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一

观棋大吟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奕棋。算余知造化,著外见几微。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①。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箎。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

金汤起鐏俎②,剑戟交幈帏。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空江响雷雹,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山河灿于地③,星斗会璇玑。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

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卷舒当要会,取舍在须斯。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椎。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

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

以今观往者,何止乎庖牺。尧舜行揖让,四凶犹趄趑。汤武援干弋,二老④诚有讥。

虽皋陶陈谟,而伊周献规。曾未免矣夫,疗骨而伤肌。仁为名所败, 义为利所挤。

治乱不自已,因革徒从宜。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玼。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或羿浞起衅,或管蔡造疑,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

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陑,安知羑里月,不照逾孟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平王迁于洛,赧王败于伊。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

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或屠于大梁⑤,或入于临淄。

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雄雌。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

遐迩都包括,纵横悉指摔。井田方奕奕,兵甲正累累。易之以阡陌,画之以郊畿。

销之以锋镝,焚之以书诗,罢侯以置守,强干而弱枝,重兵栖上郡,长城堑边陲。

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而,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沙泥。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

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惨凄,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庙堂成算重,帷幄坐筹奇,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

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三杰才方展,千年运正熙。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

当时无佐命,何以救颠跻?百载⑥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屈氂。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瀰。见危能致命,无忝寄孤遗。剧贼欺孤日,行同狐与狸。

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龙战知何所,冰坚正在兹。溃堤虽患水,御水敢忘堤?

东汉重晞日,昆阳屋瓦飞。幽忧新室鬼,狼籍渐台尸。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

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官仪。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经何功殆尽,至董业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城有隍须复,羊无血可刲。

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玄德志不遂,竟终于涕洟。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妇人执国命,骨肉生疠疵⑦。二主蒙霜露,五胡⑧犯鼎彝。

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广陌羌尘合,中州胡马⑨嘶。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辟草来洛汭,垦田趋江湄。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驰。东晋分南尾,时或产灵芝。

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长江空满目,行客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尔朱奋高氏①,宇文灭北齐。

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泛汴公私匮,征辽士卒疲。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咨。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中原未有主,谁识②非鹿糜?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

龙腾则云霭,虎步则风凄。母后专朝日,相仍紊宫闱。可嗟桓彦范,不杀武三思。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

两京皆覆没,九庙咸倾欹。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事无可奈何,举目谁与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

邀朝廷姑息,观社稷安危。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乘舆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国步何颠沛,君心空忸怩。

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晞。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绛霄兵自取③,玄武火何痴。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

太原朝见入,刘子夕闻啼。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谲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④。撓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

欲升还陨落,将坠却扶持。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睎⑤。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硗确,难行路险巇。不逢真主出,何以见旋为?家国邅回极,君臣际会稀。

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睿算随方没,群豪引领归。迄今百余载,兵革民不知。

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没,国手无常施。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

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厘。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者后萎。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蹄。

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道大闻老子,才难语仲尼。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浼,死生奚足猗。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勿讶傍人笑,休防冷跟窥。

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岐。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大羹无以和,玄酒莫能漓。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

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天下亦可授,此著不可私。

过温寄巩县宰吴秘丞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邵子年39。)

风软玉溪腾醉骑,花蘩石窟漾歌舟。相望咫尺仙凡隔,不得同陪三月游。

新居成呈刘君玉殿院

履道坊南竹径修,绿杨阴里水分流。众贤买得澄心景,独我居为养志秋。

若比陈门诚已僭⑦,苟陪颜巷亦堪忧。无端风雨虽狂暴,不信能凌沈隐侯。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水竹最佳处,履道之南偏。下有幽人室,一径通柴关。

蓬蒿隐其居,藜藿品其飧。上亲下妻子,厚薄随其缘。

人虽不堪忧,已亦不改安。阅史悟兴亡,探经得根源。

有客谓予曰,子独不通权。清朝能用才,圣主正求贤。

道德与仁义,不徒为空言。功业贵及时,何不求美官?

