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出  荣封

【荷叶铺水面】〔末众随上〕承圣旨。到蜀中。蜀中花柳春正融。万紫千红。看游人夹道逢。锦江水通。画船似龙。绣阁珠帘。十里香风。太平时。乐事浓。

下官王遂中是也。侄儿王仙客。去年寻取古押衙。偷得无双出宫。更兼刘尙书蒙恩赦罪。老夫人年老放出。夫妻子母。一家完聚。其实难得。况古押衙之忠义。皆不可不表。下官特草一道表章。奏达天颜。且喜朝廷降下诏书。着下官亲赍往四川开读。加官进职。此处是成都府了。左右的。我要玩赏锦城佳景。慢慢的行。〔众〕领钧旨。〔小生上〕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小道古押衙的是也。前者替王仙客成了这桩事。跟随师父入茅山隐居。近日且喜朝廷降下诏书加封。上面也带小道名字。因此禀知师父。下山走一遭。来的便是王将军也。待我撞入节中。看他认得我么。〔撞介众拿住介〕禀老爷。一个道士犯了节钺。〔末〕拿过来。〔小生前介末〕咄。你那道士何处人。

【北南宫煞】〔小生〕道人何处来。家住靑山侧。乘风辞上界。跨鹤下尘埃。〔末〕你怎的不见俺的节钺。〔小生〕从来两眼空沧海。惯看王母神仙仗。那见你凡夫使节来。〔末〕怎的不跪。〔小生〕念敎咱跪拜。我那一双儿铁膝。曾踏金阶。

〔末〕你曾踏金阶。想也曾做官。你正是何人。有些面善。一时思想不起。〔小生〕小道古洪的便是。〔末拜介〕元来正是古押衙。别来数载。不想这般高致。王仙客的事。朝廷已知道了。差下官褒封他一家。〔小生〕荷蒙金吾提挈。与他成就好事。〔末〕古押衙。朝廷赐你一道号。你肯受么。〔小生〕天子所赐。小道怎敢不受。旣如此。左右的。去请刘尙书一家到此听宣读。〔众应介〕传他天使命。去请故官来。

【声声慢】〔外老旦上〕他乡聚首。故国牵情。终宵梦入京都。〔生旦上〕画眉窗下。忽闻天使传呼。〔贴丑上〕闻说皇恩远降。想大家重沐恩波。〔合〕湔旧怨。把愁怀再展。再展双蛾。

〔见介〕〔玉楼春〕〔外拜介〕几年含怨三巴路。〔末拜介〕今日相逢千载遇。〔小生稽首介〕羡君伉俪复谐时。〔生旦拜介〕此是英雄提挈处。〔贴〕只愁年少川中过。〔丑〕谁料春风天外度。〔合〕从今骨肉再团圆。更整行装返乡故。〔末〕下官奏闻圣上。见有玉音传降。〔众俯伏介末〕圣旨已到。跪听宣读。皇帝诏曰。朕惟明如日月。薄蚀尙侵。信若四时。寒暑或爽。况天下之大。岂能无寃民。惟在上之人。当速为洗雪。迩者金吾大将军王遂中奏称。前户部尙书租庸使刘震。言必指佞。难不忘君。屈原乃过于忠。冶长实非其罪。朕之不察。卿乎何尤。其妻崔氏。相夫有先见之明。流光彤史。入宫无不举之职。作则椒房。其壻王仙客。家学不忝鳯毛。居官绰有鸿绩。初居畿辅。效戴星之劳。继隐林泉。存韬光之节。其女刘氏。淑愼尔仪。淸白其操。有司近纠其逃义。朕心实怜其无辜。兹四人者。虽经解网之余。未获回光之照。今特赦前罪。刘震可复原任。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崔氏加封一品夫人。王仙客仍任富平县尹。刘氏赦免所犯。给夫完聚。押衙古洪。不从奸相之谋。见机而作。力图知己之报。出奇无穷。盖有古烈士之风。不愧隐君子之操。赐号通灵玄妙先生。丞相卢??。狂谋召乱。巧饰诬忠。实为心膂之奸。岂堪股肱之寄。削夺官爵。贬为远州司马。呜呼。斯入旣有殊能。在朕可无曲赦。谅黜陟之惟允。见照临之无私。服此休嘉。以图后款。谢恩。〔众〕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花子】〔外〕微臣自分归黄土。谁知重沐恩波。恨衰羸难登宦途。余生甘老江湖。〔合〕叹全家同挂网罗。飘零几处身世孤。今朝衣锦还旧都。总是神明暗裏相扶。

【前腔】〔老旦〕金钗坠地辞天府。回头故苑蓁芜。论繁华烟消水枯。归来雪鬓萧疎。〔合前〕

【前腔】〔生〕书生小可。色胆如天大。偷香情状高么。喜金鸡衔出凤书。不惊燕侣莺雏。〔合前〕

【前腔】〔旦〕潜形蜀都。暂且逃危祸。含羞掩面当垆。荷君展淸波。把枯鱼唤苏。恩山义海难磨。〔合前〕

【大和佛】〔贴〕自别朱楼五载多。纤腰舞态疎。旧家弦管。只有鸟声歌。对主自啼呼。〔丑〕前程今日方结果。看龙章凤帔。辛苦换来么。〔外老旦〕早知今日受荣华。争似我当初免受千般挫。〔丑〕须知道好事从来要多磨。要多磨。

