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船山诗草三

鄗城吊古

望望千秋亭,遥遥五城陌。鄗南新柳多,一雨散春碧。

遗坛出林阜,沙寒土花。斜阳聚樵牧,知是何王闢。

似闻起南阳,师中劳擘画。三十成老翁,所剩未头白。

扰攘过百年,忽如远行客。凉风吹东都,陵荒翁仲瘠。

英雄骨已朽,况乃兴废迹。

栾城怀苏黄门

小县重怀古,三峨旧结邻。易传家学妙,诗逼长公真。

廊庙虚贤相,功名痛党人。梅州如赵郡,祠庙各千春。

宿栾城寄怀舍弟寿门

听雨思吾弟,连床爱古人。虑从忧患起,言到别离真。

少壮行将老,公卿早致身。浮名何足道,贫贱负君亲。

雪中1过正定

十年慷慨向关河,风雪萧萧客路多。士慕原陵犹侠气,人来燕赵易悲歌。

无奇久被青山笑,欲隐其如绿鬓何。百丈红尘吹不去,垂鞭倚马度滹沱。

雪后过新乐

人天乍高洁,车马亦闲闲。霁雪淡平野,朝云明远山。

清虚集草木,萧爽来心颜。欲跨青驴背,因之乘兴还。

野旷阴晴乱,沙沈草树凉。城寒出鸡犬,篱破见牛羊。

人貌羲黄古,河流浦溆长。满前画图意,只是倦津梁。

谒尧母陵

帝德已无名,母德天应小。典谟讚叹穷,书岂荒眇。

重瞳泣井廪,商周盛文藻。神尧不言孝,慈大忘其好。

山陵岿然存,栝柏肃墓道。封树疑黄农,仪容想轩皞。

人行古冀方,下马拜春草。更欲访灵泉,荣光浮四表。

望都息马作辕驹叹嘲驭者温奇

圉人通马语,不能通其志。欲过黄金台,苦谈昭王事。

心雄不僨辕,才大自循轨。长鸣意何悲,呜呼孙阳死。

天下岂无马,真知能几人。骅骝在辕下,自诩九方歅。

弭耳结尘缨,偏鬃响征铎。同皁有疲驽,珠鞍百宝络。

食马贵多肉,服马贵神通。如何皮相者,以瘦失麒麟。

瘦骨铜声出,方瞳电影驰。车中有奇士,辕下尔何辞。

满城道中望西山

日暮犹停柳外骖,看山不讳一身贪。云开大纛疑王屋,剑削千峰笑武担。

雪后浓青连漠北,春来空翠湿燕南。糭鞋竹杖何年事,欲典征裘换摇篮。

宿方顺桥

小煮鱼虾欲解颜,店门流水自弯环。英英返照孤云朗,一一长空数鸟还。

独鹿山光风雨后,完鸿春色有无间。勾留到处停车马,不急浮名客路闲。

郎城吊丹朱

不薄神尧子,郎城吊古来。启明犹入荐,嚣讼最堪哀。

协帝无天德,宾虞有让才。完鸿春草暮,咫尺间灵台。

所嗜如人傲,平生好漫游。降丘谁宅土,罔水独行舟。

揖让开三统,怀襄任九州。负奇居局外,踪迹近巢由。

清苑西郭

楼台玲珑映碧虚,石阑桥上碾轻车。春来鸡距泉头好,一寸杨稊半尺鱼。

高碑店垂丝古柳

春风秋雨厌长征,与汝何干苦送迎。几处折来怜玉手,频年看去似金城。

荣枯过眼皆无味,离合关心尚有情。我亦消魂如此树,浮萍飞絮话三生。

平原系马五更寒,万里重来蜀道难。弹汁敢期新梦好,攀条长作故人看。

春归驿路春墟暖,树近黄畿玉露漙。仿佛秦州风景地,灞桥西去古长安。

二月四日行次涿州晤内兄林朴园居涿已五年矣时将携家赴成都之外舅任行且有日因做四绝誌别

尘染春衣冷旧薰,燕南客思正纷纷。那堪万里人初到,遥指乡云却送君。

轻车小碾艳阳天,奁镜囊诗共一肩。应笑沙哥夫妇俗,碧油幢引向西川。

谢家裙屐艳词场,归去闲庭春正长。料得围炉咏飞絮,定从天壤话王朗。

南辕北辙太参差,通会楼前柳万枝。却忆去年归去好,樱桃花落别君时。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来去经年信不违,依人紫燕又飞飞。恰逢社日巢君屋,可奈花时送子归。