上食天子禄,下拯苍生残。通衢张大第,负郭广良田。

朱门烂金紫,青楼繁管弦。外厩列肥骏,后庭罗纤妍。

入则坐虚堂,出则乘华轩。冠剑何烨烨,气体自舒闲。

高谈天下事,广坐生晴烟。人莫敢仰视,屏息候其颜。

此所谓男子,志可得而观。又何必自苦,形容若枯鳣。

道古人行事,拾前世遣编。而邻水一沟,而爱竹数竿。

此所谓匹夫,节何足而攀。予敢对客曰,事有难其诠。

身非好敝緼,口非恶珍膻。岂不知系匏,而固辞执鞭。

盖惧观朵颐,敢忘贲丘园。深极有层波,峻极有层巅。

履之若平地,此非人所艰。贫贱人所苦,富贵人所迁。

处之若无事,此诚人所难。进行己之道,退养己之全。

既未知易地,胡为乎不坚。敢谓客之说,曾无所取焉。

猗嗟乎玉兮,产之于荆山。和氏虽云知,楚国未为然。

污隆道屈伸,进退时后先。苟不循此理,玉毁谁之愆?

道之未行兮,其命也在天。近日游三城,薄言尚盘桓。

当世之名卿,加等为之延。或清夜论道,或后池漾船。

数夕文酒会,有无涯之欢。十月初寒外,万叶清霜前。

归来到环堵,竹窗晴醉眠。仰谢君子知,代书成此篇。

依韵和张元伯职才岁除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邵子年46。)

及正四十六,老去耻无才。残腊方回详①,新春又起灰。

非唯忘利禄,况复外形骸。白发己过半,光阴任自催。

谢郑守王密学惠酒

堂堂大府来新酒,密密小园开好花。何日饮之红树下②,还惊不称野人家。

小园逢春

小隐园中百本花,各随红紫发新芽。东君见借阳和力,不减公侯富贵家。

和张二少卿文白菊

清淡晓凝霜,宜乎殿颢商。自知能洁白,谁念独芬芳。

岂为琼无艳,还惊雪有香。素英浮玉液,一色混瑶觞。

生男吟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邵子年47)

我今行年四十七③,生男方始为人父。鞠育教诲诚在我,寿夭贤愚系於汝。

我若寿命七十岁,眼前见汝二十五。我欲愿汝成大贤,未知天意肯从否?

闲吟四首  (此四首作于嘉佑二年)

平生如仕宦,随分在风波。所损无纪极,所得能几何?

既乖经世虑,尚可全天和。罇中有酒时,且饮复且歌。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万事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欲有一瓢乐,曾无二顷田。丹诚未贯日,白发已华颠。

云意寒尤淡,松心老益坚。年来疏懒甚,时忆旧林泉。

和张二少卿文再到洛阳

当年曾任青春客,今日重来白雪翁。今日当年已一世,几多兴替在其中。

高竹八首

高竹百余挺,固知为予生。忽忽有所得,时时闲绕行。

自信或未至,自知或未明。窃比于古人,不能无愧情。

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月色林间出,泉声砌下流。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

高竹已可爱,况在垂杨下!幽人无轩冕,得此自可诧。

枉尺既不能,囊括又何谢?贾生若知此,恸哭亦自罢。

高竹碧相依,自能发余清。时时微风来,万叶同一声。

道污得夷理,物虚含远情。阶前闲步人,意思何清平!

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幽人有轩榻,日夜与之对。

宇静神觉开,景闲喜真会。与其丧吾真,孰若从吾爱!

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晚凉尤可喜,旧帙亦宜舒。

池阁轻风里,园林晚景余。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

高竹数十尺,仍在高花上。柴门昼不开,清碧日相向。

非止身休逸,是亦心夷旷。能知闲之乐,自可敌卿相。

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叶。抽萌如止戈,解箨若脱甲。

修静信可爱,绕行不知匝。嗟哉凡草木,徒自费锄锸。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蛮夷”,《四库全书》本作“兵机”,显然为四库馆臣所改。

② “鐏俎”,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均作“樽俎”。

③ “灿于地”,《道藏》本作“灿与地”,从《四库全书》本改。

④ “二老”,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均作“三老”。

⑤ “屠于大梁”,《道藏》本作“屠其大梁”,从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改。

⑥ “百载”,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百战”。

⑦ “疠疵”,《道藏》与毕亨刊本作“厉疵”,从《四库全书》本改。

⑧ “五胡”,《四库全书》本作“寇尘”。

⑨ “胡马”,《四库全书》本作“代马”。

① “奋高氏”,《四库全书》作“夺高氏”。

② “谁识”,《四库全书》本作“谁知”。

③ “兵自取”,毕亨刊本作“共目取”,《四库全书》本作“共日取”。

④ “常自罹”,《四库全书》本作“常自惧”。

⑤ “世共睎”,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世共晞”。

⑦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若比陈门成己僭”。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残腊方回律”。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此日饮之红树下”。

