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君太史晩自号曰放翁绍兴辛巳间及事高宗皇帝累迁枢密院编修官孝宗皇帝嗣位之初召对便殿赐进士第时始置编类太上皇帝圣政所妙东时髦先君首预其选擢捡讨官久之以忤贵幸自免去五爲州别驾西泝僰道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蜀之名卿巨儒皆倾心下之争先挽留晁公子止侍郎欲捐其别墅以舍之先君诺焉而未之决也尝爲子虡等言蜀风俗厚古今类多名人苟居之後世子孙宜有兴者宿留殆十载戊戌春正月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固未尝一日忘蜀也其形於歌诗盖可考矣是以题其平生所爲诗卷曰劔南诗槀以见其志焉盖不独谓蜀道所赋诗也後守新定门人请以锓梓遂行於世其戊申已酉後诗先君自大蓬谢事归山隂故庐命子虡编?爲四十卷复题其籖曰劔南诗续槀而亲加校定朱黄?撺手泽存焉自此至捐舘舍通前槀凡爲诗八十五卷子虡假守九江刋之郡志遂名曰劒南诗槀所以述先志也其佗?文论着季弟子遹亦已刋之漂阳会子虡上乞之请旦?且去故有所未暇初先君在新定时所编前槀於旧诗多所去取其所遗诗存者尚七卷念先君之遗之也意或有在且前槀行已久不敢复杂之卷首故别其名曰遗槀云嘉定十三年十二月既望男朝请大夫知江州军州事借紫子虡谨识

猜你喜欢
  李冠·唐圭璋
  卷四十九·阮阅
  卷二·范梈
  第四出 惊丑·李渔
  第二十七出 冥追·洪昇
  楔子·岳伯川
  奥敦周卿·隋树森
  卷二百六十九·陈思
  卷四·王翰
  卷三百五十四·陈廷敬
  卷一百六十七·陈廷敬
  卷八百七十·佚名
  卷六百二十四·佚名
  21、观剧·蒲松龄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郭集卷六·徐贲

    (明)徐贲 撰○五言絶句题坦率子画林屋閟烟萝归樵已罢歌独吟斜日里谁复此相过送吕庸南雪色上征衣云沙鴈自飞去家千万里只解送人归萱草翠叶春初解香苞晓尚含东风生百草何尔独宜男次衍师韵偶因故人留不遂林下期遥知看月处

  • 后集卷三·蔡正孙

    苏东坡《诗话》云:“苏子瞻诗,如武库乍开,干戈森然,不觉令人神悚。子细检点,不无利钝。”吕氏《童蒙训》云:“东坡长句,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如作杂剧,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也。”后村云:“坡诗略如昌黎,有

  • 提要·陈栎

    (臣)等谨案厯代通畧四卷元陈栎撰是编叙厯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葢详近畧逺之意也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也旧本题増广通畧而不言因谁氏之书千顷堂书目

  • 卷之六十·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十月。丁酉。谕内阁。谭钟麟奏、营弁胁勇溃逃。立擒正法。余众就抚一摺。前道员黄鼎。所带蜀军彝字各营。经谭钟麟将新左营派赴邠州长武屯扎。乃行至泾阳。该营哨官江明中等。胆敢胁勇闯进城内。放

  • 钟化民传·张廷玉

    钟化民,字维新,浙江仁和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职惠安知县,多有与众不同的政绩。御史安九域把他推荐给朝廷,以俸禄没有到期限,转到乐平任知县,治绩又为最好。钟化民被征召至朝廷授职御史,与同官何卓、王慎德接二连三上奏请

  • 119.祖逖中流击楫·林汉达

    自从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刘琨的好友祖逖也带了几百家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行列中,祖逖主动出来指挥,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粮食、衣服给大家一起吃用。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

  • 景公睹乞儿于途晏子讽公使养第十·晏婴

    景公睹婴儿有乞于途者,公曰:“是无归矣!”晏子对曰:“君存,何为无归?使吏养之,可立而以闻。”

  • 庄子天下篇述义·马叙伦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案:宣颖以「有」字句绝,「为」字属下读,是也;诸家以「有为」连读者失之。道术者,本书齐物论云「已而不知其然之谓道」,在宥云「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天地云「

  •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佚名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

  • 卷下·佚名

    复次世尊,如馀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

  • 品類足論辯千問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凡用二種異本。(一)劉宋求那跋陀羅等譯衆事分阿毗曇論.校註略稱宋   本。(二)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初品引文.略稱智論。今譯對勘兩本.文有同   異堪資尋討者.悉爲註

  • 第六十五卷·佚名

    身念处品之二复次修行者。内身循身观。观闭筋虫。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闭筋虫。或行粗筋。或行细筋。若觉虫行。筋则疼痛。若不觉行。筋则不疼痛。一切骨肉。皆亦消瘦。筋中疼痛。若虫嗔恚。人不能食。若住筋中而饮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二十·法藏

    (尽法界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七远行地知识内。初举法劝修中三。先指后位次。颂前法。三善财得利益。初中开敷树花者。若约位此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故名也。约事此天在香树楼阁中故立此名。二颂前法者临去殷勤嘱付

  •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

    夏倍上校为国征战,立下卓越功勋。有一次战斗,他受伤倒在尸体堆中,却被误作阵亡。他回到巴黎之后,身份无法得到承认,甚至被当成疯子。他的妻子罗西纳已经带着他的“遗产”改嫁一位贵族,并生了两个孩子。夏倍上校在代理

  • 红色骑兵军·巴别尔

    苏联系列短篇小说。1926年出版。作者伊·埃· 巴别尔 (Иссак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Бабель,1894—1941),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犹太人家庭,毕业于敖德萨商业专科学校。1916年在高尔基主编的《编年史》丛

  • 张文端集·张英

    诗文别集。清张英(1637—1708)撰。四十六卷。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端。著有《恒产琐言》、《聪训斋语》、《笃素堂文集》等。此集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

  • 永嘉证道歌·玄觉

    一卷。又作《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证道歌》。唐代永嘉玄觉撰。全文247句,大多为七言,共1814字,为古体诗形式。或4句、或6句一解,共分51解。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如来藏佛性,如能识得,即得解脱,如歌词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