大漠平沙春淡远,画帘香阁梦依稀。上林何似山林好,双剪争裁计已非。

短羽参差片影斜,似曾相识在天涯。喃喃话尽梁间月,缓缓归怜陌上花。

营垒有情何日稳,衔泥无定一生差。乌衣故巷凭谁问,已是寻常百姓家。

朴园斋中即事

小住衡茅兴未穷,蓬蓬矮屋四面风。谈禅说鬼忘羁旅,一穗春灯隔座红。

生涯久已付楸枰,制胜无奇在不争。十日平心坐燕赵,疏帘朝暮隐棋声。

老婢如鸠白发奇,獠奴痴重饱蒸糜。书生不惯矜裘马,门内雍雍太古仪。

客京师月余出无所往居若有失旅病乡愁百无聊赖作口号寄愁

春尽都门不见花,下帘长日避风沙。何须更说团欒好,便为寻访亦忆家。

得家书

数纸乡书技万言,眼前仿佛见山园。贫怜小弟持家早,病苦中年阅世繁。

禄养几时酬束皙,归期无定愧何蕃。移文岁岁劳岩豁,长叹衣尘又者番。

倚枕愁听午夜砧,客窗风雨一灯深。五千里外常饥走,二十年来费苦吟。

白发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乡心。家书只作奇书读,语简情多仔细寻。

送亥白之粤东

意外俄成万里游,炎风代雨黯征愁。中华兄弟难为别,远道萍蓬莫久留。

驱马从君才北栈,单车别我又南州。相要珍重临歧语,早晚同归慰白头。

木棉红隐鹧鸪声,瘴雨蛮烟讵有情。岭海妙能恢壮志,韩苏好不在诗名。

但嚢星使搜奇士,莫咏花田滞客旌。君到雷州如忆我,未妨高语拟栾城。

漫兴

朝衣强道胜鱼蓑,漠漠风尘奈若何。鸿雁未来乡国远,樱桃初落别离多。

心情懒漫虚中岁,梦影高寒倚大峨。最是羁人长记想,梵云山下好烟萝。

夏日斋中即事

门巷小仙故旧稀,酒悲诗瘦减衣围。窗中雨润新篁弱,檐下风薰乳燕肥。

偶向巴童谈邑事,时寻林衲问禅机。软红隔处浑如隐,何必烟波买钓矶。

夏日蓄草虫数头于室繁音作卧而听之如在林豁间亦销夏之一法也

却暑宜虫语,声繁韵自闲。随风如急雨,引梦入秋山。

游戏纾怀抱,尘劳想闭关。故园松石好,相赏几时还。

忆内

腊雪春风减带围,经时客梦绕鸳帏。一番梅雨迎初伏,几度鱼函劝早归。

别久愈愁乡路远,情多真觉宦游非。将雛未报遥相忆,坐看梁间乳燕飞。

题蒋夫人小照

班管云笺妙如神,昙华偶现女郎身。只将余惠教夫婿,已是琼林第一人。

夏夜与从弟受之话旧

赁庑曾依汉水前,仅求衣食亦无缘。敝袍恰同隆冬典,枵腹惟尽日眠。

亲旧更谁容我傲,穷愁真耻受人怜。新来偶竊芸香俸,回首饥寒已十年。

本无田舍亦须归,八口飘然生计微。阅历方知贫宦好,高寒合与世情违。

一门穷饿输纨绔,廿载昂藏困布衣。最恨年来家事迫,屡因簪笏误庭闱。

故国遥遥万里情,风尘三度客神京。无多骨肉偏轻别,有限年华易半生。

婚宦消磨游早倦,谤谀空阔气全平。秋深定作还乡计,卧听人间杜宇声。

历遍荣枯壮思沈,情多难废短长吟。数联小句传人口,万古闲愁聚客心。

酒肆月高燕市冷,草堂花老蜀江声。朱弦敢拟登天廟,曾是当年爨下琴。

