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

弘治五年九月己巳朔直隶凤阳府知府章锐应诏言六事一专责任农桑水利责任不专乞通行天下管马官兼管一便转输直隶淮扬二府每年起运凤阳粮八万石乞岁拨六万石就便兑军却将凤阳兑军等粮六万石存留本处以补其数一申礼制今天下官员引导仪仗及军民人等鞍具衣服之类乞遵洪武永乐等年颁降奏准事例而行违者从重究治一慎征伐今贵州广西草寇窃发议者多欲命师征讨乞遣大臣一二员斋御宝榜文宣以朝廷恩威晓以逆顺祸福俾各去逆效顺斯为上策否则降敕附近土官量授金帛俾各协同本处官军歼其渠魁待有成功加倍升赏一增保障近京地名深沟泥井卢沟桥等处经过官吏角□羊户客□人等贼来无御每被劫杀其在外杨青甲马营等处一带河道抽帮劫船为害尤甚乞差官踏勘自京城至通州张家湾良乡涿州真定保定河间临清等处陆路并杨青迤南直抵瓜州水路量其远近审其要害各立土堡一座招集附近军民开店买卖安泊□旅仍拨千百户一二员管领官军一百名或佥选老人一二名管领民壮亦以百名为率分番备御一谨河防沛县迤北临清迤南闸座多被附近无藉小人作弊有于始建之时通同匠作将闸底高起致水抟激又有阳虽闭畜阴实泄放乞敕各处管河郎中御史等官禁治下所司知之

○升南京钦天监监副李钟为本监监正

○辛未韩府通渭王徵銶乞于汉中府买茶命每岁许一次数止六百斤○壬申 孝恭章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周景祭 景陵

○赐秦府奉国将军诚汥诰命冠服如制 虎剌撒国回回怕鲁湾等从海道至京贡玻璃玛瑙等方物 上却之命给口粮脚力遣还

○宁夏地震

○癸酉秦王诚泳奏有风疾欲求本城外温泉浴许之

○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玮孙云翼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朝鲜国陪臣韩堰以来贡病卒于馆 上愍其远来客死命有司给棺致祭仍传送其丧以归

○代府乐昌王聪涓母夫人侯氏有疾遣医视之从王请也

○甲戌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朴安性等来贺 皇太子千秋节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傅瀚<锍-釒>乞还乡展祭许之给驿以行仍谕令亟还供事陛辞赐白金十两彩叚二表里瀚经筵日讲官也

○丙子韩府镇国将军徵错徵鐻徵鉟俱淫乱无度且引拜方士入宫仪宾文显宗典仗谢璝与乐平定肃王宫人奸乐平王徵铔奏其事错巡等官勘实诏徵错等革去禄米三之二文显宗等俱处斩

○命江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赵德之子完代为南京鹰扬卫指挥佥事

○丁丑重阳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以山东济南等五府灾伤免州县正官明年朝觐

○庚辰实授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郭纴宗彝为南京监察御史纴广西道彝狭西道○兵科都给事中蔺琦等劾奏都督同知白王巳始以在边不职取回听用继以不堪坐营革退带俸近又夤缘得举南京前府管事并劾兵部不当推举之罪 上诘责尚书马文升等文升等自劾请罪贷之罢王巳带俸如故

○狭西河州地震有声如雷

○辛巳初荆府荆靖王妃魏氏生子见潚见溥夫人王氏生见澋魏氏钟爱见溥凡金帛必倍与之见潚不平靖王薨见潚嗣位锢魏氏于宫中减去衣服饮食抑郁而死见潚怒不已令舁其柩自窦间以出遂欲杀见溥佯使人召之骑射既入令左右拥执自出铁尺连棰之见溥哀号乞免左右以衣塞其口仍击以铜锤乃死尚恐其或苏复以铁火筯金□赞尻孔间血流盈地乃使人给其妃何氏谓见溥以马惊践死后何氏入朝太妃见潚使妾婢诱入别室逼淫之遂拘留不遣又欲通于从弟见潭之妃茆氏见潭母马氏惧而防之见潚怒执马氏髡其首棰之百余拘见潭于宫中挛縳之囊土覆其面以死械系茆氏入府胁而淫之又集恶少日与驰射或私过江游逸闻民家女子美者輙夺取之乾没官粮网罗货利库藏聚歛动以万计拘镇国将军见釜见淲减其食皆饿而死见澋惧及祸密疏奏之 上命法司勘鞫具得实乃遣太监白俊驸马都尉蔡震拘之至京遗书于诸王共议其罪以闻命何氏自尽削茆氏封号冠服以见澋举奏不早亦不尽实减其禄三之一

