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九十三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七

陈?

题画

我闻道士张复阳手持鵞笔走四方长安公卿争得之白云碧水青天长月洲恍佛此家数一览景趣神飞扬秀拔老干苍龙起下瞰溪壑何茫茫两翁对坐葛天氏陋窥晋汉谈虞唐轻风南来吹短发水花弄影浮巾裳蹇予落魄桐山下一生祗爱王维庄醉来挥毫为君写晩山秋雨生茆堂

登栖云楼偶成

长空浮云走白日竹杖芒鞋恣登历拂衣长啸猿鸟惊拍手与天应咫尺山中一室茅可诛科头鼓腹歌唐虞野花十月烂如锦溪鲫霜寒肥似鲈闲经石涧坐来久细拾松花酿新酒静调緑绮和流泉忘却黄金印如斗我家兄弟隣庄游三杯浩气凌高秋挥毫金声掷地起也能寄我栖云楼

闲中诵天台方希直先生寄贫之作

朝荷东臯锄暮返东臯屐町畦雨足菘韮肥溪坞秋深梨枣实人笑贫者不求仕贫者笑人无远虑世间万事等浮云萝月松风高卧去君不见金谷园又不见平泉庄一卉一石谁主张季伦歌舞地至今人牧羊

题蒙庵兄家藏范寛春景

平生爱书更爱画辋川梦寐王维写双瞳忽睹范生图蒙庵笑比连城价高峰秀出庐与嵩东风吹緑花茸茸重冈叠嶂几回伏怪石絶涧相奔舂巍峩梵刹倚空表俯视沧溟一杯小古苔半没石迳纡野竹斜笼翠云杳蹇驴散步者何人芒鞋藜杖青纶巾扪萝陟峻豁真趣煮茗谈空逢暮春鬼工擘断中峰路桑柘隂连不知处几家老穉不出门啄木声残庭外树春泉百道冲石桥徵君书屋临山椒学成不上干时策谷口鹿门甘寂寥我题此景神飞越便欲溪头弄明月谁能置我高堂中万斛洪涛喷晴雪

山庄偶成

羣山霜老枫叶红几家篱落山之东黄云收尽牛方卧废井没泉苔半封伊人长笑倚筇竹缓步回循小迳曲石毛乱簇蟹眼醒野筱偏藏鸟声续晩烟隔岭梵宇遥老僧入静居山椒我欲从之问真诀断桥流水风萧萧