题叶舍人借书舫小照

无多老树倚云栽,小有轩窗近水开。奇想竟图恢邺架,豪情真欲哭秦灰。

用心不古非时杰,立志能迂乃大才。万轴牙籤环拥处,画工可解壮灵台。

月夜书怀

轩窗国语嫩寒生,枕簟迎秋夜气清。静亿人家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

云山历历谁无梦,风笛遥遥倍有情。记取南邻田夫语,团欒真乐胜公卿。

莳塘介兹时时枉过诵我纪游诗欣赏之情见于颜色作五律二首答之

云栈三年客,奚囊数卷诗。山中怀古日,驴背忆家时。

骨瘦吟常苦,头风病可医。向来言得失,惟有寸心知。

客舍秋声早,闲官晓梦多。醉余新句得,雨后故人过。

互赏逢牙旷,相怜似沈何。年华真可惜,半向此中磨。

有感

籍艳蓬壶愧此身,家藏万卷未全贫。谁怜范叔真寒士,妄拟相如是富人。

祖德无亏留信史,君恩逾次为先臣。挝翁骂酒空谗口,圯上传书气早驯。

立秋前数日乡思怦怦连夕苦不成寐作小句排闷

青山归梦太迢遥,别馆琴尊剩寂寥。小雨隔帘残暑退,一痕秋色上红蕉。

夜雨不寐同莳塘

乡云四望首重搔,絮语浑忘夜月高。廨舍两头真落落,故园八口更嗸嗸。

悲来客子心常苦,虑到家人梦亦劳。剩有大言相慰藉,饥寒从古铸贤豪。

咏怀旧游十首

平生意气侭粗豪,儒侠禅玄尽可逃。孤愤常思焚笔砚,穷愁不解借钱刀。

天边击楫长江远,世外看云太华高。二十年来深自惜,降心低首学风骚。

蛾虱生来亦帝臣,陶山长恐是前身。曾游庄岳通齐语,共拟乖崖是鲁人。

风景至今有可念,模糊入梦苦难真。几时重作东平客,马颊河干访旧邻。(山东)

贫贱依人不敢狂,差能脱落少年场。洞庭恶浪君山碧,岘首轻车我马黄。

如古布衣悲楚汉,无真名手画潇湘。淹留八载伤心处,春宅遥遥对武昌。(湖广)

惊沙扑面马蹄迟,风近黄流总到吹。邺下坟穿才鬼贱,洛中珠碎富儿奇。

樵居王屋无尘梦,人上樊楼易酒悲。保全年真妙喻,孙登识火是吾师。(河南)

记曾孤艇送残秋,潞水盈盈绕郭流。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

衣冠谁醒繁华梦,江海遥通汗漫游。欲指三山挥手去,只愁风力引飞舟。(天津)

皖口云山压短篷,先臣庙食至今同。功名立后田园近,恩怨销时俎豆公。

两世碑铭余手泽,一年伏腊聚村翁。残衫破帽憑君笑,廉吏儿孙不讳穷。(安庆)

莫访秦淮半里桥,江南能使客魂销。帆樯历乱迷三楚,金粉零星送六朝。

篷底醉眠瓜步雨,云中夜看海门潮。年来车马疲筋骨,犹为烟波想画桡。(江南)

风流淘尽大江空,终古匡庐在望中。踪迹易随彭蠡雁,文章难藉马当风。

宅边松菊功名淡,水面琵琶际遇穷。回首浔阳余梦影,木兰舟上月融融。(九江)

秦栈萦纡鸟路长,三年三度过陈仓。诗因虎豹驱除险,身为峰峦接应忙。

雁响夜凄函谷雨,柳枝秋老灞桥霜。美人名士英雄墓,一概垒垒古道旁。(陕西)

