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八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伪署学士使为?文疑其讥巳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补周礼九夏系文【并序】

周礼锺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鼔奏九夏案郑康成注云夏者大也乐之大者歌有九也九夏者皆诗篇名也颂之类也【一作九夏者皆诗篇铭颂之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是以颂不能具也呜呼吾观之鲁颂其古也亦久矣九夏亡者吾能颂乎夫大乐既去至音不嗣颂於古不足以补亡颂於今不足以入用庸可【一作何】颂乎颂之亡者俾千古之下郑卫之内窈窈【一作杳杳】冥冥不独有大卷【音拳】

【黄帝乐名】之音者乎

九夏歌九篇

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爣爣皎日歘丽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歘入于地厥晦厥贞如王入焉

出有龙旗入有珩佩勿驱勿驰惟慎惟戒

出有嘉谋入有内则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肆夏之歌者尸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愔愔清庙仪仪象服我尸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隂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佑

昭夏之歌者牲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有郁其鬯有俨其彞九变未作全乘来之

既醑既酢爰?【音孕一作畅】爰舞象物既降全乘之去纳夏之歌者四方宾客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麟之仪仪不絷不维乐德而至如宾之嬉

凤之愉愉不篝不笯乐德而至如宾之娱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自筐及篚我有货币

我牢不愆我货不匮硕硕其才有乐而止

章夏之歌者臣有功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王有虎臣锡之鈇钺征彼不憓一扑而灭

王有虎臣锡之圭瓒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讶遉【音侦】尔疆理王有掌客馈尔饔饩

何以乐之金石九奏何以锡之龙旗九旒

齐夏之歌者夫人祭之所奏也【一章四句】

衡笄翬衣【一作翬】?翟自内而祭为君之则

族夏之歌者族人酌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洪源谁孕疏为江河大块孰埏播为山阿

厥流浩漾【一作?】厥势嵯峨今君之酌慰我实多

械【与陔同一作裓】夏之歌者宾既出之所奏也【三章章三句】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一作酲】雅为之行【牍应雅三乐器也宾醉而出奏械夏以此三器筑地为之行事也】

骜夏之歌者公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桓桓其珪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衮衮其服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三羞诗三首【并序】

丙戌岁日休射策不上东退於肥陵出都门见朝列中论犯当权者得罪南窜卯诏辰发持法吏不容一息留私室视其色若将厌禄位悔名望者皮子闚之愵然泣衂然羞故作是诗以赆之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巳思鈇钺志【一作忠】者若不退佞者何由逹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於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过风发嗟吾何为者叨在造士列献文不上第归于淮之汭蹇蹄可再犇退羽可後歇利则侣轩裳塞则友松月而於方寸内未有是愁结未为禄食仕俯不媿梁粝未为冠冕人死不慙忠烈如何有是心不能叩丹阙赫赫负君归南山采芝蕨

日休旅次於许传舍闻叫咷之声动於城郭问於道民民曰蛮围我交址奉诏徵许兵二千征之其征且再有战皆没其哭者许兵之属呜呼扬子不云夫朱崖之絶捐之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其是之谓耶皮子为之内过曰吾之道不足以济时不可以备位又手不提桴鼓身不被兵械恬然自顺恬然自乐吾亦为许师之罪人耳作诗以吊之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址覆緜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懦者闘即退武者兵则黩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刮则齐民癕分为猛士禄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贮之胷臆间慙见许师属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方知古人道?我巳为足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緑

丙戍岁淮右蝗旱日休寓小墅於州东下第後归之见颍民转徙者盈途塞陌至有父舍其子夫捐其妻行哭立匄朝去夕死呜呼天地诚不仁耶皮子之山居椸有袭鍑有炊晏眠而夕饱朝乐而暮娱何能於颍川民而独享是为将天地遗之耶因羞不自容作诗以唁之

天子丙戍年淮右民多饥就中颍之汭转徙何累累夫妇相顾亡弃却抱中儿兄弟各自散出门如大痴一金易芦卜一缣换鳬茈荒村暮鸟树空屋野花篱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斑白死路傍枕土皆离离方知圣人敎於民良在斯厉能去人爱荒能夺人慈如何司牧者有术皆在兹粤吾何为人数亩清溪湄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一身既饱暖一家无怨咨家虽有畎手不秉鎡基岁虽有札瘥庖不废晨炊何道以致是我有明公知食之以侯食衣之以侯衣归时恤金帛使我奉庭闱抚巳媿颍民奚不进德为因兹感知巳尽日空涕洟

七爱诗【并序】

皮子之志常以真纯自许每谓立大化者必有真相以房杜为真相焉定大乱者必有真将以李太尉为真将焉傲大君者必有真隐以卢徵君为真隐焉镇浇俗者必有真吏以元鲁山为真吏焉负逸气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为真放焉为名臣者必有真才以白太傅为真才焉呜呼吾之道时耶行其事也在乎爱忠矣不时耶行其事也亦在乎爱忠矣苟有心歌咏者岂徒然哉

