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史宫词卷一 黄帝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神农氏衰,诸侯尊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都涿鹿,在位百年。

【宫词】涿鹿师旋息战氛,衣裳垂法焕人文。庭前坐受群臣贺,华盖童童五色云。

【简释】《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路史·黄帝纪》载,黄帝法乾坤以正衣裳,纩赘旒以规视听之逸。

《古今注》载,涿鹿之战,常有五色祥云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作华盖。

【宫词】水滴金壶漏箭催,云官花底散朝回。贤人早感旁求意,执弩驱羊入梦来。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浮箭为泉孔,壶为漏。

《史记注》载,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帝王世纪》载,黄帝闲居,梦大风吹去天下尘垢,又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悟风为姓,垢去土为后。千钧异力驱羊,牧人也。其有姓风名后,姓力为牧者,于是得风后于海隅,得力牧于大泽。

【宫词】黼黻文章五色浓,袆衣褕展绣重重。新丝半出西陵手,先为君王制衮龙。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房观翚翟草木之花,染为文章,以明上下之衰。袆衣褕展,以为内服,故于是有衮龙之颂。《路史·黄帝纪》载,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弓桑,乃献蚕丝。

【宫词】郊坛牲玉别苍黄,致飨神示礼数详。祀罢沈榆香未散,清烟浓绕七登床。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祀天圆邱,牲玉取苍;祀地方泽,牲玉取黄。筑坛除墠设醪醴,制兰蒲,列圭玉而荐之七登之床,十绝之帐,奏函夹之宫以致之,而彷徨于寿宫。

《拾遗记》载,轩皇使百辟群臣受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

【宫词】新除彤史掌坤仪,女节肜鱼窈窕姿。治内咸遵嫫母教,挽成特髻入宫时。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立后三妃以存灵宪,彤史小臣以备内宦,以教天下之内治。肜鱼、女节皆黄帝妃名。

《轩辕本纪》载,黄帝使嫫母训宫人而有淑德,奏上德之颂。

《列女传》载,嫫母于四妃之班居下,甚丑而最贤。

《物原》载,嫫母作特髻。

【宫词】书剑巡游遍六虚,昆台悔过乍还舆。史臣新进盘盂戒,青纂班班注起居。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十有五年,帝喜天下之戴已,于是放万几舍宫,寐而肆志于昆台。方明执舆,昌寓参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风后柏常从,负书剑发轫紫宫之中,涉洹沙而屈阴浦。陡王屋而受丹经,登空桐而向广成,封东山而奉中华,君策大面而礼宁生。入金谷而咨涓子心,访大恢于具茨,即神牧于相成。自是爱民而不战,四帝共起而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帝乃焦然叹曰,朕之过淫矣。(又)载,命沮诵作云书,孔甲为史,执青纂记言动为实。(又)载,命史甲作戒,磐盂边豆,奁镜剑履,舆席巾杖,户窗弓矛,铭诗以弥缝其阙。

【宫词】青鸟白泽记纷纭,玉版书成脉候分。銮殿春深仙谷茁,一本灵药问柏君。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创里伥,设郁律,说青鸟,记白泽,以除民害,而民宜之。

《抱朴子》载,精推步则访稽牧,讲占候则询风后,穷神奸则记白泽,相地理而说青鸟。

《路史·黄帝纪》载,察五气,立五运,洞生命,纪阴阳,极咨于歧雷,而内经作。谨候其时,著之玉版,以藏灵兰之室。演仓谷,推贼曹,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谨候其时,则可万全。命巫彭桐君,处方吊饵,湔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又)载,作合宫,建銮殿以祀上帝。见岐伯于銮殿。后来汉朝王莽当朝时,种五梁禾于宫殿中,按各色分向八方,以表黄帝谷仙之术。

【宫词】九州席上判华戎,万国明常拜舞同。复釜山前符尽合,荆阳鼎铸首山铜。

【简释】《香案牍》载,轩辕帝列圭玉于兰蒲,席上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划野分州,别尊卑华戎之异。济南人献“明堂图”,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此楼之始。

