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一十五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馀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卷515_2 【送崔拾遗赴阙】朱庆馀

  清貌凌寒玉,朝来拜拾遗。行承天子诏,去感主人知。

  剑佩分班日,风霜独立时。名高住不得,非与九霄期。

  卷515_3 【酬李处士见赠】朱庆馀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

  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卷515_4 【送僧游温州】朱庆馀

  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

  卷515_5 【梦谢亭】朱庆馀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卷515_6 【河亭】朱庆馀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卷515_7 【送吴秀才之山西】朱庆馀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卷515_8 【和处州严郎中游南溪】朱庆馀

  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

  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卷515_9 【秋宵宴别卢侍御】朱庆馀

  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绿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

  清班无意恋,素业本来贫。明发青山道,谁逢去马尘。

  卷515_10 【酬于訢校书见贻】朱庆馀

  能□得从军,清嬴□□□。绮罗徒满目,山水不离心。

  暂别愁花老,相思倚竹阴。家贫无以养,未可话抽簪。 【将之上京留别淮南书记李侍御】朱庆馀

  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

  酒兴春边过,军谋意外来。取名荣相府,却虑诏书催。

  卷515_18 【送祝秀才归衢州】朱庆馀

  旧隐縠溪上,忆归年已深。学徒花下别,乡路雪边寻。

  骑吏陪春赏,江僧伴晚吟。高科如在意,当自惜光阴。

  卷515_19 【过孟浩然旧居】朱庆馀

  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

  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

  卷515_20 【送虚上人游天台】朱庆馀

  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卷515_21 【孔尚书致仕因而有寄赠】朱庆馀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时复逢清景,乘车看远山。

  卷515_22 【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朱庆馀

  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

  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卷515_23 【送罗先辈书记归后却还闽中留别】朱庆馀

  同是越人从小别,忽归乡里见皆惊。湖边访旧知谁在,

  幕下留欢但觉荣。望岭又生红槿思,登车岂倦白云程。

  况当季父承恩日,廉问南州政已成。

  卷515_24 【送浙东陆中丞】朱庆馀

  坐将文教镇藩维,花满东南圣主知。公务肯容私暂入,

  丰年长与德相随。无贤不是朱门客,有子皆如玉树枝。

  自爱此身居乐土,咏歌林下日忘疲。

  卷515_25 【送元处士游天台】朱庆馀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树列烟岚春更好,

  溪藏冰雪夜偏明。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卷515_26 【吴兴新堤】朱庆馀

  春堤一望思无涯,树势还同水势斜。深映菰蒲三十里,

  晴分功利几千家。谋成既不劳人力,境远偏宜隔浪花。

  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柳丝遮。

  卷515_27 【酬萧员外见寄】朱庆馀

  麦风吹雨正徘徊,忽报书从郡阁来。道薄谬应宗伯选,

  诗成徒费谢公才。九霄示路空知感,十上惊魂尚未回。

  胜寄幸容溪馆宿,龙钟惭见妓筵开。倘期霁后陪新兴,

  一滴还须当一杯。

  卷515_28 【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朱庆馀

  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情悬碧落飞何晚,

  立近清池意自高。向夜双栖惊玉漏,临轩对舞拂朱袍。

  仙郎为尔开笼早,莫虑回翔损羽毛。

  卷515_29 【送窦秀才】朱庆馀

  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

  离歌已向客亭闻。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卷515_30 【送邵州林使君】朱庆馀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一月计程那是远,

  中年出守未为迟。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卷515_31 【送饶州张使君】朱庆馀

  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楚老只应思入境,

  吴儿从此去移家。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

  务退唯当吟咏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卷515_32 【题开元寺】朱庆馀

  西入山门十里程,粉墙书字甚分明。萧帝坏陵深虎迹,

  广师遗院闭松声。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色遣,眼前人事是浮生。

  卷515_33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朱庆馀

  南湖春色通平远,贪记诗情忘酒杯。帆自巴陵山下过,

  雨从神女峡边来。青蒲映水疏还密,白鸟翻空去复回。

  尽日与君同看望,了然胜见画屏开。

  卷515_34 【送浙东周判官】朱庆馀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来备戎装嘶数骑,

  去持丹诏入孤舟。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卷515_35 【塞下曲】朱庆馀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

  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卷515_36 【送僧】朱庆馀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卷515_37 【望早日】朱庆馀

  窗下闻鸡后,苍茫映远林。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

  是处程涂远,何山洞府深。此时堪伫望,万象豁尘襟。

  卷515_38 【旅中秋月有怀】朱庆馀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卷515_39 【十六夜月】朱庆馀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卷515_40 【行路难】朱庆馀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卷515_41 【闲居冬末寄友人】朱庆馀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

  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卷515_42 【望九疑】朱庆馀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卷515_43 【赠陈逸人】朱庆馀

  乐道辞荣禄,安居桂水东。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药圃无凡草,松庭有素风。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卷515_44 【湖中闲夜遣兴】朱庆馀

  钓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滨。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