房杜二相国【玄龄如晦】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纵横握中筭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巨业照国史大勲镇王府遂使後世民至今受陶铸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李大尉【晟】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勲仁於曹孟德勇过霍将军丹劵入帑藏青史传子孙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所谓圣天子难得忠贞臣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百世必一乱千年方一人吾虽翰墨子气槩敢不羣愿以太平颂题向甘泉春

卢徵君【鸿】

吾爱卢徵君高卧嵩山里百辟未一顾三徵方暂起坦腹对宰相岸帻揖天子建礼门前吟金銮殿里醉天下皆餔糟徵君独洁己天下皆乐闻徵君独洗耳天下皆怀羞徵君独多耻银黄不妨悬赤绂不妨被而於心抱中独作羲皇地篮轝一云返泥诏褒不巳再看缑山云重酌嵩阳水放旷书里终逍遥醉中死吾谓伊与周不若徵君贵吾谓巢与许不若徵君义高名无阶级逸迹絶涯涘万世唐书中逸名不可比粤吾慕真隐强以骨肉累如敎不为名敢有徵君志

元鲁山【德秀】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一室氷檗苦四远声光飞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李翰林【白】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权臣妬逸才心如斗筲窄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刺谒戴接?赴宴着縠【一作谷】屐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蓬壶不可见姑射不可识五岳为辞锋四溟作胷臆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

白太傅【居易】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忘形任诗酒寄傲徧林泉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正乐府十篇【幷序】

乐府盖古圣王采天下之诗欲以知国之利病民之休戚者也得之者命司乐氏入之於埙箎和之以管龠诗之美也闻之足以劝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故周礼太师之职掌教六师小师之职掌讽诵诗由是观之乐府之道大矣今之所谓乐府者唯以魏晋之侈丽陈梁之浮艳谓之乐府诗真不然矣故尝有可悲可惧者时宣於咏歌总十篇故命曰正乐府诗

卒妻怨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处处鲁人髽家家?妇哀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谁知白屋士念此飜欸欸

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髪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璫持之纳於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於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贪官怨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箠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国家选贤良定志兼拘忌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农父谣

农父寃辛苦向我述其情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美哉农父言何计逹王程

路臣恨

路臣何方来去马真如龙行骄不动尘满辔金珑璁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狞呼不觉止推【一作椎】下苍黄中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路臣慎勿愬愬则刑尔躬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

贱贡士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颂夷臣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

惜义鸟

商顔多义鸟义鸟实可嗟危巢末【一作年】累累隐在栲木花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惜哉仁义禽委戏於宫娥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诮虚器

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持以遗北虏绐云生有神每岁走其使所费如云屯吾闻古圣王修德来远人未闻作巧诈用欺禽兽君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如何汉宣帝却得呼韩臣

哀陇民

陇上千万仭鹦鹉巢其巅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一作独】不全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一作堂】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奉献致政裵秘监

何胤本徵士高情动天地既无阀閲门常嫌冠冕累宰邑着嘉政为郡留高致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乌?白絺裘篮舆竹如意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锺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秋夜有怀

梦里忧身泣觉来衣尚湿骨肉煎我身不是谋生急如何欲佐主功名未成立处世既孤特传家无承袭明朝走梁楚步步出门涩如何一寸心千愁万愁入

喜鹊

弃羶在庭际双鹊来摇尾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蚊子

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绦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鹿门夏日

满院松桂隂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趂云去忘戴白接?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巵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絶粒直使身无为

偶书

女娲掉绳索絙泥成下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云物养吾道天爵高我贫大笑猗氏辈为富皆不仁

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蠧鱼犹胜凡俦侣

贫居秋日

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贫家烟爨稀竈底隂虫语门小媿车马廪空慙雀鼠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彭定求
  周文璞·唐圭璋
  李祁·唐圭璋
  解人颐 博雅集·钱德苍
  第二出 呼嵩·李渔
  卷十一·查慎行
  卷三百十一·陈思
  引·邵浩
  卷三百九十二·曹学佺
  瓦匠之家·胡也频
  巻四·元好问
  玉山名胜外集·顾瑛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骆宾王诗鉴赏·佚名
  离骚·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三·郑方坤

    ○宋许将艺苑雌黄云修真入道秘言曰以立春日清晨北望有紫绿白云者为三元君三素飞云三元君以是日乗八舆上诣天帝子候见再拜自陈某乙乞得给侍轮毂三过见元君之辇者白日登天岁时广记载此事云臣昔按举场常试立春日望三素云

