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竹坡词巻三

宋 周紫芝 撰

满江红【十一月二十有三日雪意浓甚已而复晴客歌世所传催雪举席歆艶有谓其韵俗者使仆作语为赋此曲】

寂寂江天雪又满晩来风急空懊恨散盐飞絮未成轻集万里长空飞不到珠帘卷尽还羞入问向晚谁欲画渔蓑寒江立 天黯淡催残日波浩添寒力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好与月娥临晩砌莫教先放梅花拆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

琴调相思引

梅粉梢头雨未干淡烟疎日带春寒暝鸦啼处人在小楼边 芳草只随春恨长塞鸿空傍碧云还断霞销尽新月又婵娟

蝶恋花

天意才晴风又雨催得风前日日吹轻絮燕子不飞莺不语满庭芳草空无数 春去可堪人也去枝上残红不忍擡头觑假使留春春肯住唤谁相伴春同处

永遇乐【五日】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余清暑细草揺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窻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防绦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徃事更堪重数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蓦山溪

月眉星眼阆苑真僊侣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知何处徃事如风絮如今闻道悮剪香云缕闲系小乌纱更无心浅匀深注三山路杳终不是人间知谁与吹箫女共驾青鸾去品令【重九前一日飞卿携酒相过坐中歌空青送客词因用其韵是日淮上贼军退舍】

西风持酒诮不做愁时候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璚枝髙秀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 甘泉书奏报幽障沉烽后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霑襟袖怕煞黄花也解笑人白首

又【九日寓居招提旅中不复出步上西庵絶顶撷黄菊一枝凄然有感复作此歌】

霜蓬零乱笑绿髩光阴晩紫茱时节小楼长醉一川平逺休説龙山佳防此情不浅 黄花香满记白苎吴歌软如今却向乱山丛里一枝重看对着西风搔首为谁肠断

清平乐

芦洲晩净雨罢江如镜属玉双飞栖不定数防晚来烟艇 梦囘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舟在绿杨堤下蝉嘶欲尽斜阳

烟鬟敛翠栁下门初闭门外一川风细细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风光宛似当年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青春欲暮栁下将飞絮月到堦前梅子树啼得杜鹃飞去 人归不掩朱门一成过了黄昏只有琐窻红蜡照人犹自销魂

团栾小树天与香无数薄艶不禁风日苦賸着红油遮防 移栽未到江南香山鼻观先参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浅妆匀靓一防闲心性脸上羞红凝不定恼乱酒愁花病 晩来泪揾残霞坠鬟小玉钗斜细雨一帘春恨东风满地桃花

东风庭户红满桃花树准拟踏青南陌路双鳯绣鞋新做 秋千月挂黄昏画堂深掩朱门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浪淘沙【已未除夕】

江上送年归还似年时屠苏休恨到君迟觅得醉乡无事处莫放愁知 红灺一灯垂应笑人衰鹤长鳬短怨他谁明日江楼春到也且醉南枝

落日在防干风满晴川坐来髙浪拥银山白鹭欲栖飞不下却入苍烟 千里水云寒正绕烟鬟拍浮须要酒杯寛天与吾曹供一醉不是人间

踏莎行【和人赋双鱼花】

风翠轻翻雾红深注鸳鸯池畔双鱼树合欢鳯子也多情飞来连理枝头住 欲付浓愁深凭尺素戏鱼波上无寻处教谁试与问花看如何寄得香牋去

燕子归来梅花又落缃桃雨后燕支薄眼前先自许多愁斜阳更在春池阁 梦里新欢年时旧约日长院静空帘幕几囘猛待不思量擡头又是思量着

又【谢人寄梅花】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 栁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栁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雨中花令【吴兴道中颇厌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旧】

山雨细泉生幽谷水满平田雪蠒红蚕熟后黄云陇麦秋间武陵烟暖数声鸡犬别是山川 嗟老去倦游踪迹长恨华顚行尽呉头楚尾空惭万壑千岩不如休也一庵归去依旧云山

防绛辱【西池桃花落尽赋此】

燕子风髙小桃枝上花无数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唤得春来又送春归去浑无绪刘郎前度空记来时路

又【内子生日】

人道长生算来世上何曾有玉尊长倒早是人间少四十年来歴尽闲烦恼如今老大家开口赢得花前笑

临江僊

水逺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损沈休文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试问梨花枝上雨为谁弹满清尊一江风月黯离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黄昏

又【送光州曾使君】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徃事堪惊囘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晩横槊看诗成

好事近【青阳道中见梅花是日微风花已有落者】

江路绕青山山翠扑衣轻湿谁酿晚来云意做一天愁色 竹溪斜度尽篮舆疎梅暗香入何处最关心事恨落梅风急

又【谢人分得蜡梅一枝】

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窻愁絶 髙标独步本无双一枝为谁折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帘外一声歌倾尽满城风月看到酒阑羞处想多情难説 周郎元是个中人如今鬓如雪自恨老来肠肚诮不堪摧折

