!【掉角吾乡】盼轻飞如野凫,恨官旗毒如虎狼。歹东风疾吹一帆,狠舟师加添几橹。[叫介]爹爹阿!爹爹阿!怎做得贪栖息,归故土,一任做风中絮。罢!说不得了。缓急非所忘,生男复何益?爹爹既欲捐躯报君,我又何难舍生报父?只得投水而死罢![末一面上]急急行来,舡儿去远了。呀!那边的好似周公子,上前看来。[小生唱]

【尾声】一灵急奔燕山路,也得个死生一处。爹爹慢行,孩儿来也。少不得相逐清冷屈大夫。[作投水介][末急救介]呀!周公子为何如此短见?[小生]原来是朱先生。阿呀!先生嗄,父亲被逮,为子者自合追随,缇骑必不相容,将我迫逐上岸,进退两难,只得寻个自尽。一灵有知,还得相依左右。不想又遇了先生。[末]公子差矣!尊大人洒然就道,虽已忘家,然事未可知。脱有缓急,谁可告者?公子还该速觅便舟,随行看觑。鸿毛一死,却有何益?[小生]先生之言最是。只是道路间关,一身狼狈,况无便舡可觅,不若速死为愈。[末]咳!公子不必虑此。卑人与吏部初非相识,先母旌节,实荷厚恩,旷古所无,何难舍身图报,公子若虑道路间关,卑人愿奉陪前去。[小生]若得同行,足见周旋至谊。只是风尘劳顿,何敢贻累先生。[末]公子说那里话!

【好姐姐】我久已委心相许,岂临事偏多顾虑?报恩机会,分明此一时。[合]相从去,三千里路身家弃,十二时辰涕泪余。[小生]嗄!先生,

【前腔】感君情深肺腑,乾坤事担当如许。棘端犴吻,缓急信有诸。[合前][末]天色渐晚,公子不必迟疑。卑人身畔薄携盘费,就此徒步上京便了。[小生]多谢先生![同下]

原注:“朱公为周旋患难奔走京师,濒危者数,积劳成疾,呕血而卒。”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七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七十一·彭定求
  陈造·唐圭璋
  王道亨·唐圭璋
  卷四十五·董康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序幕·老舍
  第三折·秦简夫
  落叶小唱·徐志摩
  卷十三·郭元釪
  南湖集巻八·张镃
  卷五百九十四·佚名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御选宋诗卷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卷九·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絶句题廉文正公画像正学孤高践履淳虞廷元凯汉星辰咸阳事业荆南传百世中朝有重臣题通通平章画梅卷画出孤山清絶景谁其作者四王孙何当更假和羮手添就西南月一痕饯高显卿参政辞职北归二首邑宰无心见督

  • 名山藏卷之一百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三◆王享记三东南夷三○东南夷三占城瓜哇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苏门荅刺须文达那西洋琐里琐里覧邦淡巴苏禄古麻刺古里满刺加娑罗阿鲁小葛兰榜葛刺

  • 卷二十三·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三宋 张九成 撰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徳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

  •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佚名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臣永瑢等谨奏,为酌定存贮四库全书底本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钦奉谕旨:前经降旨,各省藏书家所呈书籍,于办毕后卽行发还。至督

  • 卷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宋 宋敏求 编帝王即位赦上神尧即位赦太宗即位赦中宗即位赦睿宗即位赦明宗即位赦肃宗即位赦代宗即位赦顺宗即位赦穆宗即位赦敬宗即位赦优赐诸军诏即位赦上神尧即位赦诏曰舜禹殊时禅代存乎

  • 七年·佚名

    (丙申)七年大明成化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如儀,仍賀三大妃殿,進表裏。○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三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野人亦與焉。1月3日○戊申,御經筵。講訖,上謂知事李克培曰:「議者云:『

  • 四十年·佚名

    (癸卯)四十年清不知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勳洪業啓基宣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三〉一日。〈陰曆壬寅十二

  • 第三章·王夫之

    一“天下之理无以加”,是赞“至”字语。若以此为“至”字本释,则于文句为歇后,其下更须著一字,如大学言“至善”方尽。后人于此添入至平、至奇、至微、至大一切活套话,皆于此未谛

  • 左传折诸卷十七·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七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襄公成而不结陈止斋曰传言齐楚固相交聘秦晋盟而不结是以宋之役诸夏始判遂成南北之势晋其庶乎吾臣之所争者大师旷曰公室惧卑淮南子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而撞之跌

  • 第十二 符言 3·王诩

    【原文】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①。许之则防守②,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③欤。右主德④。【注释】①“听之”句:勿坚,又作勿妄。陶弘景注:“崇德之术,在于恢弘博纳。山不让尘,故能成其高

  • 丧大记·姚际恒

    按:丧服小记在前,丧大记在后,故后人加大字以别之,非是小记所记者皆小,大记所记者皆大也,均为丧礼,何小、大之有。方性夫谓「送死可以当大事,故曰大」,然则小记所言,独非送死乎?谬,不待辨,余说见小记。说者谓「仪礼止有士丧礼,此篇则

  • 卷十一·佚名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四尔时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有具足如是等见发何等愿。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如本发愿。菩萨摩诃萨若心在定若不在定。为众生故如本发愿。善男子,譬如人有甘蔗稻田。具满一顷其地平正。欲溉灌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聞伐蘇蜜多離貪欲際解脫門。一心隨順。憶念修行。觀彼菩薩無著境界三昧。思彼菩薩歡喜三昧。尋彼菩薩無礙音聲藏三昧。行彼菩薩遍往一切佛剎

  • 普灯录总目录卷上·雷庵正受

    普灯录总目录卷上 一之卷   六代祖师 初祖菩提达磨大士 二祖慧可大士 三祖僧璨大士 四祖道信大士 五祖弘忍大士 六祖慧能大士   曹溪分派宗师 吉州青原弘济行思禅师 潭州南岳大慧怀让禅师 南岳石头无

  • 蚁术诗选·邵亨贞

    元诗总集。8卷。邵亨贞撰。原书传本很少见。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只收入了邵亨贞的文集《野处集》,并称他的《蚁术诗选》、《蚁术词选》世已无传本。清人阮元于嘉庆年间搜辑四库未收书进呈,据旧抄本过录了1部《蚁

  • 南明史料·佚名

    本书(四册四七六面二八五、六○○字)分四卷,系由「明清史料」甲编、乙编、丁编、戊编及己编选辑清初敉平南明江、浙、皖、赣等省抗清运动有关档案而成。当年南明之坑清,由福、鲁、唐、桂诸王相继监国、继统与之相持;东南各

  • 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

    本书(一册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纪略」与「施案纪略」为一书,因题曰「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号立轩;清同、光间,设教乡里垂四十年。当弱冠时,适值彰化戴潮春事变,亲见其事。光绪十四年,因办理

  • 中庸指归·黎立武

    一卷,宋黎立武著。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今江西新喻)人。咸淳进士,官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闲居三十年而终。宋代《中庸》之学传自程颐。程颐卒后,弟子各述师说,分门别户。游酢、杨时之说为朱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