  • 致梁实秋·闻一多

    实秋吾友:归家以后,埋首故籍,“著述热”又大作,以至屡想修书问讯,辄为搁笔。侵晨盆莲初放,因折数枝,供之案头,复听侄辈诵周茂叔《爱莲说》,便不由得不联想及于三千里外之故人。此时纵犹惮烦不肯作一纸寒暄语以慰远怀,独不欲藉此

  • 卷八·杨士奇

    三年闰三月庚寅朔○乙未 命陈亨李远等将骑兵五千哨真定○丙申○郑报吴杰军滹沱河北去我军七十里 上笑曰彼不量力揣智辄欲求战乳犬犯虎伏雌搏狸虽有斗心力能胜乎岂不鉴盛庸哉遂饬诸军渡河时向暮诸将请明旦度陆荣进言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百七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进佩文韵府样书并请示刷钉部数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九月初十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煦与曹寅、孙文成奉旨在扬州刊刻御颁佩文韵府一书,今已工竣,谨将连四纸刷钉十部,将乐纸刷钉十部,共装二十箱恭进呈样。 再,连四纸应刷钉若干部,将乐纸应刷钉若干部,理合奏请,伏乞批示

  • 四七九 吏部为知照嵇璜等罚俸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四七九 吏部为知照嵇璜等罚俸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十一日题,本月十三日奉旨:嵇璜着罚俸六个月,王锺健着罚俸三个月,余依议。钦

  • 第十章 结论·梁启超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第一,李鸿章

  • 刘敏元传·房玄龄

    刘敏元字道光,北海人。严于鞭策自己研究学问,不因险阻艰难改变志向。喜爱星象历法陰陽方术数学,专心学习《易》、《太玄》,不爱读史,常对同趣者讲:“读书应体会道理根源,何必在虚浮的文辞中下功夫!《易》书是义的源泉,《太玄》

  • 王僧孺传·姚思廉

    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郡郯县人。祖父王准,是刘宋朝的司徒左长史。王僧孺五岁那年开始学习《孝经》,他问老师《孝经》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老师告诉他:“主要是论述忠义与孝道两件事。”王僧孺便说:“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经常读

  • 辛雄传·李延寿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父亲辛畅,任汝南、乡郡二郡太守。  辛雄很重孝道,替父亲守丧,因过于伤心而消瘦变形,人们几乎无法将他认出。清河王元怿任司空,征请他任左曹。元怿任司徒,仍请他任左曹。他心地坦荡,加上对政务十分熟

  • 卷四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四雍正四年五月上谕十七道初一日刑部议奏准管理察汉叟儿等处粮饷巴泰等所奏种地赎罪之郭三瞎等二十人年老病废无以资生派与种地官员养赡奉上谕郭三瞎等二十人虽系重罪发遣之犯但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八·黄晖

      正說篇盼遂案:此篇可作兩漢經學源流讀。   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前儒不見本末,空生虛說;後儒信前師之言,隨舊述故,滑習辭語,苟名一師之學,趨為師教授,及時蚤仕,汲汲競進,不暇留精用心,考實根核。故虛說傳而不絕,實事沒而不

  • 卷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一钱塘程川撰易一统论经义一季通云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声音皆出于乾坤坤音麕以韵脚反之乃见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奇一耦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尽只起于乾坤二画【程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六·湛然

    次引大集者。但是约莲华为法门耳。亦未足以显妙。今文判之。亦且依其因果义边。用为解释。四正解中二。先重叙法喻意。次正解。初文三。初更叙经论意。次然经文下释疑。三夫喻下明体不同。初文又二。初叙经论意。次当

  • 序·佚名

    续藏经 续古尊宿语要 宋 师明集 达磨西来。道个不立文字。早是立了也。致令千载之下。所至堆山积岳。堆积既多。览者厌饫。今此录者。乃是前众人厌饫之中。撮出一二。譬若上林春色。在一两花。岂待烂窥红紫。然后

  •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南方讫里瑟拿罗阇国有一个讲般若波罗蜜多的阿阇梨名叫摩历迦佛提出现。他在中印度设置大法产约二十一处,建立有佛像的塔一千座,弘扬般若波罗蜜多教法约二十年。最后为突厥盗匪所害,流血成乳,体内生出很多花,充满天空。即在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净挺

    弟子智淙智沇编序记邻木和尚白云语录序白云和尚向化鹿山前拾得个肘后灵符二十年中青嶂碧岩拈来便用昔牛头百鸟衔花云居天神送供无端丑拙贻笑方来阿兄年十六七便已眼睁睁地将他神头鬼面一手掀翻及至上天童入东山踏着铁

  • 鬼手·孙了红

    孙了红著。悬疑推理类小说。孙了红所著小说。有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在一处俱乐部里,喷着浓烈的土耳其烟,述说了一个故事。这故事的开头,很带着一点恐怖性。笔者且把钢笔尖挑开这故事的幕布,介绍于读者之前。这是一个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