次杜少陵野望客亭诗

衡门开太早野水共云隂古寺枫林静断桥寒藓深诗翁闲得得世态自沈沈最苦蝉声急山空风满林

草深秋雨後亭少四窗风客散榕桥外人闲橘圃中驱牛看穉子荷锸话衰翁三十年前事愁多两鬓蓬

次南山杨先生韵

谩说攀龙我向难几年抟虎走危峦千?翠壁烟霞老十二琼楼风雪寒海外白波流去急山中緑野到来寛眼前得失浑如梦输却商岩一局闲

天恩乞得买归艭高筑南山启八窗北海闲看云片片春山相对鸟双双竹泉引玉敲茶臼松叶飘香堕酒缸见说大家肩李杜诗魔久矣为君降

林翠庭惠丹荔兼教以诗次韵

草堂独坐转成痴秋泛寒江尚有期病肺伏来全避酒看山雨至似催诗养鱼池小添新水种竹墙低露旧枝记得翠庭曾别酒月明中夜费相思

墖峰高处暮云遮七里文章阀閲家清泛兰桡江曲折醉眠松榻月横斜诗成粉笔题霜管云静天空堕露花为倚氷盘荐珍菓清香无限沁衰牙

柬杨觉非先生

舍舟来问觉非居四闼清光满座隅西峡潮回江似带紫台山绕路还珠樽留芳席鸥盟狎诗写遥空雁影孤闻说南山杨老守近来清响逼欧苏

酌陈山人家

白日长空一鸟飞晩云归去石无衣何人清世登台鼎老我空山采蕨薇酒醉解冠眠软草诗成散发对斜晖新寜有客梅溪裔潇洒高怀共息机

小酌限韵

席上佳宾两复三东风花柳满溪南野禽啼树诗初就緑蚁浮樽酒正酣密竹迸墙新露粉小池通涧乍拖蓝个中倜傥曹刘会未许红尘半点参

独坐感怀

山中习静类陶潜况是无官病态兼竹屋萧踈多受月藜羮清滑少加盐抱琴远客樽常倒问字何人烛屡添更有余情消不得小桥轻策屐苔粘

步园感兴

少壮浮名老大灰红尘无梦到金台四时好景凭诗卷千种闲愁仗酒杯桃李隂连同客坐町畦翠满课童栽青山笑我年年住野鹤林猿不用猜

梦游鼓山

大江千顷浪花层屴崱峰高拟一登夜静林重楼阁隐春深云暖海天澄敲钟分粥僧初定刻烛题诗我也能欲借东风吹两腋夜来清梦纪游曾

昼眠

日午空山人悄然清风石榻当窗眠老松水鹳护巢立暖涨溪鱼游藻牵去去几家台岭下亭亭僧舍古岩边摩挲睡眼啜新茗不数何曾食万钱

野酌

青山远近白云层与客携琴此日登入坞残梅初着雨悬崖老木旧添藤诗肠巳藉灵泉润野簌何须俗品增取醉漫留双短屐清樽对月笑吾曾

漫兴寄友人

青山谁识隐君扉寂寞茅堂落叶稀惯覩儿童驱犊去不知冠盖买山归白鵞浴水闲牵藻沙鸟窥鱼晩上矶老我不堪秋夜泛赓酬莫讶与君违

福海庵

遥看竹院好?僧石壁题诗记此曾鸟啄花枝春巳半马谙苔迳路犹层茫茫世事归浮梦寂寂禅心对古灯久解尘缨怀抱濶蓬莱高处不须登

与烓二弟夜过潮音阁

野火烧空空欲然晩云犹挂碧山巅良宵共步清溪月高阁谁敲石磬烟老眼馍糊还自叹交情寥落不如前独怜池草春无恙何似当年谢惠连

寄友人

曾忆洪江江上时知心零落负佳期春风舞袖何人酒夜月登楼独客诗老矣乾坤双眼在悠哉岁月二毛知佳章远寄情如旧一度开缄一度思

灯下和韵

老态迂疎未可移寸心真与故人期寒梅冷沁诗魂好翠竹轻揺客梦迟榾柮火残嫌仆懒经书尘满笑儿痴坐来深夜闲惆怅剥啄谁家巧弄棋

和通甥韵

近来捉笔眼昬花到处青山映画家梦里乾坤真是幻闲中诗酒未为赊流莺度竹调新语倦鸟归林带夕霞可笑遯翁无个事水边松下一瓯茶

闲看溪鳞弄水花小溪东畔是田家诗翁卧石全成懒野老携壶未足赊云暗山腰朝作雨日笼木杪晩成霞醩头从醉三千石输却卢仝七碗茶

径边风竹水边花半是畲田半隐家乍断石桥攀险渡将沽村醖倩人赊风翻芋叶倾团露雨洗溪毛落晩霞可是豪吟犹未了怪来幽鸟弄山茶

孟秋夜酌烓弟承恩堂

老年兄弟惜情深一接桐山思不禁共赏星河今夕景重论诗酒百年心盆荷擎露全舒叶庭竹梳风半转隂我到草堂东渐白细磨端石写微吟

菊月八日夜起偶成

往事萦怀底足嗟晚风吹梦上皇家青山独榻无云影白露空庭有菊花干禄荣华惟画饼悟真虚诞亦飱霞细思长作秋江会且覔鲈鱼上钓槎

中秋後一日

隂云卷尽月华流独坐中庭爽气浮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谩言吴下思蓴乐拟待风前落?游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

闽俗少壮贺诞晨设酒作乐非古人意小孙到桐山苦请余出拜贺张席会族人以诗拒之

半生心绪老成灰栖遯桐山片石隈明日生晨先泪堕重阳佳节强怀开双亲遗训留绅佩二子英魂翳草莱最是伤心千载恨西风落木总堪哀

江上晨梳

六十年来世事疎青山草屋野人居风吹短髪梳难整鹤过闲身可得如病久到来?旧药眼昬归去掩残书交游四海谁知已大半凋零叹逝余

余桐山草堂与蒙庵弟烓密迩每登临觞咏情洽如也蒙庵忽有两浙之行絶句送之

故国捧除书相亲复相送云水浩无边孤月随飞梦汝去越岭高我卧桐山老两地重相思碧波动芳草

山居岑寂有索草书者漫作二絶

细竹八九个桐花千万枝坐观山色近觅纸便题诗竹屋草代瓦决渠泉绕池客来无所问取醉更何之

为人题翎毛

古杨叶如绘下拂清波浅珍禽炫羽毛采采春风染【右鳬】江臯草巳长微飇吹緑漪物情本自适偏入少陵诗【鸳鸯】虬枝翻老圃下有双锦衣曾笼贡天子刷羽依晴晖【锦鸡】秋老泽国寒稻粱资啄食岂不怀同心天高整孤翼【右鴈】