【舞霓裳】〔小生〕为人忙处受风波。受风波。不如归卧碧山阿。碧山阿。世事多看破。〔末〕恢恢天网难逃躱。问昔日奸臣。今日存无。〔合〕万事平心做。顺天理到底终须脱危祸。

【红绣鞋】〔合〕锦城花柳婆娑。婆娑。蜀江春水烟波。烟波。整归棹。返皇都。朝玉殿。访云萝。亲骨肉。永欢娱。

【意不尽】〔合〕东吴才子多风度。撮俏拈芳入艳歌。锦片也似丽情传万古。

金谷铜驼非故乡。

归心日夜忆咸阳。

三年奔走荒山道。

一旦悲欢见孟光。

游说尙凭三寸舌。

江流曲似九回肠。

相逢尽道休官去。

不逐东风上下狂。

明珠记终

猜你喜欢
  卷之一三·魏庆之
  ●卷十五·丁绍仪
  卷三·张元凯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第十三出 诗激·叶宪祖
  第一折·武汉臣
  ●卷一·毛奇龄
  卷436 ·佚名
  卷十九·李攀龙
  卷二·王翰
  卷三百九十三·曹学佺
  卷一百五十·曹学佺
  卷五十·陈焯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章 仙翁指敎·屠隆

    【夜行船】〔外扮司马子微上〕家在天台华顶上。丹台名姓。烟霞骨相。碧落千寻。红霞百丈。听一派僊音嘹喨。金幢绣柱响斿铃。帝许名山住福庭。顶上眞人时章现。夜深朗诵蕋珠经。贫道覆姓司马。名承祯。字

  • 第四幕·老舍

    时间 前幕后二日。地点 胡宅花园。人物 董志英 田雅禅 管一飞 章仲箫 胡继江 吴凤鸣 宪兵二 兵士二或四人 老 四 群众若干人 记 者〔开幕:花园内,八角亭一。亭悬松匾,题“世界和平”;内置桌凳,有点心鲜果及

  • 卷八·杜文澜

    卷八临江僊[临江仙]秦观词、独倚危楼情悄悄句、按淮海集楼作樯、柳永、&M007383;觉小庭院一首、冷风淅淅句、淅误作浙、杏花天周密词、君恩厚空怜命薄句、厚误作薄、应从鲍氏所刻薲洲渔笛谱更正

  • 二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古今体九十八首【戊辰二】戊辰仲春东廵祭阙里秩岱宗初四日自亰奉皇太后唘程得诗八韵幼服先师训宫墙念在兹兼怀岱宗麓堂阜讶何其二月言廵鲁六龙始戒逵鸿猷思圣祖乌养奉徽慈丽日曈曨暖祥风左

  • 校勘记·黄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纲目①“宋词”,毛本无。卷四至卷八所注“宋词”毛本亦无。②“潜”、毛本误作“谮”。③“宋词”、“禅林”,毛本无。④“宋词&rd

  •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五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十三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三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上下 狂士 阮籍【从子修】 阮咸【子瞻孚】 阮籍字嗣宗丞相掾瑀之子也籍容貌瓌杰辞藻艳逸志气宏放傲然独得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

  • 卷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一圣孝康熙元年壬寅八月庚午上谕礼部朕惟君国之道必崇夫孝理化民之务首重乎尊亲钦惟我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仁承天德顺协

  • 第八章 护法战争·李宗仁

    一我们在鸭湖驻扎不久,粤局已获适当解决。南北虽因黎元洪继任总统的法律根据问题尚在争辩,大规模的战争终于避免了。黎氏上任后,仍以段祺瑞为内阁总理。7月6日北京政府明令改革地方军政制度。独立时期的军务院、

  • 第一章 导言·林语堂

    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之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

  • 杨岐会禅师·惠洪

    禅师名方会。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少警敏滑稽。谈剧有味。及冠不喜从事笔砚。窜名商税。务掌课最。坐不职当罚。宵遁去。游筠州九峰(或云潭州道吾)。恍然如昔经行处。眷不忍去。遂落发为大僧。阅经闻法。心融神会。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八四)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鞞舍离。在猕猴江边高楼台观。此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谓遮罗.优簸遮罗.贤善.贤患.无患.耶舍上称。如是此诸名德.长老上尊

  • 佛说净业障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其名曰坏魔菩萨。神通游戏光焰菩萨。莲花身菩萨。放光王菩萨。常调身菩萨。满众愿菩萨。宝庄严坚意菩萨杂华眼

  • 泉州府志选录·佚名

    本书不分卷,选自清乾隆二十八年黄任与郭赓武重修、同治九年知府章倬标等补刊之「泉州府志」。原书列有四十六门类,凡七十六卷、卷首一卷。,本书所选有关台湾史料,改以志地、志事、志人分目,而殿以「志余」六则。首为「志地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许亢宗

    《三朝北盟会编》卷首书目称此书为《奉使金国行程录》,卷二十又作《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而《大金国志》卷四十则称之为《许奉使行程录》。靖康稗史之一。此书是许亢宗等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代表宋朝祝贺金太宗吴

  • 大乘入楞伽经·佚名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