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济 秋兴
    伤秋愁不断,邻杵已鸣霜。
    宝扇鸾收影,簄蚁带香疏。
    花停懒蝶细,草庇寒螀虫。
    落叶无人扫,庭空下夕阳。
吴济 题甘露寺
    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
    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
    今 
- 《李白诗集》the works of li po, the chinese poet.小畑薰良译done into english verse by shigeyoshi obata, e. p. dutton&co, new york city.1922.小畑薰良先生到了北京,更激动了我们对于他译的《李白诗集》的兴趣。这 
- 予十年前自江右还吴下罹时艰阻不得遂逺道游观之志竟栖迹林泉间与山人野士处颇放意诗酒以销镕凡滓耳而留连光景之叹多寓于咏歌然即事寄情罔校工拙片言只字无可成编者今年过海上而从游襄阳丘晋氏乃裒拾予诗得三百三十三 
-   元丰甲子正月五日,宴北辽国信使于紫宸殿。酒七行,不作乐,以鲁国大长公主在殡故也。是时,上元节,有司已设山楼,诏撤之,罢御端闱。鲁国,仁皇帝之女,恩礼加隆焉。  熙宁二年,朝延始命两浙、福建等路转运司,招接高丽入贡时舟人 
- 高岱 安化之变 刘瑾之变 平江西寇 平河北寇 ○安化之变 宁夏庆府宗室安化郡王寘鐇性狂诞颇自负术士甞相寘鐇妄谓法主大贵又女巫每诳之神降辄呼寘鐇天子云寘鐇以此益萌非望缘势微不能举宁夏指挥周昂千户何锦卫学诸生孙 
- ◎和珅讦海兰察之短超勇公海兰察不检细行,和珅与之龃龉,一日,于纯圣前讦其在甘肃剿贼回京,收受皮张等物。纯圣谕云:“海兰察能杀贼,皮张收以御寒,何必诘责?汝等既不能杀贼,亦岂能谢绝人情乎?”和珅语塞。◎京师官场之 
-                     基隆分府徐,移解新埔街民翁东友夫妇,请新竹知县取具的实铺户保结移覆移文 关防 台北府分防通判之关防私记八年四月十七日到四月廿日发办钦加同知衔、基隆分府徐为移请事。案据民人林红毛喊称:「伊姊 
-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九	汉世系表畧	刘氏其先沙陀人也湍生昂昂生僎僎生琠俱追尊为皇帝琠生高祖讳知远仕晋封北平王晋主重贵北迁高祖称帝於晋阳更名暠国号汉都汴传二主凡四年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 
- 王镇恶,北海剧县人。祖父王猛,在苻坚那里做官,兼任将相。父亲王休为河东太守。王镇恶是五月生,家里人因为风俗的忌讳,想让他出家去继承疏房远族。王猛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过去孟尝君在恶月出生而做了齐国的宰相,这孩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九>耕藉【 
-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豳	郑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一    宋 赵鹏飞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年四岁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伐叛讨逆霸主之事也悼公之兴首合诸侯之大夫为宋围彭城讨鱼石得其职矣宜列 
-   青原下七世洞山延禅师法嗣上蓝庆禅师瑞州上蓝院庆禅师,初游方,问雪峰:  “如何是雪峰的的意?”峰以杖子敲师头,师应诺。峰大笑。师后承洞山印解,开法上蓝。僧问:“如何是上蓝无刃剑?”师曰:“无。”  曰:“为甚么无?”师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三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何者世间语言。谓色色处及色生处。是故名色。为老死生故。若作色及色处。所有作处彼无有物。言无物者彼无有性。是义不可说言如来有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尽色 
- 觚语四则苕溪曰。吾有大病。非世所医。释迦医王也。文殊。医相也。降而历代祖师。古今善知识。皆医国手也。然而自医则可。医人则否。故曰吾有大病。非世所医。且既非世所医。彼医者即病者。既不自医。胡能医人。故无 
- 这是一位大师笔下的人生。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丰子恺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 
- 明文秉撰。《江南通志》作六卷,《四库全书》作二卷。二卷本首尾无缺,或因卷数有分合之别。记明末遗事,上卷起万历,终天启四年(1624);下卷起天启五年,终崇祯二年(1629)。对妖书和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以及魏忠贤乱政、崇祯 
- 凡十卷。隋代天台智顗述,法慎记,其后灌顶再加编整。略称禅波罗蜜。又作渐次止观、次第禅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其内容乃于三种止观中,详说渐次止观。凡分十大章:(一)修禅波罗蜜大意,(二)释禅波罗蜜名,(三) 明禅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