题舆侄画屏

古寺松声晩荷亭月色新我知浣花者不是踏春人草屋斜连地松隂旧?桥读书欲匡世能解把琴招雪花大如掌茅屋深似年对言一樽酒墙角梅花妍

为阜山主人草书

山中一草屋常与云相亲野水碧千顷渔舟来问津

戱书

花残春尽草如茵茅屋闲行有几人啼鸟数声山寂寂不知长路柳条新

揽秀楼

何年构此山之东百杯相对山花红桐山居士老解饮何当置我新楼中

寄介庵病中

远道何由惠海南不堪归兴满松杉亦知三月当三日花鸟余情到草庵

九月八日值雨

五日十日天气清故故重九隂云生隣家贳得一壶酒恐负明朝花下行

题画屏

雪漫江天万木中一间茅屋覆诗翁何人醉醒梅花月踏徧寒山路几重

忆节庵弟

湖阁风多水弄纹倚阑趂晚看鸥羣何人日日携清醖留与栖云试一醺

忆介庵弟

昨夜南风卷白云小楼疎雨和泉闻不知新构东窗下一种清凉与客分

登怡山石

峭壁凌空欲堕江东来屴崱势堪降紫芝瑶草何人采目送长空鸟一双

陈焞

送蒙庵佥宪弟庆贺之京

世道嗟险夷浮生类飘叶不沽矫激名直秉清劲节趾美在克承余休本能积余家有弟贤臬台着殊绩兹行觐九重衆口称啧啧倒双玉瓶丈夫不云别

山寓怀归

牀头流水白云闲匝耳松涛彻骨寒纵有野人相对饮杏花春雨满前山

沙平茶话

海北闽南两地賖肩舆直上楚天涯逢人问云深处一犬黄昏吠落花

陈

感怀

雨时溪水浊雨歇溪水清我来玩清泚适值风雨晴泠然启水监洞烛万物情因呼孺子前谁为歌濯缨

其二

薄暝松萝隂开帘见新月皎皎白玉蟾迢迢广寒阙灵籁息天衢浮云向空没散髪行清光微吟了未辍尚忆同心人相看隔秦越

和遯庵东臯述怀

落花飞雨香春潭啼莺乳燕催侬鑱萦烟细草芳毵毵锦铺一架蔷薇酣桑余葆羽供吴蚕隂敷百两千岁楠元龙韬耀心不贪作亭面水穷幽探新诗每与阿戎谈铿金戛玉声喃喃谢庭况有真奇男羣书强记事多谙衔杯草圣乐且躭挥毫落笔书云蓝寄余环堵诵再三珠玑唾落令人慙嗟余积黍不盈甔抱膝长吟心更堪清溪萦回白石庵芝兰旧植风露含芙蓉倒浸浮烟岚星河?没天影涵鼾鼾渇睡希图南短衣破?轻肥甘蔬畦缬翠香满篮洞庭酒熟留霜柑半生未遂趋朝参也沾圣化仁恩覃

闲居

卜筑卧青山浮尘事不关虚庭岩石秀小圃水烟闲倚杖看云立吟诗踏月还陶然天壤外何必慕商顔

寄遯庵兄山居

遯叟吟诗酷爱僧诗成良夜独篝灯白莲社里难忘酒西华山中任曲肱倦鸟却归天万里奔鲸曾破浪千层春风赢与田家乐醉捧豚肩祝岁登

述怀次前韵

巳觉头颅似老僧衰迟还爇读书灯消愁每办一杯酒治病难逢三折肱客梦易醒春雨里诗怀遥寄暮云层汉隂抱瓮虽云拙犹胜孜孜垄断登

送蒙庵之浙江

霜台持宪客许国百年身马踏闽关路莺花旧日春

君趋鸾凤羣我牧牛羊道别去各天涯愁心寄芳草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三

 

猜你喜欢
  ¾íÁù°ÙËÄʮһ·彭定求
  卷三百七十·彭定求
  应次蘧·唐圭璋
  谢逸·唐圭璋
  第十六出 妒遣·李渔
  第十四场·老舍
  第十二出·李开先
  第十三出至第二十四出·柯丹邱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臧懋循
  第二折·马致远
  难得·徐志摩
  谷城山馆集卷十·于慎行
  卷145 ·佚名
  卷61 ·佚名
  卷七百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献忠【一首】献忠字伯臣松江华亭人嘉靖乙酉举人知奉化县及卒友人私諡曰贞宪先生有长谷集【静志居诗话长谷以作者自期持论谓诗人之作代出意匠以増前人之能旨哉言也其比

  • 列传第五十九·刘昫

    ○冯盎 阿史那社尔 子道真 叔祖苏尼失 苏尼失子忠附 契苾何力黑齿常之 李多祚 李嗣业 白孝德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盎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

  • 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蔡东藩

      却说岳飞死后,于鹏等亦连坐六人,薛仁辅、李若朴、何彦猷等,亦皆被斥,刘允升竟被拘下狱,瘐死囹圄。连判宗正寺齐安王士也谪居建州。非高宗昏庸,何至若此?桧遂通书兀朮,兀朮大喜,他将俱酌酒相贺,乃遣宋使莫将先归通意,嗣令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七·张岱