  浦迥湘烟卷,林香岳气春。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卷515_45 【题娥皇庙】朱庆馀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卷515_46 【送友人赴举】朱庆馀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卷515_47 【中秋月】朱庆馀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卷515_48 【宿山居】朱庆馀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卷515_49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卷515_50 【过洞庭】朱庆馀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卷515_51 【旅中过重阳】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卷515_52 【送人下第归】朱庆馀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

  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卷515_53 【叙吟】朱庆馀

  雅道辛勤久,潜疑鬓雪侵。未能酬片善,难更免孤吟。

  有景皆牵思,无愁不到心。遥天一轮月,几夜见西沈。

  卷515_54 【塞下感怀】朱庆馀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卷515_55 【宿江馆】朱庆馀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夜深乡梦觉,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惊波尚白沙。那堪动乡思,故国在天涯。

  卷515_56 【早梅】朱庆馀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卷515_57 【夏日访贞上人院】朱庆馀

  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命棋隈绿竹,尽日有清风。

  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此时袪万虑,直似出尘笼。

  卷515_58 【春日旅次】朱庆馀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

  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

  卷515_59 【赠至寂禅师】朱庆馀

  处世唯据衲,禅门几岁寒。法空无所染,性悟不多看。

  竟日门长掩,相逢草自残。有时寻道侣,飞锡度峰峦。

  卷515_60 【闲居即事】朱庆馀

  深嶂多幽景,闲居野兴清。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

  石面横琴坐,松阴采药行。超然尘事外,不似绊浮名。

  卷515_61 【废宅花】朱庆馀

  数树荒庭上,芬芳映绿苔。自缘逢暖发,不是为人开。

  色艳莺犹在,香消蝶已回。相从无胜事,谁向此倾杯。

  卷515_62 【寄友人】朱庆馀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卷515_63 【途中感怀】朱庆馀

  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卷515_64 【赠道者】朱庆馀

  独住神仙境,门当瀑布开。地多临水石,行不惹尘埃。

  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还归九天上,时有故人来。

  卷515_65 【长安春日野中】朱庆馀

  青春思楚地,闲步出秦城。满眼是岐路,何年见弟兄。

  烟霞装媚景,霄汉指前程。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

  卷515_66 【长城】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卷515_67 【酬李躔侍御】朱庆馀

  此去非关兴,君行不当游。无因两处马,共饮一溪流。

  卷515_68 【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朱庆馀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

  卷515_69 【题钱宇别墅】朱庆馀

  林居向晚饶清景,惜去非关恋酒杯。石净每因杉露滴,

  地幽渐觉水禽来。药蔬秋后供僧尽,竹杖吟中望月回。

  红叶闲飘篱落迥,行人远见草堂开。

  卷515_70 【近试上张籍水部(一作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卷515_71 【留别卢玄休归荆门】朱庆馀

  江边离别心,言罢各沾襟。以我去帆远,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沈。更作来年约,阳台许伴寻。

  卷515_72 【采莲】朱庆馀

  隔烟花草远濛濛,恨个来时路不同。

  正是停桡相遇处,鸳鸯飞去急流中。

  卷515_73 【都门晚望】朱庆馀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卷515_74 【舜井】朱庆馀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卷515_75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朱庆馀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卷515_76 【登玄都阁】朱庆馀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

  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卷515_77 【赠凤翔柳司录】朱庆馀

  杏园北寺题名日,数到如今四十年。

  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

  卷515_78 【啄木儿】朱庆馀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卷515_79 【榜曲】朱庆馀

  荷花明灭水烟空,惆怅来时径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处,鸳鸯飞出碧流中。

  卷515_80 【逢山人】朱庆馀

  星月相逢现此身,自然无迹又无尘。

  秋来若向金天会,便是青莲叶上人。

  卷515_81 【过耶溪】朱庆馀

  春溪缭绕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卷515_82 【贺张水部员外拜命】朱庆馀

  省中官最美,无似水曹郎。前代佳名逊,当时重姓张。

  白须吟丽句,红叶吐朝阳。徒有归山意,君恩未可忘。

  卷515_83 【送璧州刘使君】朱庆馀

  王府登朝后,巴乡典郡新。江分入峡路,山见采鞭人。

  旧业孤城梦,生祠几处身。知君素清俭,料得却来贫。

  卷515_84 【赠江夏卢使君】朱庆馀

  诗人中最屈,无与使君俦。白发虽求退,明时合见收。

  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

  卷515_85 【送崔秀才游江陵】朱庆馀

  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

  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卷515_86 【观涛】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鲜飙出海鱼龙气,

  晴雪喷山雷鼓声。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卷515_87 【南湖】朱庆馀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入春草,

  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卷515_88 【镜湖西岛言事】朱庆馀

  慵拙幸便荒僻地,纵闻猿鸟亦何愁。偶因药酒欺梅雨,

  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馀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卷515_89 【送刘思复南河从军】朱庆馀

