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五

(郭彧 点校)

观易吟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又云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又云事),

道不虚行只在人。

观书吟

吁嗟四代帝王权,尽入区区一旧篇。或让或争三万里,相因相革二千年。

唐虞事业谁能继,汤武工夫世莫传④。时既不同人又异,仲尼娥得不潸然。

观诗吟

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

知音未若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三百五篇天下事,后人谁敢更讥非。

观春秋吟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灭国伐人惟恐后⑤,寻盟报役未尝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惟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观三皇吟

许大乾坤自我宣,乾坤之外复何言。初分大道非常道,才有先天未后天。

作法极微难看迹,收功最久不知年。若教世上论勋业,料得更无人在前。

观五帝吟

进退肯将天下让,著何言语状雍容。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修时意思恭。

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明类日中。

观三王吟

一片中原万里余,殆非孱德所宜居。夏商正朔犹能布,汤武干戈未便驱。

泽火有名方受革,水天无应不成需。善能(又云观)⑥仁义为心者,肯作人间浅丈夫。

观五伯吟

刻意尊名名愈亏,人人奔命不胜疲。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

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东周五伯余年内⑦,叹息唯闻一仲尼。

观七国吟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观嬴秦吟

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比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横流。

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谩说罢侯能置守,赵高元不是封侯。

观两汉吟

秦破河山旧战场,岂期民复见耕桑。九千来里开封域,四百余年号帝王。

剥丧既而遭莽卓,经营殊不念高光。当时文物如斯盛,城复何由更在隍。

观三国吟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萧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很石宁无意①,饮马黄河徒有心。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观西晋吟

承平未必便无忧,安若忘危非善谋。题品人材凭雅诮,雌黄时事用风流。

有刀难剖公闾腹,无木可枭元海头。祸在夕阳亭一句,上东门啸浪悠悠。

观十六国吟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余。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

龙章本不资狂冠,象魏何尝荐乱胡。②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观南北朝吟

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尝绝往还。偏霸尚存前典宪,小康犹带旧腥膻③。

洛阳雅望称崔浩,江表奇才服谢安。二百四年能并辔,谩将夷虏互为言④。

观隋朝吟

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蝼蚁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

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观有唐吟

天生神武奠中央,不尔群凶未易攘。贞观若无风凛凛,开元安有气扬扬。

凭高始见山河壮,入夏方知日月长。三百年间能混一,事虽成往道弥光。

观五代吟

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

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观盛化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

寻常巷陌犹簪绂,取次园亭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

吾曹养拙赖明时,为幸居多宁不知。天下英才中遁迹,人间好景处开眉。

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经乱离。五事历将前代举,帝尧而下固无之。

(一事,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事,克服天下在即位后;三事,未尝杀一无罪;

四事,百年方四叶;五事,百年无腹心患。)

喜老吟

几何能得鬓如丝,安用区区镊白髭。在世上官虽不做,出人间事却能知。

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多少宽平好田地,山翁方始会开眉。

瞻礼孔子吟

执卷何人不读书,能知性者又何如。工居天下语言内,妙出世间绳墨余。

陶冶有无天事业,权衡治乱帝工夫①。大哉赞易修经意,料得生民以后无。

还圆益上人诗卷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闲行闲坐松阴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天人吟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

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能推己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锦幈春吟

锦幈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

同于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

乐春吟

四时唯爱春,春更爱春分。有暖温存物,无寒著莫人。

好花方蓓蕾②,美酒正轻醇。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

观物吟四首

日月无异明,昼夜有异体。人鬼无异情,生死有异理。

既未能知生,又焉能知死。既未能事人,又焉能事鬼。

莺蝉体既分,安用苦云云。气盛有余力,声销无异闻。

时来由自己,势去属他人。莫作伤心事③,伤心不益身。

古今情一也,能处又何难。识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艰。

多疑亏任用,轻信失防闲。尧舜其犹病,何尝无大奸。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

并弃耳目官,专用口舌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人贵有精神吟

人贵有精神,精神反不醇。有精神而醇,为第一等人。

不醇无义理,是非随怒喜。怒以是为非,喜以非为是。

怒是善人疏,喜非小人比。败国与亡家,鲜有不由此。

娶妻娶柔和,嫁夫嫁才美。安得正妇人,作配真男子。

义利吟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义既在前,利在其间。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义既失之,利何能为。