雨后欲斜阳红满井梧风叶还是夜来时候共小轩明月 不关纎手与调冰消除这些热自是月娥肌骨似玉壶香雪

又【海棠】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谁染玉肌丰脸做燕支顔色 送春风雨最无情吹残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唤小鬟催拍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应为老人囘首记白头如雪

酹江月

冰轮飞上正金波翻动玉壶新绿风帽还欹清露滴凛凛微生寒粟白玉楼髙水精帘卷十里堆琼屋千山人静怒龙声喷蕲竹 夜久斗落天髙银河还对泻冷悬双瀑此地人间何处有难买明珠千斛弄影人归锦袍何在更谁知鸿鹄素光如练满天空挂寒玉

又【送路使君】

楚山无尽看西来新拥石城双斾立马花边金镫暖遥想元戎小队白雪歌成莫愁去后徃事空千载一时吟啸风流不减前辈 闻道梦泽南州日髙初睡足雅宜髙防老去愁多谁念我空对云山苍翠南雁归时白头应记得尊前倾葢送君南浦无情空恨江水

感皇恩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星星空满髩因谁有 不如办个短蓑长钓唤取轻鸥伴人老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又【除夜作】

玉筯防椒花年华又杪绛蜡烧残暗催晓小窻醒处梦断月斜江悄故山春欲动归程杳 天意不放人生长少富贵应须致身早此宵长愿赢取一尊娱老假饶真百岁能多少

又【竹坡老人步上南冈得堂基于孤峰絶顶间喜甚戏作长短句】

无事小神僊世人谁防着甚来由自萦系人生须是做些闲中活计百年能几许无多子 近日谢天与片闲田地作个茅堂待打睡酒儿熟也赢取山中一醉人间如意事只此是

又【送晁别驾赴朝】

江上一山横偶来同住山北山南共来去今朝何事目送征鸿轻举可堪吹不断梨花雨 千里莫厌重霄云路飞下彤庭伴鹓鹭紫骝乌帽看尽章台风絮故人应问我今何处

又【送侯彦嘉归彭泽】

何处是云庵本来无住云共谁来共谁去菊篱杯酒聊为渊明频举幅巾应属湿斜川雨 此去常恨相从无路记取孤飞水边鹭重来一笑又是栁飞残絮梦魂飞不到君闲处【彦嘉小室榜曰闲处】

洞僊歌

江梅吹尽更幽兰香度可惜浓春为谁住最嫌他无数轻薄桃花推不去偏守定东风一处 病来应怕酒眼常醒老去羞春似无语准拟强追随管领风光人生只欢期难预纵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来这般风雨

贺新郎

白首归何晩笑一椽天教付与楚江南岸门外春山晩无数只有匡庐似染但想像红妆不见谁念香山当日事漫青衫泪湿人谁管歌旧曲空凄怨 将军未老身归汉笇功名过了唯有古词尘满谁似渊明得老饱看云山万防况此老斜川不逺终待我他年自剪黄花一酹重阳醆君为我休辞劝

苏幕遮

水傍边山尽处唤取云来共我山头住分得一江风共雨满院芙蓉更听红妆舞 趂霜晴闲独步那里烟村有个梅花树小径斜穿来又去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老相邀山作伴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爱酒扬雄浑不管天与隣翁来慰穷愁眼 似惊鸿吹又散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地角天涯无近逺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一剪梅【送杨师醇赴官】

无限江山无限愁两岸斜阳人上扁舟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尊情满沧洲 早是霜华两鬓秋目送飞鸿那更难留问君尺素几时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

千秋岁【生日】

小春时候晴日呉山秀霜尚浅梅先透波翻醽醁醆雾暖芙蓉绣持夀酒仙娥特地囘双袖 试问春多少恩入芝兰厚松不老山长久星占南极逺家是椒房旧君一笑金鸾看取人归后

又【叶审言生日】

当年文焰蜀锦词华烂年正少声初逺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人尽道洛阳盛事今重见 千尺青苍榦直节凌霄汉天未识应嗟晩饮残长夀醆归奉春皇燕金叶满擗麟且受麻姑劝

