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访道仙翁

〔外扮司马子微末扮元丹丘上外〕万户伤心泣野磷。衣冠无处避胡尘。〔末〕这番跳章阴阳外。不用桃源学避秦。〔外〕丹丘子。今日李太白来访你我。可知道了么。〔末〕贫道也知了。〔外〕太白高才。此来至心求道。我须将丹诀授他。只是此人未尽世缘。还遭国难。旣得眞诀。涉世也无妨。〔末〕太白初章长安。便走华山。远访贫道。眞一片有心人。眞师授以大道宜矣。〔生道扮上〕一脱朝衣还故山。便从云外叩玄关。金陵地肺藏勾曲。茅氏三峯积翠间。李白甫到家。见了夫人。辄来金陵。访司马眞人元丹丘先生。闻二公在茆山华阳洞口。来到这裏就是。询问山中人云。前面一茅庵。乃二公隐居之所。不免叩门则个。〔小丑扮道童上〕云冷靑牛章。山深白鹿眠。仙童无一事。石上看流泉。门外何人。〔生〕请问童子。此间是司马眞人隐居么。〔小丑〕正是。〔生〕乞烦通报。说故人李白相访。〔小丑禀介末外〕快请进来。〔生〕司马尊师拜揖。〔外〕太白稽首。〔生〕元先生拜揖。〔末〕太白稽首。〔生〕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诗酒疎狂。竟招衅尤。被谗去国。进退失据。不任惭惶。〔外〕贫道向已言之。此乃大数前定。非关人事。浮云幻迹。不碍修眞。〔生〕白一章都门。便走华山奉访元先生。因过华阴县门。得遇任令。说先生方游金陵。惆怅而返。幸来此处。得挹高风。〔末〕有劳光顾。有失奉迓。适间与司马眞人言。足下眞有心人也。〔生〕向蒙尊师许授道要。面订后期。今弟子已脱世尘。游身物外。入道此其时矣。望尊师慨然指引。〔外〕君之学道。故有宿缘。不敢秘吝。君可淸斋三日。焚香拜授。但君向后还有世网相牵。不能便脱。更须■〈犭羊〉狂混俗。庶可自全。〔生〕便是。二位师父想已知道了。自弟子章都。安禄山反叛。攻破长安。僭号大燕皇帝。太上皇西幸成都。新天子卽位灵武。鸾舆震惊。中原板荡。弟子虽窜身物外。曾蒙上皇宠眷厚恩。义不忘君。无能匡救。敢问尊师。弟子此后进退。祸福如何。伏惟见教。〔外〕正为国家多难。罗网难逃。混迹和光。斯为良策。怀忠秉节。保无大灾。机缘一来。终证仙果。〔生〕多谢大教。弟子敬当书绅。

【尾犯序】〔外〕京洛正胡尘。万户伤心。六飞宵遁。佞幸从邪。精忠先陨。豪俊。辞美爵虽还草野。荷荣光怎负君恩。好办取和光混迹。临难显忠臣。

【前腔】〔末〕物外有闲身。鼎沸山河。高卧自稳。喜得君来。向桃源问津。肥遯。且相共调猿放鹤。还究竟金丹玄牝。况有这明师指授。词组便通神。

【前腔】〔生〕长啸章风尘。远祸潜形。免罹锋刃。杖策名山。远寻师采眞。无吝。许淸斋焚香拜授。入药镜玉淸心印。从此去潜修密炼。回合葆灵根。

〔丑扮使者上〕禀上翰林李爷。小人是当涂县令李爷差人。县令爷是李爷族父。闻李爷辞官章京。暂寓扬州。当涂与扬州密迩。彼处有采石之胜。可以游览。方今胡虏猖獗。中原扰乱。彼处僻壤。亦可避兵。李爷故友崔宗之相公亦在彼处。县令爷差小人专请李爷往会。有书在此。〔生看介〕知道了。我与族父爷相别多年。正思一会。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来。〔外〕分付道童。使者远来。裏面可整素斋相待。〔丑应同下生〕淸斋三日。授道之后。弟子当一往当涂。看族父县令李阳冰。〔外〕你的因缘。正在彼处。须索要往。

〔外〕多君北面访烟萝。〔末〕须识人生似掷梭。

〔外〕谁忍相逢又相别。也知采石有风波。

猜你喜欢
  段宏章·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七·吴景旭
  论须识字第十二·王骥德
  第二十六出 遥访·周履靖
  深闭的园子·戴望舒
  提要·程垓
  跋·陆游
  卷八·韩淲
  卷52 ·佚名
  金台集叙·迺贤
  唐诗镜卷九·陆时雍
  卷七十二·陈起
  卷六十九·陈思
  卷六百六十·佚名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彭定求