尚义必让,君子道长。尚利必争,小人道行。

小车初出吟

物外洞天三十六,都疑布在洛阳中。小车春暖秋凉日,一日止能移一宫。

府尹王宣徽席上作

留都三判主人翁,大第名园冠洛中。又喜一年春入手,万花香照酒巵红。

纷纷又过一年春,牢落情怀酒漫醇。满眼暄妍都去尽,罇前惟忆旧交亲。

春暮答人吟

相违经岁意何如,漫说为邻德不孤。咫尺洛阳春已尽,过从能忆旧时无。

天津闲乐吟

名园相倚洛阳春,巷陌无尘罗绮新。何处青楼隔桃李,乐声时复到天津。

春暮吟

有意杨花空学雪,五情榆荚漫堆钱。穷愁不服春辜负,酒病依还似去年。

自问二首

因甚年来可作诗,奈何人老又春归。流莺不忍花离披,啼到黄昏犹自啼。

年来因甚可吟诗,桃李无言莺有辞,啼到黄昏犹自啼,奈何人老又春归。

和成都兪公达运使见寄

前年车从过天津,花底当时把酒频。此日锦城花烂漫,何尝更忆洛阳春。

吴越吟二首

乙未阖庐凌楚岁,戊辰勾践破吴时。屈如当日乘虚事①,三十四年人不知。

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二十二年时反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属事吟

鹪鷯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

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兴亡吟

孙陈李三人,亡国体相似。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

曹刘孙三人,兴国体相似。虽然小有才,何复语命世。

文武吟

既为文士,必有武备。文武之道,皆吾家事。

善恶吟

瞽鲧有子,尧舜无嗣。余庆余殃,何故如是②。

尧舜无子,瞽鲧有嗣。福善祸淫,何故如此。

责己吟

不为十分人,不责十分事。既为十分人,须责十分是。

无疾吟

无疾之安,无灾之福。举天下人,不为之足。

恩怨吟

人之常情,无重于死。恩感人心,死犹有喜。

怨结人心,死犹未已。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秦川吟二首

当时马上过秦川,倐忽于今二十年。因见夫君话家住,依稀记得旧风烟。

秦川两汉帝王区,今日关东作帝都。多少圣贤存旧史,夕阳唯只见荒芜。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日月吟

月明星自稀,日出月亦微。既有少正卯,岂无孔仲尼。

水旱吟

尧水九年,汤旱七载。调夑之功,此时安在。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老去吟

使吾却十岁,亦可少集事。奈何天地间,日无再中理。

吾今六十六,衰老何可拟。志逮力不逮,人共知之矣。

人事吟

索链无如事,难知莫若人。人情随手别,事体到头均。

不同吟

求者不得,辞者不能。二者相去,其远几程?

贪义吟

贪人之恶,其过莫大。贪人之善,是亦为罪。

月新吟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

和内乡李师甫长官见寄

虽未似婶仙,能逃暑与寒。何尝无水竹,未始离林峦。

道不同新学,才难动要官。时和岁丰后,亦自有余欢。

岁丰时又康,为邑在南阳。不废吏民事,得游云水乡。

春输桃李艳,风荐蕙兰香。太守兼贤杰,且无奔走忙。

内乡天春亭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彩云。邑民携觞连帟幕①,或歌或舞何欢欣。

县尹中间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内乡兼隐亭

兼隐诧来书,于时特起予。民淳无讼听,县僻类山居。

簿领杯盘外,官联谈笑余。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知。

李少卿见招代往吟

洛城春去会仙才,春去还惊夏却来。微雨过牡丹初谢,轻风动芍药才开。

绿杨阴里拥罇罍,身健时康好放怀。

病酒吟

年年当此际,酒病掩柴扉。早是人多感,那堪春又归。

花残蝴蝶乱,昼永子规啼。安得如前日,和风初扇微。

争让吟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革。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

羲轩让以道,尧舜让以德。汤武争以功,桓文争以力。

谢王谏议见思吟

西斋前后半松筠,万虑澄余始见真。不谓天光明净处,又能时忆旧交亲①。

依韵和任司封见寄吟

王侯贵盛不胜言,图画中山得一观。不似夫君行坐看,贪嵩又更爱天坛。

高楼百尺破危空,天淡云闲看帝功。更上一层情未快,思君不见见乔嵩。

辞麾来此住云霄,闻健登临肯惮劳。紫陌事多都不见,家山围绕是嵩高。

--------------------------------------------------------------------------------

④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汤武功夫世莫传”。

⑤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灭国伐人虽恐后”。

⑥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详知(又云请观)”。

⑦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东周五百余年内”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论兵狼石宁无意”。

② 《四库全书》本作“龙章虽复悲怀愍,象魏何尝属石符”。

③ 《四库全书》本作“小康未靖旧戈鋋”。

④ 《四库全书》本作“谩将中外互为言”。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权衡治乱帝功夫”。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好花万蓓蕾”。

③ 《四库全书》本作“莫非伤心事”。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正如当日乘虚事”。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何故如此”。