《路史·黄帝纪》载,合符于釜山,以观其会。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以象太乙。釜山亦叫复釜山。

【宫词】凤鸣阿阁辨雌雄,嶰谷篁裁十二桶。万古伶伦开乐始,黄钟律本重清宫。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伶伦造律,采嶰溪之篁,断篁间三寸九分,为黄钟之宫。日含少制十有二桶。

《汉志》载,帝使伶伦取竹嶰谷,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桶,写凤之鸣。雄鸣六,雌亦六,此清宫也。后隋朝人毛爽说,黄帝听凤鸣于阿阁之下,始造十二律。

【宫词】元衣赤舄坐垂裳,羽搊交旂屋驾黄。四面臣工同夹跸,属车尘拥马师皇。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扉履赤舄元衣熏裳。(又)载,命邑夷法斗之周,旋魁方标直,以携龙角,为帝车大辂,故曲其绍大帝之卫,于是崇牙交旂,羽搊■〈扌暴〉矟,櫑剑华盖,属车副乘,记里司马以备道哄,命马师皇为牧,正臣胲服牛始驾,而仆跸之御全矣。

《尸子》载,子贡问于孔子曰:“古时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谓之四面也。”

《路史》载,黄帝土行色尚黄。

【宫词】五旗八阵各成图,战法天教启秘枢。盛水坛前新受命,诏宣四史录龟符。

【简释】《路史·黄帝纪》载,临盛水,录龟符,衍握奇以为式。故五旗五麾六毒而制其阵。帝征蚩尤七十一战不克,昼梦金人引领长头元狐之裘云:“天帝使授符,得兵符,战必克矣。”乃于盛水之阳筑坛,祭太牢。有元龟含符致坛,似皮非皮,似绨非绨,广三袤一尺,文曰:“天一在前,太乙在后。”帝再拜受,于是设九宫,制八门,布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道,凡千八百局,名曰:“天一遁甲式”。三门发五将,具征蚩尤而斩之。黄帝八阵法,车箱铜当金也,车工中黄土也,乌云鸟翔火也,折冲木也,龙腾啣月水也,雁行鹅濯天也,车轮地也,飞翼浮蛆巽也。

《拾遗记》载,黄帝置四史,以主图籍。

【宫词】华胥世界庆时和,声色还严六禁科。屈轶生庭将孰指。圣明岂患佞人多。

【简释】《列子》载,黄帝梦游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悟,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朕得之矣。”(又)载,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

《帝王世纪》载,声禁重声,衣禁重衣,食禁重食,居禁重室。三坟所谓有雄垂六禁之科也。(又)载,黄帝时,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则指之名曰“屈轶”。

猜你喜欢
  李吕·唐圭璋
  卷十四·阮阅
  第四卷·佚名
  论宫调第四·王骥德
  ◆李御史思衍(两山稿)·顾嗣立
  第十七出 闻讣·周履靖
  第八出 闺叹·陆采
  第一折·佚名
  第四本·杨景贤
  楔子·萧德祥
  五集卷四十八·乾隆
  卷九十七·吴之振
  英溪集·董嗣杲
  卷一百九十·佚名
  忠义集巻四·赵景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昭顺老人·唐圭璋

      浣溪沙   的皪堪为席上珍。银铛百沸麝脐熏。萧娘欲饵意中人。   拈处玉纤笼蚌颗,剥时琼齿嚼香津。仙郎入口即轻身。

  • 乙卯三十二首·许南英

    乙卯(民国四年、一九一五)乙卯清明前一日送王少涛归台湾黯然欲别近清明,触我思乡百感生。指点米家书画舫,雨丝烟柳送归程(少涛收罗书画甚富)。寄祝黄仲训四十初度(时客安南)紫云深秀郁磅礡,闲气特钟黄氏族;文采风流世有人,历数殊

