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普度羣生

〔外末生同上外〕阴府游遍。风景可悲。初学之人。永当念此。已别大王。我三人不免回阎浮世界去罢。苦海茫茫不尽流。慈航只在一回头。圣贤元是凡夫做。争奈凡夫不肯修。〔同行科〕

【懒画眉】〔外〕冥冥地府遍经过。昼夜众生苦折磨。愚帆痴网自张罗。欲将尽置莲花座。争奈迷情不了何。

〔丑女上〕昔为人所爱。今为人所憎。人憎与人爱。颜色总无凭。好苦好苦。伏望圣师救度。〔外〕汝是何人。〔女〕奴家越国西施。〔外〕西施天下绝美女子。怎么是这样丑的。〔女〕师父。这皮囊原是假的。阎罗怪我妖媚。惑乱吴王。以致亡国。故罚作丑女羞我。实无颜见人。〔外〕你的业障。全在美貌。今日衰丑人不爱你。你安能惑人。业障去了。可喜可喜。〔女〕多谢圣师指教。〔下〕

【前腔】〔末〕刀山剑树与灰河。罗刹阿旁来往多。悲心不忍再经过。凡夫好把无明破。回首天堂只刹那。

〔老病人扶杖上〕一息不来时。英雄立枯槁。哀哉强弩末。不能穿鲁缟。好苦好苦。伏望圣师救度。〔外〕汝是何人。〔老〕弟子西楚霸王项羽是也。〔外〕怪哉怪哉。项羽拔山举鼎。如何这等羸弱。〔老〕生前拔山举鼎气力。只争喉咙裏一线儿。一线不来。蓬草也举不得了。阎王恶我雄壮。杀人太多。故罚做一个最尪羸老儿。在地府裏做个榜样。如今一步儿也离拄杖不得。好苦。〔外〕只怕你离得柱杖时。又作偌大的罪业〔老〕师父说得妙。知道了。弟子拜谢。〔下〕

【前腔】〔生〕茫茫苦海万层波。多为生前堕爱河。蒙师指我退羣魔。假饶不蚤离缰锁。难免无常此处过。

〔二乞人上〕业重难辞苦。金多不铸身。黄泉无富室。何处去求人。好苦好苦。伏望圣师救度。〔外〕你两人是谁。〔丹〕弟子是范丹。〔崇〕弟子是石崇。〔外〕范丹先生。我知道你是贫士。行乞是该得的。石崇。你极富之人。因何故也做此营生。〔崇苦科〕不瞒老师父说。家中尽有。此处带不将来。〔外〕大凡人苦趣多起悭贪。劝你再转阳世时。慈悲喜舍。力行六度檀波。牢记吾言。〔崇谢〕多谢大师指教。〔下〕

【醉罗歌】〔外〕美好美好能为祸。老丑老丑不招魔。叹西施绰约似仙娥。傅粉熏香坐。朱颜绿鬓。堆雅拥螺。耶溪笠泽。残阳逝波。一堆脓血红罗裹。钗绣蚀。骨嵯峨吴王泉下可知么。

【前腔】〔末〕喑哑喑哑诸侯夺。叱咤叱咤万夫挫。倚英雄赤手割山河。自取彭城坐。靑丝匼匝。黄金叵罗。健儿送酒。虞姬进歌。一朝军败为逃虏。豪气尽。壮心磨。拔山举鼎尙能么。

【前腔】〔生〕史云史云贫无那。季伦季伦富敌国。奈皇天分得不均何。司命权应错。山庄水碓。田园占多。香尘步障。王侯怎过。悲来身死家仍破。容瘦损。鬓摩挲。黄金去也再来么。〔同下〕