    黄道周、金声列传黄道周金声·黄道周,号石斋,福建镇海人。道周生而好学攻苦,年三十,不能为诸生;乃益自负,落落无所可。学使者闻其名,方营搆先贤某祠,嘱为上梁文;道周缝掖进谒,援笔就,璀璘惊座:由是声籍八闽。有相者唐甲,道服谒道周

  • ●绎史摭遗卷三·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闽疆督师守赣诸臣列传杨廷麟万元吉郭维经(子应铨、应衡、应煜)刘同升彭期生姚奇胤、杨文荐(陈烈、吴国球、林逢春、周瑚、熊国本等、李时兴、高飞声、胡甲桂、郭宁登附)赣州之守也,阁部督师杨、万、郭三

  •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佚名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护理浙江巡抚 布政使臣王亶望跪奏,为续收遗书,恭折奏闻事。钦蒙谕旨,采访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经前抚臣熊学鹏将

  • 六十五、青州风物·包天笑

      我在山东青州府计两年多,第一年,未带家眷去;第二年,方携我妻震苏及新生的一女可芬偕往。幸而有几位南方教员,已携有家眷在此,即以本学堂而言,有杜安伯的夫人,她是苏州人;有胡菊如的夫人,她是上海人,也是最近从上海来了。此外

  • ·全台绅民公约·丁曰健

    曩者,■〈口英〉夷犯顺,我成皇帝不忍百姓流离,罢兵议抚,准其通商。而不通商口岸,该夷官自行照会,不准夷人登岸;违者,送其领事官治罪。此人人所共知者。台湾非该夷应到之地,我百姓知朝廷宽大,许其和约;每有夷人前来,

  • 辛术传·李延寿

    辛术,字怀哲,从小聪明敏锐,遇事颇有见解,脱去布衣入仕,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负责建筑邺城的宫殿,他处事明白畅达,工匠们都尽心尽力。再迁任为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为政有能员的名声。朝廷命他为并州长史,因遭父丧

  • 赵思绾传·薛居正

    赵思绾,魏府人。后唐同光末年赵在礼占据魏城时,赵思绾在他帐下做事,长期跟随他。赵在礼死后,赵延寿收编了赵在礼的部下,全交给自己的大儿赵赞,赵思绾即赵赞手下首领。汉高祖安定河、洛,赵赞从河中调任京兆尹。赵赞因为自己长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二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乙酉朔,高丽权国事王瑶遣门下赞成事赵俊等,琉球国山南王叔汪英紫氏遣使耶师姑及寿礼给智等,各奉表,贡马及方物,贺天寿圣节。 诏礼部:“今後科举岁贡,於大诰内出题,或策论判语

  • 闻兰亭·佚名

    闻兰亭先生小传闻先生兰亭江苏武进人也幼读书有宿慧洞观大义以世谛文字不屑学去而为商业绵纱能周知世界大势有远大之眼光以上海一埠为华洋交易之中心须有平亭市价之机关方足以调剂商情平准货价先是日人有上海取引所之

  • 卷七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五成公元年考异永怀堂注茅戎戎别种也无也字 足利本为二年齐侯伐传伐下有我字宋板永懐堂同释文茅戎亡交反史记及三传皆作贸戎【三叶】正误

  • 最无比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其无量大苾刍众无量菩萨天人等俱。  尔时尊者阿难在空闲处独坐思惟。生如是念。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受三归依。作如是言。

  • 卷第三十三·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三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牟尼说法蕴等者蕴是藏义具有八万四千今云八十千者唯有八万举其大数耳。钞长行释云下有二义初色摄八万法阴言法阴者阴亦是藏义此正同评家二有说下行阴摄八万法藏若

  •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

    夏倍上校为国征战,立下卓越功勋。有一次战斗,他受伤倒在尸体堆中,却被误作阵亡。他回到巴黎之后,身份无法得到承认,甚至被当成疯子。他的妻子罗西纳已经带着他的“遗产”改嫁一位贵族,并生了两个孩子。夏倍上校在代理

  • 六因条辨·陆廷珍

    温病类著作。清陆廷珍撰。三卷。廷珍字子贤,清崇明 (今属上海) 人。学识渊博,精于医学,临症数十年,积验甚丰。陆氏融汇前贤学说,潜心研讨,参以己见,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分门逐条论述温病之治,故名 《六

  • 温疫论·吴有性

    《温疫论》亦作《瘟疫论》,系温病专书。2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撰。书成于1642年(崇祯15年)。书中讨论瘟疫证治,吴氏谓“温”、“瘟”二字没有区别,都属于温热病范围,因以“温疫”名书。书中阐明了瘟疫与伤寒相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