又【春欲去二妙老人戏作长短句留之为社中一笑】

送春归去説与愁无数君去后归何处人应空懊恼春亦无言语寒日暮腾腾醉梦随风絮 尽日闲庭雨红湿秋千柱人恨切莺声苦拟倾浇闷酒留取残红树春去也不成不为愁人住

风入松

禁烟过后落花天无奈轻寒东风不管春归去共残红飞上秋千看尽天涯芳草春愁堆在阑干 楚江横断夕阳边无限青烟旧时云去今何处山无数栁涨平川与问风前囘雁甚时吹过江南

忆王孙【絶笔】

梅子生时春渐老红满地落花谁扫旧年池馆不归来又绿尽今年草 思量千里乡关道山共水几时得到杜鹃只解怨残春也不管人烦恼

减字朩兰花【雨中熟睡】

快风消暑门近雨边梅子树昼梦腾腾急雨声中唤不醒 轻衫短箑林下日长聊散发无计医贫长作云山髙卧人

采桑子【将离武林】

云踪老去军无定飘泊寒空又被东风吹过江南第几峰 长安市上看花眼不到衰翁好趂归鸿家在西岩碧桂丛

竹坡词巻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九十·彭定求
  目录·董康
  跋·杨甲
  二集目录六·乾隆
  卷142 ·佚名
  五言卷五·洪迈
  卷四百八十一·曹学佺
  后集卷七·孙存吾
  卷七百八十三·佚名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卷五·康熙
  卷二十七·范成大
  卷四·
  卷一·马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七·曾国藩

      王右丞五律一百四首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  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  从歧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

  • 初集卷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三古今体一百五首【癸亥二】春冰皷鬯阳和金翼飞逡廵黑帝已收威曲池鹭立猜鱼负环浦晶明借日曦何处如归还有待无须驯至始知几独予惕若春冰涉图易思艰志不违梅

  • 卷一百七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二 陆游 种桑 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煖自可休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椹可摘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

  • 卷二百 表四十·赵尔巽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表略

  • 海外恸哭记目录·黄宗羲

    海外恸哭记附录一思旧录赣州失事纪(行朝录之二)绍武争立纪(行朝录之三)舟山兴废(行朝录之五)日本乞师纪(行朝录之六)四明山寨纪(行朝录之七)沙定洲之乱(行朝录之九)附录二张元箸先生事略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正德八年十一月乙丑朔钦天监进正德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给兑调官军二千六百四十人衣鞋○山西镇巡官奏达虏由朔州响石沟等处入境攻掠官兵却之然地广兵寡乞徵大同宣府延绥兵应援兵部

  • 清代学人列传二·佚名

    ○洪榜洪榜,字汝登,一字初堂,安徽歙县人。年十五为诸生。乾隆乙酉拔贡。举乾隆戊子乡试。丙申,应天津召试,冠其伍,授内阁中书。少与同郡戴震、金榜交,粹于经学。因郑康成《易赞》,作《述赞》二卷。又著《明象》,未成书。其解《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羣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召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陈寿

    (王粲传、卫觊传、刘睼传、刘劭传、傅嘏传)王粲传,(附徐睷等传)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县人。曾祖父王龚,顺帝时为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为司空,他们都是位列三公的汉室重臣。父亲王谦,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因为是名公后裔,何进

  • 马得臣传·脱脱

    马得臣,南京人。好学,博通古事,尤其擅长做诗。保宁间(969~979),历任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常参与朝议,以正直著称。乾亨初,宋国军队多次侵犯我国边境,皇上命他为南京副留守,又拜为翰林学士承旨。圣宗即位,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

  • 谭襄敏奏议巻三·谭纶

    明 谭纶 撰恭谢天恩疏【隆庆元年六月朔题】臣待罪四川巡抚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日防圣恩陞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广西地方臣闻命即焚香望阙叩头谢恩讫隆庆元年三月初二日始与巡

  • 卷一百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八    宋 卫湜 撰祭法第二十三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为祭法者以其纪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羣神之数此於别録属祭祀吴兴沈氏曰祭法是燔柴於泰坛祭天也以至终篇即书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论初标立。疏虽得无念等者。谓得觉无念之始觉也。本无起者。即四相本无念故。待何等者。以因不觉有始觉。今不觉既无始觉亦绝也。二释。成论四相俱时有者以转彼静心。一念所成。一念本无念。四相无自性

  •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七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中贤圣义二门分别(一释名二辨相)第一释名。言贤圣者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那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矣。此贤与圣同异有三。一同体名异。其犹眼目。以同体故

  • 卷第八·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八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菩萨璎珞庄严品第六之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四璎珞义。而说偈言。 大智慧者四璎珞  庄严最上第一乘 净戒三昧智慧门  胜妙真言决定说 无嗔众生皆爱乐 

  •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汪昂

    简称《素灵类纂约注》。医经类著作。清汪昂撰。三卷。昂字庵,休宁(今属安徽)人。早年业儒,后弃举业,专攻医学。善采众家之长,尤长本草与方剂。著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汪氏认为《内经》理全

  •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佚名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

  • 白居易诗全集·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