猜你喜欢
  张栻·唐圭璋
  曹德·隋树森
  卷九·仇兆鳌
  巻十·顾瑛
  卷二四·郭则沄
  茗柯词·张惠言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卷六十一·陈思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卷十一·曹庭栋
  卷二百十四·佚名
  陆淞词作鉴赏·佚名
  70.元稹艳诗:会真诗·施蜇存
  离骚·屈原
  甲乙集卷第十·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635_1 【送边上从事】周繇   戎装佩镆铘,走马逐轻车。衰草城边路,残阳垄上笳。   黄河穿汉界,青冢出胡沙。提笔男儿事,功名立可夸。   卷635_2 【送洛阳崔员外】周繇   塞诏除嵩洛,观图见废兴。城迁周

  • ●卷五·翁方纲

    遗山撰录《中州集》云:“国初文士,如宇文太学、蔡丞相、吴深州等,不可不谓之豪杰之士。然皆宋儒,难以国初文派论之。故断自正甫为正传之宗,党竹次之,礼部公又次之。”遗山之论如此,而顾侠君乃以遗山入元诗,何

  • ●跋·龚鉽

    官歌定州宣成之窑盛傅前代尚矣今但视为古玩不适民用。国朝景德一镇业陶中外咸资为用。陶之利亦普矣哉。先生格物穷理于陶业一端。悉其原委着为诗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于备物致用时随处可以见道。真有陶镕一

  • 卷五·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五 元 房祺 编 白云子房先生皥希白 江 上行 浮云澹澹心悠悠杖藜来作江边游商人打鼔催行舟洪波不断东南流木叶萧萧荆楚秋劝君休上王粲楼日落沧江增暮愁 卖劒行赠韦汉臣 沧海波未澄无人

  • 校猎赋原文·扬雄

    或称羲农,岂或帝王之弥文哉?论者云否。各以并时而得宜,奚必同条而共贯?则泰山之封,乌得七十而有二仪?是以创业垂统者俱不见其爽,遐迩三五,孰知其是非?遂作颂曰:丽哉神圣,处于玄宫,富既与地乎侔訾,贵正与天乎比崇。齐桓曾不足使

  • 卷十二各家经管纪略·刘若愚

    王体乾名下管文书官人薛光祚,天寿山某陵掌印,今闲住;田玉曾任文书房,闲住,逆贤感之,起升为正阳门提督,天启七年十一月升秉笔,今闲住;赵本政曾任乾清宫管事,掌尚衣监印,日在御前,后为李永贞所忌,差往高桥督修关帝庙工程,今上登极复管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严震传·刘昫

    严震,字遐闻,梓州盐亭人。世代为种田人家。凭借财物在乡里闻名。至德(756)、乾元(758)以后,震多次拿出家财来资助驻边军队,授予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东川节度判官韦收向节度使严武推荐震的才能,于是授予合州长史。到了严

  • 献书秦王·佚名

    【提要】 魏国在当时的地缘上处于中间地带,它的地缘特点决定了它必受到各国的保卫。充分考虑地缘因素是每一个国家施展外交活动的首要前提。 【原文】 (阙文)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

  • 卷二百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象纬考天变【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历代天变详载其占讫於宋宁宗开禧元年略无渗漏顾悬象着明感召固由人事而占验易涉矫诬前史五行志每多傅会未

  • 卷十六·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六     宋 杨简 撰大雅一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

  • 卷十一·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一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本章二「幠」字原均误「怃」,今校改。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本韵。○赋也。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本韵。君

  •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陈雄曰】色身者。三十二相也。具足者。无一而亏欠也。备三十二行而具足是相。三十二行。法身中有之。欲见法身如来。识自本心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三·王日休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作佛。西方净土乃要捷门庭。无人不可以修。故为普劝修持。  普劝修持一  或人问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一·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上堂崇禎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紹興府太史姜箴、聖少府陶石梁封翁余心源孝廉、史汝諧、凌二鉉、文學沈求如管霞標,及眾居士等,請師繼住雲門顯聖寺。崇禎二年九月初十日,眾請上堂。師拈疏云:會麼

  • 万历永安县志·佚名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

  • 聱园词剩·聂树楷

    聂树楷撰,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