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出 献首祭吿

【一枝花】〔小外扮推官杂扮二吏奉文书首级上小外〕猛虎渡河深避。鳄鱼驯性无虞。江右喜逢淸白吏。直把妖氛尽扫除。〔合〕黎民颂允厘。

商于富足秦人泣。回首咸阳车殉裂。自古奸回报不轻。惨祸由来自作孼。下官袁州府推官郭谏臣是也。昨奉王命。同御史马文健兵马陈润抄没严嵩全家。腰斩世蕃示众。江院林公要世蕃之首。祭吿郭侍郞大人。故此将抄没文书。幷他首级。送到察院。门尙未开。不免在此少待。

【前腔】〔小生率众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蝉遇螳螂方捕取。又见黄鹂宿柳枝。〔合〕英雄总是愚。

〔众开门吏报介〕府官吿进。〔小外〕袁州府推官拜见。〔小生〕请起。〔小外起揖介又跪送文书介〕这是抄没严家的数目。〔小生〕请起来说。〔小外立介〕禀老大人。严老已押去养济院。讨了收管了。〔小生〕虽则如此。尙不足以报夏曾杨郭诸公之寃。〔小外〕妻孥俱没入功臣家为奴。卽日起解。〔小生〕仅可以雪夏家流徙之耻。〔小外〕只有严世蕃一女自缢。一媳妇投井而死。〔小生〕此是杨宜人陆姑之报。岂为节义而亡。〔小外〕诸孙严効忠等。皆戍万里边卫。〔小生〕此仅足以报张鹤楼等三臣之寃。〔小外〕推官会计他田地。共有八万六千五百亩。俱已拴订明白。断给原主。止存半亩与老严做个葬身之地。〔小生〕他做人尽了。恐不为道路所容。〔小外〕他庄宅共有四十二处。厅堂舍宇三千八百间。俱已拆卸官卖。止留一所。塑夏曾杨郭诸忠臣神像在内。严家父子跪于台下。如岳坟故事。以为忠佞之鉴。〔小生〕这也处得好。〔小外〕还有抄没金银首饰宝玩家私。共计解京者二百军船。其余十分之二。给赏与本处受寃小民。其十分之三。奏请代免今年田租之半。〔小生〕这个一发处得好。〔小外〕严世蕃已迎过四门。腰斩于市。首级献在台下。〔小生〕取过来。〔吏捧上小生看介〕咄。你那贼子。也有今日。英雄那裏去了。叫左右抬祭礼过来。就此设立神主。祭吿郭爷。推府在此同拜。吏外面伺候。〔应下众摆香烛祭礼首级介小生〕看酒来。〔拜介〕

【北新水令】〔小生〕自违道范信音稀。为传旌久淹蛮地。幸微躯脱祸机。念深恩难报取。我那恩师。你本要别盘根利器。岂知先丧在鎗锋底。

〔小外〕看酒来。〔送酒介〕

【南步步娇】〔小外〕堪伤人萎山颓矣。叹枉受了虚名利。枝头杜宇悲。声声叫断故人愁緖。郭大人。你秋江已有美鲈鱼。无端天外飞鎌坠。

〔小生〕再斟酒来。〔送酒悲介〕

【北折桂令】〔小生〕痛追思。旧日相随。德业文章。斗重山齐。庆遭逢身上瑶池。名登紫阙御烛迎归。我那恩师。恁祇为驱奸贼一行谏书把前功半途轻废。枉却知几。谁想道种荳南山。又把恁重做了击缶杨恽。

【南江儿水】〔小外〕说到伤情处。难禁珠泪垂。玉堂金马轻遗弃。淸流投向黄河际。楚歌江上秋风碎。今日邹林二大人诛灭奸雄。也与你泉低幽魂舒气。只恐怕同掩黄沙。佞骨尙欺忠义。

〔小生〕恩师大人。严世蕃奸贼之首。已献在灵前。望赐明鉴。

【北雁儿落】〔小生〕摆着那跻跄跄幂鼎仪。献着那眼睁睁贼首级。望洋洋昭义气听轰轰吞佞鬼。〔悲介〕恨则恨桧虽亡飞先死。忠和佞两成灰。拭不干万古江山泪。咽不住千年风木悲。恩师。俺念着君亲师事同一体。思之。这寃愁千年万载不尽太平车。

【南侥侥令】〔小外〕鼎湖龙远去。华表鹤归迟。终古王孙无觅处。徒使涕交颐。怨着谁。

【北收江南】〔小生〕呀。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挂冠归。便做了子陵靖节也来追。仕途危殆有如斯。总不如渔樵牧儿。总不如渔樵牧儿。因此上英雄长使泪沾衣。

【南园林好】〔小外〕对英灵香消宝猊。挹忠魂言犹在耳。思功绩杳然天际。须指日复官彛。追配享永流辉。

〔小生〕昭吿已毕。且把祭礼收了。

【北沽美酒】〔小生〕我那恩师呀。你思归引更作泣颜回。俺待要巡江渚反做了吊湘悲。功在人亡事已非。空留着堕泪碑。豫章城总是愁城。洪都地皆成怨地。朝政有淸宁时节。奸佞有驱除之日。可惜恁为国忠勋今在那里。堪悲。堪悲。若要见恩师。除非在简编中寻些遗语。