○壬午兵科给事中吴世忠言近者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浙江辽东等处奏报水旱而浙江苏湖等府尤甚致廑 宸虑屡饬百司经制百度赈恤之典有加而惠泽之实未究者良由淹延好繁拘于簿书之过也今府县官吏发粟赈济之时文移勘覆动逾旬月俟既得食而其饥者已死流者已远矣又况胥吏因缘为奸尤有不可胜言者今欲约之以法莫若稽之册籍因粮之多寡验民之贫富凡遇给散视此为则则富者不得滥支贫者获沾实惠弊革而惠行矣至于救荒之策尤莫善于二事曰治水利复常平水利在北方为沟浍之类在南方为陂池之类宜命官分行郡县巡视以洪武永乐年间版籍志书为据按名责实疏浚修治复旧额增新筑以备旱涝常平宜因今日义仓之旧更以常平之名因民数之多寡以贮粟酌道里之远近以立仓每县二三十里各立常平仓一所丰年而籴委之富民以计其数凶年而粜临之廉吏以主其争凡此皆救荒之急务也户部覆议谓世忠言俱可行但义仓之在今日骤欲更名似紊其旧况本部已奏行每州县设立四仓每乡或数十里共设一仓令耆民收掌有司稽考出纳歛散以时亦常平社仓之遗意今第令巡抚等官循名责实为宜 上从其议

○调刑部郎中车霆等十四人于外任刑部诸司隶卒故多各处逃民冒名为之诈取狱囚财物为弊日久而官弗之知也至是缉事者发其事于是郎中车霆陈章员外郎蔡相陈宣郁容主事朱仪侯直仲本张恺姚文灏张景琦朱清李克嗣陶缵俱以防闲不严下狱并鞫之都察院拟各赎杖还职 上命发隶卒边远充军霆等俱免罚赎各调外任霆调为真定府同知相为□州知州宣为夷陵州知州容仪直本恺文灏景琦清充嗣缵俱府通判时章已升湖广按察司副使诏依原品亦调为府同知初缉事诸校尉多有以私事属霆等者霆等拒之故媒糵以致其罪议者惜之

○以各处灾伤减明年上元节所用黑铅等料常数之半从工部尚书贾俊等请也

○甲申代府慱野王聪泰薨王悼恭王长子母妃牛氏天顺二年生成化九年册封至是薨年三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端穆

○乙酉赐秀府顺义郡主东安县地二十七顷

○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绅言四事一仓场官周岁为满守支完日给由然收受易支放难场官尤难乞定与守支年限如年限已满许申上司将经收草束交接管官攒守支起送改选若有亏折陪补数足方许起送一各边骑操马常有损失旧例军士每半年出银三钱帮助买补未免扣减月粮延缓误事乞敕太仆寺或行太仆寺将各处俵角□羊官马量查拨补若自不用心餧养以致瘦死或被盗失去等项则令自备半价帮助买补一乞令各边仓粮本色折色中半兼收本色备目前支用折色待丰岁籴买一山西鴈门偏头二关俱设有千户所分理军务守御地方惟宁武关未有衙门止令官军分番戍守往来不便乞一体设立下所司知之

○丙戌赐晋府容县郡君并仪宾王鹤诰命冠服如制

○命狭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韩玉充左参将分守宁夏西路

○改注左军都督府带俸都督佥事张海于南京前军都督府佥书管事

○丁亥河南信阳州有大星红光映天自西北流至东北而陨声如鼓

○狭西渭南县地震○戊子赐代府镇国将军成銴第二子名曰聪洞第三子曰聪渻楚府辅国将军均锽庶第七子曰荣泬褒城王府辅国将军偕溆子曰旭槁华阳王府革爵镇国将军申金□回子曰宾湜曰宾泌曰宾湂

○命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陆简司经局洗马梁储纂修玉牒

○辛卯升南京太常寺少卿陈音为本寺卿以九年秩满也

○升直隶卢州府知府李仑为布政司左参政湖广按察司佥事冯錤江西佥事罗九鼎俱按察司副使仑河南錤江西九鼎云南

○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舒清丁忧服阕复除四川布政司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文昭以母忧去任

○山西绛州地震有声○壬辰 皇太子千秋节赐百官宴于午门天下诸司并外夷庆贺官员人等宴阙左门

○命户部运太仓银十万两于宣府以备军储

○癸巳升鸿胪寺左寺丞翟勉为南京鸿胪寺右少卿以九年秩满也

○甲午以河南旱灾并河决免开封卫辉彰德怀庆四府州县正官明年朝觐从巡抚等官奏也

○乙未降湖广郧阳府同知王辅为云南楚雄府通判辅先任浙江按察司佥事欺侮按察使毛鸃坐同僚不和降前职至是复与知府刘玑相讦奏巡抚都御史王道复欲两调之吏部言辅之过视玑为重宜留玑而调辅故有是命

○以灾伤停角□羊浙江河南南北直隶州县军丁并免山东秋班官军暂于本处操守○先是分守代州参将都指挥佥事王昇山西都指挥佥事江朴相讦奏下巡抚都御史杨澄巡按御史周琰会左布政使李蕙按察使熊翀鞫问昇自以已为参将而巡抚等官不曲庇之甚不平遂奏澄琰蕙翀不法事命刑部郎中陈忠大理寺左寺正朱英往勘昇坐冒领官银私役军士盗官米营私第朴坐擅离信地剥削军士澄坐释放罪人劝借银两公用琰坐以私票发送罪人蕙翀俱坐勘事不审狱上得旨昇朴俱赎徒还职澄琰各罚俸三月蕙翀逮问如律