压檐秋雨又凄凄,感旧怀人病眼迷。南阮家风惟犊鼻,东坡游迹本鸿泥。

未知今昔谁真幻,且检云山入品题。别有深情絃指外,水寒沙碧浣花溪。

夏末枕上听雨戏占

梦醒浑疑枕簟清,电光圆划小窗明。神龙十万开鳞甲,送遍人间是雨声。

立秋日屋漏不寐二十七日

枕上潺湲急雨鸣,淙淙满壁乱泉声。燃灯照影惟孤仆,避漏移床易五更。

漫卷衾裯悲永夜,只疑昏旦促长征。故园茅屋应无恙,珍重牵萝趁晚晴。

乡思连宵不自持,人间秋到客先知。那堪挟雨风穿屋,更作惊乌夜绕枝。

鼠穴全无藏梦处,剑铓终有割云时。万间广夏存虚愿,何日能酬杜老诗。

早秋漫兴

天彭井络有无间,一笑蓬莱是小山。宦味只余乡梦杂,秋心不似雨声闲。

爱才奴少何须怒,排闷诗真未忍删。稍喜空斋容啸傲,数竿修竹对孱颜。

燕去巢空可自由,镇怜贾岛尚并州。芭蕉种后偏多雨,蟋蟀吟来易感秋。

口过时防惟说鬼,乡书难得胜封侯。东坡西阁吾兼爱,欲就诗魂与唱酬。

久从幻影悟欢场,冷淡论交味正长。歌爱王郎真磊落,诗怜平子最沧桑。

峨眉夜雪怀高士,燕市新秋别酒狂。惟我故人能免俗,不轻梁柳贵城阳。

猿鹤家山莫浪猜,天涯乘兴便归来。弟贤不笑兄无慧,身傲能怜妇有才。

米熟民容贫士富,芋香僧许俗人煨。近来酷想还乡乐,眼底浑忘市骏台。

花马连镳剑阁深,去来山驿对床吟。霓裳小谪三春梦,鹤翅横飞万重心。

久矣文章悲庾信,偶然书记学陈琳。岭南耆旧应如昨,铁网珊瑚试一寻。

不留一瓦累峨岷,南北东西寄此身。苦背锦囊怜性癖,免讥纨绔幸家贫。

谈心只觉宜狂士,德剧常疑复古人。我是飘零琴酒客,谁将门第傲乡邻。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章 公子思亲·屠隆
  第一折·王实甫
  元艺圃集原序·李蓘
  提要·罗椅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二集卷五十五·乾隆
  《表忠记传奇》书后·丁耀亢
  卷二十三·王奕清
  卷五十九·陆游
  卷九·魏源
  三家宫词巻中·毛晋
  卷二百二十八·曹学佺
  卷四百三·佚名
  卷一百二十·佚名
  卷十一·陈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四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乙未朔,右諫議大夫、知江寧府劉沆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潭州,經制蠻事也。沆兼安撫使,乃五年二月,此時未也,傳即并言之,今不取。然會要亦云是年十月初置湖南安撫司,與傳合,當更考詳。  

  • 卷五十二·谷应泰

      ○世宗崇道教   嘉靖元年春三月,簿录大能仁寺妖僧齐瑞竹财资及玄明宫佛像,毁括金屑一千余,悉给商以偿宿逋。齐瑞竹,正德间赐玉玺书金印,赏赉无算。至是,从工部侍郎赵璜言也。礼部郎中屠埙发檄,扁查   京师诸淫祠,悉

  • 第八十六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蔡东藩

      却说关西一带,向由马腾韩遂驻扎,两人本相和好,结为异姓弟兄,嗣因部曲相侵,竟成仇敌。曹操奉承诏命,替他和解,征马腾为卫尉,使腾子超代领部众。操欲往攻汉中,先遣亲将夏侯渊,发兵河东,与关中督军锺繇相会。关西诸将,闻事生疑,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万历八年五月己巳朔夏至遣定国公徐文璧代祀地于方泽○以端阳令节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书符金艾叶及讲官何雒文等六员有差○修理 天寿山牌坊桥路等处工成遣工部侍郎杨成祭 后土之神○壬申铸给分守下荆南道关防○

