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出 严刑

〔末上〕打扫厅堂。净设坐位。整顿蒲鞭。安排刑具。自家蒙万俟爷分付。今日推问岳将军。教我办下麻皮鱼胶。不免在此伺候。道犹未了。老爷早上。〔丑领众上〕

【大斋郞】今日辨是和非。当堂推问详细。若还不肯招前罪。管敎他命归泉世。那时怨着谁。

自家万俟卨是也。尀耐岳飞。我前日解粮到边上去。略迟了些。被他细问起来。打四十棍。如今也撞在我手裏来。本钱利钱通要还这个寃家到手。叫牢子。如今带岳飞出来。叫你打。着实打。叫你拶。着实拶。若有容情。一槪问罪。都起来站着。叫徐宁快带岳飞出来。〔众应介带生上〕

【前腔】平白地把人拘系。绝灭天理。赤心报国遭罪戾。做了倾盆哑妇。怨诉谁知。

〔生〕今日是甚么官勘问。〔杂〕周少卿为你。惧罪弃职。入山去了。今日问官是万俟老爷。〔生〕咳。可怜他竟弃职去了。你说万俟老爷。是那个万俟爷。〔杂〕就是临安府通判升过来。今做寺丞。〔生〕就是他。他前日解粮来。被我打了四十。今日落在他的彀中。罢罢。心存正道。何怕奸回。〔见介〕大人在上。岳飞没有公服。不得施礼。〔丑〕唗。你晓得入公门鞠躬如也。我奉朝命勘问你。那个与你施礼。〔生〕我有功于社稷。无罪于朝廷。〔丑〕你旣有功于社稷。无罪于朝廷。又缘何你部下军人王俊吿你按兵不举。虚运粮草。诈称无粮。〔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难道无粮不成。〔丑〕无粮不成。反输一帖。我倒跪了你何如。〔生〕我是统兵都元帅。怎么跪你这样鬼嘴。〔丑〕你是统兵都元帅。我是耍戏官。请圣旨过来。〔生〕旣有圣旨。怎么不跪。〔丑〕如今也不要跪。请起。这等可恶。〔生〕

【集贤宾】我待学张巡许远立庙堂。〔丑〕张许谁不晓得。他是唐时人。他领孤军鎭守睢阳一郡。后来也被擒拿而死。何况于你。〔生〕说那裏话。史书上万载名扬。〔丑〕名扬名扬。那裏是你的战场。〔生〕父子三人历战场。要平金静扫边疆。徒劳意攘。我那圣上呵。自坏了金汤保障。寃屈怎当。我想当初身为主帅。今日反为囚犯。折罚我这般模样。

〔丑〕岳将军。人都说你是好汉。便是这个罪名招了罢。〔生〕你旣要我招。何不叫那吿人来对理。〔丑〕那吿人吃多了海蜇。停食而死了。不打不招。奉圣旨把岳飞好生打四十。〔打介丑〕拶起来。〔拶介丑〕本钱到了手了。这拶是利钱。你若不招。再用一套剥皮拷。不怕不招。叫左右看麻皮鱼胶过来。〔众介生〕

【前腔】将我千般拷打百样伤。打得我两腿成疮。〔丑〕你就是白起不惜阴隲。正如曹翰不存仁心。故今日有此业报。〔生〕白起残心坑赵降。那曹翰好屠城老幼遭殃。人都诵讲。宣尼尙厄于陈蔡。何况于我。命不从斯文天丧。〔丑〕我这裏是甚么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生〕空自忖量。我与国家立此大功呵。那裏是衣锦还乡。

〔丑〕你不招么。左右的将热胶来灌在他身上去。〔生〕不要灌。我招。

【猫儿坠】我待一笔招认。便死有何妨。〔低唱介〕争奈我孩儿将兵马掌。若知此事怎生当。悲伤。愿取到京师。一处身亡。

〔丑暗听伸舌介〕岳将军自言自语。说些甚么。〔生〕我岳飞岂不要屈招。争奈我有两个孩儿。把军马扎住朱仙鎭上。他若知我受此寃屈。必然领兵前来报寃。那时难全父子忠孝之名。〔丑〕岳将军好人好人。〔背介〕我倒忘了。还有两个儿子。领兵在外。眞个知道。要来报寃。那时怎么好。早是他心好说出来。岳将军。如今你待要怎么。〔生〕情愿亲写书札。取我两个孩儿来京。一同受罪。方全我父子忠孝名节。〔丑〕左右快取纸笔来。〔杂介生〕

【一封书】今书与宪云。我到京师无战征。朝廷命取恁。要封官当拜领。暂把三军屯扎住。莫负皇朝宠锡荣。见佳音。便登程。努力加鞭莫暂停。

书已写完。你可差人送去。〔众介丑〕将军且请宽坐。〔杂带生下〕

【哭相思】尽节全忠下狱牢。千般拷打要成招。黄泉有日寃相报。方显男儿恨不消。

〔下丑〕事不三思。必有后悔。早是如此。傥或把他打死了。他两个孩儿有万夫不当之勇。领兵前来。不要说我与丞相。朝廷也难保。徐宁。你取了书。径到鄂州去见了他两个孩儿。只说老将军在京无恙。专等二位小将军到京。一同封功受赏。