  • △第二折·康海

    (〔赵简子上〕俺,赵卿的是也。那中山狼被俺一箭射着,走的来影也似没寻处。虞人们,快赶上者!兀那路傍树上拴着驴儿,有个傻立地。他敢晓得中山狼么?俺们向前去问他一遍咱。〔下〕〔末上〕自家,东郭先生的便是。本待往中山去进

  • 卷三十五·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五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五【律诗凡七十五首】 寄献北都留守裵令公【并序 从英华增今本遗此一行误以序为题】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

  • 卷六前赵录六·崔鸿

    刘曜中 光初四年夏五月终南山崩长安人刘终于崩所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曰皇亡皇亡败赵昌井水竭构五梁咢酉小衰困嚣丧呜呼呜呼赤牛奋靷其尽乎时羣臣咸贺以为勒灭之征曜大悦斋七日而后受之于太庙[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五·佚名

    卷四十五   康熙十八年五月乙巳,命调福建水师提督伯王之鼎为四川提督。时上以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谙习水性,令其进剿「海寇」,特授为福建水师提督;故以之鼎调补四川。   丁未,诏理事官麻勒吉赴广西暂辖定南王所属

  • 卷三十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八三月壬子朔驾驻府谷县城南命以职事人员羸马换各营肥马上谕行兵部曰视緑旗兵之马俱肥伊等并不出行俟至神木令将随驾

  • 卷一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八歌颂四十八【举贡诸臣三】万寿诗【七言律二首】贡         生【臣】韩省曾太平天子寿无疆沧海恩波雨露瀼佛日仙霞双阙敞吴绫蜀锦九衢张臣民喜奏琅璈乐川岳钦陈沆瀣觞共祝三

  • 二十年·佚名

    (戊午)二十年大明正統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上率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賀禮。議政府進表裏鞍馬,斡朶里馬佐化等四十餘人、倭人老麟及三郞兵衛等九十餘人來獻土宜。○各道進賀箋、方物,皆如舊例。○行中宮賀

  • 自序·钱穆

    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若立门户,树壁垒,欲尊于此而绝于彼,则未见其可也。清儒以训诂考据治古籍,厥功伟矣。其谓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说非不是。惟求通古书训诂,其事不尽于字书小学,尔雅说文,音

  • 前 言·列子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众多大刍众。在安適堂同集会坐。作如是类往复谈论。言诸大德。世尊曾以无量异门。说十二分甚深缘起。於彼最初宣说无明。以为缘性。何因缘故。一切烦恼诸行缘中。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十之一·智旭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将出家与叔氏言别】【一笔句】【乙丑飜一笔句】【结制】【解制】【丙寅季夏先慈捐世赋四念处以写哀】【解制自吊示诸友】【戊辰春刺舌端血畱别诸友八偈之二】【寿兄得广参博访阄赋赠】【和归一筹兄

  • 自治哲学·太虚

    人类群化变迁之趋势,横观东西洋,纵览古近史,其繁剧严烈莫甚于今世也!自帝国制贵族之化,以至无政府共产之化,其间若君宪之化,民宪之化,国际政府联盟之化,劳农政府集产之化,此各种人类迁化之势力,殆无不皆尚在争死活、竞存亡之中,而

  • 第二十九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八(三十三天之五)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十七地。名曰柔软。众生何业生彼天中。彼以闻慧。见持戒人不杀不盗。生此天中。云何不杀。有诸众生。为贪财利。恣足五欲。断毒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道宣

    大唐京师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余以闇昧。少参学府。优柔教义。咨质贤明。问道绝于儒文。钦德承于道立。故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周流晋魏披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构。彰于道听。遂以立年

  • 劝善经一卷·佚名

    敕左丞相贾。恍颁下诸州善之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众病死。第一虐病。第二天行病死。第三赤白痢病死。第四赤眼病死。第五人产病死。第六水痢病死。第七风病死。今劝众生写此

  • 开圣禅院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开圣禅院语录序维皇降衷无智愚贤不肖一也一者维何本来各具之圣心也然惟大人惟能不失其赤子之良惟君子惟能独存其几希之念夫岂大人君子之受畀于天者独异于俦人也欤哉畀不异而大人君子异异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