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神气

  子华子曰:古之至人,探几而钓,深与天通。心清明在躬,与帝同功。是以进为而在上,则至精之感流通而无碍,以上行而际浮,以下行而极忧,以旁行而塞于四表,不言而从化,不召而效证。以其所以感之者内也。伏羲神农之世,其民童蒙,瞑瞑漠漠,不知所以然而然,是以永年。黄帝尧舜之世,其民朴以有立,职职植植,而弗鄙弗天,是以难老。末世之俗则不然,烦称文辞而实不效,知谲相诞而情不应,盖先霜霰以戒裘炉者矣,机括存乎中而群,有诈心者族攻之于外,是以父哭其子,兄丧其弟,长短颉牾,百疾俱作。时方疾疠,道有繦负,盲秃狂伛,万怪以生。所以然者,气之所感故也。夫神气之所以动,可谓微矣,日月薄食,虹霓昼见,五纬相凌,四时相乘,水竭山崩,宵光昼冥,石言犬痾,夏霜冬雷。缪盩之族,诸祸之物,不约而总至。所以然者,气之所感故也。夫神气之所以动可谓微矣,故曰天之与人,其有以相通,此之谓也。

  留务兹从子华子游者十有二年,目相属而言不接也,业成而辞归,将隐居于五源之溪。子华子曰:天下之物有甚骨稽而难持者,女知之矣乎?疾之则脱,缓之则浟焉,以逝非捉圜之谓也。而所谓善持者,能为之于疾徐之间。今女之所治,吾无闲然者矣,然子之志,则广取而汛与者也,吾恐女之后夫择者也,其将有剽女之外郛而自筑其宫庭者矣,登女之车而乘之以驰骋于四郊者矣,取女之所以为璧者毁裂而玉分之者矣,夫道固恶于不传也,不传则妨道;又恶于不得其所以传也,不得其所以传则病道。今女则往矣,而思所以慎厥与也,则于吾无闲然者矣。

  子车氏之猳其色粹而黑,一产而三豚焉,其二则粹而黑,其一则驳而白。恶其弗类于已也,啮而杀之,决裂其肾肠,麋尽而后止。其同于已者字之惟谨而恐其伤也。子华子曰:甚矣心术之善移也!夫目眩于异同,而意怵于爱憎,虽其所自生,杀之而弗悔,而况非其类矣乎?今世之人,其平居把握,附耳呫呫相为然,约而自保,其固曾胶漆之不如也。及势利之一接,未有毫泽之差,蹴然而变乎色,又从而随之以兵,甚矣心术之善移也,无以异乎子车氏之猳。

  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见妇人衣缁衣焉,援之而弗舍曰:而以是偿我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偿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褝缁也,以褝缁而当我之纺缁也,而岂有所不得哉。子华子曰:夫利之惛心也,幸于得而已矣,忘其所以为质者矣。幸于得而忘其所以为质,夫何所惮而不为之哉!今世之人,求其不为澄子者或寡矣。

  子华子曰:今世之士其无幸欤,川阅水以成川,世阅人而为世。河之下龙门也,疾如箭之脱筈,人寿几何,而期以有待也?治古之时,积美于躬,如肤革之就充,惟恐其不修,弗忧于无闻,如击考鼓钟,其传以四达,绎如也。今则不然,荒飙怒号而独秀者先陨,霜露宵零而朱草立槁。媾市之徒又从而媒孽以髡摇之,是以萌意于方寸未有毫分也,而触机阱。展布其四体,未有以为容也,而得拱梏怀抱其一概之操。泯泯默默而愿有以试也,而漫漫之长夜特未旦也,疾雷破山,澍雨如霪,鸡喑于埘,而失其所以为司晨也。人寿几何,而期以有待也!今世之士其无幸欤。

  子留子筑居于五源之溪,使其徒公子宾胥见子华子于齐,曰:先生之役子留子使宾胥也敬以有请,夫五源之溪,天下之至穷处也。鼯吟而鼬啼,且晓昏而日映也,苍苍踟蹰,四顾而无有人声。虽然,其土脉膏以发其植物也,兑兑以泽,其清流四注,无乏于濯溉。其苹草之芼,足以供祭也。流光驰景却顾于断蹊绝壑之下,云雨之所出入也。其石皴栗,烂如赭霞,菂草之芬从风以扬,垄耕溪饮为力也。佚而坐啸行歌,可以卒岁。今先生之年运而往矣,而其所以蕴藏者无期,惟是河汾之间不吾容也,而寄食于海濒。岁又弗稔,其何以供亿?今之诸侯,其地相埒也,其德相若也,先生之车轸其将谁氏知之?是以子留子使宾胥也敬以有请,无宁先生而肯照临于山溪之中,将使斯人也耳闻而目明,先生岂无意于此?子华子曰:尔归而语而夫子矣,而以所以属于我者,渠渠不忘于我之心鼎鼎如也。吾闻之,太上违世,其次违地,其次违人,而之所志其违地矣乎。曩者吾有绪言于会矣,曰我必死,尔以吾骨反而涉河,以从吾先人于苓塞之下,我之意也已有所在矣,不得而从于尔之求矣。夫志之所存,虽逖而亲,虽缺而成,疆裂壤断,不吾间也。而今而后,吾之神爽坐驰于五源之间,而亦将朝夕而惟余是从,吾何必往也?喜来,宾胥,我之不得往,犹而夫子之不得来也。诗不云乎,莫往莫来,使我心疚。吾之与而夫子也,其弗觌矣乎?