丞相言词要忖量。

如今须是谨堤防。

候取二人同下狱

管敎父子一齐亡。

猜你喜欢
  卷十二·丁绍仪
  µÚÈýÊ®Æß³ö ½Ù±¦·孔尚任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王玉峰
  第八出 仙游祈梦·王世贞
  ●卷三·陈廷焯
  四集卷十九·乾隆
  十年都门竹枝词·佚名
  ●题·佚名
  ●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任中敏
  卷八十四·徐倬
  总目·徐倬
  花部农谭·焦循
  卷五·查慎行
  曲话卷二·梁廷枏
  63.孟郊:诗三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指摘·冯金伯

    长调之祖晚唐五代小令填词,用韵多诡谲不成文者,聊为之可耳,不足多法。尊前集载唐庄宗歌头一首,为字一百三十六,此长调之祖,然不能佳。[周长卿]曲子相公和凝少时好为曲子,布於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自镂版以

  • 初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七十八首【丁卯二】正月二十九日进宫御苑试灯罢法宫因祭回【春仲祭 社稷坛躬诣行礼】韶光到尔许烟色已佳哉柳线柔笼陌氷澌冻解隈东郊将举趾侧耳听春雷正月晦日戏题九十忽已过三

  •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蔡东藩

      却说辽东塞外,有古朝鲜国,在黄海东北隅。周时封殷族箕子,为朝鲜主,传国四十一世,由燕人卫满侵入,逐去朝鲜王箕准,自立为王,建都王险城,攻略附近小邑,势力渐强,再传至孙右渠,诱致汉奸,阻遏汉使,武帝特遣廷臣涉何往责右渠,右渠不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一·乾隆

      南北朝  【辛齐和帝宝融中兴巳元年魏明帝二年】春正月齐南康王宝融称相国萧衍发襄阳  齐南康王称相国以箫颖冑为左长史萧衍为征东将军衍发襄阳留弟伟【字文违】总府州事憺【字僧逹】守垒城【附近大城之垒】 

  • 辽史拾遗卷十六·厉鹗

    钱塘厉鹗 撰补选举志一科目契丹国志曰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后承平日久始有开辟限以三嵗有乡府省三试故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有秀才未愿赴者州县必报刷遣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景泰五年夏四月壬午朔日食○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神机营总兵官都督同知杨能奏本营原拨香河草场计二百四十八顷蓟州草场计四百五顷每岁采秋青草饲养官马及趁时牧放近被军民人等在内耕种又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正德七年八月壬寅朔贼刘七等自安庆而下复踰南京抵瓜洲杀伤官军兵部以闻命南京科道官各一人按诸失事者仍谕都察院陆完彭泽咸宁伯仇钺协谋灭贼○命狭西署都指挥佥事柳涌充甘肃游击将军○癸卯改顺天府府丞沈冬魁为太常寺

  •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因层奉上级札:各属未完罚俸,须由各员应得俸银扣抵,转扎新竹县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转行事。本年六月十一日,奉藩宪沈札开:「奉署巡抚部院张宪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纪昀

    列传唐 【二十一】○唐二十一崔义玄【神基 神庆琳】杨再思【季昭】 苏味道李峤崔融徐彦伯李迥秀 韦巨源 窦怀贞【 统】宗楚客【纪处讷】祝钦明【郭山恽】萧至忠卢臧用 赵彦昭【和逢尧】崔义玄杨再思苏味道李峤崔

  •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两位国相范睢和蔡泽的合传。范睢和蔡泽同是辩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范睢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蔡泽游说诸侯四处碰壁,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气馁,后来“羁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四成化二十年正月东厂行事司礼监太监尚铭有罪黜往南京寻遣官校追械之还将穷治之既而有旨铭管理东厂不公欺心罔上大肆奸贪赃滥显著有壊成法当置之死刑姑从轻处治不必来京仍令押赴南京守备太监杖之

  • 卷八·张大亨

    <经部,春秋类,春秋五礼例宗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八宋 张大亨 撰賔礼上朝朝王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公朝于王所冬天王狩于河阳壬申诸侯朝于王所来朝隠十一年春侯薛侯

  • 卷七·道世

    △第六地狱部(此别八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刀林耸日,剑岭参天,沸镬腾波,炎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满。周慞困苦,悲号叫唤。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拄肋,肝心碓捣,猛火逼身,肌肤净荆或复舂头捣

  • 卷四·彭绍升

    居士传四安阳董何魏陈刘传安阳沮渠侯京声者。天水临城县人。河西王蒙逊之从弟也。为人疎通强识。幼禀五戒锐意内典。少时甞到于阗国。经衢摩帝太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陀。咨问道义从受禅要秘密治病经。既而东归高昌。

  • 菩萨戒羯磨文(出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佚名

    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 诏译受戒羯磨第一若诸菩萨欲学菩萨三聚净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偏

  •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胡适

    作者胡适。该书主要收集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熏陶国民人文精神和呈现现代汉语之美。在所有教育科目里,语文是最基础的必修科目,起到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国民人文精神的作用。语文一科民国时期称为“国文”,当

  • 眉庐丛话·况周颐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况氏为晚

  • 起信论疏笔削记·子璇

    二十卷。宋子璇,解宗密之注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