①  毕亨刊本作“邑民携觞连弈慕”,《四库全书》本作“邑民携觞连帘幕”。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又能时忆旧交新”。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五·彭定求
  史可堂·唐圭璋
  兰丛诗话 全文·方世举
  古今诗话 四·李颀
  第二十八出 幽媾·汤显祖
  青年杂咏·徐志摩
  别后·闻一多
  曾氏跋·汪精卫
  卷二十五·唐圭璋
  卷396 ·佚名
  七言巻三十四·洪迈
  卷八·梅鼎祚
  徂徕诗钞·吴之振
  卷二十一·陈焯
  卷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本·杨景贤

    万里香风下九天 仙真鹤驭尽翩翩 一诚上达祗园地 永保皇图亿万年 第二十一出贫婆心印 (唐僧一行人上,云)脱离了红孩儿,过了火焰山,于路亏杀龙天三宝。今日到得中天竺国,皆是诸佛罗汉之地。孙悟空,我与龙君、沙、猪慢行,你

  • 卷八百七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六二贺诗【越州贺德仁少与从兄德基咸以词学见称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四王语【江王元祥性贪鄙为人吏所患时滕王元婴蒋王恽虢王凤亦称贪暴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 下半卷原阙·杨仲良

      太祖皇帝   亲征河东 太宗朝附   建隆元年。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之地,诏诸镇会兵以御之。三月,定难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李彝兴言:遣都将李彝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北汉主知昭义节度使李筠有异志,潜以蜡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三·陈厚耀

    越句践【下】越与呉平后四年越复伐呉呉士民罢弊轻鋭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呉因而留围之三年呉师败越遂复栖呉王于姑苏之山呉王使公孙雄肉胆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防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

  • 第十三卷 仕绩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一 商巫 咸巫咸,周书君奭篇曰: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义王家。书序曰: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义四篇。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出也。(苏州府志)巫 贤巫贤,君奭篇

  •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

  • 卷二十八·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八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荐諡号永乐元年上太祖高皇帝高皇后諡号仪前期三日斋戒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鸿胪寺设册宝舆及香案于奉天殿是日早内侍先以册宝

  • 卷三十 昭怀太子之诬·李有棠

    道宗清甯九年,封皇长子浚为梁王,小字伊囉斡。宣懿皇后萧氏生。幼即好学能文,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与!”至是六岁,封梁王。明年,从道宗猎,矢连发三中。道宗顾左右曰:“朕祖宗以来,骑射绝人,威震天下。是儿虽幼,不坠其风。”后

  • 第十五章 38·辜鸿铭

    子曰:“有教无类。”辜讲孔子说:“在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当中,是没有阶级区分,也没有门第差别的。”辜解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来说,迫切需要的都是“门户开放”,“开放”——不是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需要的是文化和道德层面上

  • 卷三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四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三【三之一】存旧毛诗卷第三鄘柏舟诂训传第四毛诗国风郑氏笺【古本】柏舟考异古本序故作是诗以絶之下有

  • 卷二十·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十    宋 易袚 撰职方氏掌天下之圗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言邦

  • 周书·洛诰·佚名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

  • 卷十二·佚名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二尔时佛神力故。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如来威神法应如是雨天华雲。雨天香雲。雨天末香雲。雨天鬘雲。雨天衣雲。雨天宝雲。雨天庄严雲雨。又自然出天妓乐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诸天微

  • 论富强·印光

    ●(以下论富强)中国之贫弱, 由于不依礼义, 依礼义, 何至贫弱。试问贫弱之因, 何一不是贪赃受贿以利外人乎?汝未认清病源, 便谓药不见效, 可谓智乎?外国之强, 以国小, 不同心协力, 不能自立。中国则人各异心,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之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佛一时在维那离音乐树下。与三万六千比丘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是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即名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南谟薄

  • 嘉定镇江志·史弥坚

    南宋地方志。宁宗嘉定六年(1213),知镇江府事史弥坚修,卢宪撰。原书30卷,今存22卷。镇江府治今江苏镇江。卷首为《郡县表》。分卷叙地理、风俗、攻守形势、田土、赋税、宫室、僧寺、道观、学校、古迹、公廨、刺守、宰

  • 深雪偶谈·方岳

    诗话著作。宋方岳撰。方岳,字元善,号匊田,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宋末隐居不仕,以诗名。有《匊田集》,吴子良为之序,今集与序均佚。《深雪偶谈》或误作《深雪斋偶谈》,一卷,今传本仅十六则(或误合为十五、十四则),已非全貌。其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仁岳

    佛教颂赞文。宋仁岳撰。一卷。据书首序称,本文是作者专为释迦牟尼涅槃日所作。赞文共十四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1)“初入道场,普礼三拜”,奉请诸佛菩萨;(2)礼赞佛、法、僧三宝,即十四章赞辞;(3)“至心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