【尾声】〔合〕身骑箕尾归天去。气作山河匡帝里。愿与完节睢阳同励鬼。

〔付末上〕朱裁见老爷。奉老夫人命。求严世蕃首级祭吿太师老爷。〔小生〕把与他祭过了。还要解京祭曾杨二爷。〔付末应下〕

〔小生〕忆昔当朝罪恶时。

〔小外〕今朝赤族也为迟。

〔小生〕仕途若要观明鉴。

〔合〕遗臭千年在史书。

猜你喜欢
  卷七百九十七·彭定求
  游慈·唐圭璋
  提要·魏庆之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二·丘逢甲
  第四十五回 弃亲寻亲备尝艰苦 失马得马总是前缘·萧晶玉
  序·萧晶玉
  第二十六出 二妻思望·王世贞
  龚鼎孳诗集五·龚鼎孳
  卷三·叶昌炽
  诗人·闻一多
  卷四·佚名
  三体唐诗巻四·周弼
  御选明诗卷六·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花事録》·张次溪
  卷二·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处士霆震(石初集)·顾嗣立

    霆震,字亨远,吉之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若王梅边、彭鲁斋、龙麐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

  • 卷20 ·佚名

    晁说之 冒雨西行 败堤留沮洳,苦雨剧泥涂。 婢子求芒屩,童儿竞地炉。 能甘逐客分,但耻溃兵俱。 何必滔天水,兹为纵壑鱼。 晁说之 蒙用诸人韵赋诗见贻复用韵谢之 昔人何事爱吾庐,燕雀鸾凰不并居

  • 潮剧传统剧目《金花女》·佚名

    金花姑娘不羡金钗爱荆钗,愿配穷生刘永。兄金章赞成;嫂巫氏贪图财物,极力反对。大比之期,刘永有心上京赴考,但家无盘缠,况兼卖文受辱,自觉此愿难偿。金花坚贞诚挚,毅然再求兄嫂资助,不料又遭嫂嫂奚落,幸有其兄相帮,刘永得赴春闱。

  • 卷十四·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四     宋 喻良能 撰七言絶句 望月台 灧灧氷轮林上头烟销雾敛桂花浮要看夜静天如水莫遣疎帘不上鈎 题太白祠堂 长安酒楼歌管新一曲乌栖泣鬼神狂客解龟同一醉人人知是谪仙人 倒披绮裘

  •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司马迁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

  •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弘治十六年七月乙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丁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越告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 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七·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春正月。庚辰朔。上避痘南苑。免朝贺。  ○癸未。谕内三院。朕惟纪一朝之得失。爰有史书。考百代之是非。厥惟通鉴。顾笔削互异。论断相衡。卷帙虽纷。得中尚寡。保以昭垂永久。号称完书。

  • 五三 抄书·周作人

    没有什么好书,可以引起小孩读书的兴趣,但是他们自己能活动时,也可以利用,有如大人的破朝靴,穿了会得跳钟馗捉鬼,表现得很好玩的。这总在癸巳以前,在曾祖母卧室的空楼上,南窗下放着一张八仙桌,鲁迅就在那里开始抄书的工作。说也

  • 汪泽民传·宋濂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宋端明殿学士藻之七世孙。年少时敏捷聪悟,家境贫困而能刻苦学习,长大后通晓各种经书。延..初年(1314),以《春秋》中乡贡,礼部会试则落第,授宁国路儒学正。五年,登进士及第,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

  • 崔铣传·张廷玉

    崔铣,字子钟,安阳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他在参与编修《孝宗实录》时,与同僚去见太监刘瑾,独他一人对刘瑾只揖不拜,因而得罪了刘瑾。《实录》成书后,调任南京吏部主事。刘瑾被诛后,召回北京官复原职,充任

  • 卷十八·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八礼六祭品崇德五年定春秋释奠祭品圣位俎三【犊一纯黑九体 羊一 豕一俱五体】登一【太羮】铏一【和羮】簠二【黍稷】簋二【稻粱】笾十【形盐 槀鱼 枣  栗  榛菱芡 鹿脯 白饼 

  • 卷七十·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    宋 王与之 撰冬官考工记上赵氏曰先王建官始于天官掌邦治至冬官而经理之事终矣名官以冬此其防也工百工也考察也以其精巧工于制器故谓之工以其所制之

  • 卷二十二·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不闻而闻。十二部经其义深邃昔来不闻。今因是经具足闻。先虽得闻唯闻名字。而今於此大涅槃经乃得闻义。声闻缘觉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其义。今於此经具足

  • 卷第三十二·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二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世界名体志第十五之二东土震旦地里图区域之兴帝喾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舜十二州(以冀州土阔增置并幽营三州)夏禹平水土分别九州。周大封建。盖千八百国。春秋之世见于

  • 波谢洪尼耶遗风·谢德林

    《波谢洪尼耶遗风》是作者最后一部作品。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前地主生活的广阔画面。迫于80年代的反动局势,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节描述和人物刻画不再采取夸张、怪诞、尖刻讽刺的形式,而是运用一般现实主义的手法,但思想

  •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佚名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后期或隋唐之际正一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数种法箓科仪,其一为《洞天三五金刚玄箓》,内载上元九天诸将军灵官吏兵之名称和数

  • 何仙姑宝卷·佚名

    一名《吕祖度何仙姑因果宝卷》。清佚名撰。二卷。三万余字。宣讲吕洞宾成仙得道后,赴王母蟠桃圣会,见八仙尚少一女仙,故下凡超度何仙姑。何父逼女儿招夫生子,阻其参禅悟道。历经曲折,何女以其意坚终为吕祖度为神仙。成仙后