③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我本行年四十五”,非是。

猜你喜欢
  陈惟喆·唐圭璋
  姚述尧·唐圭璋
  刘泾·唐圭璋
  古今风谣·杨慎
  第一幕·老舍
  第二折·佚名
  两地相思·徐志摩
  卷六十八·徐世昌
  卷十一·韩淲
  卷446 ·佚名
  卷七·李蓘
  御选明诗卷六十三·康熙
  御选元诗卷五十一·康熙
  卷二十七补编·康熙
  ●广陵月·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247_1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独孤及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   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五陵如荠渭如带,   目极千里关山春。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陈寿

    书载「蛮夷猾夏」,诗称「玁狁孔炽」,久矣其为中国患也。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

  •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赵尔巽

      ◎孝义二   卢必升 李应麒 李中德 张文龄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礼 丁世忠 汪良绪 贾锡成 王长祚刘国宾 曹超   黎兴岕夏汝英 金国选 张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钱孝则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陆国安 徐守质兄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二·乾隆

      楚汉  【乙是义帝心元西楚霸王项籍元汉王刘邦元年是嵗未秦亡 纲目于楚汉之际每甲子下俱分列诸国今但列楚汉诸国倐亡倐亡不备载】  五星【嵗星柬方春木荧惑南方夏火太白西方秋金辰星北方冬水填星中央季夏土】

  •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佚名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

  • 高杰传·张廷玉

    高杰,米脂人。与李自成是同乡,又同时起事当贼盗。崇祯七年(1634)闰八月,总督陈奇瑜派遣参将贺人龙援救陇州,被贼兵包围,处境非常困难。自成让高杰写信过去约人龙造反,没有得到高杰的回话。使者回来,先见过高杰,然后才去见自成

  • 慎行论第二·吕不韦

    慎行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

  • 墨子閒詁卷八·孙诒让

    明鬼上第二十九

  • 卷十二·孙奇逢

    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章奸人欲见圣人亦只得寻箇题目故未见时与相遇时皆窃礼以爲辞夫子第因物付物就题还题而已亦何容著意于其间哉有道之言婉而正此圣人待小人之道 或曰拜阳货亦是不终絶他要他爲善大概小人多于君子若以

  •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孔子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 【读解】 爱他也罢,忠于他也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为他好.所以,爱他,但不能溺爱;忠于他,但不能愚忠。

  • 提要·方苞

    【臣】等谨按礼记析疑四十六卷国朝方苞撰苞有周官集注已着録是书亦融防旧说断以己意如文王世子以大司成即大司乐辨注疏以周官大乐正为大司乐师氏为大司成之非于郊特牲郊血大飨腥序荐璧用乐荐血实柴之次一条谓凡经传中

  • 卷四十五·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五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定公二经【丙申】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无传】○夏归粟于蔡【蔡为楚所围饥之故鲁归之粟】○于越入吴【林于发声也向曰越人今曰于越复从其旧号也越未

  • 日知荟说卷一·乾隆

    天有四徳以化生万物而元为长圣人有五常以财成辅相而仁为首非元则万物不得其生也非仁则万物不得其育也圣人之化成天下亦不过宅吾身于仁之中而即用此仁以仁天下耳非别有一仁以为用也惟其一仁之所流贯故能徧覆包涵运量万

  • 佛说园生树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彼三十三天中有一大树名为园生。其树盘根及五由旬高百由旬。所有枝叶覆五十由

  • 数学钥·杜知耕

    六卷。清杜知耕(生卒年不详)撰。杜知耕字端甫,号伯瞿,河南柘城人,自幼好学,熟读天文历算书。康熙二十六年 (1687) 举人。1681年著《数学钥》,1700年著 《几何论约》,均收入 《四库全书》。《数学钥》以 《九章算术》

  • 犬窝谜话·吴克岐

    五卷,辑录了其所作灯谜之精萃。除吴氏自制谜作外,在第一卷中还介绍了薛凤昌的《邃汉斋谜话》、周效璘的《慧观室谜话》、张起南的《橐园春灯话》、孔剑秋的《心向往斋谜话》、《两般秋雨盦随笔》、陈应禧的《正心书斋谜

  • 鸟语·徐訏

    鸟语,中篇小说,徐訏著。全书15小节,完稿于1950年11月30日,香港夜窗书屋出版。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传奇唯美的故事。「我」由于患了严重的精神衰弱而去乡下回澜村休养。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子,这个被世

  • 佛所行赞·马鸣

    又名《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经传》、《佛所行赞经》、《佛本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教人物传记。马鸣著。现存梵本17章。中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5卷;南朝宋宝云译7卷;以及现代人译的多种现代汉语本。中译藏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