  • 陈纪·张居正

    武帝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初仕梁为始兴太守。讨侯景之乱,奉晋安王为帝。王僧辩又纳贞阳侯渊明为帝,而废晋安王为皇太子,霸先袭僧辩杀之,复正晋安王位,因以丞相自进爵为陈公,遂篡梁而有天下,国号陈。在位三

  •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班固

    (表略)【说明】本卷表述汉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时代的功臣侯者。是摘取《史记》的《惠景间侯者年表》景帝部分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再加上昭、宣、元、成时所封的侯者,另行编制而成。它以侯者为经。以侯

  • 杨忠传·令狐德棻

    杨忠,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高祖杨元寿,魏国初年,任武川镇司马,就把家安在神武树颓。祖父杨烈,任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亲杨祯,以军功授建远将军。当时魏末动乱,避居中山,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作战而死。保定年间,由于杨忠功

  • 七年·佚名

    (辛丑)七年清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以金左根爲吏曹參判,李應植爲三道水軍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1月3日○己丑,以李淵祥爲司諫院大司諫。1月4日○庚寅,上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1月6日○壬辰,賓廳啓

  • 卷二十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春官典命典命节疏经云掌诸侯之五仪【上疑脱此字】此乃臣之仪也【臣上疑脱诸字】上公节音义介音界【界仍作介误】疏古者百里之国九里之城【下脱七十里之国五

  • 卷四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八     婺源江永撰兵制    軍禮一補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李靖語】 殷周以兵定天下天下既定戢藏干戈教以文德而猶立司馬之官設六軍之衆【顔師

  • 弁言·钱穆

    余自1964年夏,发意撰写《朱子新学案》。迄于69年11月,全稿告竣。因念牵涉太广,篇幅过巨,于70年初夏特撰《提纲》一篇,撮述书中要旨,并推广及于全部中国学术史。上自孔子,下迄清末,二千五百年中之儒学流变,旁及百家众说之杂出,以

  • (十)·钱穆

    朱子曰:“人知鸟喙不可食,断然终不食。是真知之也。知不善,而犹或为之,是特未能真知也。所以未能真知者,缘于道理上只就外面理会,里面却未理会得十分莹净,所以有此一点墨。这不是外面理会不得,只是里面骨子有些见未破。故大学

  • 佛說義足經卷上·欧阳竟无

      吳[二]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一部合十六章〉      [三]桀貪第一 聞如是.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志祇樹間有大稻田已熟在朝暮當收 穫.梵志晨起往到田上遙見禾穟心內歡喜自謂得願.視禾不能捨去.佛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尼陀那五十二颂。  目得迦四十八颂。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摄颂曰(此有十事尽不截皮)。  近圆知日数  界

  • 曹溪大师别传·佚名

    唐韶州曹溪宝林山国宁寺六祖慧能大师传法宗旨。并高宗大帝 敕书兼赐物改寺额。及大师印可门人。并灭度六种瑞相。及智华三藏悬记等传。梁天监壬午九年正月五日时。婆罗门三藏。字智药。是中天竺国那烂陀寺大德。辞彼

  • 第六十三章 桑伽多利上京·佚名

    时,他二兄弟闻兄[玛那巴罗那王]之死,由己国速来,行最后之仪式。(一)其时[次兄]器提西利梅伽,兄之国乃为己物,招弟[西利瓦罗波],(二)与他二国,使住于彼处。彼应诺兄之言辞,(三)王子并[先王之]王妃罗多那瓦利及伴二人王女赴摩诃那伽夫罗之都,(四

  • 书生初见·翁传照

    通达治体于天理国法人情三者皆到虽老于吏事者不能易也未入仕途而所见己如此非有家传之仕谱未易办此持此一编与令兄朝夕切磋居家则花萼一集居官则棠棣两碑与前史所传大小冯君大小南郡后先辉映上绍先德廉访公之盛迹不难

  • 春秋提纲·陈则通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主要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