○狭西临洮府地震

○丙申给故寿宁侯张峦坟地三十顷于翠微山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终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五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三国志平话卷中·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四·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四·胡宏
  第一三五限缴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一○·佚名
  一四○一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二八一 兼管顺天府尹袁守侗等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仕籍考补遗·林献堂
  卷五十七·佚名
  卷二百十一·佚名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李宗仁
  卷八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04 ·佚名

    释文珦 邃谷 邃谷居来久,寥寥绝众喧。 云深通药径,草长失柴门。 静爱寒山色,閒寻野水源。 清虚乃吾事,不与俗人言。 释文珦 太白山老僧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 卷九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四韦庄庄字端已杜陵人见素之孙疎旷不拘小节干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王建开蜀昭宗遣李珣宣慰两川辟庄判官行庄以中原多故欲依建建辟之掌书记寻以起居舍人召建表留以庄名臣世族恩礼

  • 名山藏卷之五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洪武臣二)◆臣林记(洪武臣二)刘基李善长吴良吴祯合传耿炳文廖永忠杨璟郭英○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祖廷槐父爚濠为宋翰林掌书每阴雨积雪登高丘而望其聚突无烟者赈之宋亡林融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我佛山人传·李怀霜

    君姓吴氏,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也。其先卜居佛山,凡所撰述,因署端曰:我,佛山人。自士夫以及贾竖,有不能名君字君者,称我佛山人,未尝不颔之若稔识。曾祖讳荣光,以翰林出抚湘中,金石掌故,所诣至精。嘉道之世,海内号为收

  • 第三九七移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一二二一三--一·佚名

    台湾府周蒙上级檄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宪纲册,及各庄总董、乡保、甲长、头人清册,移知淡水厅移文 印 台湾府印 戳记同治十一年四月廿六日到私记钦加道衔、台湾府正堂周为差催备送事。案蒙宪檄,严催饬

  • 第十二卷 丹徒 丹阳 金坛 溧阳·缪荃孙

    丹 徒 县经 部周易音一卷 晋·徐 邈古文尚书音一卷 徐 邈礼记音三卷 徐 邈毂梁传注十二卷传义十卷音一卷 徐 邈五经音十卷 徐 邈论语音二卷 徐 邈注尚书逸篇三卷 徐 邈论语二卷

  • ●卷之三·吕坤

    查理乡甲 兴复社学 修举学政 禁约风俗 恶风当戒者十 有司杂禁(附) 官问 ○查理乡甲 劝善惩恶莫如乡约缉奸弭盗莫如保甲此二帝三王之遗制虽圣人复起轨众齐物舍是无术矣但实行则事理民安虚行则事烦民扰不行则事废民恣成法

  • 卷十八·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八列传卢文进卢文进字大用幽州范阳人也文进身长七尺伟仪容太宗与晋王构怨时晋王遣周德威攻幽州文进以骑先降拜蔚州刺史是时李存矩统山後八军为新州团练使晋王时在河上与刘鄩血战召

  • 三十年·佚名

    (庚寅)三十年清道光十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王世子攝行社稷祈穀大祭。○詣太廟、永禧殿展拜,仍詣景祐宮展拜。王世子隨詣行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令存問,年例也。1月2日○壬辰,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五十人。1月3日○癸巳,全

  • 春秋说卷九·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以乱立不成乎即位之礼故不书即位子般孟任出也闵公姜出也僖公风出也子般长僖公次之闵公又次之在礼立嗣以适不以长庄公无适嗣哀姜之娣叔姜有子子以母贵则闵公当立使庄公合谋在庭审所宜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游行经第二后尔时。佛告阿难。时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王

  •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中。与大苾刍众俱。皆是法中耆旧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证得解脱。如是之众满一千人。尔时世尊而起思

  • 卷第二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固幢菩萨、勇猛幢菩萨、光明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

  • 不连续杀人事件·坂口安吾

    一九四七年夏季,大诗人歌川一马的山间别墅之中,聚集着前来避暑的学者、诗人、作家、画师、医生、演员……二十余名登场人物,无一不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竟陆陆续续引发了八宗凶杀惨案!整个故事里面,虽无推理小

  • 后山谈丛·陈师道

    四卷。宋陈师道 (1053—1101)撰。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博学精深,熟通诸经,喜作诗,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李荐并称“苏门六君子”。由苏轼等荐为棣州 (今徐州)教授,徽宗时,官至秘

  • 馥芬居日记·王汝润

    王汝润撰,1926年印本,1册。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在嘉定上海作战及人民响应事。

  • 春秋纂言·吴澄

    十二卷。总例一卷。元吴澄撰。此书仿陆淳《春秋纂例》之体例,采摭诸家之言,各附于经,而间以己意论断。首为《总例》七篇,其“天道”、“人纪”二例为吴氏所首创,其余“吉”、“凶”、“军”、“宾”、“嘉”五例,则与宋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