  七千里别宁无恨,且贵从军乐事多。不驻节旄先候发,

  偶逢山寺亦难过。蛮人独放畬田火,海兽群游落日波。

  远作受恩身不易,莫抛书剑近笙歌。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三十七·彭定求
  寇准·唐圭璋
  程公许·唐圭璋
  刘袤·唐圭璋
  第九出 抚兵·孔尚任
  卷二十六·唐圭璋
  五集卷九·乾隆
  卷二十八·孙默
  卷24 ·佚名
  卷三十一·沈德潜
  缙云集钞·吴之振
  前集卷二·孙存吾
  卷四百二十八·陈廷敬
  卷六百八十四·佚名
  36.杜甫:新安吏·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七古今体九十三首【甲午一】甲午元旦奋轧刚欣茆茂融元辰叶瑞沐鸿蒙干维啓运四逢始支以乘时六起中宵旰只勤励厥志几康安止省予躬久而敬是宣尼训临莅遑称岁月崇元旦试笔咸池浴影曙光铺元会共

  • 卷四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七 吴汝弼 游黄岚坑 桃李薰太和晴光烂如许宁知明日花不有宵来雨芳原纵游衍呼童供笑语徘徊緑萝峰怅望清溪漵皥皥固同胞熙熙尽吾与悟彼静者心乐此勤时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张弘靖张弘靖字元理蒲州人嘉贞之孙延赏之子以?为河南参军擢监察御史累迁户部侍郎河中节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太原节度使终

  •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欧阳修

    世祖一女。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媦也。下嫁隋州刺史王裕。贞观时,以属尊进大长公主。尝有疾,太宗躬省视,赐缣五百,姆侍皆有赉予。永徽初,赐实户三百。薨年八十六。裕,隋司徒柬之子,终开府仪同三司。高祖十九女。长沙公主,下嫁冯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万历十年十一月乙卯朔命蓟辽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吴兑回部管事兑<婠勶-釒>辞不允○户部覆宁夏巡抚晋应槐题该镇除抵补承顶无影塌压并客户开豁外增出地六十八顷九十四亩有奇全减粮三百二十八石有奇全减糓草五十八束地亩

  • 上党王高涣传·李百药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就十分自信长大后能领兵打仗。因此神武时常夸奖他,也很喜欢他,说:“这个儿子像我。”长大了,力大无比,才能超群。他常对身边的人说:“人不能没有知识,但也不需

  • 元仲景传·李延寿

    元昂的弟弟仲景,性格严肃刚直。孝庄帝时,兼任御史中尉,京城中对他肃然起敬。每次到台阁,总是用赤牛驾车,当时人称他为“赤牛中尉”。太昌(532)初年,任河南尹,执法无私。当时吏部尚书樊子鹄的部属横行霸道,还常常当盗贼。元仲

  •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司马光

    汉纪五十六 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 [1]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三月,丁卯(疑误),出现日食。 [2]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甲午朔。 乙未,诏定官民居室器用之制。凡居室不得施重栱、藻井、重檐,惟楼居重檐不禁。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兽面锡环

  • 四年·佚名

    (甲辰)四年清雍正二年春正月1月10日○乙酉,尹慤不服而死。慤登武科,補武臣兼宣傳官。肅宗嘗御苑中閱武士,見慤風儀,目之曰:「彼髥者誰也?」遂不次擢用,官至總戎使、漢城府左尹。尙儉旣用事,慤被劾,竄三和府。及虎龍起誣獄,被逮羅

  • 卷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黎靖德

      ◎法制   唐殿庭间种花柳,故杜诗云:"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又云:"退朝花底散。"国朝惟植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又唐制,天子坐朝,有二宫嫔引至殿上,故前诗起句云:"户外昭容紫绶垂,双瞻御座引朝仪。"至敬宗时方

  • 卷七十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六官 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臣若水通曰此成王训廸百官之言也犹长也宰治也天官卿治官之长故谓之冢宰以其所主用人任职以平治天下

  • 四书集编原序·真德秀

    朱子四书郡庠旧所刋也自壬子水荡之后遂为阙里一大欠事近得西山所编中庸大学本之朱子集注附以诸儒问辩闲又断之以已意会粹详采择精诚后学所愿见者已锓之梓为衍其传惟论孟二书阙焉扣之庭闻则云已经防校但未编集是论孟固

  •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道宣

      义解篇九 本传十七 附见七。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慧因传一。   唐安州方等寺释慧暠传二。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法祥传三。   唐终南山玉泉寺释静藏传四(道删)   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圆安)   唐

  • 珍妮姑娘·德莱塞

    长篇小说。美国德莱塞著。叙述一贫穷姑娘为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珍妮生长在一个破产的手艺人家庭。在当洗衣工时,她被50多岁的参议员白兰德看中。后来哥哥被关进监狱,得到白兰德的营救。她为了感谢而

  • 三消论·刘完素

    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

  • 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佚名

    天尊述凡人36条过失,分由天、地、人36雷公纠察,劝人祷谢36雷公,书符诵号转经,以积功赎罪。经中神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该神名出现于北宋末年。该经当出自南宋或元明时。

  • 湖舫诗·沈奕琛

    沈奕琛著,清初集会诗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