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澹字自然,括苍人。绍兴十六年(1146)生。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二年(1175),授秘书省正字。三年(1176),武学谕。四年(1177),校书郎。九年(1182),秘书丞。十二年(1185),将作少监。十五年(1188),国子祭酒。绍熙元年(11190),右谏议大夫。庆元 
-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有天地来第一义也。君臣朋友,从夫妇中以续以似。笠翁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妇之间,而更以贞夫烈妇之思,寄之优伶杂伎之流,称名也。小事肆而隐。《老子》曰:“圣人为腹不为目。”旨哉。宋督 
-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七     宋 陈起 撰吴仲方	仲方字季仁霅川人范七世孙仲孚之兄也着秋潭集今辑自永乐大典散篇者惟词若干阕名虚斋乐府	鹊桥仙	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 
- 宋 杨亿 编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杨亿緑髪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晓案祗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钱惟演方瞳髩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徴士高懐云在岭骚人 
-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皮日休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伪署学士使为?文疑其讥巳遂及祸集 
-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沈文秀张谠 李苗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张烈 李叔彪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潘永基 硃元旭裴叔业,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世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 
-    却说窦太后许兄北征,又为弟筑宅,当有一位正直著名的大臣,再加谏阻。看官欲知他姓名,就是侍御史何敞,谏草中大略说是:  臣闻匈奴之为桀逆久矣!平城之围,嫚书之耻,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高祖吕后,忍怒含忿,舍而不诛。 
-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十六 【起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尽丙辰明孝宗弘治九年】凡九年 【戊申】孝宗敬皇帝元年春正月以何乔新为刑部尚书【乔新初为刑部侍郎以刚正为万安刘吉所忌帝嗣 
- 万历二十九年八月丙寅朔赠南京刑部尚书孙植为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李戴以二品六年考满升一品请特赐诰命如杨巍事例许之○总理河道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刘东星以病笃乞休命在任调理○以狭西副使王登才为狭西右参政兼 
-                     脱逃跑勇温天送讯供据温天送供:年廿七岁,原籍南安县,在台生长,父故母在,无兄弟,有妻子,现住北门外仑仔庄,充当跑勇,系郑日升保举小的。因小的在署领工食银十三元五角,并带站书吕洲浅长衫一件、小帽一件、绵 
- 第一 现耕契字第一现耕契字立现耕契字人大赤崁社林整房子庚,有承继先伯父宗祧自己填筑石沪一口,在金屿,土号名西桥仔。沪东至金屿,西至港,南至到挂沪,北至金屿,四至填明为界。沪伙计六大份,着年轮巡,房应得半份,十二流轮巡一流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二。李仁任。○李仁任星山君兆年之孙荫补典客寺丞累迁典法摠郞。 恭愍七年拜左副承宣。 八年红贼陷义州王命仁任为西京存抚使以备之贼平 
-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氏。小时候,门人中有被杀害的,吏就此事前来盘问,众门人争辩、讨论。仁杰仍诵读书文不放下,吏责备他,他回答说“:正在书卷中与圣贤对话,哪有空闲同时与俗吏说话呢?”后被推举为通晓经术的人才,升调做汴州 
- 马世龙,字苍元,宁夏人。早年由世袭的职务上考中武举会试,做过宣府游击军将。天启二年(1622),他升任永平副总兵。代理兵部事务的孙承宗欣赏他的才干,推荐他做了都督佥事,充任三屯营总兵官。承宗出任辽东镇守后,推荐世龙做了山 
-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六弭盗雍正元年癸卯八月己未上谕两江总督查弼纳等太湖三万六千顷连跨数郡地势既广支流复多为盗贼出没之所平时既易藏奸廵捕恐难尽力尔等均有统辖之 
-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白话】《困卦》象征困顿:亨通;占卜结果表明,神通广大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没有灾祸;此时许下的诺言很难令人相信。《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白话】《象辞》说:《困 
-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1)?专气致柔,能婴儿乎(2)?涤除玄览,能无疵乎(3)?爱民治国,能无知乎(4)?天门开阖,能为雌乎(5)?明白四达,能无为乎(6)?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7)?【题解】这里进一 
-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