  子华子自齐而归,召子元而训之曰:来尔会,而小人其谨志之。昔吾之宗君为周日正,周公作成,周定鼎于郏鄏,修和周郊,于是吾之宗君荐其所以为祥者,其族有三,曰并里之璞也,曰太山之器车也,曰唐叔异亩之禾也。唐叔得禾,异亩同颖,吾之宗君请以为献。王命分宝玉于鲁公。时庸展亲,归禾于周公,作归禾。周公旅,天子之命作嘉禾,是以吾之宗君始有蒲堂,以朝作程典令。其显庸书在故府。逮宣王之时,吾之宗君入董,六师为王虎臣,是曰司马。司马之后凡九世,而其子孙或播居于汾河之间,十有一世而固并于温。先大夫宣王之弃世也,背违其群,而吾之宗君厥有大造于赵,宗如瓜苗之有衍,我是以庇其荣而食其实。及吾之身,虽不释于简主,而赵则直吾姓之所宗氏也。今主君之为人,强毅而法,能忍诟而无慝,挺挺而不回,且受人之规言,其将光启于赵氏之业,而大其前人。吾且老矣,而不得以相其成。来尔会,而小人其谨志之,其勿有二心,以事主君。惟是窀穸之事,吾之所以后其先人者,弗俭弗侈,允厘其中。其弗以世俗之垢昏而以浼我之所修,乃若尔会之所以自勖者,则惟无宗君之忝,其于我亦预有无穷之闻。来尔会,而小子其谨志之。

猜你喜欢
  卷十七(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第九章 15·辜鸿铭
  卷九十二·卫湜
  卷十五·叶酉
  卷三十·陈启源
  卷三十四·李光地
  卷八·柯尚迁
  大雲初分福田健度第三十四·佚名
  卷一·赞宁
  卷七十七·道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复徐寻声居士书·太虚
  劝信愿真切·印光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八·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高文秀

    (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刘二公,乃东京人氏。婆婆姓陈。别无甚么儿男,止生了这个女孩儿,小字月仙。人材十分,大有颜色,不

  • 黄庭坚诗全集三·黄庭坚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群玉峰洞天名籍知第几,洞口诸峰苍翠堆。雕虎啸风斤斧去,飞廉吹雨晓烟回。日晴圭角升云气,月冷明珠割蚌胎。种玉田中饱春笋,仙人忆得早归来。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仙桥洞横阁晴虹渡石溪,几年钥锁镇瑶扉

  • 巻二十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一   明 袁表马荧 编郑博士集望黄鹤楼黄鹤不可见高楼霄汉间仙人度瀛海黄鹤何时还长江天际来惊涛震雪山欲穷湘汉流谁启虎豹关空余崔李兴酾酒破愁顔南风谣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

  • 谢克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克家(?—1134)字任伯,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进士。建炎四年(1130)官参知政事。绍兴元年(1131),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宵宫,寓居临海。绍兴四年卒。事迹见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张守《祭谢参政文》(《毘陵集》卷一二)。

  • 卷八·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八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春水 磬湖春水夜来生晓起雷声逗雨声去马来牛心莫辨鸬鷀鸂鶒眼俱明飘零花片有底急揺曳柳丝如许轻旬月烟村半风雨榆钱好为买春晴 次韵送季直弟入越 积雨新

  • ◎帝系二·徐天麟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杂录附)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外戚传。)昭灵后,高祖母媪也,尝息太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即位,追尊母媪为昭灵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三·佚名

    嘉靖六年二月戊申朔升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曹兰为福建运司○辛亥兵部议覆大学士杨一清所言三事一近年谪调官员或因进言过激及以公事触法者宜分别宥免以释幽滞一各处将官有谋勇出众者许两京三品以上大臣及科道抚按官从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弘治十三年四月甲申朔孟夏享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福建福州府故有二徐真君祠其冠袍例三年遣内官赍换后以知府蒋濙及给事中许天锡奏其骚扰改命太常寺赍换至是尚衣监太监甯诚奏乞仍差内员礼部覆奏谓遣太常寺官便而六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七六札光绪九年十二月十日一一四○二—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札饬新竹县:应将光绪九年秋冬两季分拨府当差民壮工食并补水银解府秋季役食,前任如未批解,应即连同冬季并解。该承即查明检卷,叙稿送核。 私记 (注)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

  • 徐孝嗣传·萧子显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县人。其祖徐湛之,在宋朝官至司空;其父徐聿之,官著作郎,都被太初(刘劬)杀害。徐孝嗣当时还在母腹中,故幸免于难。孝嗣少年时便很能自立,风仪端庄清简。八岁时,袭爵为枝江县公,谒见宋孝帝,一上台阶就流泪,直

  • 卷二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五雍正二年十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一日奉上谕殿试旧例俱在太和殿丹墀下上年因天气寒冷着在太和殿内考试明日看天气和暖仍在丹墀下若天气寒冷着在殿内将此交与礼部着两处预备初四日吏

  • 刺议第二十六·桓宽

    丞相史曰:“山陵不让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故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诗》云:‘询于刍荛。’故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春秋》士不载文,而书?亘者,

  •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无量迳品第十八  佛告。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习三禅行者。便获具足诸善功德。游诸佛国供养承事诸佛世尊。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便说斯偈。  过去恒沙佛  皆由三禅法  

  • 绘事备考·王毓贤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 《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王毓贤

  • 元儒考略·冯从吾

    四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 (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少墟集》、《古文辑选》等。《元

  • 白虎通义·班固

    又名《白虎通》、《白虎通德论》,中国东汉时代讲论五经同异的哲学著作。班固根据东汉建初四年(79)在洛阳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会议材料编写而成。唐、宋时期被刻印成书,后有元大德九年(1035)本、《四部丛刊》本、《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