        卷600_1 【登越王楼即事】牛徵   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转岸孤舟疾,衔山落照明。   萧条看草色,惆怅认江声。谁会登临恨,从军白发生。   卷600_2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伊璠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

  • 吕止庵·隋树森

    吕止庵,别有吕止轩,疑即一人。生卒、经历不详。散曲作品内容感时悲秋,自伤落拓不遇,间有兴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遗民。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晴霞结绮”。 小令 【仙吕】后庭花 一声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净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着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自家李存信的便是。这个是康君立。俺两个不

  • 第二折·关汉卿

    (韩辅臣上,诗云)一生花柳幸多缘,自有嫦娥爱少年。留得黄金等身在,终须买断丽春园。我韩辅臣,本为进取功名,打从济南府经过。适值哥哥石好问在此为理,送我到杜蕊娘家安歇。一住半年以上,两意相投,不但我要娶他,喜得他也有心嫁我,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正德十年九月甲申朔改整饬陈睢兵备河南按察司佥事马应祥抚民管屯○升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张嵿为左布政使○丙戌升山西按察使王启为江西右布政使○丁亥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景陵○戊子复除服

  • 卷之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进呈表·佚名

    历代纪事年表进呈表纂修历代纪事年表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王之枢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羣籍之垂训孔多道则同归而不易累代之编年维永表以条析而弥彰徵往察来本春秋而扩经中之史维风淑世参纲目而弘史中之经恪奉圣裁

  • 四六 阿长的结局·周作人

    顺便来一讲阿长的死吧。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作“做妈妈”),平常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或者就死在主人家里。她的故事详细的写在《朝华夕拾》的头两篇里,差不多已经因了《山海经》而可

  • ●岭海焚余卷下·澹归

    仁和金堡道隐父着●奏明会推本末疏为同官摘语有征,微臣信心无媿;谨据实奏明,恳赐谴斥以戒多言事。臣接阅邸报,见户科右给事中张孝起一本「为疆事日棘,国是愈淆等事」,奉圣旨,内有「自认把持,所指何事」二语;此臣之事也。孝起即

  • 世范卷下·袁采

      治家严防门户安全  【原文】人之治家,须令垣墙高厚,藩篱周密,窗壁门关坚牢,随损随修。  如有水窦之类,亦须常设格子,务令新固,不可轻忽。虽窃盗之巧者,穴墙剪篱,穿壁决关,俄顷可辨。比之颓墙败篱、腐壁敝门以启盗者有间

  • 神气·子华子

      子华子曰:古之至人,探几而钓,深与天通。心清明在躬,与帝同功。是以进为而在上,则至精之感流通而无碍,以上行而际浮,以下行而极忧,以旁行而塞于四表,不言而从化,不召而效证。以其所以感之者内也。伏羲神农之世,其民童蒙,瞑瞑漠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孔子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侍:指立传。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五·陆淳

    唐 陆淳 撰用兵例第十七赵子曰春秋纪兵曷无曲直之辞与【怪不以客主曲直为褒贬】曰兵者残杀之道灭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无王命及非侯伯不得兴师】王政既替诸侯专恣于是仇党构而战争兴矣为利【利其土地及党与】为怨【

  • 仲尼第七·荀况

    [题解]本篇取文章开头两字为篇名,与全文内容无关。篇中首先以问答的形式贬损了霸道,赞扬了王道,接着又论述了君主立身处世的原则。[原文]7.1“仲尼之门(1),五尺之竖子(2),言羞称乎五伯(3)。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

  • 欲求人类之真幸福须“止恶修善”·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福州会馆讲──太虚此来头一天,即到贵会馆,共叨扰数天,今日又承各位欢迎,好似旧地重游,格外有一种深厚之意味。而对于各位,又不禁有一种很有情的心理。讲到佛法,本无可说,即有言说,亦不过随缘而说。今因贵会馆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无所得品第八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须真胝,白胜天王言:“如来为大王授记乎?”胜天王答善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我授记如梦相。”又问:“大王!如此授记当得何法?”答

  • 苏子·苏彦

    一卷。原题晋苏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苏彦,一说魏人。苏彦曾官至北中郎参军。撰有《苏子》七卷,见载于《隋书·经籍志》,题苏彦撰,题下注称“亡”。《庚氏子抄》载此书八卷,《意林》记其书六卷,颇有不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